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钢的岗位培训经验
?将员工培训纳入计划。
?本世纪初,发达国家GDP增长的比重仅为5%-10%,60年代上升到50%左右,80年代达到70%-80%。因此,市场经济和向集约型转变的核心是依靠科技进步。许多企业的科技进步主要采用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的方法。但是,只注重先进技术和设备的引进,而不注重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就会重蹈“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的覆辙。为什么宝钢在80年代初引进了世界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到了90年代还保持着先进水平?一条重要经验是:走“引进-消化-跟踪-创新”之路。后者与前者的根本区别在于,引进是建立在人才培养的基础上,培训工作被视为企业的一种经济行为。宝钢领导像生产、财务一样重视培训。提上日程,及时决策。年度培训计划与生产、管理、科研计划一样,纳入宝钢年度计划,下发到各部门,作为考核依据。宝钢最高领导黎明董事长每季度要检查一次培训工作,专题讨论员工培训情况。
?岗位培训是培训的中心。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生产技术和管理知识不断更新,知识的生命周期很短。技术知识的生命周期在18世纪是40年,19世纪是30年,半个世纪以来是10-15年,目前只有5-10年。因此,宝钢认识到,要创造世界一流的技术经济指标,永远保持先进,必须依靠一流的人才和一流的培训来保证。
?很多国企连年亏损,资金短缺,主要是产品质量低,成本高,低价销售。相反,国内洋货横行,国人购物以进口原厂产品为上品,害怕国货假冒。除去体制问题,根本原因主要是企业员工素质低,企业决策者没有把提高员工素质作为企业生产经营成败的第一要素。
?培训是提高生产力的基本手段。
?宝钢通过培训提高和拓展员工的操作技能,达到减员增效、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目的。凡是参观宝钢培训劳动人事的,都称赞宝钢通过培训减员增效的好经验。宝钢从1989开始,四五个月培训了4374名中级工。教材是宝钢编的,培训完要跟进。培训项目完成后,收到了减员的效果。比如宝钢70万千瓦的电厂,目前只有400多名员工。有些工作比日本同口径的要少。现在,我们正在深化对大规模工作的区域工人的培训。
?宝钢一、二期产能达到3万人时,停止进入公司,逐年裁减2000人。1995,定额已经缩减到12835,实现了劳动生产率。人均年产钢650吨,是全国其他重点钢铁企业平均水平的12倍以上,创造了世界一流的劳动生产率。如果培训做得好,员工的生活会更好。
?提高生产力,改善工人生活
?正如宝钢董事长李明所说,“我们可以通过创造更多的财富来改善我们的生活。外国人骑汽车,我们骑自行车,说我们世界一流,显然不是这样。想坐车,天上掉不了车,要创造能坐车的劳动生产率。”
?日本松下公司的电器就是在生产“人”的过程中产生的。他们认为培训人才比生产电器更重要。他们建立了世界上最大的培训中心,每年花费40亿日元用于员工培训,让他们在名牌产品的背后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员工队伍。这是松下长久以来的赚钱方式。宝钢拥有世界一流的培训设施和工作,创造了一流的劳动生产率和一流的效益,员工收入居全国冶金系统首位。宝钢的方式和松下的方式一样高效且有利可图。
?为培训创造必要的条件。
?在调查中,无论哪个企业的领导都说他们重视培训,但实际情况与宝钢大相径庭:
?1.宝钢,机构和人员,通过培训和减员来提高效率,效果明显,劳动生产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这与宝钢的培训机构不断完善,师资(专家)不断提高,引进好老师密切相关。但是很多企业把培训机构减少了,砍掉了,不搞员工在职培训,导致员工素质普遍较低。
?2.在被调查的企业中,只有宝钢有充足的培训经费,而且还在增加,但大多数企业都在减少。在1994之前,宝钢每年可以购买100-1.5万元的固定资产,除了65438+工资总额的0.5%。教学楼空调、闭路电视安装等大型项目,单次申请分别获得654.38+0万元、654.38+0.2万元资助。1995起,每年培训经费可按年销售总收入的5‰提取。而大多数企业培训经费少,没有保障,而且一年比一年差。不提高人员素质,就很难将市场经济转变为集约型经济。
?3.培训设施宝钢建设了占地117亩的培训中心,投资3000多万元1992,建设了占地32亩具有当代水平的培训车间。耗资275万美元,全面引进了美国、日本、德国四家公司的焊接、仪表、电子、液压等四个培训车间,现在正在扩建多功能、综合性、现代化的干部培训基地,包括管理基础培训中心、继续工程教育中心和高级技术培训中心。计算机教学、冶金生产过程模拟、外语、电化教育等四大系统。那些培训设施差的企业影响了培训效果,延缓了科技进步和向集约型转变。
?4.信息和教材为了打造一流的培训,宝钢十分重视国际信息交流和教材开发,每年派出近千人出国考察。仅培训一项,就派出22名骨干教师到美国、德国、日本等国深造。邀请了美国、俄罗斯、德国、日本、巴西等国家的专家教授到宝钢讲学或工作。并与引进先进教学设备的德国、日本等四家企业建立了三个联合培训中心,每年进行交流。与国外签订协议,共同开发教材。还计划在日本、韩国、美国、德国、香港建立固定的海外基地,加快培养一批国际化经济管理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