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重庆市第七中学校长邓鸿
原标题(关注人的发展以“适教”培养“未来有用之人”——访重庆七中校长邓鸿谈校长思想)
关键词:教育导向
校长观点:学校教育的本质是育人。从注重成绩到注重素养,注重学生的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也是教育工作者期望看到的。我们应该关注素养的内涵,关注人自身发展和社会需要的必备素质和关键能力。
校长思想访谈组:在您看来,提出“核心素养”对于贵校的教育改革与发展有什么意义?
邓鸿:核心素养从国家战略层面指导我们调整教育改革方向,这是一个好消息。就学校教育而言,核心素养的提出迫使我们有了新的思考:学校的理念、办学目标和配套课程,以及具体的教育、教学、管理行为是否与核心素养对应、协调、促进?某种程度上,核心素养成为学校教育教学体系建设的原点,成为系统梳理和完善学校课程(广义)的“目标”或参照,具有战略性和全局性。
关键词:尊重个人
校长观点: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找到个人成长需求和社会发展需求的契合点,给每个人提供人生出彩的机会,是学校教育的本质。
校长思想采访团:一直以来,学校在“未来教育”的理念下,努力实施以自主德育为核心,以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重点的素质教育。你认为这和核心素养有什么内在联系?
邓鸿:核心素养是一个知识、能力、态度的综合概念,指的是人,全面发展的人,未来的人,未来社会需要的人。学校“为未来而育人,为未来而育人”的办学理念,具体到“人文素养、科学精神、强健体魄、健全人格”的教育目标,再到自主德育和创新实践,是核心素养的校本表达和校本行动。因此,“未来教育”和核心素养在定位和内涵上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是一种契合,也是一种* * *与价值取向。
关键词:多元课程
校长观点:核心素养要聚焦在学校课程上。目前,学校课程是其主要抓手和重要载体。有什么样的课程才能孵化出什么样的人才,有什么样的课程才能彰显出什么样的办学特色。
《校长思想》采访组:核心素养落地,你认为最需要关注哪些方面?
邓鸿:核心素养的落地需要课程建设、师资培训和管理评价。目前,学校课程是其主要抓手和重要载体。有什么样的课程才能培养出什么样的人才,有什么样的课程才能彰显什么样的办学特色。
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努力探索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将学校的传统文化、特色和优势植入课程。为此,我们确立了“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变革与体系建设”的理念,以市区两级课程创新基地为依托,打造快乐德育、校园足球、地理基地、科技创新四张名片,重点建设分层次课程、选修课程、选修课程、生涯课程、综合课程等五类课程。
关键词:“适合教育”
校长观点:分班教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已有学习的基础上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学科课程,进而找到学习的信心和快乐。这就是我们提倡的“适合的教育”。
《校长的思想》采访组:学校在课程改革方面有哪些考虑和措施?
邓鸿:课程改革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早在2011,我们就尝试在高中阶段实行分班教学,这也是我们提倡的“适合的教育”。其次,在体育、艺术或其他学科上,我们采取选修课或选修课的选项,让学生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项目。目前来看,这个选择方向是对的。孩子们在感动,兴趣在提升,能力在成长,教师的专业成长也在倒逼。
关键词:开放学校
校长观点:学校教育必须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或社区教育)、自我教育相结合。学校应该是开放的,社会参与是学校教育的必要组成部分。没有社会的参与,责任和担当、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的培养可能会大打折扣。
校长思想访谈组:请从核心素养、学生成长等方面谈谈贵校对学生多元化成长的思考?
邓鸿:学校应该是开放的,社会参与是学校教育的必要组成部分。没有社会的参与,责任和担当、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的培养可能会大打折扣。
2017年,我对我们学校的两个特长生印象深刻。一个是考上清华的刘恒洋,一个是考上北大的韩玉成。他们在学校读书的时候,很普通,甚至算不上优秀。但大学不到一年,回想起自己的高中经历,对学校的管理、指导和培养,对校内外活动的参与和体验,都是非常感恩和怀念的。
2015年,学校成为重庆市首批高中地理课程创新基地。基地成立两年多来,为师生共同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条件。值得一提的是,在陈道华等老师的带领下,学生们开始走出课堂,走向自然,走进社会,到万盛黑山谷、磁器口古镇等地进行实地考察和研究体验。活动还吸引了南开和育才志同道合的师生参与。
现在国家提出把综合实践活动纳入高中必修课,应该说非常有利于促进和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关注人类发展
校长观点:办学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作为管理者和参与者,我们必须时刻保持清醒和冷静,不能浮躁、功利和短视。
《校长的思想》采访组:2018,是重庆七中建校260周年。从书院到学校,重庆七中拥有悠久的办学历史和优秀的传统文化。作为校长,能谈谈学校的历史传承和愿景吗?
邓鸿:时间过得真快。我在七中工作了10多年。作为一名校长,我对这所学校有很多期望。学校正处于创建名校发展战略的第五个五年计划。我们的主题是:高质量和多样性,转型和发展。
高质量是百年名校、示范校最基本的素质,也是满足人民群众对教育资源渴求的重要因素。高考考上名牌大学,考高分很重要,但质量不只是一个维度。多一把尺子,就会带来一大批优秀的学生。因此,我们提倡多元化、多层次的教育模式,努力培养具有人文素质、科学精神、强健体魄、健全人格的未来有用之人。
教育的发展日新月异。作为一所学校,尤其是百年名校,必须与时俱进。无论管理者、校长还是教师,首先要转变教育观念、人才观念和我们学生的观念。核心素养提到的,不能只关注分数,更要关注人,关注人的发展。育人是教育的第一要务。
办学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作为管理者和参与者,我们必须时刻保持清醒和冷静,不能浮躁、功利和短视。“未来教育”的理念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学校会一步步朝这个方向发展。
负责人的小文件:
邓鸿现任重庆市第七中学党委书记、校长。中国优秀语文教师,重庆市基础教育改革先进个人。1988年,21岁的他登上讲台,开始了难忘的教书生涯。从普通中学的语文老师,到重庆市沙坪坝区中学语文“学科带头人”、重庆市第七中学校长,30年来,他“用生命影响生命”,走进学生的心里,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教书育人”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