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家访要点

1

大一新生家访:家长要求太多,老师害怕。

一年一度的新生会入园现象即将开始。和往年一样,走访每个孩子的家庭是我们的例行工作。家访之前,我们会做很多工作,我们会把办园的理念和一年来取得的成绩告知家长。

但是在家访的过程中,有些家长会提出很多不合理的要求:比如孩子的座位应该在哪里;婴儿床放在哪里;老师应该在吃饭时喂他的孩子;先给他孩子玩具等。虽然这些要求没有发生在同一个家长身上,但是真的让我们无语了。这个时候,老师们总会开玩笑地说:“我们都要有个总理的肚子。”

也有很多家长建议孩子一入园就要学英语。有时候老师解释半天,一些家长还是不明白过早学习英语不符合孩子身心发展规律,不明白“拔苗助长”的危害。

大一新生家访的策略,主要目的是让老师更好更全面的了解孩子及其家庭的情况,告诉家长需要做哪些准备,比如带孩子去幼儿园熟悉环境,玩幼儿园的玩具,开学前和老师沟通,让孩子对幼儿园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然后孩子刚入园,可谓“第二次断奶”。家长要尽量在家里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放手去做。另外,多了解如何消除新入园孩子的焦虑,做哪些准备。

反思一下,有些老师一提到家访就很担心,主要原因是很多家长虽然选择了这个幼儿园,但是却把对幼儿园的各种质疑放在了第一位,提出了很多问题,让老师很难处理。家访让我们知道,杜绝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关键在家长,让所有家长的育儿理念与幼儿园同步,任重而道远!

2

老学生家访:家长“护犊”抵触家访

在现象教学中,经常会遇到任性、调皮、打架、咬人的孩子。对于这些孩子,除了耐心细致的教育,更重要的是老师要找出不良习惯形成的原因,以便对症下药,这就需要及时家访,了解孩子在家的表现。但家长在家访时往往会“护犊”,甚至有些孩子和家长对家访有畏惧心理,产生抵触情绪。比如我们班的孩子经常咬人抓人,我就做了大量的工作,进行家访,及时告知家长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和龙龙妈妈沟通后了解到,孩子咬人抓人的情况她很清楚,但她不同意。她对我说:“你不调皮还算男生吗?”这个在社会上是可以吃的。"

怎样做才能让家长和孩子爱上家访,敞开心扉和老师交流,配合老师教育孩子?我的做法是做一次“聊天”家访,和父母交心,沟通感情。当家长感受到老师的诚意,愿意说出孩子在家的真实情况。我也会及时向家长反馈孩子在园的表现,找出孩子不良习惯的原因,从根源入手,对症下药,达到* * *教育好孩子的目的。

另外,每天孩子进出园,我都会主动找家长谈话,进行朋友式的交流,了解他们最近的表现。虽然时间很短,但是通过和家长讨论,讨论教育策略,也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在父母的心目中,他们的孩子总是最好的。很明显,孩子做错了事不愿意批评,放任孩子养成不良行为,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孩子也害怕老师家访,主要是觉得老师在“打小报告”家人,给父母讲自己在幼儿园的“轶事”。“谈山”式的家访让家长们获得了更多的信息。父母和我成了朋友。家长可以容忍工作中的一些小瑕疵,理解老师的辛苦和不易。每当学校有什么大型活动,家长们都有意识地加入其中,成为学校的志愿者。

特别家访:父母不配合,沟通是关键。

现象前段时间,我园开了两次家长会。奇怪的是,彭彭的父母都没有出席。带着疑问,我去彭彭家进行了家访。我坐下后,彭彭的妈妈直截了当地对我说:“邻居家的孩子和彭彭一样大,但他们会说很多英语,认识很多汉字,还会算数学题。我很着急,所以想让他转学。”

策略彭彭母亲的话代表了许多父母的心声。看到她急着转学,我没有责怪她,而是心平气和地跟她解释了我们园的想法、目的和专题。我还向她介绍:在幼儿时期,我们千万不要“小学化”,要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不能急于求成。老师不是简单的传授死板的知识,而是让孩子在实践、生活、游戏中主动探索、发现。

通过我与彭彭母亲的真诚交流,她似乎明白了很多,但她仍然有点半信半疑,认为我只是在谈论理论。于是我从手机里翻出了几个孩子玩游戏和上活动课的视频。她看到视频里孩子们玩得很开心,争先恐后地回答问题,对我说:“老师,原来你的园方在教育孩子上花了不少功夫,而我们家长只知道孩子多学习对孩子好,和老师交流太少。”她羞涩地说:“老师,我决定让孩子们继续跟着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