小学六年级语文《各具特色的民居》(下册)课件[3件]
一小六年级语文下册“各具特色的民居”课件
学习目标
1,学习积累精彩词汇,安然无恙,和谐等等。
2.带着感情读课文,了解客家民居和傣族竹楼的特点。
3、学会抓住事物的特征来描述解释的方法。
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了解客家民居和傣族竹楼的特点,学习图形、比喻、举例的解释方法。
班级安排
1课时。
教学准备
关于当地房屋的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新课程的引入
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千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在艺术形式上,百花齐放,在民居上,也各有特色。看图猜猜这是哪个地方。(播放课件:上海石库门、藏式民居、客家民居、傣族竹楼等。)这些各种各样的房子真是让人眼花缭乱。这节课,我们将走进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去参观和欣赏。
(板书题目,一起读题目。)
第二,第一遍读课文,读透。
1.客家民居和傣族竹楼各有什么特点?请带着这样的问题自由阅读全文,要求每个单词发音准确。看你读了什么。如果你有任何问题,在书上标记出来。
2、出示要阅读的文字:
闽西、粤东北有奇花异草,骚扰、夯楼、竹条,布局均匀,风雨侵蚀,安然无恙,和谐共处,勤俭持家,井然有序,势不可挡,清风徐来,蜂拥而至,富贵人家,承袭先人德勤节俭,读书耕田始后,多竹屋,依水而居,绿树满村,繁花满园。
第三,了解民居的特点
1,默读课文,根据表格要求画出课文中的相关句子:
客家民居:位置、功能、材料、结构、文化与特色
2.完成空白后进行小组交流:
客家民居:
地处闽西南、粤东北山区,起到防止土匪骚扰和当地人排挤的作用。材料用土中石灰混合,糯米、蛋清作粘合剂,竹片、木条作筋骨。大多是三至六层,100至200多间房屋排列成橙花瓣状,分布均匀,气势磅礴。土楼环绕的房屋呈八卦布局,具有吉祥、幸福、祥和的文化特色;和睦相处;勤俭持家;平等互助
3.与全班同学交流,了解客家民居的特点。
第四,深度阅读和探索,感知和表达的特点
1,自由阅读客家民居部分,想想哪一段是围绕哪一段写的?
画中心段:第一个自然段。)
2.读第二段,客家民居的奇妙之处在哪里?说出它们的名字,互相补充。
(材料很奇怪;造型奇特;极其强大。)
3.作者用什么方法来解释民居的特点,有什么好处?
(列表数字——通过1m厚、15m高、三至六层、100至200多栋、200至300年甚至500至600年的具体数字,人们可以准确了解客家民居的`基本特征';比如——房屋排列成桔瓣状,生动地写出了民居的独特造型。)
4.同桌讨论,参照文中插图,画出客家民居鸟瞰图。
老师展示八卦,让学生比较。)
5.客家民居体现了哪些中国传统文化?
勤俭持家,和睦相处,平等互助。)
第六,自己看傣家竹楼部分。
1.设计一个表格,了解傣族竹楼的特点。
2.运用下列方法,创设情境,介绍傣族竹楼:
傣族竹楼以其独特的建筑形式和优美的风景成为人们的旅游胜地。如果你是导游,你怎么给游客介绍?请从各组中选出参赛选手,一起设计引导词参加比赛。)
3.复习。
七、拓展阅读
课后反思:客家民居和傣族竹楼独特的建筑特色深深吸引着孩子们。在阅读文本时,通过反复的阅读和比较,可以很快发现这两座建筑的独特之处,从文本中感受不同民族的民俗风情。学完课文,孩子们依然兴致勃勃,课后查阅了很多资料,对民族建筑有了更多的了解。
第二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各具特色的民居”课件
教学目标:
1,阅读并记住骚扰、遥远、魅力、凉风徐来、和谐、勤俭持家、井然有序、势不可挡、气势磅礴、独特美丽、一窝蜂、安然无恙、群山等词。
2.默读课文,了解客家民居和傣族竹楼的鲜明特色,体会中国传统民居丰富的文化内涵。
3.学习文字的准确描写和生动描绘,积累语言,领悟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
了解客家民居和傣族竹楼的鲜明特色,体验中国传统民居丰富的文化内涵。
预览大纲:
1,第一次读课文,用词典扫清阅读障碍。发音读准,句子读顺,有困难反复读。
本课中你知道的新单词是:
2.再读一遍课文,在生词下面划线,借助上下文或词典理解意思。
(1)你知道的新单词和短语:
(2)你懂什么词?
3.读课文三遍,简要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想想客家民居和傣族竹楼的特点。
4.默读课文,把你喜欢或感动你的地方标出来,并在旁边写下你的理由或感受和经历,把疑惑用问号标出来。
5.背诵积累。你积累的好单词好句子有:
6.收集与课文相关的信息。
教学过程:
第一,新课程的引入
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千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在艺术形式上,百花齐放,在民居上,也各有特色。看图猜猜这是哪个地方。(播放课件:上海石库门、藏式民居、客家民居、傣族竹楼等。)这些各种各样的房子真是让人眼花缭乱。这节课,我们将走进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去参观和欣赏。(板书,一起读)
第二,检查预习。
1,显示要读的单词:
闽西、粤南、粤东北的奇花异草骚扰夯竹签。布局均匀,风雨侵蚀安然无恙,和谐相处。勤俭持家井井有条,清风扑面。徐来蜂拥而至,家族兴旺,继承了祖上的德勤和节俭,清朝的后代读书耕种了许多竹楼,靠水而居,有树有花。
2.检查课文的阅读。学生可以选择他们想读的段落。)
3.和同桌交流你理解的单词。
4、初步交流阅读感受,分别用一个词来形容他们给你留下的印象。
整理:客家民居-妙世界民居,傣家竹楼-绿房子。
第三,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
1.把全班分成A、B两组,分别研究客家民居和傣族竹楼。研究要求如下:
①研究内容:
从建筑起源、建筑材料、形制结构、文化内涵等方面来看,客家民居为什么被誉为世界民居的奇葩?
从建筑成因、建筑材料、形制结构、文化内涵等方面来看,傣族竹楼有何不同?
②阅读方法:
先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读完之后,可以用列举、标注文中主要词语、标注感受、略述等方法。
2.四人一组交流结果,选出代表介绍客家和傣族民居。
第四,集体交流,感受民居特色。
1.交流客家民居特色。
①A组代表介绍客家民居特点,其他成员补充。
②B组成员对A组的介绍提出质疑,A组成员回答问题。
2.传达傣族竹楼的特色。
①B组代表介绍客家民居特点,其他成员补充。
②A组成员对B组的介绍提出质疑,B组成员回答问题。
3.总结:古人云:食无肉,不如居无竹。从这个意义上说,生活在云南西双版纳的傣族是最幸福的民族,因为他们常年住在竹楼里。造型独特、具有鲜明民族风格和地域特色的傣家竹楼,漂浮在烟与流水的画卷中,掩映在茂林修竹与芭蕉柚子编织的绿幕中。五彩斑斓的傣寨,与天地之间的长风流水,浑然天成。圆形土楼是客家民居的典范。它就像一个从地下冒出来的蘑菇,又像一个从天上掉下来的飞碟。土楼格局之宏伟,令人肃然起敬。客家人世代相传,朝夕相处,团结友爱,和睦相处。我们独特的生活方式,淳朴、善良、好客、勤劳的民风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五、体验解释法
1.默读课文,思考:作者在介绍民居特点时,用了哪些解释方法?
2、集体交流,要求:谈一谈文中有例子的讲解方法,谈一谈这样写的好处。
主要解释方法如下:
①编号:夯土建筑,墙厚1m,高15m。(有形的)
②比如大部分都是三到六层,100到200间的房子像橘子花瓣一样排列,布局均匀,气势恢宏。(直观形象)
③引用:按照传统习俗,首先要选好地方,打好基础(丰富细节)。
举个例子:比如很多房子上都刻着这样的正楷对联:传承祖先的德勤节俭,开启子孙的读书耕田,表现了祖先对子孙和睦相处、勤俭持家(正宗)的渴望。
第三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各具特色的民居”课件
教学目标:
1.读课文,了解客家民居和傣族竹楼的特点,了解独特的民俗风情。
2.体验课文的讲解方法和语言表达特点。
3.激发学生探索民俗文化的兴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1.带着感情读课文,了解客家民居和傣族竹楼的特点,并准确表达出来。
2.通过抓住事物的特征来学习如何描述事物。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2.学生在课前收集住宅材料。
教学过程:
首先,激发兴趣,引入新课
2.一起看题目。
3.这篇课文由几篇短文组成?分别给我们介绍了哪些民居?
4.课前阅读阅读指导,明确这节课的重点和方向。
二、学习第一篇短文《客家民居》
1.学生默读课文,思考:客家民居有什么特点?
2.学生介绍客家民居的特点,老师给予适当的引导。
学以致用。本文从地理位置、独特功能、特殊材料、奇特结构、文化特色五个方面分析和认识了客家民居的特点。(见后面的表格和关键句子)
关键句子:
一座墙厚1m,高15m以上的夯土建筑,多为三至六层,100至200多间房屋呈橙花瓣状排列,分布均匀,气势宏伟。
作者通过列举数字和类比的方式生动地解释了圆形围栏的外观和整体布局的特点,使读者能够感受到它的宏伟。
B.客家先民崇尚圆,认为圆是吉祥、幸福、宁静的象征。土楼按八卦布局排成一圈,卦间有防火墙,整齐划一。
八卦是中国古代的一套象征符号,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客家民居按八卦图布局,体现了客家先民崇尚圆形,期盼吉祥、幸福、安宁的民族心理和文化传统。
三、学习第二篇散文《戴家竹楼》
1.过渡:我们去云南看看精致的傣族竹楼吧。
2.播放课件供学生观看。
3.说说戴竹楼的感受吧。
“当你踏上傣族生活的土地,你就进入了绿色世界。”这句话用了什么解释方法?让你有什么感觉?
4.展示表格并定义学习任务。
5.分组作业,根据课文完成表格,老师会巡视指导。
6.学生汇报学习成果,与全班交流。
关键句子:
A.傣族人至今还保持着“多竹楼,依水而居”的习惯。
傣族居住区地处亚热带,气温高,雨水多。竹制建筑有利于防止极端高温和潮湿。
B.“盖竹楼是傣族家庭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展示课件,一起读段落。
傣族是如何建造竹屋的?这说明了什么?(先选好地方,打好基础,再竖柱子和横梁;一般有八根柱子,从山上运到村里,大家都去迎接,泼水祝福;一户人家盖了房子,全村人都帮忙。新楼竣工时,将举行“竹楼”仪式。它体现了傣族家庭追求吉祥、和平、繁荣、和谐的民族心理。
第四,比较两篇散文的异同,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领悟。
1.《客家民居》和《戴家竹楼》两篇短文在描写内容和表现手法上有何异同?
2.学生回答,老师适当引导。
导向方向:
A.通过作者的描述,我们充分感受到了客家民居和傣族竹楼的独特魅力。
B.两种民居的地理环境、形成原因、建筑材料、结构不同,但人们的向往和追求是一致的。
C.两篇短文都有一定的介绍方式。
第五,课堂延伸
1.让学生简单介绍一下课前收集的其他中国房子的数据。
2.学生交流,老师展示相关图片给学生欣赏。
黑板设计:
各具特色的民居
“奇妙的民居”——客家民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