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子疼的那些事|记者随笔

周末帮小学生写作文,题目是《让你鼻子酸酸的事》。小学生苦思良久,问我是写第一次切洋葱,还是第一次吃芥末。我知道他是在跟我开玩笑,但开玩笑的前提是他这十年的人生真的没有遇到过能让他鼻子发酸的事。

少年不知愁滋味,这种感觉真好。年纪大的人容易多愁善感,遇到事也不用说什么。看到别人家的脆弱也会鼻子酸,看到别人家的强大还是会鼻子酸。在最近的采访中,我的鼻子多次酸痛,看到了人到中年后的种种艰难和坚持。

我看到了三十多岁事业兼顾的不容易。在采访牛剑锋的时候,我发现她和所有的母亲一样,一谈到孩子,眼睛就会亮起来。她父亲生病了,染上了流行病。她带着孩子看父亲,一家三代在病房住了一个月。牛剑锋正在病房里上网络课,周围都是走来走去的医生护士,女儿也经常在镜头前和大哥哥大姐姐打招呼。牛剑锋的丈夫刘志强在没有疫情的时候跟随国家队进行封闭训练。疫情来的时候,她跟着国家队在世界各地流浪,以至于有很长一段时间,女儿见到男人都吓哭,因为她觉得男人的脸只应该出现在视频通话的屏幕上。

我看到了我在五十多岁的时候还能坚持工作,还能挑起重担,这是多么的不容易。在采访民间乒乓球爱好者、山西省卫健委党委副书记张晓晴时,除了电话中的交流,她还向我展示了她长达数万字的援鄂日记。从飞机上整个医疗队的激情,到下飞机后看到空荡荡的武汉天河机场时的沉默;从因为袜子洗干净晾干而赤脚穿鞋,到因为太冷而不得不在晚上裹上一件羽绒服;从白天忙碌的工作安抚情绪波动的小辈,到晚上躺在床上脑袋胳膊上思绪万千,夜夜失眠...

我也看到了在我七十多岁还在追求一生梦想的时候,不容易被别人嘲笑。参加过国青和初中教练竞争的王秋林爷爷,是一个不善言辞的人。给我发采访提纲的初衷是让他准备一个详细的电话聊天。没想到,两天后,他就把我想知道的事情,按照提纲里的条目,一条一条详细地写了下来,省去了我整理采访录音的感激之情,更让我心疼老人辛辛苦苦敲了几千字。杂志印出来后,老人自掏腰包买了30本,诚恳地让我签了好几次。我从事新闻工作已经十多年了。我虽然写了很多,但是从来没有成名或者立过腕,也没有签过任何人的名字。我和老人互相吹捧。他说他在生活中经常不被理解。我的文章里,终于写出了他一直想说却没有说出口的话。而我也战战兢兢地在其中一本杂志上写下了我对老人的祝福。

我终于发现,真正让我鼻子疼的不是他们的问题,而是他们面对问题的心态。

牛剑锋老师把和她家有关的事情当笑话讲给我听。她说她是铁人,没有什么能打败她。一个人照看孩子是件小事,她甚至不需要家里有个阿姨。

张晓晴书记没有告诉我抗击疫情有多辛苦,但她想告诉我,因为她经常打乒乓球,身体特别棒,心理素质特别棒,心态阳光,所以能打败那么多“对手”。

而王秋林爷爷依然坚定地走在追梦的路上。不久前,他刚刚告诉我,他写的关于乒乓球的书终于和出版社联系上了,印刷好了会寄给我一本。他还说收到了我的祝福,说这是他收到的最好的祝福。我在杂志上写道——“祝你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