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农业大学2020年新生指南及报名时间

办学条件云南农业大学建校70多年来,一代又一代的农大学子秉承“立校立业,诚信耕耘,精诚读书”的精神,高度重视农事,耕耘疆土,全力创业,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全日制本科生20707人(本科17715专科2992),研究生1487人,博士生189人,留学生83人,国际合作生150人,共计* * 22616余人。学校设有本部和五华校区、普洱校区、西双版纳校区。本部校园占地14334025平方米,校舍占地5608845平方米;五华校区、普洱校区、西双版纳校区占地530957平方米,学校建筑面积72597平方米。总部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3.04亿元,固定资产总值2043.8+0亿元。校本图书馆是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和云南省教育厅农业文献信息中心。馆藏图书30731,000册,其中印刷版图书1,524,600册,电子版图书1,548,500册,可利用中外文数据库71个。学校的信息化建设日趋完善,致力于数字化校园和智慧校园的建设。学校现设有20个学院,涵盖种植、水产养殖、水利水电、农业工程、农业经济管理和部分人文社会科学。

教职工学校在职教职工1663人,其中专任教师1307人,全日制高职学生192人,副高职学生485人,博士生导师69人,硕士生导师557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人才工程人选3人,享受国务院津贴21人,云南省有突出贡献杰出人才17人,享受省政府津贴22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省级教学名师16人,省级学术技术带头人和后备人才55人,国家级优秀教师。国家科技创新团队1个,省级科技创新团队8个,省级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2个,高校科技创新团队6个。教育系统全国先进集体2个,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1个,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9人,国家科学技术奖评审专家1人。

专业学科学校本科专业70个,其中国家级专业6个,省级专业7个,省级重点建设专业8个。现有省级重点学科25个,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2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6个。专业学位类别有6个:农学硕士、兽医学硕士、工学硕士、翻译硕士、体育硕士、风景园林硕士。有申请硕士学位的权利和招收外国留学生的权利。目前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农业生物多样性应用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农业专业国家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中国-东盟教育培训中心等5个国家级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平台。拥有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农业农村大数据中心云南分中心、云南协同创新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院士工作站等33个省级科研平台。16云南高校重点实验室和研究中心,农作物种质创新与可持续利用重点实验室等;云南省生物多样性与生物技术创新实训基地1,环境科学与工程创新实训基地1。学校还拥有24个校级研究所(中心)、校内实验农场和实习工厂,158校外实践教学基地。

人才培训学校始终从云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办校、育人、因材施教,培养边疆民族人才。在办学初期,以农业教育家唐、农学家张海秋、饲养员朱宝初、植物病理学家段永嘉、烟草学家、生物统计学家严、园艺学家蔡为代表的一批学术先贤,开创了边疆农业大学的办学基础,他们的先辈们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学子践行着"德、学、明、尊"的校训。70年来,为社会培养了65438+万多名具有“科学情怀、大地情怀、农民情结”的专业人才。其中,水稻育种家、全国归国华侨先进工作者邓友成在彝族地区潜心耕耘50年,育成了“静初”系列水稻品种,覆盖了云南中海拔地区50%以上的水稻种植面积。烟草育种专家、“全国烟草行业劳动模范”李永萍育成“云烟85”、“云烟87”品种,2007年推广面积占全国烟叶种植面积的56.7%;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崔,以庙岭边城为依托,成为“三七之乡”支柱产业的科技带头人。畜牧专家马崇文扎根基层一线,成为“感动中国畜牧兽医科技推广的功勋人物”;由“全国优秀创业女性”李海燕自主创办的昆明华西牧业集团,成为全国扶贫龙头企业;省市龙头企业昆明星海绿化有限公司总经理洪亮,连续5年产值过亿;昆明轩青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裁张明富创办了一家集生产、物流、销售、服务于一体的电子商务企业,不到两年完成销售额6543.8亿元。云南省80%以上的高级农技员、80%以上的农技推广站(所)负责人、80%以上的县乡分管农业的领导都是我校毕业生,其中30%以上是少数民族毕业生。他们熟悉少数民族文化,掌握现代农业科技和管理知识,在边疆民族地区勤奋工作,为增进民族团结、边疆稳定、促进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教学改革近年来,学校按照全面深化综合改革、注重内涵发展的要求,采取多种措施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进一步调整优化专业结构,逐步构建以农科为优势,农、工、经、管、理、文、法、教相互渗透、相互支撑、相互协调的学科专业框架;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经过两次修订,构建了多元化的培养模式和体系。形成国家、省、校三级“质量工程”体系,* * *获批创建52个国家级、200个省级质量工程项目;建设了课程开发体系、自主学习中心、实验教学中心、教研基地、教学管理等五大教学平台。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优秀奖1,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1,一等奖165438,二等奖32;拥有全国名师、国家精品课程、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国家专业建设点;2005-2002年11年被评为云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优秀评价,入选20112年全国50所具有毕业生就业工作经验的典型高校,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就业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科研院先后承担了联合国全球环境基金、国家973计划、863计划、科技支撑计划、公益性行业研究项目、国务院综合改革办公室、国家基金重点项目等各层次项目3000余项,研究经费654.38+065.438+7亿元,获得联合国粮农组织科研一等奖和国际杰出科学奖滇撒猪配套系、龙陵黄羊、武定乌骨鸡、水稻、玉米、甘蔗、蔬菜、花卉、药用植物、牧草等150多个动植物新品种(系)通过审定登记。同时,学校立足云南生物资源优势,围绕省委、省政府重大战略目标和农业、农村、农民发展需求,致力于重大科学问题的理论创新、关键产业技术的研发和产学研用的政企商农、科、教一体化的社会化服务体制机制创新,为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提供科技和智力支持。其中,李教授等人在国内率先实现杂交粳稻“三系”配套,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创造了杂交粳稻1108.55公斤的世界纪录;曾教授等人潜心西双版纳小型猪近交系研究35年,选育28代,近交系数达99.96%,居国际领先水平;朱有勇院士团队的研究论文全文发表在《自然》杂志封面文章中。作物多样性优化种植技术、马铃薯冬季无公害超高产技术被省委、省政府列为重大科技成果,累计应用2亿多亩。围绕云南特色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盛骏教授团队在生物多酚代谢免疫调节技术、普洱茶和辣木深加工技术等方面,为一批龙头企业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社会服务学校坚持走* * * * *科教兴农之路,高度重视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大力推进校、校、企深度合作,逐步形成了以服务“三农”为主体、多项社会化服务为支撑点的“一体多点”科技服务新格局,社会服务成效显著。校企深度合作,与昆明、普洱、文山、德宏、迪庆、大理等10多个州(市)签订合作协议,创办龙头企业150多家,建立了全方位、深层次、宽领域的合作关系;连续多年开展校县“3+3”联合行动,大力支持当地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现代农业;此后,在姚安前场镇木树村、南华县沙桥镇新华村开展了“挂袋帮扶、转访”工作;充分发挥国家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云南高原特色农业产业研究院、云南农村干部学院、云南食品安全管理学院、中国-东盟教育培训中心的优势和作用,积极探索建立以高校为依托、农教结合、教促结合的科技服务新模式。学校连续七年被省委、省政府表彰为“年度社会扶贫先进集体”;2011被省委、省政府表彰为“十一五扶贫开发先进集体”、“新三年兴边富民先进集体”、“全省粮食生产先进单位”。

教育国际化与英国、美国、日本、韩国、法国、比利时、荷兰、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斯洛文尼亚、泰国等23个国家的75所大学建立了交流与合作关系。经教育部批准,成为接收外国留学生的中国政府奖学金机构。与荷兰劳伦斯坦·应用技术大学开展“2+2”模式联合培训项目;与英国胡弗汉普顿大学开展多项科研合作项目,联合培养双学位本科生和研究生;同时,经教育部批准,与学校合作举办了首个本科层次的“土木与环境工程”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与新西兰林肯大学签订了中外合作办学协议;与越南河内国立大学开展本科培养项目。与泰国大学联合培养泰国本科生。与日本京都府立大学、鹿儿岛大学开展学生交流项目。长期承担科技部、农业部、中国-东盟合作基金、亚洲专项基金等部委或国际组织委托的援外农业科技国际培训。他主持了20多个由全球环境基金、欧盟和亚行资助的国际合作科研项目。常年聘请10多名外国专家和外教。每年有30多位国内外学术造诣较高的院士和专家教授来校讲学或受聘为客座教授。

精神文明学校牢固树立“育人为本”的理念,狠抓精神文明和校园文化建设,积极倡导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大力弘扬“立业之初,精诚求学”的大学精神。涌现出全国优秀党员、全国职业道德先进个人、全国十大“三农”人物、全国民族团结先进个人、云南星典人才、云南十大杰出青年、省部级劳动模范等100余人。中共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代表1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1人。培养杨道德模范、全国优秀大学生、英雄大学生;中国百强大学生刘艳华;中国百强大学生胡颖;全国残疾人运动会马拉松冠军韩桂明;首届全国城市电视业余主持人大赛最佳主持人刘亚萍;全国新丝路杯模特大赛云南赛区冠军许婧等优秀大学生。大学生暑假“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连续16年受到团中央表彰,学校男篮连续多年获得云南省大学生篮球比赛冠军。学校荣获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奖,被评为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和云南省德育工作先进单位,被授予云南省文明单位、云南省文明学校、昆明市文明单位等称号。

70年来,学校为边疆稳定、民族团结、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今后,学校将继续秉承“立业之初,诚信治学”的精神,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和依法治校,坚持以德育人、以德育人为先,积极探索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努力建设成为国内同类院校一流、国际知名的教学研究型大学。

4月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