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第一附属小学获得荣誉。
五邑大学附属小学成立短短一年来,在原武大附属小学的基础上,在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持续快速发展,先后荣获“武昌区教育目标考核优秀单位”、“武昌区优秀立功单位”、“武昌区艺术教育先进基地”、“武昌区雏鹰大队”、“龙腾杯”全国少儿美术书法。
武大附小在继承原武大附小优良传统的同时,坚持“抓质量,求发展;重体验,陶感悟;创特色,建名校”是学校的办学理念,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注重培养师生的进取精神、科学精神和民主精神,挖掘和发挥教师的才能,发现和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努力拓展师生的发展空间,逐步形成以英语、微机、围棋、足球为主的特色教育,在科技教育、环境教育、体育教育、社会实践能力培养等方面都有良好的表现。学校注重校本课程开发,利用兴趣班的活动时间,组建了健身、舞蹈、合唱、书法、绘画、机器人、篮球、足球、航模、环保、探索等20多个兴趣小组,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打好基础,正在努力建设武汉大学一流小学。
学校新成立的年轻领导班子,教育理念先进,专业技能扎实。他们步调一致,团结一心,愿意努力。他们牢固树立“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的观点,以“办一所让家长和学生满意的学校”为宗旨,带领全校教师,统一思想,努力工作。到2006年,已有300名学生在各级各类竞赛中获奖,学校集体项目获得17个奖项。武汉晚报、楚天金报、楚天都市报、武汉教育电视台等媒体报道我校教育教学情况10余次。学生积极进取,初步形成了“生活、思考、励志、求真”和“健康、诚实、乐观、睿智”的校风。教学质量方面,毕业年级通过率100%,优秀率92%。在一年一度的地区考试中,我们学校名列前茅。在过去的一年里,学校非常重视学术竞赛。通过有效组织赛前训练,学生的比赛成绩得到了显著提高。武汉读书大赛有13人获奖,其中一等奖4人。41人在武汉英语能力竞赛中获奖;武汉市英语阅读竞赛,27人获奖,其中一等奖8人;2006年,5人获得“楚才杯”作文比赛,其中彭惠然获得一等奖;43人获得全国“写作杯”作文大赛冠军,其中一等奖10;李博文和陈辰进入第七届中央电视台“希望之星”英语风采大赛湖北赛区决赛,陈辰进入北京赛区决赛。23人获得“希望杯”全国数学竞赛,其中一等奖1人,二等奖7人。2005年,学校机器人队以16人次获得湖北省一等奖,多次作为湖北省代表队参加全国比赛。在2006年夏天举行的第六届中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中,吴振兴和李卓然获得一等奖,徐思哲和吴获得三等奖。在全国创新素质大赛机器人项目中,李博文和高涵获得全国亚军。武昌区劳动技能竞赛,47人获奖,其中一等奖10。2006年5月代表武昌区参加武汉市环境英语征文和演讲比赛,征文和演讲均获二等奖。
在体育和艺术方面,我们注重学生素质的提高。仅2005-2006学年,我校就获得武昌区秋季田径运动会B组第四名。武昌区男篮亚军;武昌区女篮季军;湖北省少儿足球比赛u9组,我校足球队获得冠军;武昌围棋队第三名;邓安琪获得了2005年小学生田径比赛全能冠军。武昌区春季田径运动会,我校9人进入决赛;学校田径队在区小学生运动会和冬季越野长跑中能进前十,为武昌区队输送队员;在“武昌区小学生艺术节目比赛”中,我校舞蹈《小青蛙》获得一等奖;武汉艺术才艺大赛,三人获奖;多次与武汉电视台合作,舞蹈《红灯笼与红脸》受到武汉电视台文艺频道节目组的好评,多家新闻媒体相继报道。
学校努力创造条件,引导学生广泛参与社会实践,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2004年6月,黄河清、顾子瑞和李宇辰与新加坡裕廊小学的学生一起,在国际THINK QUEST在线评估竞赛中获得一等奖,并于2004年6月赴美国旧金山领奖。我校学生刘一可及其《中国城乡差异调查》被十余家媒体(包括中国青年报、中国农民报、中央电视台、福建东南卫视、湖南卫视、上海东方卫视)采访报道。杨圣桑的社会调查报告《大辫子的苦与乐》获得武汉市创新质量实践一等奖,报告中提到的部分内容“与武汉市有关部门的考虑不谋而合”,被武汉教育电视台、武汉晚报、Sina.com等媒体报道。2006年,在武昌区中小学“创新素质实践”活动中,我校7名学生获奖,其中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
如今,五邑大学附属小学充满了激情和活力。在基础教育改革不断推进的形势下,学校将深化教育改革,探索新的教育模式。在现有历史积累的基础上,作为武汉市的示范校,一定会有更显著的发展。在老师们爱心、真诚、耐心、细心的浇灌下,她不仅是学生成才的摇篮,更是他们成长的乐园,也将成为名师辈出的沃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