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暴力沟通札记
华夏出版社
第一章?让爱融入生活
非暴力沟通模式的四个要素:
1)关注发生的事情,观察结果,不做任何判断和评价。
2)表达感受、恐惧、害怕、喜悦等。
3)说出导致那种感觉的需求。
4)提出具体要求
不仅要关注自己的非暴力沟通方式,还要倾听他人,看看他们的观察、感受、需求和要求是什么。
重点是倾听和表达,坦诚相待,了解双方的需求。
非暴力沟通可以应用到生活的各个方面,各个领域。
面对别人的恶言恶语和暴力,我们需要倾听他们,感受他们的真实需求,然后对他表示关心,肯定他的需求,这样才能真正了解一个人的心理需求,才能真正进一步沟通。
比如作者在难民营与参加培训的难民的对话,就知道关键是听和感受。
第二章?什么是盲目的爱?
我们的道德判断、比较、指责、猜测等。都来源于我们的价值观,这样的沟通表达往往达不到沟通的效果,适得其反。
诚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判断,但在沟通中,更好的表达方式是说出自己看到的事实,然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而不是对别人的行为说三道四,做道德标准。
暴力的根源是人们忽视彼此的感受和需求,并为冲突而互相指责。
例如,通过以下方式:
比较——会产生不好的情绪,让我们过得很辛苦。
逃避责任——我们试图将很多事情归咎于外部原因和他人,但这样做是没有用的。反而给了别人改变的力量,不太可能有好结果。所以,更重要的是,我们能对身边发生的事情承担100%的责任。
强迫别人做他们期望的事情。
非暴力沟通需要建立在理解自己和他人的感受和需求的基础上。
第三章?区分观察和评论
非暴力沟通不要求完全客观,不做任何评论,而是强调观察和评论的区别。
不加评论的观察是人类智慧的最高形式。
我们常常很容易表达自己对他人的猜测和评论,而不是观察到的真实行动。
语言经常区分观察和评论。
“每次”“曾”之类的词表示观察,你每次都会迟到10分钟。
像“总是”、“从不”、“很少”、“经常”这样的词经常表达评论。
比如,你总是迟到。
当我们把观察和评论混为一谈的时候,交流的时候,别人往往会听到批评,反驳我们。
第四章?体验和表达感受
表达感情不仅有助于促进家庭关系,也有助于工作表现。表达感受,不表达自己的观点,也可能是软弱,但是软弱可以起到积极的作用。
区分感情和思想。
想法不一定正确,但感觉往往是比较真实的。
感受,思考,被抛弃,被。。。“经常表达想法,而不是感情。
所以我们需要用确切的词语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建立一些相关的感受词汇。
“我想打你”
这句话表达的是观点,不是感受。“想你让我勃然大怒”就是这种感觉。
想
如果你的语言不能确切表达你的感受,那说明你没有理解,或者你的感受词汇太差,甚至你不是在表达你的感受,而是在表达你的观点。
第五章?感情的根源
我们感情的根源来自于我们自己,来自于我们对控制,对认可,对安全的渴望。我们有这样的需求和期望。
我们有负面情绪,通常是因为我们的需求、期望或价值观没有得到满足。
我们可以通过“我感觉…因为我…”这种表达来知道感情和自己的关系。
比如你没有及时回复我,我很郁闷。因为我想得到别人的尊重。
判断往往表明我们有需求。指责别人往往会招致别人的抵制和反驳。如果能清楚直接的表达自己的需求,会得到更好的传播效果和积极的回应。
每个人都有基本需求:
1)自由选择
2)庆祝:为成功欢呼,纪念悲伤等等。
3)言行一致:真诚、创意、意义、自我肯定。
4)滋养身体
5)玩耍
6)移情
7)相互依存
非暴力沟通将需求视为生命健康成长的一个要素。一种元素是否被视为需要,取决于它是否能促进生命的健康成长。
我们要勇于表达自己的需求,否则往往会适得其反,陷入负面情绪。
成长通常经历三个阶段:
1)情感奴隶:这个时候,我们往往会觉得自己需要对别人负责,所以不敢说明自己的需求。
2)恶心脸:不愿意对别人负责,但同时心里还是会有矛盾。在表达自己的需求时,拒绝别人的需求和感受。
3)生活的主人:这个时候,我们是对自己负责,而不是对别人负责,但我们愿意表达自己,同时关心他人,理解他人的需求。
想
这类似于《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中的“了解敌人,了解对方”的原则。
我们在和别人交流的时候,要尽量去理解别人表达背后的需求和感受是什么,而不是主观的去评判别人,同时真诚的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感受。
第六章?请求帮助
提出具体要求:
要求别人做一些事情,而不是什么都不做,要求越具体越好。否则,别人很难理解我们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很多人感到沮丧或气馁,往往是因为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也不知道别人应该如何对待自己。
所以,首先你要了解自己的需求,要详细而不是抽象地告诉别人你期望他们做什么,尽量表达清楚。
不仅要表达请求,还要表达感受和需求,让别人更好的理解。
除了表达请求,你还需要寻求反馈,以确保每个人都处于相同的理解水平。
我们关心的反馈通常是:
1)对方此时此刻的感受:你可以直接问对方现在的感受如何,为什么?
2)对方在想什么:把我们想知道的说清楚,这样才能得到明确的答案。
3)对方是否接受我们的要求?
如果在小组讨论时提出请求怎么办?
先明确自己想要的反馈,再明确要求,然后根据反馈表达当前会议是否可以结束。
请求和订单
当我们提出要求但没有得到满足时,如果提出要求的人批评或指责,那要求就是命令。而如果你想通过别人的愧疚来达到自己的目的,那也是命令。
关键是在愿望没有得到满足的情况下,我们是否还尊重他人的感受和需求。这就是请求和命令的区别。
我们需要让对方知道,我们在乎对方的感受,能够兼顾双方的需求,这样才能真正明确这是要求而不是命令。
非暴力沟通的目的是让我们在诚实和倾听的基础上与人接触。
想
在提出要求时,要表达清楚、明确,同时尽量理解他人的需求和感受,站在他人的角度提出合理的要求。不管要求是否被满足,都要尽力去理解别人为什么不这么做的原因,需求等等。
第七章?全心倾听
全心全意的倾听,就是放下自己的想法和判断,全心全意的去理解他人,去确认他人的感受和需求,而不是给予建议、比较、安慰、开导等。首先要做的是倾听。
比如有时候有人向你抱怨,你需要确认他的感受,而不是询问或者其他方式。最好和他呆在一起。
1)听别人说
在倾听别人的时候,要从别人的话语中感受到他们的观察、感受、需求和要求,这样才能真正找到沟通的着力点,更好地沟通。
注意,我们很容易把意见当成需求,而需求的重点是别人的感受和他自己,而不是他的想法或者和我有关的事情。
2)向他人提供反馈
在听完别人的观察、感受、需求和要求后,需要反馈给别人,让大家知道我们的理解是一致的,有利于后续的沟通。
我们需要专注于确认他人的感受和需求,这样才不会让人觉得讽刺、挖苦和误解。
比如,当有人向你抱怨时,你可以确认“你感到难过,是吗?你希望被理解,对吗?”这其实是一种确认。
所以,我们可以先表达自己的感受,然后用好的语气来确认。“我有点困惑。你的意思是你现在很痛苦,对吗?”
当我们能确认对方的感受和需求时,往往对方也能给我们真诚的回应。
3)关注他人的感受和需求。
专注于他人的感受和需求,而不是解决问题和请求,往往能为他人创造一个充分表达自己的空间,让这种沟通更好地解决问题。
如何判断一个人是否表达充分?
他很放松,你也是。
他不说话了。
只有观察和照顾自己的感受和需求,我们才有能力照顾别人的感受和需求。
当我们感到不适或痛苦,没有时间关心别人的冲突时,我们可以
理解你的感受和需求。
大声表达自己的要求
换个环境,让大家先冷静下来。
想
从他人的观察或言语中理解他人的感受和需求并不容易,这就需要我们放松下来,探究自己情绪背后的东西,这也与我们的认知有关。
所以我们需要有意识的去实践和反思,进而增强自己理解他人感受和需求的能力。
第八章?倾听的力量
倾听往往能让我们更好地与世界相处。
在倾听的时候,如果我们感受到不好的情绪,觉得自己受到了诋毁或指责,那么我们需要先处理好自己的感受和需求。
我们越能倾听他人,就越能理解他人。
在倾听的过程中,可以反复确认他人的感受和需求,表达自己的理解。
尽量不要用“但是”“但是”之类的词。
当有人拒绝我们的要求时,我们不需要感到受伤,而是要理解对方的感受和需求,理解拒绝背后的原因。
为了使谈话更有趣,我们可以经常:
1)让大家关注自己的感受和需求。
2)当你不再想听的时候,可以直接打断。
当我们敢于表达自己,并能被他人倾听和理解时,我们往往会感到幸福。
倾听也能帮助他人治愈精神创伤。
第九章?爱你自己
如何培养对自己的爱?
改变自我评价的方式。
很多时候,我们对自己的错误感到愧疚和羞愧,带来的是负面的自我评价,由此带来的成长和行为肯定不如来自爱情的。
没有“应该”或“必须”,只有选择,我们不必服从那些命令。
指责往往是行为不符合需求,但更好的方式是关注需求是否得到满足以及如何得到满足,这样我们更容易从自我评价中获益。
怎么做?
1)别再苛刻了。
1)找到真正的内心需求,充分感受情绪的流动,问问自己:我做了什么满足了需求?
2)我们应该尊重和关爱自己,而不是真的对自己很残忍,内疚或羞愧,并采取行动来满足自己的需求。
非暴力沟通的悲哀和自我原谅,是探索指责背后未被满足的需求,然后找到改进的地方。
方法:
1)把你要做的事情列一个清单。
2)审视和思考所列的事情,向自己坦白是我必须做还是我选择做。
3)一旦你承认某事是你的选择,填写你为什么这样做,“我选择...因为……”。从中我知道我是被爱所驱使,而不是被内疚、恐惧、担忧和外在的物质利益所驱使。
深刻理解我们行为的动机。
1)换钱
2)为了得到认可、承认
3)为了逃避惩罚
4)不想感到羞耻
5)避免内疚
为了履行责任
事实上,上述动机并不符合我们的真实需求。我们应该调整自己的行为来服务生活,这样才能真正获得快乐。
我们依靠内心的需求和价值观来决定我们想做什么。有了主动选择的自由,生活会变得更加和谐。
第十章?充分表达愤怒
?当我们生气时,我们需要充分表达我们的愤怒。
但是我们不要去指责别人,这样会分散我们的情绪。我们需要关注自己的需求和感受,不要再去分析别人做错了什么,这样我们才能静下心来,然后我们才能去关注别人的感受和需求。
比如别人迟到,你很生气。当你思考你生气的需求是什么,是因为友谊,诚实还是你想休息一下,当你关注自己的需求时,我们就能找到清除情绪的关键点。
引起愤怒的是我们的思维方式,核心关键是我们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如果只是去评判别人,用固有的思维方式去判断和行动,这并不能解决需求得不到满足的问题,反而会造成更大的伤害。
当有愤怒时,我们可以想象我们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我们可以做些什么来满足我们的需求。
另一方面,我们不应该在生气的时候把别人设定成固定的形象,从而影响我们的语言动作。
比如犯人认为典狱长是坏人,他就不会考虑自己的需求,他的行为就是指责,没有任何积极意义。
表达愤怒的四个步骤:
1)停下来深呼吸。
2)看看你脑子里是什么引起了这样的愤怒。
3)关注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4)真诚地表达你愤怒的感受和需求,可以是你目前的观察,也可以是你内心的不满。
在表达我们的愤怒、感受和需求之前,我们可能需要倾听和理解他人的需求,不要纠结于他们的想法,不要指责,而是要相互理解。
怎么联系?
我有这样的想法,我不喜欢别人是因为……(什么需求没有得到满足)。
第十一章?使用强制手段避免受伤
我们应该采用防御性强制力,而不是惩罚性强制力。例如,如果一个孩子不得不跑到马路上,他需要被拥抱而不是被惩罚。
一个人不够成熟,往往有以下表现:
1)没有意识到自己行为的后果。
2)我们没有意识到我们不需要惩罚别人来满足自己的需求。
3)相信惩罚和伤害任何人的权利。
4)幻觉
惩罚是有限的,我们要思考的问题是
1)我们不喜欢这种行为,那怎么改变呢?
2)了解他改变行为的原因。
第二个问题更关心内心的感受和需求。
第十二章重拾生活的热情
通过鼓励我们区分观察和评论,理解情感的根源在于个人的需求和想法,并以建设性的语言提出明确的要求,这样的非暴力沟通往往会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好。
当我们关注自己的感受和需求时,我们会很容易放松,愿意理解他人的感受和需求,从而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
比如有一个例子,六年来人们误解了别人的需求。等他们明白了,才发现别人其实也是需要爱的,才会说出这样的话。
第十三章?表达感激之情
用非暴力沟通的方式来表达感激,我们只是想庆祝别人的行为提高了我们的生活质量,而不是为了得到回报,更不是把自己放在裁判的位置上。
表达感激时,你需要表达:
1)对方做了什么改善了我们的生活?
2)我们满足了哪些需求?
3)我们的心情如何?
你要懂得接受别人的感激,不要当成负担,不要过分膨胀,也不要故作谦虚,而是把它当成对自己生活的一种肯定,你愿意给生活更好的生活。
每个人都有感恩的欲望,同时内心也非常渴望认可自己。我们往往忽略了对自己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