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号演奏的现状

目前从事海城小号演奏的专业人员只有5人。要了解海城的角戏,还得从梨园的两位大师说起。他们一生都在继承和发扬海城的角戏。一个是已经去世的高德真,一个是年过古稀的陈勇平。

高德真,艺名“高夫人”,辽宁海城人。1901出生于民间艺人家庭。15岁能唱小号戏,曾在海城、营口、沈阳等地演出小号戏。1953年,高德珍参加辽宁省文艺展览。他表演了小号剧《王婆骂鸡》和《大造》,获得一等奖。此后,小号戏逐渐在辽南引起关注。1955年,东北人民艺术剧院邀请高德珍等民间艺人讲海城高跷、秧歌、小号戏,“海城小号戏”的名字第一次被提上日程。1958年,辽宁省文化厅正式命名海城号角戏;1981年,“海城角戏”词条被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戏曲曲艺词典》收录。为了发展和繁荣小号演奏艺术,80岁高龄的他几次剃掉心爱的胡子上台表演,让省市文艺部门录音录像。同时他门下也有很多弟子。

陈勇平,艺名“金角”,祖籍吉林,现居海城。不识字但敏感好学,6岁师从陈子枫(艺名“陈三冷”),9岁能同时演奏锣、鼓、唢呐、二胡。随民间戏班迁居辽宁河北,65438-0955定居海城。多次参加省级文艺演出和地方演出,演出小号剧目数万场,致力于传承和发扬海城小号剧目。后来他觉得海城的号角戏不景气,失望地退出了艺术界。在此期间,他在海城培养了12名号角戏弟子。目前他所知道的一些小号戏牌没有文字记载,极为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