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电算化是什么时候出来的?
电子计算机于1946年诞生于美国,50年代已被一些工业化国家应用于会计领域。1954 10,美国通用电气公司首次在计算机上计算员工工资,引起会计处理技术的变革。初期处理内容仅限于一些数据处理量大、计算简单、重复多的经济业务,如工资计算、库存材料的收发核算等。它用模拟的手工记账表格代替了部分手工劳动,提高了劳动强度大的工作效率。
从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随着电子计算机对会计数据的全面处理,以及系统地提供经济分析和决策所需的会计信息,手工记账系统被计算机化的信息系统所取代。这一时期会计电算化的特点是,电子计算机几乎完成了手工记账系统的全部业务,打破了手工模式下的一些常规结构,更加注重数据的综合处理,加强了内部管理。
我国会计电算化始于1979。其主要标志是1979年,财政部支持并参与了长春第一汽车厂会计电算化试点工作。1981年8月,在财政部第一机械司和中国会计学会的支持下,在长春召开了电子计算机在财务、会计、成本中的应用研讨会,成为我国会计电算化理论研究的里程碑。在这次会议上,有人提出,计算机在会计中的应用应统称为“会计电算化”。此后,随着80年代计算机在全国各领域的应用、普及和推广,计算机在会计领域的应用也迅速发展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