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岭县实验小学办学规模

1946年4月,在校址建立南关完全小学,6个班,270名学生。1947年3月,学校有12个班,370名学生,15名教师。1952年改为县实验小学,18班,学生900人,教师25人。1958,学校下放到长岭镇第一小学。1959 65438+2月恢复县实验小学校名。1966期间,由于“文革”,学校秩序被打乱,师生因“闹革命”被停课。1968,再次下放到长岭镇,作为镇第一小学。1978恢复县实验小学,定为省、地、县重点小学。袁是学校的校长。全校28个教学班,教职工53人,学生1305人。1978年底,学校被县里评为校舍建设先进单位和教育战线先进单位,荣获教育战线社会主义竞赛流动红旗。从65438到0979,教学质量大幅提升,升学率居全镇小学第一。

1978-1980年,县里分两次拨款81000元,将学校的土坯平房教室改造成砖砌平房,桌椅板凳全部更新。利用幻灯教学,组织教师制作18000教具,学校被评为省、地、县制作教具先进单位。姚被评为全省教具制作先进个人。1981年3月,学校在“文明礼貌月”活动中被评为省级文明单位,在电教、教具制作、小足球活动、卫生工作、勤工俭学、文艺活动中取得优异成绩,多次获奖。体育标准获得全区小学第一名。1982在第二届“文明礼貌月”活动中,学校被吉林省委、省人民政府授予文明单位,并悬挂金匾。同年6月,学校被评为全省青少年科技活动先进集体,文艺、体育、卫生工作也受到奖励。地区、省科委在学校召开青少年科技活动现场会。1983,学校实现校园绿化,教学质量“三率”标准提升。姚被评为全国优秀班主任,被评为优秀工会积极分子,五讲四美优秀教师,潘守义被评为全省农村优秀教师。

1984年6月,潘守义担任校长。全校教职工89人(其中师范教育41,高中教育23人,初中以下教育25人)。现有32个教学班,1685名学生,90间教室,建筑面积2040平方米,18间办公室,建筑面积403平方米。操场占地17100平方米。有足球场和篮球场。运动器材有组合练习器,木马,单杠,双杠。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五率”指标全部超过国家标准(升学率99.3%,巩固率、普及率、合格率、体育达标率均为100%)。第二课堂,少儿书画、教研、支援甘肃(支援甘肃建设)分别获奖。王淑琴被评为省级小学电化教育先进工作者。学校在教学研究和电化教育方面成绩显著,还被评为先进单位。在《吉林电教》上发表了两篇关于幻灯教学的文章。1985年,县里拨款17万元,新建砖砌办公室,建筑面积813.3平方米。房间里有实验室,定期开设自然、科技类实验课程,开展“引导发现法”实验。学校青年第一大队荣获“创造杯”先进集体称号,两个《暂行规定》的执行和“体育达标”均获省级奖项。1978-1985学校用勤工俭学的收入建托儿所、宿舍、食堂、锅炉房等。1平行货车。

1986年8月,胡庆林被任命为实验小学校长兼党支部书记。全校共有教职工105人,36个教学班,学生1800余人。采用幻灯教学进行了三个教学实验,即“拼音识字、读写先行”、“试作文”和“启发式教学法”。被县教育局评为教学科研先进集体。冯振海被评为省优秀教育工作者,胡秀琴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胡庆林被评为当地的模范校长。在电化教育、文艺、体育、党务等方面取得了优异的成绩。2人获全省中小学电化教育先进个人,1人获体育优秀工作者,1人获全省档案先进工作者。

1994年8月,郑德华担任实验小学校长。学校有90多名教职工,36个教学班,65438多名学生。开展了电化教学,开展了“拼音识字、读写提前”和“珠脑速算”教学实验,组织教师练基本功,参加各类业务培训,开展城乡社会活动。1994学校被评为松原市一级小学、吉林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吉林省“注音识字、读写先行”实验示范学校。1994年被评为松原市先进电教学校,1995年6月被吉林省委评为省级文明单位。到1998年底,学校县级以上骨干教师已扩大到19人,占专业教师的23%。各级教师获奖论文330余篇,学生受到国家省市县表彰1100余次。罗云峰被评为省优秀教师,杨胜美被评为省优秀班主任,获得陈秀梅女士特别奖。

1998期间,学校安装了电教室,增加了学生课桌椅,建设了标准化厕所,进一步绿化了校园环境。实施了百分比考核细则,出台了员工考勤制度、备课批改指导要求、请假制度、奖惩制度等一系列管理制度,加强了对教师的管理。扩充了骨干教师队伍,开展了三级教研活动,通过公开课、观摩课、研究课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艺术水平。开展了省级德育科研项目的实验研究。扩大城乡联谊范围,组织全体师生为联谊学校“十家中心校”贫困学生解决书本费、捐赠衣物和学习用品。学校在精神文明建设、目标管理、教师岗位标准、校园文化等方面多次获得县级以上荣誉。1998年3月,被松原市文化局评为“校园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同年8月,被松原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评为“卫生模范单位”;同年6月,被团市委、市青工委评为“手拉手互助活动先进集体”。张洪荣被评为“省优秀教师”。

2000年9月,由市县出资建设的实验小学教学楼顺利竣工。建筑占地面积5317.28平方米,有36个教室,1个实验室,1个图书馆,1个语言实验室,2个计算机实验室,1个诊所和一个多媒体会议室。外面建一个锅炉房,有1个门卫室。校舍位于县城小学的顶层,为全体师生提供了良好的工作和学习环境。学校在大力改善办学条件的同时,大力加强内部管理,综合办学实力大幅提升。

从2000年开始,学校承担的科研项目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的结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研究”、“教师素质提高的途径和方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法中的音像结合”、“课外活动中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办学质量,培养学生语文素质的研究”等。开展了小学数学目标教学、英语教学、单簧管进课堂、珠脑速算等实验项目。其中,4个省级重点科研项目和2个市级项目已圆满结束。

2000年以来,学校先后被评为“两优一推”先进单位、全市中小学德育示范学校、标准化学校、依法治教先进学校、贯彻体育卫生条例先进学校、“雏鹰争章”活动省级示范学校、优秀传统体育项目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王淑敏被评为全国骨干教师、吉林省科研名师,王建一、张洪荣被评为吉林省科研名师。近年来,发表教育研究论文500余篇或获得市级以上奖项,学生在书法、绘画、征文、娱乐、体育等比赛中也屡屡获奖。

目前,全校共有36个教学班,学生2300余人,教职工96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以上的小学教师50人。已成为设施先进、师资一流、管理规范、质量上乘的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

二是老根更深更花。

三年来,在郑德华校长的带领下,实验小学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她和她的团队处于新课程改革和发展的最前沿,审时度势,建立战略地位。基于“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的办学理念,确立了“教千人求真,学千事做真人”的校训,明确了将学校打造成“全面发展的花园、活泼的乐园、五彩缤纷的花园”的办学宗旨和“一流的学校管理、一流的教师、一流的办学条件、一流的教育质量”的办学目标,并付诸实施。

(1)突出德育。

学校启动“1157工程”,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1157工程”的主要内容是:

定义一个目标。也就是说,学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培养政治方向明确、思想道德高尚、行为规范优良、身心健康的新型人才。”

突出一个重点。那就是培养学生有良好的行为习惯。

加强五项建设。即组织建设、队伍建设、科研建设、制度建设、阵地建设。

实现七种方式。即管理教育的示范教育、思维课堂的系统教育、学科教学的渗透教育、学校课堂的常规教育、少先队活动的自主教育、校园环境的感染教育和“三结合”的一贯教育。

我们贯彻“严格、灵活、实用”的德育四字方针,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思想道德教育活动。如:雏鹰篇章大赛、“五个一百”系列教育活动、“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系列教育活动、“绿色银行”红领巾环保活动等。努力做到尊重与关怀与严格要求相结合、主题鲜明与形式生动活泼相结合、教育引导与榜样示范相结合、载体创新与注重实效相结合,不断增加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实施“德育月行动计划”,开展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专题德育活动。德育月行动计划的主要内容有:1、2月为文明礼仪教育月,3月为学雷锋月,4月为安全主题活动月,5月为尊老爱老月,6月为艺术展览月,7、8月为实践体验月,9月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

三年多来,学校一直没有“三好学生”。学生行为规范合格率99%,能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 * * 1100多名学生在书法、绘画、征文、娱乐、体育、数学竞赛中获得县、市、省、国家级奖项。

六、三中队接过了袁常年照顾老人的接力棒。他们把零花钱存起来,给老人买了蔬菜、水果和生日蛋糕...他们真的无微不至地关心老人。2004年春节,省电视台都市频道报道了这次教育活动。

二(3)中队于、四(6)中队李等同学捡到钱,捡到手机、存款等贵重物品,主动交给学校,并归还失主。

学校承办了多次市县两级现场德育会、现场家长会、现场快乐教育会。其中德华郑校长在市德育会上作了“实施项目1157加强学生养成教育”的经验报告。

(2)教学如火如荼。

根据新课程标准,学校确定了实验小学的课堂教学理念。即:教学思想的人文性、教学方法的开放性、教学手段的多样性、教学手段的先进性和教学过程的有效性。印发了《实验小学教学指导意见》和《实验小学各科教学评价标准》。明确了课堂教学教师要做到“四多”、“五心”、“六要”。

《多斯》:多笑笑。老师要注意调节自己的情绪,在课堂上保持良好的心态,不要把课外的烦恼和悲伤带入课堂。我们要以饱满的热情和亲切的微笑走进教室,用微笑温暖学生的心,让学生感受到老师是可亲可敬的。

表现出更多的尊重。教师要放下架子,不要居高临下,把学生当成朋友和伙伴,把自己当成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特别关心和爱护学困生。为此,学校制定了教师“十不准”,进一步规范教师语言。

更多鼓励。教师应该注意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允许学生在课堂上犯错误。特别是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老师要时刻照顾他们的心理,只要涉及到就及时鼓励,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学校要求老师积极评价学生,以鼓励为主。

多一些宽容。学生在课堂上违反纪律是不可避免的。课后处理,绝不公开,能单独沟通的绝不占用其他同学的时间。不要小题大做,生气,以免分散其他同学的注意力,影响课堂气氛。

“五心”是:专心备课,专心听课,耐心辅导,认真批改,认真测试。

“六要”是:目标明确、内容精准、方法灵活、流程精良、手段新颖、实效。

课堂教学中“五不”、“五讲”、“八让”的教学策略得到了落实。

“五不”:学生能听懂的老师不说话,学生能自主学习的老师不教,学生能找到的老师不暗示,学生能动手操作的老师不做,学生能讲清楚的老师不说话。

“五讲”:教师在学生需要指导的时候开导,围绕教学重点,在学生遇到难题的时候讲清楚,在学生合作学习的时候提示,在学生总结的时候补充。

八个让步:让学生多尝试、多操作、多思考、多对话、多讨论、多质疑、多观察、多求异。

构建了语文阅读教学的“五环节”教学模式;“主导-自主”数学教学模式;其他学科“指导-实践-探索”的教学模式。其中,语文阅读教学“五通”模式已在松原教育、吉林教育出版,并在全县小学推广。其主要内容如下:

“自读疑惑。”即学生自己读课文,把自己不会解决的难题标在或写在自己的书上,让同学和老师帮助解决。这个环节可以根据不同的年份、教材和学生的实际安排,在课内或课前进行。比如在低年级,学生的自学习惯尚未养成,教材短缺时,要在老师的指导下安排上课。中高级学生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养成了预习的习惯。教材较长时,可以通过课前预习来安排。

“合作解惑”。即在课堂上,通过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小组之间的合作,解决学生在自主阅读中遇到的难点问题或教师提出的重点问题。应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采取不同的合作方式。简单的问题可以直接帮助同学们互相解决;较难的问题可以安排小组讨论解决;对于比较难的问题,需要安排小组之间的交流或者师生之间的交流。

“阅读理解”。即在学生对课文内容基本理解的基础上,通过不同形式的阅读指导,如命名阅读、评价阅读、分组阅读、共同阅读、音乐朗读等,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语言所表达的意义,体会作者的感受,感受语言的魅力。这个环节可以分别在单词、句子、段落的教学中进行。也可以结合全文。在阅读的训练中,不要求学生使用一种模式,而是根据他们个人对文本的理解,随心所欲地阅读,展示他们的真实感受。

“想象力膨胀”。即学生在充分理解课文的同时,可以边听录音,边读边想象课文中所描述的内容,然后说出自己似乎看到的内容。你听到了什么?.....你也可以根据故事创设情境,让学生置身于课文的情节中,设计一些问题,如如果你...也可以根据课文内容继续编辑情节,或者请学生谈谈除了课文中所写的内容之外,你所知道的(与课文有关的)内容。让学生充分展开想象,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在想象中创造和拓展。

“积少成多,用之不竭”。也就是说,在阅读教学中,学生要在理解的基础上欣赏、模仿、背诵课文中的好词、好句、好段、好全文,训练自己的口语和书面语。这个环节要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积累的内容和运用方法要在课内确定或延伸到课外活动。

三年多来,学生学习目标明确,学习方法灵活,毕业学生质量连年名列全县第一。学校在全县承办了多次现场素质教育会议和课堂教学研讨会。

(3)德高望重的专业教师群体。

学校制定了教师专业发展规划,推进“名师工程”。通过专业辅导、专业培训、多元评价、业绩展示等形式,有计划、分层次、多渠道加强骨干教师培训,促进其快速成长为名师。

实施了教师校本培训和教研计划,以“三个层次”为基础,即骨干教师、有课改的教师和无课改的教师;采取“三结合”,即理论学习与技术研究相结合、课程培训与教学研究相结合、专家指导与自主研究相结合;推行“三个制度”,即“三个一”学习制度、“六个一”管理制度和“新课改教研日”制度。积极组织师德、新课程理念、基本教学技能和信息技术培训,建设学习型校园,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实施“蓝色工程”以增加对青年教师的培训。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导师作用,与青年教师结对子,积极为青年教师发展成长提供机会和平台,促进他们尽快成长。

三年来,* * *共培养国家骨干教师1名,全国先进德育科研工作者2名,县市省骨干教师41名,省级学科带头人2名,省级科研名师3名,省级特级教师1名,省级优秀教师和优秀班主任4名,有65430名教师发表或交流各级文章。

(4)文明优雅的校园环境。

三年来,学校领导和部分老师先后到大连、抚顺、德惠等地考察校园环境建设,学习他人长处,弥补自身不足。学校加大了对校园环境建设的资金投入。其中平垫操场用土5000多立方米,硬化校园面积1.5万多平方米。新建篮球场4个,草坪2300平方米,景观树200多棵,加强了墙文化、廊文化、室内文化建设。两个计算机房、一个语言实验室和一个多媒体教师的内部得到了彻底更新,一个舞蹈室得到了翻新。教师办公室全部通了宽带网,新购置了23台34寸彩电和23张DVD,进一步满足了教育教学需要。2005年4月,建筑面积3000多平方米的长岭县青少年活动中心大楼在学校建成并投入使用。如今的校园绿草如茵,繁花似锦,盆栽、盆景争奇斗艳,小鹿(雕塑)在草坪中徘徊,仙鹤(雕塑)在草坪中嬉戏,绿篱花树与教学楼、青少年活动中心楼相映成趣,镶嵌着“求知”“向往”金字的白钢雕塑让校园充满了浓郁的气息。

三年来,学校连续多年被评为县教育目标管理先进单位。学校集体先后荣获市科技艺术大赛优秀组织单位、优秀少先队组、“两优一推”先进集体、德育特色学校、爱国阅读教育先进集体、吉林省绿色学校、电化教育示范学校、标准化家长学校、少先队体验教育示范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集体、交通安全学校、全国少儿书画大赛先进集体、全国德育研究先进学校(连续三年)

九万李凤鹏举,阳光一路走。我们衷心祝愿长岭实验小学站在新的起点上,一定能在松原教育史上创造新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