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初中生,对物理感兴趣。我想了解一些和我一起工作过的物理学家。

陈楠仙

现有院士

物理学家。祖籍浙江杭州,生于上海。1962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1984,宾夕法尼亚大学电气工程和科学博士。曾任北京科技大学教授、应用物理研究所所长。2000年起任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在国际上明确提出了凝聚态物理和应用物理中的玻色、费米、晶格三类逆问题,并发展了独特的、系统的方法,获得了一系列新的结果。在晶格比热反问题的研究中,爱因斯坦和德拜的经典工作得到了发展和统一。在原子间相互作用势库的研究中,提出了从晶体结合能到势的严格而简单的公式,发展了EAM多体势,为复杂材料的性能预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1997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程开甲

高级研究员

理论物理学家。江苏吴江人。1941毕业于浙江大学。1948获英国爱丁堡大学哲学博士学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科技委员会顾问。中国是核武器研究的先驱之一,为核武器的研制和试验做出了突出贡献。开创了我国抗核加固技术新领域和定向能高功率微波研究新领域。同时,在固体物理学方面取得了重要的研究成果,提出了广义热力学内耗理论,导出了狄拉克方程,提出并发展了超导双带理论,提出了新的凝聚态电子理论(TFDC),出版了我国第一部固体物理学专著。1980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丁大钊

已故院士

核物理学家。江苏苏州人。1955复旦大学物理系毕业。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科学顾问。1959参与发现反适马负超子,提出并发展了确定径迹气泡密度进而识别粒子的方法,解决了识别和分析反适马负超子案例的关键问题。60年代初,负责轻核反应的实验小组为研制氢弹所需的一些基础数据的测量准备了条件。70年代中期及以后,负责开辟快中子核反应伽马能谱学分支,领导热中子辐射俘获和核巨振研究。上世纪80年代,他负责串列加速器核物理实验室实验区的建设,建成了适合精细核反应谱学和核结构研究的实验室。1990-1995兼任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国家实验室副主任,负责同步辐射应用,参与高性能同步辐射光源建设。近年来负责“加速器驱动的放射性清洁核能系统”的研究工作。1991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方成

现有院士

天体物理学家江苏江阴人。1959毕业于南京大学天文系。南京大学教授,中国天文学会理事长,国家攀登计划首席科学家。首先,系统地掌握和应用了非局部热平衡理论,开发了一整套实用的计算方法和程序。在太阳活动体结构和大气模型、耀斑谱线不对称和速度场、耀斑动力学模型和光谱诊断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重要成果。他主持设计开发了中国第一座太阳能塔,并创办了太阳能塔实验室。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一、二等奖。1995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甘赵子

现有院士

物理学家。广东信宜人。1963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北京大学物理系教授,固体物理研究所所长,国家超导专家委员会首席专家。在1960年代早期,在半导体中的隧道效应方面做了很好的工作,并且解决了锗中隧道效应的物理机制。70年代初,他为中国高能气动激光器的发展做出了贡献。20世纪70年代末,提出了多原子分子多光子离解的物理模型。光在半导体中的相干传播理论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80年代中期,他在凝聚态物理的一些前沿领域做出了一些贡献,如分数量子霍尔效应、金属-绝缘体相变、磁性半导体量子阱中的极化子和杂质* * *振动态等。自1986以来,在我国高温超导的研究和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991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关韦偃

已故院士

物理学家。江苏如东。1957毕业于苏联莫斯科大学。研究员。主要从事低温和超导方面的研究。在20世纪50年代,反向卡皮查热阻被深入研究,解释了当时文献中理论与实验的严重分歧。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中国启动并开展了超导材料和高磁场超导磁体的研发工作,共同开发了多种具有国际先进性能的超导材料。解决了第二类超导体临界场和临界电流的起源问题。发现了超导体在磁场中转变时的负磁阻效应。1980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何惠泽

高级研究员

核物理学家。女性。祖籍山西灵石,生于江苏苏州。1936毕业于清华大学。1940年获德国柏林高等理工学院工学博士学位。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德国海德堡皇家学院(K.W.I)核物理研究所期间,首次发现并研究了几乎所有电子和电子交换能量的弹性碰撞现象。我在法国巴黎法兰西学院的核化学实验室工作期间,第一次和合作者一起发现并研究了铀的三分和四分。建国初期,我们与合作者成功研制了粒子灵敏核乳胶探测器。在领导实验室建设、高山宇宙线观测站、高空气球、高能天体物理等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1980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何仙途

现有院士

理论物理学家。浙江镇江。1962毕业于浙江大学物理系。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员。他在中国核武器研究方面取得了杰出的成就。作为首席科学家,领导了国家“863计划”惯性约束聚变专家组的工作,为我国形成独立的惯性约束聚变研究体系做出了重要贡献。提出了局部热平衡点火向低温非局部热平衡燃烧发展的模型。与课题组一起在国内首次获得间接驱动热核中子的重要进展。在等离子体物理研究中,在国际上首次获得了电磁波产生的自生磁场的正确表达式,首次从弗拉索夫—麦克斯韦方程组导出了三次-五次非线性薛定谔方程及其孤波解,获得了粒子在孤波中的加速机制、等离子体相干结构的小尺度湍流等多项创造性成果。在非线性科学的研究中,近可积哈密顿系统的模式动力学和时空混沌在国内首次得到研究,国外文献综述发现了上述系统的时空混沌和一种新的途径。1995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高级研究员

物理学家。北京人。1940清华大学毕业,1948麻省理工学院物理学博士。现任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低温技术实验中心研究员。他是我国低温物理和低温技术研究的先驱者之一。1950年,美国普渡大学发现了半导体锗单晶低温电导和霍尔效应的异常行为,提出了半导体禁带杂质传导的新概念。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建立了低温物理实验室,建成了氢氦液化系统,开始了低温和超导研究,进一步开展了低温制冷和实验技术研究。参与设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低温物理专业;负责建立中国科学院低温技术实验中心,致力于低温工程技术和低温物理的综合研究和应用开发;积极参与中国制冷学会和国际低温工程理事会的学术组织工作,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被国际低温工程理事会授予2000年孟德尔森奖奖。1980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黄昆

已故院士

固态物理,半导体物理学家。原籍浙江嘉兴,出生在北京。1941毕业于燕京大学。1948获得布里斯托大学博士学位。1980当选为瑞典学院皇家科学院外籍院士。1985当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研究员、名誉所长。主要从事固体物理理论和半导体物理研究,并取得多项国际成果。他是中国半导体物理研究的先驱之一。20世纪50年代,他和合作者首先提出了多声子辐射和无辐射跃迁的量子理论,即“黄-佩卡尔理论”。首先,提出了晶体中声子和电磁波的耦合振动模式以及相关的基本方程(称为黄方程)。在20世纪40年代,首次提出了固体中杂质缺陷引起的X射线漫散射(称为黄色散射)理论。证明了无辐射跃迁绝热近似与静态耦合理论的等价性,澄清了这方面的一些基本问题。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01。1955入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黄润干

现有院士

出生于北京的天体物理学家,祖籍湖南衡山。1958毕业于德国席勒大学。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研究员。长期从事恒星物理研究。在双星非保守演化、星风冲击波理论、星风物质损失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发现了双星存在物质损失和角动量损失时的各种复杂因素,为双星的非保守演化奠定了严格的数学基础。他与魏格特合作,首先提出了恒星风冲击波理论,这一理论在国际上得到广泛应用,并被紫外和X射线卫星的大量观测结果所证实。在与Weigert的合作中,我们发现了对流过冲对恒星演化的重要作用,提出了通过造父变星的演化过程来判断对流过冲区域大小的方法,从而可以通过天文观测来确定对流过冲。1999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黄圣年

现有院士

核物理学家。江苏太仓人。1950-1952就读于清华大学物理系,1952-1955就读于苏联列宁格勒大学物理系。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中国核工业研究生部顾问。利用核能所需的一些核数据(国外有争议)已经确定或澄清。由各种能量中子引起的铀、钚和钍核素以及铀-238和钚-240的自发裂变系统的实验已经完成。建立了方法和装置,测定了金属铀的本底中子。1979之后,对低激发能的典型裂变——锎-252自发裂变进行了系统而详细的实验,观测了高动能事件中碎片质量分布的精细结构,获得了伴随裂变(三重裂变)的氚和α粒子的各种关联特征。1991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黄祖洽

高级研究员

理论物理学家。湖南长沙人。1948清华毕业,1950本校研究生毕业。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主要从事核理论、中子理论、反应堆理论、输运理论和非线性动力学研究。他是我国核武器理论研究和设计的主要学术带头人之一,积极参与和领导了我国原子弹理论的研究工作,为我国核武器的研制、设计和定型以及其他一系列科学实验的成功做出了重要贡献。对中国第一座重水堆进行了理论计算,并对苏联专家设计的临界尺寸数据进行了修正。近年来,人们对氢分子激发态的相互作用、润湿相变理论以及随机系统中噪声的影响进行了大量的研究。1980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李佳明

现有院士

物理学家。云南昆明人。1968台湾省立大学电机系毕业。1974,芝加哥大学物理系博士。1992当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原子与分子测控科学中心主任、教授,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研究和发展了多通道量子数损失理论。将量子电动力学应用于高能原子过程,阐述了电子轫致辐射过程(高能光子能量区)与辐射复合过程的内在联系。建立了相对论多通道量子数损失理论,为分析高电离度、高z原子激发态能级结构奠定了理论基础;建立了非相对论多重散射分子自洽场的理论计算方法,阐述了分子里德堡态的电子结构。同时建立了原子超越自洽场的多通道理论计算方法,阐明了电子关联效应。1991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李体北

现有院士

高能天体物理学家。出生于重庆北碚,祖籍湖南省攸县。1963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毕业。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宇宙线与高能天体物理开放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清华大学教授,清华天体物理中心主任。主要从事宇宙线物理和高能天体物理研究。宇宙线和高能天体物理的实验研究和数据分析取得重要成果。发起并组织中国高能天体物理实验研究。提出了银河系γ射线源的统计模型,并得到了国际上的认可。建立了寻找超高能天体的计算公式,成为分析宇宙线和高能天体物理数据的标准方法。建立了物体重构的直接解调法和研究急变现象的时域频谱法,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997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马犹大

高级研究员

物理学家。原籍广东朝阳,出生在北京。1936北京大学毕业。1939年获得哈佛大学硕士和博士学位。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研究员。主要从事物理声学和建筑声学的研究,是室内声学中的简正波理论。简单的简正波计算公式和新的房间混响分析方法,成为当代建筑声学发展的新里程碑,并得到广泛应用。20世纪50年代,他领导了中国第一个原声实验室的设计和建设,提出了新的语音统计分析和分布理论,成功领导了北京人民大会堂音质设计,提出了吸声结构、喷流噪声及其理论和应用、环境科学、非线性声学等重要理论。1955入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欧阳中灿

现有院士

理论物理学家。福建泉州。1968毕业于清华大学自动控制系,1981和1984先后获得该校物理系理学硕士和理学博士学位。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主要从事生物膜液晶模型理论、液晶物理以及凝聚态物理中应用基础理论的研究。从表面变分技术出发,导出了具有自发曲率的膜泡的一般形状方程。首次从理论上预言了应该存在半径比为2平方根和无穷大的两种环形膜泡,属于1,并得到实验的完全证实。提出了突破Helfrich流体膜框架的手性膜理论。找到了膜形方程的四种解析解。提出了D∞h对称液晶的光学倍频理论,与实验完全一致。给出了超扭曲液晶盒弱锚定条件下指向矢的精确解。1997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彭焕武

高级研究员

物理学家。原籍湖北麻城,出生在吉林长春。1940年获得爱丁堡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48当选爱尔兰皇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名誉所长。一直从事理论物理的基础和应用研究,在国内开展了核、两粒子化学键、钢锭快速加热过程、反应堆理论和工程设计、临界安全等方面的研究。他为中国原子能科学做了大量开创性的教学培训和学术组织领导工作。为我国第一代原子弹、氢弹的研究和理论设计做出了一定的贡献。1955入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钱伟长

高级研究员

物理、力学和应用数学家。江苏无锡人。1935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1942获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应用数学系博士学位。1955当选波兰科学院院士。上海大学校长,上海力学与应用数学研究所所长。我国力学、应用数学和中文信息学的奠基人之一。建立了板壳檩条统一理论和扁壳非线性微分方程,对波导理论、奇异摄动理论、润滑理论、环壳理论、广义变分原理、有限元法、穿甲力学、大电机设计、高能电池、空气动力学、中文信息等作出了重要贡献。1955入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钱学森

高级研究员

应用力学、工程控制论和系统工程领域的科学家。原籍浙江杭州,生于上海。1934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1939年获得加州理工学院航空和数学博士学位。1994入选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科技委员会高级顾问、研究员。中国理论与应用力学学会、中国自动化学会、中国航天学会、中国系统工程学会名誉主席,中国科学院主席团名誉主席,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名誉主席。曾任第七机械工业部副部长、国防科委副主任、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在应用力学、工程控制论、系统工程等领域取得了突出的研究成果,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1991被授予“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1999获得“两弹一星功勋奖章”。1957年入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曲钦岳

现有院士

天体物理学家山东穆平。1957毕业于南京大学。1990当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教授。中国是最早研究高能天体物理学这一新学科的天文学家之一。在中子星、X射线源、γ射线源等前沿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与合作者一起获得了脉冲星能量损失率-特征时标统计曲线,澄清了国际上关于JP1953是否为中子星的争论。合作者提出反常中子星可能是一种新型致密星,并得到了反常中子星的质量极限。提出了一些特定形状超新星遗迹的理论模型。1980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沈·

现有院士

实验核物理学家。生于上海。1967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毕业。中国科学院上海原子核研究所研究员。在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对73MeV以下12C+209Bi发射粒子的研究中,证实了低能核反应中存在由传质反应引起的α粒子发射。证实了光系统中存在深度非弹性散射,并证实了一种新的不完全深度非弹性散射反应机制。他为兰州国家重离子加速器实验区的建设和多项实验的组织做出了重要贡献。20世纪80年代,德国重离子研究中心用软件修正方法获得了当时世界上最好的质量和电荷分布,并探测到了4种新核素。测量了准裂变的物理性质和质量弛豫时间,分析了它对超重核合成的影响。20世纪90年代,与中科院上海原子核研究所的学生一起提出了适用于中低能的核反应截面参数化公式。发展了一种用BUU方程计算反应截面的新方法,指出了轻丰中子核中子分布色散增加的原因。得到了光反应体系的核态方程和介质中核子-核子相互作用截面。1999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沈·

现有院士

物理学家。江苏溧阳。1958复旦大学物理系毕业。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发展了光学补偿双光束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发现了声学局域模。发展了傅里叶变换光热热电方法,使硅中浅层杂质的探测灵敏度提高了一个数量级。首次提出并实现了带间跃迁、激子跃迁诱导平行* *振动增强调制和回旋* *振动的谱方法。发展了高压下调制吸收光谱的测量方法。在超晶格量子阱、半磁性半导体、非晶半导体等方面做了大量研究,著有《半导体的光学性质》等书。1995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苏丁强

现有院士

天文学家。生于上海,祖籍江苏武进。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1959毕业于南京大学天文系。现任国际天文学联合会(LAU)第九届委员会(天文仪器与技术)主席、中国科学院天文专家委员会委员、南京大学兼职教授。曾任中国天文学会副理事长,国家自然科学奖评委,北京天文台客座研究员,中国科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兼职教授。在大望远镜光学系统的研究中,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折叠轴系和棱镜校正装置。这些工作在国际上得到高度评价,并在国内外一些望远镜中得到应用。与王亚南研究员* * *,建立了专门的光学系统优化程序,从1972开始用于我国天文光学系统的设计。* *和王守亭院士一起提出了大面积多目标光纤光谱望远镜(LAMOST)的初步方案,现在正在研制中。领导开发了中国第一个双折射滤光器和第一个主动光学实验系统。完成大型望远镜总体方案、非球面光学系统、高级像差、光学系统优化、双折射滤光片、主动光学等多项研究,发表论文58篇。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中国科学院奖四次,均为第一完成人。1999获贺亮合力科技进步奖。1991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现有院士

物理学家。出生于江苏南京。1958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研究员。建立了压电晶体表面激励的广义格林函数理论,构成了现代声表面波技术的理论基础。根据这种普适的表面激励理论,对压电晶体表面源产生的衍射场进行了严格的分析,克服了流行的角谱理论的缺陷。得到了声表面波在表面网格阵列中产生的散射场的精确表达式。已经开发了一些表面声波和高频体波器件和系统。通过对压电振动系统电负载特性的研究,提出了压电可调变频器的结构和压电减振原理。还研究了单个空化气泡的声致发光。发现除了光辐射外还有电磁辐射,并证明辐射发生在空化闭合的瞬间。2001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王迅

现有院士

表面物理,半导体物理学家。1934出生于上海。原籍江苏无锡。1956复旦大学物理系毕业,1960本系毕业。复旦大学教授。系统地研究了半导体表面和界面的结构和电子态,其中InP极面是开创性的。在多孔硅的研究中,发现了多孔硅的光学非线性现象,实现了多孔硅的蓝光发射,被1992引用为多孔硅研究的六大进展之一。发现了多孔硅发光峰的钉扎现象,并测量了多孔硅/硅界面的能带移动。在高质量锗硅超晶格开发、锗硅量子阱和量子点物理性质研究、新型硅锗器件合作开发等方面取得了多项创新成果。领导建立应用表面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领导研究取得多项重要成果。1999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吴诗书

高级研究员

理论物理学家。江西宜黄人。1944同济大学毕业。1951年获伊利诺伊州立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吉林大学教授。主要从事原子核理论,尤其是核多体理论的研究和教学。20世纪50年代,壳模型理论被用来处理μ子和光核效应,被称为“吴模型”。建立和发展了格林函数方法、非线性积分方程理论和扩展构型混合方法。用格林函数方法系统地研究了零温和有限温度下的核性质、核结构和相对论多体问题,得到了有限温度与相对论等效相互作用的严格表达式。提出了相位介电测井新方法,解决了油田水淹层判断问题。1980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西宗泽

现有院士

天文历史学家。山西垣曲人。1951毕业于中山大学天文系。国际科学史科学院和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提出了从史书上区分新星的七个标准和区分新星和超新星的两个标准。从中国、朝鲜和日本的历史文献中,发现了90颗疑似新星,其中12可能属于超新星,并讨论了这12颗超新星、今天观测到的超新星遗迹和射电源之间的关系。指出木星的伽利略卫星不用望远镜就能看到,木卫三是战国时期观测到的。对马王堆出土的天文资料和敦煌文书中的天文资料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他还对天文学和中国古代宇宙理论进行了深入研究。1991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冼定昌

现有院士

理论物理学家和同步辐射应用专家。广东广州人。1956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牵头建立了国内第一个同步辐射实验室,在科学规划、物理设计、工程设计等方面做出了正确决策,解决了设计、施工、安装、调试等一系列问题。在特殊模式下,其性能已达到或接近国际上正在运行的第二代同步辐射光源的水平,并已用于研究工作。发展了相对论不变相空间计算方法、累积量变分法和解析延拓法,在经典规范场、介子四维波函数和格点规范场的理论研究方面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同时,国外提出了X射线光声EXAFS的设想,开辟了同步辐射应用的新领域。1991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谢家林

高级研究员

加速器物理学家。出生于黑龙江哈尔滨,原籍河北武清。1943燕京大学毕业。1951年获得斯坦福大学物理系博士学位。现任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在美国期间,他领导研制成功了世界上能量最高的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1955回国后,在60年代初领导完成了电子直线加速器、大功率速调管和能发展到高能的电子回旋加速器。20世纪80年代,他领导了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的设计、开发和建设。90年代初,他领导了北京自由电子激光器的建设。1980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熊大润

现有院士

天文学家。原籍江西南昌,出生于江西吉安。1962毕业于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国家攀登项目“天体剧烈活动多波段观测与研究”首席科学家。在恒星对流理论及其相关的恒星结构、演化和脉动稳定性问题的研究中,摒弃了传统的混合长度对流理论,发展了独立的非定常恒星对流统计理论和非定域对流统计理论,并成功地应用于变星脉动和大质量恒星演化的理论计算,解释了变星脉动不稳定区的红端边界,克服了传统理论在大质量恒星演化计算中著名的所谓半对流区的理论困难。与传统理论相比,新理论得到了与观测更一致的结果。1991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徐志展

现有院士

物理学家。江苏常州人。1962毕业于复旦大学。1965北京大学毕业。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研究员、所长。长期负责激光核聚变的研究,在激光打靶实现中子发射、微球靶压缩、建立整体计算机编码、建立六个激光打靶装置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在激光与等离子体相互作用领域,特别是在非线性过程或不稳定性的研究中,从实验和理论两方面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研究,取得了许多开创性的重要成果。在X射线激光领域,1981年实现了粒子数反转,并发现了一个新的反转区。在国际上首次利用类锂和类钠离子方案获得了8种新波长的X射线激光,最短波长达到了46.8埃。在强场激光科学技术领域,特别是在新型超短超强激光、强场激光与原子、分子、电子、团簇、等离子体的相互作用、强场激光驱动粒子加速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重要成果。1991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杨家福

现有院士

核物理学家。原籍浙江镇海,生于上海。1958复旦大学物理系毕业。1991当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上海核研究所所长。领导、组织并基本建成了“基于加速器的原子与核物理实验室”。给出了复能级的衰变公式,总结了国内外已知的各种公式,用于放射性厂矿并推广到核能级的寿命测量,给出了图形中心法测量核寿命的普适公式。带领实验组用γ * * *吸振法找到世界上最窄的偶极子。开创中国离子束分析的研究领域。在束箔互作用方面,首次用双箔(直箔加斜箔)研究了斜箔引起的极化转移,用单晶金箔研究了沟道效应对极化的影响,以确认极化机理。代表专著是现代原子和核物理。1991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杨黎明

已故院士

理论物理学家。江苏溧水人。1942毕业于重庆中央大学机械系。1948获英国爱丁堡大学理论物理博士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