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名氏:如何培养小学生对摄影的兴趣

在图像时代和新的传播环境中,理解和掌握摄影语言是非常重要的。近年来,许多教育机构、媒体和教育工作者都在积极推动摄影的学校教育和课外辅导。目前,各种针对青年记者或青少年的摄影兴趣小组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一些中小学也相应地开设了摄影课或兴趣小组。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科技调查、新闻采访等摄影活动。为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写作能力,一些中小学教师还鼓励学生写摄影日记和摄影调查报告。此外,一些学校(如北京三里屯小学和上海金山区林挺小学)开设了校本摄影课程,编写摄影教材,开展特色教育。社会上有摄影培训班(青少年宫、群艺馆等);青少年摄影大赛也很专业,很有影响力(理光杯等著名的青年记者摄影大赛已经连续举办了13届)。这一趋势引起了摄影界和教育界的关注。

所有这些现象表明,摄影与学校教育和学生成长的关系越来越密切。本文在调查近年来校内外摄影教育和活动发展的基础上,主张摄影教育应积极进入中小学教育,成为辅助课程教学的重要手段。

第一,摄影有很强的教育功能。

摄影具有大众性、趣味性、纪实性、工具性等特点,非常适合学校教育和辅助课程教学。简单来说,摄影在学校教育和辅助课程教学中有以下两个突出的作用:

1.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高尚情操,以美育代说教,寓教于乐,是当前教育的大势所趋。

由于摄影图像的真实性和可信度,创作者从中获得的教育比其他手段更有效,摄影艺术真实生动的图像教育对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很有帮助。最明显的教育效果是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正确观察社会,用相机发现和捕捉社会的闪光点,讴歌社会的真善美,通过摄影作品和亲身参与拍摄实践鞭挞社会的假恶丑。比如上海的一些学校教育工作者,为了让学生关注上海的市政建设,尤其是植树绿化工程的进展,用半年时间组织同一批学生去同一个地方拍摄创作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到这种变化。通过对比前后拍摄的照片,可以给学生一个生动、深刻、有效的社会教育,取得良好的效果。这种模式随处可见,这里就不赘述了。

摄影的实用性导致了无数的教育功能。摄影除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观察能力、反应能力,还能对孩子的生活习惯、思想性格、行为模式产生积极的影响:比如外出采风,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和独立自理的能力;团体旅行增强了学生的团队意识和相互关心。更有甚者,有老师观察到,摄影可以让一些内向甚至抑郁的孩子得到很好的治疗;比如一些脾气暴躁的孩子,在一次关爱穷人的拍照活动后,可以从根本上改变自己的想法和行为。与其他教育形式相比,这些教育效果是非常有利的。

2.有利于促进青少年综合能力的发展,掌握多项技能。

摄影是一门综合技能。通过摄影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以及动手能力,还可以培养组织、表达、统筹、应变、合作、协调、独立工作等一系列相关能力。摄影创作不是简单的按快门。有时候为了完成一个创意任务,从策划到现场调度,可以说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一次锻炼。因为摄影创作,你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各种各样的人物打交道。比如你的拍摄对象不配合拍摄怎么办?找不到最佳摄影点怎么办?这就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统筹规划能力、沟通能力和应变能力。比如在上海,有一次老师组织学生去一个少年体校进行摄影创作,第一个问题就是对方不接待他。经过协商,他终于进入了创作现场,然后就遇到了光线和场景不理想的困难。经过同学们的反复挑选和等待,他终于得到了一张满意的创意图。他的一个同学的摄影作品在全国体育摄影比赛中获得了大奖。通过这种活动和解决活动中的问题,学生们对摄影创作的社会意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第二,如何在学校推广摄影教育

和计算机教育一样,未来摄影教育的主要阵地是学校和教室。从目前的校内教育实践来看,有一些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

1,采用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有意将摄影与各科学习相结合,发挥摄影在辅助课程教学中的作用。

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操作模式,让摄影更有深度,更生动。课堂上普及的技术知识,让孩子更加了解摄影;课外丰富多彩的实践让孩子对摄影充满热情和动手兴趣。在实践中,摄影课的专职老师不仅讲解摄影知识,还会对知识进行整合。比如遇到一种昆虫,他们会引导孩子学习,遇到一种地貌,他们会给孩子讲解,包括自然、地理、历史。

摄影教学采用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模式,刻意将摄影与各科相结合,充分发挥摄影在辅修课教学中的作用。摄影作为现代文化和技术,是一门集光学、电子学、化学、政治、新闻、美术、音乐、文学等诸多学科于一体的边缘科学,也是另一种视觉语言形式。中小学摄影教育对美术、美学、语文、音乐、政治及相关理工科学科的教学起到了重要的辅助作用。

如北京市朝阳区白家庄小学的美术课程,将摄影作为校本课程,将课内摄影作品分析与课外实践、拍摄活动相结合。摄影已经成为美术课的拓展工具,为学生收集各种素材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北京三里屯小学成立摄影校本课程研发小组,编写校本课程。他们有一套摄影教育策略——“立足小班,走进自然,面向全社会”。该校的摄影校本课程构建了一个开放的课堂,将课堂、自然、社会联系在一起。三里屯小学开展摄影教育,发挥其辅助课程教学作用。在其他课程教学中(美术、美学、语文、音乐等。),摄影在多媒体素材和课件的制作以及资料的收集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2.开展师资培训,普及摄影知识。

社会上的摄影爱好者可以承担一部分校外摄影教育或者校外摄影教育,但是学校对摄影爱好者的教育更重要,所以开展师资培训非常重要。目前学校的摄影老师主要由小记者导师、美术老师、电教或资讯老师以及对其他学科感兴趣的老师组成,而来自真实班级的摄影老师目前在中小学并不常见。专业教师对中小学摄影教育至关重要,因此开展摄影教师培训,提高现有教师水平至关重要。

目前,一些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如上海部分区县)已经高度重视中小学摄影教育,对于在艺术教育领域把摄影摆在与音乐、美术同等重要的位置有非常明确的工作日程,并已开始大规模组织摄影导师专题培训2011。

3.以活动为载体,提高学生学习摄影的兴趣。

教育应该符合孩子的性格。为了促进摄影教育,学校可以举办各种活动,如青年记者实地调查、科技调查、新闻采访等。每年夏天举办摄影夏令营、参加各级各类摄影比赛、组织摄影师外出观光、采访领导、免费为敬老院老人拍照等一系列活动,不仅让学生们乐在其中,也让他们在活动中提高了摄影技术。

上海市金山区林挺小学作为上海摄影的特色学校,在摄影教育中不仅讲解理论知识,更注重摄影实践,开展各种摄影活动。林挺小学从1984开始成立摄影兴趣小组,每周固定上课。此外,林挺小学还组织青少年摄影比赛、寒暑假创意征集、摄影创作社会活动等课外实践活动。北京白家庄小学开展校本摄影课程,周末带孩子出去(北京的大街小巷)摄影。孩子们亲身感受了北京的文化,用生动的照片阐述了自己对北京文化的理解。通过摄影实践,激发了他们对摄影的兴趣,效果出奇的好,内涵丰富。这比在课堂上学习理论知识有效多了。

4.营造摄影学习氛围。

为了满足学生的需求,学校可以因势利导,在每个年级成立摄影队,在每个班级设立“摄影角”,展示学生的优秀摄影作品。学校每周都会举办摄影大课堂,定期邀请专家进行全校性讲座,定期举办各种形式的摄影比赛和展览。从这些精美的作品中,人们深深感受到孩子们在摄影中收获着快乐、成长和关爱。在每一幅作品的背后,人们都能感受到爱、渴望、活力和文化,不仅仅是摄影技巧(技法的传授和取景内容的广泛),还有文化的影响。摄影记者组的同学也可以利用周末或者寒暑假进行校外采集。

总的来说,摄影在中小学教育和课程辅助教学中有很大的潜力。摄影行业要发挥专业优势和人才优势,支持和推动摄影教育面向更多的青少年、学校和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