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安全发展论文
1中的问题
煤炭企业安全生产保障机制是指影响煤炭企业安全生产活动的各种保障因素以及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从而发挥煤矿安全生产保障功能的运行机制。它是一个多因素、多环节、动态的复杂运行系统。要从根本上扭转煤炭企业安全生产的被动局面,不仅要重视安全技术装备的研发,还要进行安全生产保障的研究。近年来,国家先后颁布实施了《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改革调整了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体制,通过《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明确了安全许可制度,提高了煤炭行业准入标准,明确提出建立安全生产控制指标体系,提出用经济政策促进安全生产。特别是在2004年6月举办的“中国责任保险论坛”上,提出保险业要与煤炭安全生产相结合,实现良性互动发展。但是,如何充分发挥政府、保险行业和煤炭行业的作用,保障煤炭企业生产系统的安全运行,实现政府、保险行业、煤炭行业和煤炭企业安全生产系统的有效结合、制约和互动,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煤炭行业传统体制是“国家监管、行业管理、企业负责、群众监督”,是以企业为主体、行业管理为补充的安全生产保障模式。在这种模式下,目前暴露出许多缺点:
1)从实践的角度来看,安全评价不是煤炭企业的自觉行为,而是必须在一定的法律法规约束下进行的工作。因此,煤炭企业很容易把安全评价简单理解为“办安全许可证”,放松了评价完成后对安全生产的持续改进。
2)煤炭企业在获得安全许可证后,可能会失去对安全投入的重视。我国于2000年成立了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国务院于2000年6月5438+065438+10月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矿安全监察条例》。几年来,安监局的监管逐步完善,但并没有与煤炭企业安全生产体系中的保障职能有机结合起来,优化煤炭企业的安全体系。
3)在安全事故发生之前,由于缺乏安全评价和安全监管的实质性约束,煤炭企业看不到安全投入的产出效果。因此,煤炭企业的安全投入普遍较少,增加了安全事故的隐患。
4)煤炭企业基本被排除在整体社会保险体系之外,一旦发生工伤事故,只能按规定进行赔偿,赔偿金额很小;而且目前的煤炭企业还没有意识到商业保险的重要性,或者不愿意承担保险费的成本。每一次安全事故之后,大部分都是国家为了稳定民心而给的,从而让煤企失去了投资的积极性。
5)国有重点煤矿、国有地方煤矿和乡镇煤矿的安全投入和安全状况存在较大差异,但国家税收和吨煤安全费用提取率相同,没有调整和波动,严重挫伤了企业安全投入的积极性。
6)煤炭企业法人(民营企业除外)均实行委任制,任期内安全投入少,存在侥幸心理。
总之,以上各方面都给煤炭企业的安全生产带来了不利影响,最主要的是目前采取的各种安全管理手段和措施没有形成系统的、实质性的约束,没有真正建立起充分发挥制约和促进作用的安全保障机制,没有真正完善和优化煤炭企业的安全生产体系。
2.建立煤炭企业多方约束的安全生产保障机制。
煤炭企业安全生产保障机制的构成涉及诸多方面,如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的各种法律法规、煤矿安全评价方法、商业保险和工伤保险费率的制定依据、安全监管体制和制度、煤炭企业自身的安全管理制度等。
煤炭企业安全生产保障机制的建立,就是根据企业整体安全需求,将一些法律法规、政策、方法、策略和手段有机地联系起来,有效地组织煤炭企业的生产活动,运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和计算机仿真技术,对煤炭企业安全生产保障机制进行分析、规划、设计、调整和动态优化,以达到最优目标。为了充分发挥人力、物力、财力的潜力,通过各种有效措施,协调煤炭企业安全系统中的各种关系,最终实现煤炭企业整个安全系统的综合优化。在这种思路下,煤炭企业安全保障机制的核心是煤炭企业的安全生产。除了煤炭企业的管理行为外,煤炭企业的安全生产行为还应受到政府、保险公司、煤炭行业协会等外部因素的影响,从而实现煤炭企业安全系统的动态整体优化。然而,政府、保险公司和煤炭行业协会在煤炭企业安全生产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2.1政府进行安全评价,确定煤炭企业安全等级。
政府(如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主要委托安全评价机构按照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的要求,对煤炭企业的安全生产和管理状况进行分级评价,确定安全等级。核实后,政府部门将对煤炭企业的安全状况进行分级,并颁发安全许可证。煤矿安全监管部门也要对已取得安全许可证并经过评级的企业进行定期检查,确定事故发生后的责任,决定是否降低或取消安全许可证。煤炭企业为了取得安全许可证,获得理想的安全水平,会根据评价指标的要求,对安全工程建设、安全设施、安全设备和仪器进行投入,确定煤炭企业安全生产的物质保障基础,即“硬件基础”。它使煤炭企业增加了安全投入的积极性,奠定了安全生产的基本物质基础,也决定了煤炭企业的安全投入和成本水平。因此,煤炭企业应权衡安全投入和安全成本,二者之间的合理比例应使安全系统处于最优状态。
2.2对煤炭企业强制实行商业保险,并实行浮动费率制度。
政府委托商业保险公司运用商业保险运营机制,根据政府部门确定的作为煤炭行业准入条件之一的煤炭企业安全等级,以浮动费率的形式收取保险费。保障等级高的企业,保险费率低;保障水平低的企业,保险费率高;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商业保险公司要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赔付。煤炭企业的安全水平决定了煤炭企业商业保险费的负担,也决定了煤炭企业的安全成本水平。通过研究商业保险费率与企业安全状况的关系,以及差别保险费率对煤炭企业的促进作用,可以充分发挥煤炭企业安全生产保障机制的作用。
2.3建立煤炭工伤保险基金会。
煤炭行业协会主要通过国家给予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政策建立工伤保险基金。各煤炭企业要按一定标准提取安全基金,上交煤炭工伤保险基金,形成工伤保险基金。我国《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明确规定,工伤保险应当与事故预防相结合。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的指导下,煤炭工业协会工伤保险基金会除了与煤矿安全监管部门进行定期安全检查外,还侧重于事故预防。有权向政府提出重新评定煤炭企业等级的建议,有权对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煤炭企业进行停产,并能与保险公司进行安全事故责任认定,确定煤炭企业赔偿标准并监督赔偿实施;实现事故预防、医疗康复、工伤赔偿的工伤保险机制。煤炭工业协会工伤保险基金制度使保险基金的支付构成了煤矿安全成本的内容。同时,大部分工伤保险基金主要用于各类煤炭企业安全事故的预防,使企业加强安全培训教育,宣传安全文化,建立煤炭企业安全保障机制的“软件基础”,降低煤炭企业发生安全事故的可能性,提高事故发生后的赔偿水平,保护企业职工利益。事实上,煤炭行业工伤保险基金会通过基金的运用,不断优化煤炭企业的安全生产体系,充分发挥安全生产保障机制的作用。
2.4实行安全管理目标责任制。
煤炭企业安全管理目标责任制是煤炭企业安全生产保障机制的有机组成部分。通过建立安全管理目标责任制,进行有效的安全绩效考核,通过与煤矿安全生产监管局、商业保险公司、煤炭工伤保险基金会的良性互动机制,整合内外影响因素的作用,实现煤炭企业安全系统的优化目标,最终通过安全生产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树立良好的企业信誉。建立煤炭企业安全生产保障机制的总体思路如图1所示。
图1煤炭企业安全生产保障机制关系图
3实施多方制约煤炭企业安全生产保障机制的意义
3.1督促煤炭企业加大安全投入,有效遏制事故发生。
其实煤矿安全事故的原因很多,安全投入不足是其中之一。截至2003年底,国有重点煤炭企业欠安全投资6543.8+0.64亿元。实践表明,安全条件好的企业安全投入合理。为了实现煤炭企业整体安全的最终目标,煤炭企业在开始进入这个行业时,就应该重视安全投入。因为安全投入的水平决定了煤炭企业能否取得安全许可证,获得理想的安全水平;安全水平影响商业保险费的支付率和工伤保险基金的支付比例;企业内部安全管理目标责任制的实施也可以提高企业对安全投入的重视程度。因此,通过建立煤炭企业安全生产保障机制,促使煤炭企业加大投入,从而有效遏制安全事故的发生,使煤炭行业成为安全行业。
3.2有利于形成良性互动机制,实现“双赢”
煤炭企业在运行安全生产保障机制的同时,与政府、保险公司、行业协会形成了良性互动机制。政府部门限制和提高了行业准入条件,有效阻止了达不到安全评价标准的不合格企业进入煤炭行业,既从根本上保护了煤炭资源,又降低了整个行业的风险水平。同时,通过坚持不懈的长期安全监管,煤炭企业安全生产压力加大,安全管理不能有丝毫懈怠,使国家安全生产监管部门有效发挥职能作用。保险公司借助各种商业保险,不仅扩大了业务种类和范围,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而且通过事故发生后的事故调查,形成了对煤炭企业安全生产的特殊监督形式。煤炭行业建立工伤保险基金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工伤保险制度,突出了事故预防的重要性,保护了职工的利益,减轻了国家和企业的负担。由于保险机制的引入,大大减少了各级政府在煤矿事故发生后进行的大量事后工作,使政府从麻烦的事故处理中解脱出来,提高了工作效率。
3.3运用安全保障体系动态优化理念,持续提升煤炭企业安全水平。
影响煤炭企业安全状况的内外部因素的变化,使得煤炭企业不断调整其安全系统。例如,随着煤炭开采的进展、开采技术的采用、煤层地质条件的变化等内在因素,煤炭企业需要不断优化安全生产的保障体系,以实现整体安全优化。煤矿安全监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煤炭行业工伤保险基金会提出的合理化建议,保险公司的监管等外部因素也使企业不断改善安全生产状况。正是这种动态优化的理念,促使煤炭企业不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完善煤炭企业安全生产的保障机制,以实现安全生产的最终目标。
3.4有利于煤炭企业树立科学的安全发展观。
煤炭企业有一个极好的节约成本的概念。无论从矿井设计、设备购置和仪器配置等方面,以及安全管理费的支出,都是从节约成本出发,尤其是在前几年整个煤炭行业发展不景气的情况下。但必须认识到,节约成本也有其不可避免的负面效应,减少安全投入,埋下安全隐患。安全事故造成的后果远远超过节省的成本。煤炭企业建立安全生产保障机制,动态调整各种影响因素,是为了平衡安全投入和安全产出。在确保安全生产的前提下,在提高安全投入水平的同时,安全投入带来的效益要大于安全投入发生的成本,树立科学的安全发展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