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财务管理专业的职业道德

一是加强政治理论、金融法律法规的学习,增强自己的法律意识和原则性。

熟悉法律法规是会计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不仅要学习相关法律法规,还要学习会计专业理论、新制度新准则,还要学习会计职业道德。只有通过不断全面的学习,才能提高会计专业技能和职业能力,使自己明白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必须提倡什么必须坚决反对,对会计职业道德有一个心理上的认识。正义和法律可以成为我们最重要的职业行为要求。如果我们的会计人员跟不上形势,不能及时掌握新知识,稍有不慎,就会“失之毫厘,谬以千里”,给国家和人民造成严重损失。因此,会计人员必须精通会计法律法规和业务,具有较强的法律意识和原则性,使法律法规贯穿于会计日常工作的全过程。“依法理财、依法会计”是会计职业道德的关键。不难想象,一个丧失了原则,认钱认方向的拜金主义者,怎么会有高尚的职业道德,不按原则办事,不仅残忍地抹杀了自己的前途,也损害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第二,培养奉献和服务精神,提高职业道德。

每个人都有实现自己价值的理想和愿望,自己的价值是通过工作和事业的成功来体现和实现的。会计既然选择了会计这个岗位,就要摆正自己的位置,热爱会计。爱岗敬业是会计职业道德的核心。人的职业道德水平主要体现在能不能爱岗敬业。它要求会计人员热爱自己的职业,以尊重和虔诚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自觉承担对社会、组织和他人的责任和义务,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社会提供良好的服务。

财务工作要求财务人员具有无私的思想和行为,以国家和集体的利益为最高原则。无私集中体现在财务人员的道德习惯和行为上,清正廉洁,不贪不污。但是,不是每个会计都能做到的。会计职业道德作为会计人员提高自身素质的内在要求,具有很强的自律性。职业道德的原则和规范要转化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和行为,这是一个内因和外因相结合的过程,外因通过内因发挥作用。因此,在进行会计职业道德的宣传、教育和评价时,也要重视和发挥会计人员自我修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通过不断学习,提高自律能力,逐步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观。会计人员要想生存和发展,就必须不断学习,更新知识。同时,遵守会计职业道德也在客观上要求会计人员熟悉和掌握相关法律法规,不断学习和提高会计职业技能,为更好地提高职业道德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第三,培养谦虚谨慎的工作作风,以客观公正的态度面对会计生活。

金融工作贯穿于我国经济建设的各行各业、各行业、各部门。财务工作不能独立存在,也不能独立于各行各业、各部门。财务工作的性质决定了财务工作必须树立服务意识,服务是会计职业道德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由于会计的特殊地位,必须谦虚谨慎,不能有优越感或特殊感。谦虚谨慎要体现在“三个服务”上,要尊重领导,请示汇报问题,把领导交办的事情做得又快又好;真诚对待同志,经常沟通,真诚相待,不要因为自己的特殊地位而有优越感。会计人员也要注意树立自己的良好形象。在协调部门关系时,要认真听取各方意见,虚心请教,耐心讨论。在日常理财活动中,要真诚待人,平等待人,热情接待,妥善处理。

客观公正是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要规范。会计人员只有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上,才能做到实事求是,努力保证会计数据的真实完整,问心无愧。这也是会计追求的一种境界。如果会计不能做到客观公正,职业道德就无从谈起。

第四,培养高度自觉的保密意识

会计人员的职业性质决定了会计人员能够掌握和了解本单位大量的内部保密资料和信息。这些信息一旦泄露,可能会给他们单位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严守秘密是会计工作中极其重要的职业责任和纪律。每个会计人员都应该站在党和国家的根本利益上,加强这方面的修养。首先,要进一步增强保密意识。有人认为改革开放后“无密可保”“无密可保”,危害很大。从企业管理的角度来说,市场竞争中有应该保守的秘密;在对外开放的条件下,特别是在合资、合作、联营的过程中,更需要保持必要的保密信息和经营策略,以维护企业和国家的利益。

除了以上几个方面,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还可以通过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增强会计人员诚实守信的观念来提高。会计职业道德是一个学习、实践、理解、再学习、再实践、再认识、逐步提高的复杂过程。没有艰苦的实践和艰苦的奋斗,会计职业道德的理想只能是虚幻的。每一个称职的会计人员都应该从我做起,从现在开始,从平凡的工作做起,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会计职业道德建设任重道远。只要会计人员提高认识,通过不断学习注重自身修养,职业道德水平一定会得到提高。我们坚信,通过广大会计人员的不懈努力,我国会计职业道德建设一定会取得令人满意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