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女性领导这么少?
当媒体贴上“她的时代”和“她的世界”的标签,就会误导大众,似乎认为我们生活在一个由女性主导的世界。
事实上,女性才刚刚迈入领导的门槛。在我国,虽然实行了男女平等政策,妇女获得了受教育、参政等一切公民权利,但目前党和国家领导岗位上的女性不到10人,省(部)级以上女干部仅占同级干部总数的9.9%;大约20%是女企业家和女总统;大学和各大研究所的女性领导也很少。
男性和女性的领导力不同吗?
女性有什么特别的优势吗?对此,很多成功女性肯定会给出否定的答案。玖龙纸业的张茵说得很直接:“没有人会因为你是女人而特别照顾你。”
格力集团董明珠说,有人认为女性容易赢得别人的同情或支持,亲和柔软是女性领导力的一种。我不这么认为。管理是铁的,是刚性的,制度不能随意改变。
在一个论坛上,当当网的、安捷伦的牟和富汉姆咨询公司的等女性都认为领导力没有性别差异。
这些回答的关键点是,女性不能仅仅靠性别获得机会。如果女性还把自己定位为依赖、弱小的个体,希望男性给予同情、支持和额外的关心,那是白日做梦;如果女人死抱着男强女弱的想象,想靠外在魅力取胜,升职的梦想必然会落空。
女性成为领导者不是因为她们的性别,而是因为她们的力量、影响力和领导团队的能力。女性在这些方面有什么独特的领导素质吗?这个似乎没有定论。
女人之间差别很大。有人把活跃的商界女性分为两代人。第一代以董明珠、杨绵绵、孙亚芳为代表。他们坚强,果断,勇敢,不够温柔。第二代以张欣、、杨澜为代表,他们兼具强势和温和的领导魅力。
有意思的是,第一代商业女性强调要忘记自己的性别,不要再认为自己是女性,而第二代强调要做真实的自己。女人更刺激。网络领导力应该展现刚性实力还是柔性魅力?除了个人性格差异外,还与行业要求和时代特征有关。
在传统的理解中,领导力强调的是刚性的权力、权威和执行力。所以女人要想进入这个领域,就得变成女扮男装的木兰,表现出和男人一般的特质。第二代商业女性在传媒、电商、金融等领域都有所发展,她们的智慧、创造力和沟通能力更加重要。当不需要在酒桌上为了赢得订单而拼酒的时候,当慈善聚会或者网络可以更好地发展人脉的时候,就不必假装对喝酒和高尔夫感兴趣了。
赫尔格森在《女性优势:女性领导风格》一书中指出,女性领导者注重沟通、协调、良好的人际关系和集体成功。在后工业化和全球化时代,女性可以更多地依靠自己的优势,比如注重情感交流、关爱伦理道德、发挥直觉洞察力、不轻易冒险、坚韧稳健等等。
女性领导略有优势。
女性领导真的更有优势吗?
首先,女性更注重方法,她们更愿意使用合作型和参与型领导方法,主要是为了满足同伴和下属的期望,否则可能会产生冲突。
其次,女性在改变方面做得更好,她们更加努力地建立力量,以赢得追随者的信任和尊重。他们更愿意授权,帮助下属开发潜能,让组织中更多的人受益。
《领导力》的作者哈格斯认为,领导力更注重影响力,影响力的核心在于领导者与受众之间的相互渗透。就是通过领导者的品质、魅力、品格来影响下属和周围的人,让他们自觉自愿地愉快而兴奋地完成组织目标。
为什么女性领导这么少?
女人常常低估自己的能力。女性在评价自己的工作时,更多的是看到自己的不足,把自己的成功归功于别人的帮助。相对来说,男人想当然地认为,成绩是自己努力得来的,成功来自于个人的天赋和能力。
从外部支持环境来看,女性仍然面临性别歧视。
一般认为女性情绪不稳定,情绪化,依赖男性完成困难的任务。同样是工作的安排,男领导的行为被视为积极授权,女领导的同样行为被视为依赖。如果女性的领导力与其性别角色不符,通常会遭到批评和抵制。
人们认为女性应该热情、友好、无私,但这些品质仅在特定情况下被认为是领导成功的要素,而男性特征,如主动性和决策力,则被认为是成功的必要条件。所以女性要加倍的优秀,不仅要有女性的温暖和亲和力,还要有领导必备的决断力和个性。
女性不仅要为自己奋斗,还需要更多的思想资源、晋升机会和有针对性的培养。李嘉诚基金会和全国妇联推出启蒙计划,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培养女村官。这是一份非常有价值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