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红险到底是不是个坑?

我觉得分红险意义不大。我买过宏碁的分红险,保费逐年增长。这么多年几乎没收到多少钱。分红险是指保险公司在每个会计年度结束后,将上一会计年度该类分红险的可分配盈余以现金红利或增值红利的形式,按一定比例分配给客户的一种人寿保险。但实际分红很少。因为你无法决定是否分红。看一个公司,就像股票一样,业绩很好,但是不分红。另外,你也无法预测分多少。买保险的目的是通过合同确定未来的不确定因素,但分红险显然没有做好这一点。销售人员在展示他们的好处时告诉你最好的,这在实践中是很不一样的。所以买分红险没有意义。还不如买年金保险或者增加寿命的产品。毕竟合同里把现金价值和利率写的很清楚,未来的收益是可以确定的。这就是保险的意义。

首先观点:大部分分红险不值得买。

什么是「分红险」?

首先,分红险不是特定险种,而是特定险种之一。比如一款两全保险产品,它的模式可以是分红型、万能型或者投资连结型,这就像买车一样,会有“乞丐版”、普通版和豪华版。

分红险的具体类型一般是寿险、年金险或者两者兼而有之。

那么分红险是什么意思呢?

是指保险公司在每个会计年度结束后,将该险种上一会计年度的可分配盈余按照一定比例(通常为70%)以现金分红或增量分红的形式分配给客户。

说白了,保险公司会根据公司的实际经营情况,每年给客户提供保障和分红。

“分红”听起来很简单。其实还有很多消费者不知道的认知误区。接下来我就为大家详细分析一下。

保险公司赚的越多,我拿到的分红就越多?

需要注意的是,分红收入的来源是保险公司该类分红险业务当年实际的“可分配盈余”,而不是保险公司的全部营业利润。不能理解为买分红险就像成为保险公司股东一样,可以享受保险公司所有业务的经营分红。

这个“可分配盈余”是什么?

要知道,保险公司设计一款保险产品,主要要考虑死亡率、费用率、利率三个因素。死亡率与付出多少钱有关;费用率是指公司的运营成本;利率是指收到的保费有多少收益可以投资。这三个“费率”就是这个保险的成本,所以保险公司会假设一个数值,按照这个数值给保险定价。

保险卖出去后,如果实际成本没有预期的高,就会产生差额,这就叫“盈余”。例如:

a、死亡人数少于预期,保险公司会少赔,产生一部分盈余,这是死亡与盈利的差额;

b、保险公司从保费投资中赚的钱比预期的多,产生一部分盈余,这是利差;

c、保险公司实际经营费用低于预期,花的钱少了,产生一部分盈余,这就是手续费差。

所以分红险的“可分配盈余”来源于保险公司假设的死亡率、利率、费用率与实际情况的差异。简而言之,这个盈余只限于分红险业务,跟保险公司的利润是两个概念。不能认为保险公司多盈利,保单就多分红。

示范收入保证收入

既然分红收益来源于实际盈余,那么如果今年没有实际盈余会怎么样?当然,一点奖金都没有。

很多人不知道分红险的所有条款都会写明“保单红利不保”。

分红险产品通常会有分红演示,分为低、中、高三个档次,向你展示未来可能获得多少分红。事实上,在利益演示表中,保险公司也会注明分红的不确定性。这三个演示只是假设,不代表实际情况。

也就是说,分红险的年分红是完全不确定的。没有保证收益,分红可能为零。

此外,还有一种分红险,会将每年的分红分为全年分红和末期分红两部分,末期分红要到合同结束后才能收回。这种年终奖金总是挂在保险公司的账户上。当出现经济危机时,保险公司可能会用这笔钱来弥补损失。这样一来,你的年终奖金最后可能根本兑现不了。

分红险的保障杠杆率低。

一般来说,保额相同、保障相近的分红险和纯保障型保险都要贵一些。这就涉及到分红险定价的问题。

以利率为例。该值设置得越高,保护成本就越低,我们需要支付的保险费也就越少。目前我国分红保险的定价利率一般在2.5%-3%之间,而传统保险在3.5%左右,这就导致了保费的差异。

这说明分红险的杠杆比纯保障险差。如果购买相同金额的保险,非分红型保险可以节省不少保费。

比如金友XX就是典型的主险分红型保险,附加重疾险提前赔付。30岁男性,保额50万,缴费20年,每年保费近2万元。与市面上有身故保障的重疾险相比,同样保障的年均价只有1,000左右,差距两倍。

除了保额,分红险等理财型保险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保障责任太薄,很多保障细节不尽如人意。比如在这么高的保费下,这款金友XX只赔付一次重疾,小病赔付比例相对较低,相比市面上同类产品是落后的。

保额分红的作用就是鸡肋。

分红有两种方式。现金分红就是直接收钱,还有保底分红。

所谓保费分红,是指将每年的分红作为批发保费,根据被保险人当时的年龄再购买一份与原计划相同的保险,保险金额直接累计到原保险金额。

对于投保人来说,这种分红方式的一大弊端就是流动性差,钱取不出来,需要等到拿到保险金或者退保。而这种分红方式实际上是在累计保额的同时又扣除了另一轮费用。

很多人会说,这不就是保额增长的好处吗?保额可以增加是没错,但是别忘了分红险本身就比非分红产品贵!

比如小啊和小B都打算买一份终身重疾,预算65,438+0,000。小啊看中了保额增长的功能,买了一份“分红重疾险”。按照预算,现在只够买30万的保额。希望50年后,按照中档分红,保额涨到50万以上。而小B直接买了纯保障型,立马买了50万保额。

也就是说,同样的预算,分红险几十年后能涨的保额,非分红产品现在就能买,更别说分红险到时候能不能涨到那个数字,还不确定。既然如此,为什么白白保留一定的保险不买,以增加几十年的保障空缺呢?

摘要

因此,对于家庭保险的基本配置,还是要优先选择纯保障型产品,优先选择充足的保额,让保险回归“保障”的本质。

保险行业在中国发展很快,也有法律法规来规范。但是为什么总有人觉得保险是个坑?

我只是在解释我所知的这份分红保险。分红险是在一定时间内缴纳一定的保费,到期后保险公司会给予一定的分红。也就是说,你把钱存在保险公司,过了一定时间,保险公司支付一定利息。当然这里的利息会高于银行存款,受法律和保险合同保护,但绝对不是社会上高利贷的那种利息。正是因为这种高利息,才有部分人投保。

甚至这种分红险也不是一次性连本带利返还给投保人或受益人,而是分阶段返还。

之所以有人觉得保险是个坑,是因为保险行业的准入门槛很低。基本上只要会说话,基本上就可以做保险代理人。当然,一般保险公司也会有一些培训,但这种培训基本只有一个目的——签单拿提成,也就是所谓的“一等奖激励机制”。拉下多少保险就意味着你的收入会有多少,导致一些保险业务员在谈保险的时候只介绍这种保险的好处,而忽略了投保人应该注意的问题。保险合同一般都很长,字体也很小。投保人一般不会仔细阅读合同,只是听代理人的口头陈述,记住一个大概的想法,甚至想当然,导致他认为自己应该得到的,在保险合同中几乎是免责的。这就是为什么大家觉得保险是个坑。

分红保险、养老保险、意外保险和疾病保险。不可否认,保险在社会生活中变得越来越重要。如果想避免被骗,投保时要找可靠的保险公司和可靠的保险代理人。当然,最重要的是看清楚自己投保的是什么保险,看保险合同中的具体条款。不要假装懂一些保险术语,一定要问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