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益时代:第四部门、共享教育和集体影响力
据我所知,中国在2005年首次定义了社会的“四个部门”。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社会政策研究室主任杨团女士将社会分为四个部门,即政府、企业、第三部门(志愿型、公益性或互助性组织)和第四部门(主要是新机构,即公共服务组织)。
杨团女士率先提出“大公益”的概念。她认为,“传统慈善只是现代民间公益的一小部分。现代慈善可以定义为现代民间公益,而大公益是超越一个国家的,仅限于民间公益。它是跨地区、跨国家、跨种族的,需要国家、种族和人民为了反恐、生态环境、公共卫生、能源和食品安全、农业可持续发展等人类共同利益团结一致、一致行动。”这在《南方都市报》2015的报道中被总结为“大公益时代的社会共治”。公益不等同于慈善捐赠。公益需要发现和解决社会问题,才能促进良好的社会治理。
杨团预测,“在互联网时代,注册的慈善组织只是一种形式,成千上万的自组织社团将以网络社区的形式存在,并会逐渐发展出慈善的新秩序。它让来自人的自然感情的人,甚至不同地区甚至不同国家的人,为了同一个目标,通过互联网快速表达彼此的认同。只要他们在电脑和手机上动动手指,就能瞬间聚合成巨大的公益力量。”(《南方都市报》:年度致敬杨团公益探路者)时隔近三年,我回到顾杨团女士的预言,依托互联网的“去中心化”,聚集公益社群,践行* * *,预言毫无偏差地成为现实。
用第四部门的概念发展公益事业是否可行?
阿里研究院高级顾问梁老师在《南方观察》发表《互联网时代的社会创新与公益转型》一文:在以互联网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推动下,互联网时代有三大特征和动力:新基础设施、新生产要素、新结构。新的结构是大规模协作和* * *享受。分工和享受* * *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相辅相成,同时存在。如果说工业时代重在分工,那么互联网时代重在享受* * *,而且是大规模协作,大规模享受* * *。互联网驱动的“新公益”正在兴起,* * *同样的特点是平台化,即连接和整合各种资源,释放社会创新的巨大能量。
2017年6月上午,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在北京发布《慈善蓝皮书:中国慈善事业发展报告(2017)》,公布了“2016”等2016年度十大慈善热点事件。2016年度捐款总额是2015年度的2.4倍,参与人数是上一年度的3.3倍。《2016中国慈善蓝皮书回望》具体来看,去年,中国社会预期捐赠总额达到992亿元。加上全国志愿服务小时折算值600亿元,彩票公益金社会福利消费340亿元,预计全国核算的社会慈善总价格将达到6543.8+0932亿元。"
两年前的新闻是旧闻,但两年前的状态还是现状。“为什么5年投资276亿,凉山还是很穷?”“越来越多的NGO和基金会把他们的同情倾注到凉山来解渴。在一定程度上,恰恰是他们越帮越穷。”大凉山缺钱吗?一些令人震惊的数字是,“据《环球时报》报道,官方数据显示,2010年至2013年期间,仅凉山就有10个扶贫项目,国家投入83.65亿人民币。来自凉山州教育局的数据显示,凉山州教育投入连年增加,一路攀升。从2011到2013,分别达到49.5213亿元、66.0375亿元、70.8406亿元。凉山州政府2012的报告显示,2007年至2012年五年间,当地政府已投入276.5亿元改善民生。”
即使政府投入了很多,为什么凉山在社会印象中仍然是公益组织和基金会慈善扶贫的代名词,公益人“不是梁山好汉”?那么,既然说扶贫,那么贫困的根源是什么呢?是物质还是思想?记者邱莉在文章中的最后一句话,正是我认为的扶贫的最佳方式。“归根结底,还是要让梁山自己做。”教育扶贫也要“让自己来”。这不是说捐款没用,也不是说慈善就是不作为。教育扶贫的重点应该是以低成本、低门槛、可持续、可复制的模式激活区域教育自主发展的内在动力,特别是农村教育的“弯道超车”。
纳拉达基金会、招商局慈善基金会、浙江敦和慈善基金会今年5月在澳门联合主办了华人资助者圆桌会议,组织了“做好战略定位,系统解决问题”的主题游学活动,其中一个主题就是乡村教育。讨论如何从系统层面思考农村基础教育,基金会如何与政府、企业、公益组织等多方力量合作,推动农村教育深度改革。这个题目邀请的嘉宾是凉水井中学校长龙云军。他在本次圆桌论坛中表示,在教育扶贫方面,突破资源壁垒,整合联动资源,远比传统的捐款支教更有意义。(延伸阅读:龙云君|一所薄弱乡村学校的创新突破之路,从未来归来,走进凉水井的真实课堂)
凉水井中学作为一所寄宿制农村初级中学,在校长龙云军的带领下,在全校范围内营造教育创新的氛围,充分调动教师积极性,以问题为导向,统筹规划,运用互联网思维办学,打破学校围墙,全方位链接资源,通过提供丰富的教育场景和多样的课程,努力形成强大的学习场,调动学生积极性,小步快跑,迭代升级,最终有效推动学校改革创新。用惊艳来形容凉水井的教室一点都不为过。学生自主合作不一样,老师上课冷静,教学内容有自己的想法。不翻书本,不翻知识点,甚至不翻传统意义上的老师,学生越来越阳光大方。这印证了互联网时代在技术支持下,课堂发生的巨大变化。我们通过资源整合看到了乡村学校弯道超车的机会和无限可能。我们可以看到,没有一次性成功的改革模式,每一次改革成功的决定性因素都不是技术,而是人,这也是教育扶贫模式转型后的最大着力点。
* * *享受教育和通过教育扶贫,可以形成一个成本更低、效率更高、重量更轻的连续环节和紧密结合。用资源链接代替购买设备,用激活教师成长内在动力的线上社区培训代替传统的线下集中培训会。以互联网+为基础,推动优秀教师、丰富资源进入农村教育,让偏远地区的学校开课;开展乡村教师网络研修,提高教师教学理念和网络素养;集中优质教育资源机构,向偏远地区学校输送教育资源。农村教育扶贫的模式正在发生变化——从物与人,从注重物质捐赠,到通过整合资源激活人自主发展的内在动力。
国务院参事、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副理事长汤敏是一位经济学家,也是国内最早提出“双师课堂”概念的教育先驱,试图通过远程手段解决农村学校师资匮乏、优质资源匮乏等问题,探索以城市优质教学资源补充农村的可操作性。“互联网时代,教育可以做很多以前做不到的事情。”从经济到教育,2013汤敏提出的“双师型教学”理论预见了“* * *享受教育”的未来,特别是以“* * *享受教育”为基础推进农村教育改革。
“美丽乡村网络公益课程计划”自2016年3月启动以来,汇聚社会各界力量,为乡村学校提供大规模、参与式的优质课程,至今已超过1000期。一台电脑,一根网线,一个摄像头,全国所有偏远农村学校都可以免费直接参与。选择合适的课程,融入学校课程,可以保证及时参与听课。开办线上线下双师课堂,采用社区学习的模式,激活教师内在动力,解决农村学校师资匮乏、课程不足、难以开设全课程的问题。目前已经影响到全国偏远乡村的3000多所学校,受益学生超过百万。
互+计划与所有教育公益单位合作,履行社会责任,为中国农村学校解决精品课程资源不足的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它不同于传统的教学和物质帮助的方式,也不同于对个别学校和学生的支持和帮助,让乡村学校真正链接可持续的优质教育资源,让所有学生受益。以社会资源最大化和高效链接为核心驱动力,最终实现人的成长和自我实现,创新实践互联网教学新模式。通过大规模、高效率、可持续的解决教育扶贫问题,实现“从个体救助模式到社会救助模式,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模式”
“* * *享受教育”的实施,不仅需要丰富的优质课程资源渠道,事实上,长期以来,信息化促进了教育资源的蓬勃增长。举个例子,此刻我开通了“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一个老师一门精品课程,一个名师一节课”并且今年已经享受了5597060门课程,学校缺乏足够的优质资源。
“双师型课堂”的模式是“享受教育”,它正在对农村教育的质量和均衡产生深远的影响。华声在线:“* * *乐享课堂”是振兴乡村教育的有益补充。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分配不均是一个无法回避、挥之不去的话题。有没有一种超越时空限制,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在城乡之间流动的方式?除了特岗教师、支教教师,通过互联网为农村学生打开一扇了解外界、接受新知的窗口,是一条路径和途径。李家堡中心学校探索实施“* * *享受阳光”课堂试点就是这样一种创新和实践。“* * *享受课堂”如果引导得当,可以成为振兴农村教育的有益补充。
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理事长王平女士指出:“未来的创新必须从对整个社会的关注开始,必须是一种包容性地包括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等部门的创新,它们之间的界限将越来越模糊和融化。我大胆猜测,‘无界’将成为未来创新的新关键词。”
“无边无际”可能还有一定的距离,但互联网以其包容性,会给政府、企业、第三部门、第四部门更多创新合作的想象空间。随着社会的进步,社会遗留的问题会减少,会触及痛点,单一部门解决问题的可能性会降低。通过聚集影响力推动社会创新的模式,会给跨界融合更多的机会。
“教师培训效率”也是需要优化的社会问题之一,从投入产出比的角度可以优化的中间损失(运营成本)更多。国家督学、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袁振国在《教师培训的历史性转变》中提出,“以互联网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全方位改变了学习和教育的面貌,有效提高了教育的效率。从我们现在了解到的信息来看,一个老师最活跃的领域是在他的网络社区空间。这个空间是一个让人兴奋的地方,每个人都可以发言,没有等级,没有竞争,没有学历。充分发挥互动社区的功能,可能是教师培训最值得挖掘的空间。”
乡村青年教师社会支持公益计划(以下简称“青椒计划”)由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北京师范大学、沪江“互加计划”等30余家教育公益组织、教育企业、高校、学术研究机构联合发起。针对当前乡村青年教师面临的问题和乡村教育公益领域的现状,借鉴国际上“集体影响力”的理念,* * *解决乡村青年教师在工作和生活中面临的诸多问题和挑战,提升教学质量,稳定师资队伍,促进乡村教育发展,为教育精准扶贫、青年教师成长和乡村教育提供规模化、低成本、高效率的解决方案。
支持和补充了以往教师培训项目“主管部门→主办单位→学校教师”的线性运作结构。“乡村青年教师社会支持公益计划”主要由友成创业扶贫基金会、北京师范大学、沪江互加计划发起,构建社区学习模式架构,由友成创业扶贫基金会组织各区县教育局整体报名。北京师范大学组织专家教授团队进行专业课程设计和教学。沪江互加项目提供平台技术支持和教师社群运营。其他协办单位* * *致力于链接优质教育资源,搭建教师社区学习平台。到11月,乡村青年教师社会支持公益计划覆盖了18个省级行政区的22716名教师,其中包括62个区县教育局和3467所学校。(《乡村青年教师社会支持公益计划》全部课程回顾)
“我们所说的社会创新,应该是面向全社会、针对社会问题的整体的、全面的、广义的社会创新,而不是局部的、片面的、狭隘的社会创新,应该涵盖政府、企业、社会、公民等各种主体。社会创新的意义不在于社会创新的方案是否足够“新”或“奇”,而在于它是否能比过去的方案用更少的资源取得更大的社会效益。我们应该寻求多方参与解决社会问题。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公民等社会主体要自觉参与跨界合作。”(阿里研究院高级顾问梁肖春:《互联网时代的社会创新与公益转型》)
得益于互联网的赋能,当我们进入“大公益时代”,将会有更多平台化的“新公益形态”,这些形态将是开放的、互联的。作为第四板块,它将本着“开放、平等、合作、快速、共享”的精神,聚合政府、企业、社会(三个板块)的资源,实现集装箱式的重组和整合利用。尤其是对于教育这个“慢行业”,互联网的开放性和快速性既是一种冲击,也是一种补充。通过发挥集体影响力,我们所期待的“* * *享受教育”才能真正接近人类社会的夙愿——教育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