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陶瓷的历史是怎样的?
景德镇位于江西省东北部,原属浮梁县管辖。东晋时称为新平镇,唐代改为昌南镇(也叫杨韬镇)。宋代称景德镇,一直沿用至今。
据史料记载,景德镇的制瓷历史已有2000多年。“新平治陶始于汉代”。此时的景德镇地区已经在商周原始瓷器的基础上烧制出了“面上釉”的“青瓷”。到了晋代,据传有一位著名的工匠为当时景德镇瓷器质量的进一步提高立下了汗马功劳,因此被后人尊为“大师”,并设庙供奉。随着时代的进步和江南经济的繁荣,景德镇制瓷技术也有所提高,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公元583年,南朝皇帝陈·命令这里的窑主烧制雕刻精美的陶瓷柱子,以建造一座浩辉阁。很快,隋朝建立,皇帝杨迪想在这里建造两个狮子,大象和野兽的宫殿。这些都说明当时的景德镇制瓷业已经有了相当的技术水平,瓷器制品也有了很大的影响力,引起了最高统治者的重视。隋朝崩溃后,建立了强大的唐帝国,景德镇地区,又称昌南镇的制瓷业在高祖李渊(公元618-626年)的武德时期有了很大的发展,产生了两位名人,一位叫陶禹,一位叫霍仲楚。据记载:“唐代武德,镇民陶玉携瓷入关,称假玉,朝贡,故昌南镇之瓷名扬天下。”陶玉是钟镇人。他在“陶窑”烧制的瓷器“色素、土腻、质薄,极品如玉”。这些文字记载表明了一个事实:当时的景德镇不仅从事汉代至唐代的陶瓷生产,而且经过近千年的探索和追求,从制陶阶段进入制瓷阶段。唐代瓷器在中国取得了相当的成就,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唐代著名文学家柳宗元代表饶州刺史崔瑗题写《入瓷》,盛赞这里的瓷器之美。当然,上述情况仅限于文字,著名的陶窑、霍窑都有记载,遗址尚未发现。上世纪50年代,在景德镇周边的黄泥头、白虎湾、滕梅亭、湖田等地发现的五代窑址,以及大量出土的残片,都以实物证明了当时这里烧制的瓷器以青瓷和白瓷为主,青瓷最多。器皿的种类主要是盘、碗、壶、水壶、碟等。瓷胎有厚有薄,釉色与越窑相似,略呈绿色,与玉石极为相似。被称为“假玉”非常贴切。五代时,除烧制青瓷外,也是南方烧制白瓷最早、规模最大的窑,仅白虎湾就有30多座窑,可见一斑。从大量出土资料来看,白瓷色泽纯正,纯白度高达70度,吸水率和透光度都达到了现代瓷器的标准。瓷器远超越窑,世界之最。
对于景德镇来说,宋是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朝代。因为延续至今的“景德镇”这个名字就是在这个朝代产生的。这件事在兰璞的《景德镇陆涛》第五卷中有明确的记载。宋代南北名窑众多,尤以汝窑、官窑、钧窑、定窑、哥窑五大名窑最为突出。景德镇的瓷器生产也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晚唐五代时期的青瓷(又称“莹瓷”)已具相当规模,成为全国的代表产地。由于这里烧制的瓷器“白而土,薄而腻,色润”,真宗景德镇年间(公元1004-1007年),皇帝派人到景德镇为皇室制作御用瓷器,末尾写有“景德镇年制”二字。因其器皿精美,在当时是有效的。11世纪末至12世纪初,由于战乱频繁,北方名窑相继衰落。宋朝南迁后,政治经济重心南移,制瓷技艺更加集中在景德镇,工艺水平有所突破,生产规模日益扩大,从而使景德镇制瓷业进入大发展时期,成为“陶瓷之城”。据姜奇写的《冀涛》记载,当时的景德镇有300多个窑,形成了“村村通陶,处处有火”的盛况。南宋著名女词人李清照吟咏“重阳节,玉枕纱窗,三更清凉”,她诗中的“陈余”二字,正是景德镇的产物。
从景德镇的制瓷历史来看,元代是一个革新时期。这一时期,除了在宋代的基础上继续烧制大量的青花瓷外,其最大的成就是创造了今天仍享有盛誉的青花瓷。1929年,一个英国人霍布森发现了一个标有元十一年(公元1351)铭文的景德镇青花云龙象耳瓶。实物表明,景德镇早在14世纪初就已成功烧制出高质量的青花瓷。元代以前,瓷器的装饰比较单调,以雕花、刻划、印花为主。因此,青花瓷的烧制成功开创了白瓷绘画的新纪元,成为中国制瓷史上划时代的事件。它一出现就以旺盛的生命力迅速发展,使京瓷的生产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从各博物馆现存的元代景德镇青花瓷来看,制瓷技术已经相当成熟,质量也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同时,元代景德镇制瓷工人还发明了釉下红瓷,这也是一大创新工程。釉中红瓷是在坯体上涂上铜红釉,再涂上透明釉,在高温还原焰中烧制而成。釉面上的图案呈红色。釉里红和青花绘制在一起,产品称为青花釉里红瓷,画面红蓝相间,别有韵味。由于烧制困难,元代产量不多,留下的器物也很少。我省保存的一件风格为“致远无印”的青花釉下彩红器,是元代釉下彩红器中唯一流传至今的瓷宝。此外,元代景德镇还烧制了红、绿、彩瓷,蛋清釉、铜红釉、齐蓝釉等新品种,使景德镇瓷器的装饰多姿多彩。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蛋清釉瓷器是元代官方机关景德镇枢密院烧制的瓷器。胎体较厚,颜色白中略青,光泽如鹅蛋,釉色远高于以前的青花瓷。在制瓷技术方面,元代的一大改进是将制瓷原料由原来的瓷石一元配方改为瓷石和高岭土二元配方,增加了瓷胎中氧化铝的含量,提高了瓷器的烧成温度,降低了烧成时的变形率,为制造大型器物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元朝统治中国的时间很短,但在此期间,京瓷的生产和发展是突出的。明代景德镇瓷业在元代的基础上突飞猛进。此时的景德镇已经成为中国瓷器工业的中心。生产的瓷器不仅数量多,质量好,而且品种多,市场广。就装饰而言,除了继续大量烧制青花瓷,进一步提高质量外,釉瓷也开始重新出现,发展势头迅猛,令人惊叹。《中国陶瓷史》指出,“彩瓷的发明是中国陶瓷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的确,明代的京瓷确实辉煌,无论是数量、质量、图案、品种,都成为当时中国最好的瓷器。明代科学家宋应星在他著名的《天工开物》中写道:“几个县加起来,不如江西饶俊县...夫以四世同堂而闻名于世者,狩猎者皆是饶俊县浮梁景德镇人。”另一位明代官员,王世茂的《二委谭》也说:“明代瓷器最精美漂亮者,出景德镇。”另一种说法更加生动。他说:景德镇“为天之窑器所聚,人多而富,一省之内。我尝了尝,把它送到原处,点燃了蜡烛。晚上人睡不着,戏叫:四点钟雷电镇。”从这些记述中,我们可以清晰地体会到明代景德镇瓷器生产的辉煌。就品种而言,明代瓷器的辉煌是空前的。这一时期成功地制造出薄如蛋壳、轻如绢纱的薄壳瓷器,以及各种大小不一、装饰图案丰富的瓷器板书。还有各种精致到可以混淆的仿古瓷。与此同时,也出现了许多技艺无双的著名陶艺家,如以制作“椭圆形动力杯”和“流霞灯”而闻名的道士吴昊锡。他的薄壁瓷器“椭圆形动力杯”被认为是历史上最高的瓷器之一。著名仿古瓷制作人周丹泉制作的仿古瓷,让人无从辨别真假,以至于一件精品出来,四面八方高价追捧。另一位古董大师崔更有名。他仿宣德、成化窑的瓷器叫“崔公窑”,当时很有名,四方争奇斗艳。由于景德镇以制瓷闻名,明代与湖北汉口镇、广东佛山镇、河南朱仙镇并称“四大名镇”。
在景德镇制瓷史上,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事件是明代御器厂的建立。为了满足皇帝宫廷用瓷的需要,早在元代,景德镇就设立了唯一一个为皇室服务的专门机构——浮梁瓷局。明朝洪武年间,开国皇帝朱元璋在监督宋元时期景德镇皇家瓷器制造和采购的基础上,下令在景德镇设立御器厂,专门为皇室烧制各类宫廷、外交和礼品瓷器。帝国工厂凭借皇权,聚集了一大批精通瓷器制作、擅长制瓷技艺的工匠,投入大量资金,占有最好的原料,不断改进产品,从而生产出许多精美的瓷器产品。这些瓷器不仅品种繁多,款式齐全,而且质量上乘,琳琅满目,精美绝伦,让人一见就爱不释手。其中不少成为传世珍品,在世界上影响很大。这个建于公元14世纪中叶的御器厂,一直延续到明清。历经27个皇帝500多年,对京瓷生产的发展和质量的提高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与明代御器厂相关的,还有一个“佟玉跳窑”的故事:明代李福良村村民鲍彤,在太监潘翔监造景德镇大型青龙罐期间,因长时间烧不动而下窑,后被封为“风火仙”立祠祭祀。
应该承认,由于明末战乱,清初景德镇瓷业生产一度受到影响甚至停滞。康熙19年(公元1680年)以后,景德镇的制瓷业不仅有所恢复,而且在明朝的基础上迅速发展。经过当时广大制瓷工人和工匠的刻苦钻研和不懈努力,京瓷生产突飞猛进,并以其辉煌的成就,形成了康雍乾三代瓷器生产的鼎盛时期,从而跃上了历史的巅峰。清初的沈怀庆说:“昌南镇的陶器曾游历九地,流传海外,参与制陶的有数万人。”还有一个叫殷的法国传教士,他在康熙51年(公元1712年)九月1日在饶州发函说:“景德镇过去只有三百个窑,现在窑数已达三千个。.....到了晚上,它似乎是一个被火焰包围的巨大城市,也像一个有许多烟囱的大火炉。唐颖在《叶涛图说》中进一步明确指出:“景德镇仅十余里...有了陶器,民窑200-300面积的工匠不下几十万,所以吃货多”。
清代景德镇瓷器不仅继承了明代的工艺和品种,还做了许多发明。比如康熙的青花瓷是宝石蓝,比明朝的更鲜艳纯正,风格独特。釉上彩由于发明了釉上彩蓝和墨色,比明代更为绚丽多彩,图案清晰,色彩鲜艳。斗彩的品种也比明代多,雍正时期的青釉烧制达到了历史上最成熟的阶段;更可贵的是,成功创造了许多有价值的新品种。比如在康熙五彩的基础上,创造了以“玻璃白”为填充物的粉彩,使画面柔和立体;引进国外色料,专门用于宫廷御用器皿的珐琅彩;直接用黄金装饰瓷器的金色;在单色釉中加入其他不同的配料,使其在高温下流动变化,形成绚丽多彩的“窑变”等等。其他如墨色、黑金釉、天蓝釉、珊瑚红、松青釉、胭脂红等也应运而生。此外,康熙年间,明中叶以来几乎失传的铜红釉生产得以恢复,其中以郎窑红和豇豆红最为著名。总之,清代京瓷的质、形、釉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境界。
在清代京瓷的发展过程中,为京瓷做出突出贡献的陶官唐颖功不可没。他在景德镇督陶15年,是景德镇御窑厂时间最长、最成功的陶监。15年,他没有以“官”统领陶敏,而是以“民”虚心向陶敏学习,与工匠打成一片。小镇之初,我对制瓷一窍不通,于是拜杜门为师,认真学习陶瓷,和工匠们一起生活了三年,终于成为制瓷专家,掌握了各种制瓷知识,并加以实践,和制瓷工人一起从事工艺研究。与此同时,从理论上对制瓷业的生产技艺进行了科学的总结和完善,先后编撰了《陶事略》、《叶涛图说》、《陶成年谱》、《瓷事略稿》等著作。尤其是《叶涛图说》这本图文并茂的书籍,成为陶瓷技术史和世界文化发展史上的重要文献。他主管陶器的时代的瓷器产品在世界上被称为“唐窑”,其制造水平和质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阿清蓝青笔下的《景德镇陆涛》对他的评价很高:“众知土脉之火,精挑细选,使万物精致纯净...厂子窑子都在这里,收藏齐全。”晚年,他将自己的诗作收入《道莲新语》一书,完全以道莲自居。除了唐颖,还有几位陶官也对景德镇瓷业做出了不同程度的贡献。如清康熙十九年至二十七年驻景德镇御窑厂的陶官臧,这一时期生产的官窑瓷器称为臧窑,产品均有各种颜色,尤以蛇皮绿、鳝鱼黄、吉祥黄点、大红更为著名。清代康熙时期的江西巡抚郎廷权,在康熙四十三年至五十年的七年间,也负责监管景德镇的陶器。他热衷于瓷器研究,突出的成就是成功烧制了郎窑红(又称宝石红)和三彩。年羹尧于雍正四年来到景德镇,主管御窑厂的窑务。此后的十几年间,官窑生产的瓷器被称为“年窑”,釉色的发明很多,其中以胭脂釉最为著名,其他如“雨后天蓝”等色釉也很突出。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一位外国制图员曾经为景德镇瓷器业做出过贡献。他的中国名字是郎世宁,一个意大利人。1715年以传教士身份来华,被招入宫廷成为专职画师。他曾在景德镇为宫廷创作了大量的瓷壁书等陶瓷作品,其中西合璧的绘画风格对后世影响很大。
随着岁月的变迁,世风日下,景德镇瓷器生产也在历史长河中遭遇挫折。清代以后,由于各种社会原因,京瓷的生产由盛转衰,产量、有机质、品种、形制都出现了明显的萎缩。特别是鸦片战争后,战乱频仍,政局动荡,外贸入侵,市场萎缩,京瓷生产遭到严重破坏。延续了500多年的帝国工厂也灭亡了。民国时期,社会还不稳定,军阀混战,人民贫困。特别是日军侵华期间,景德镇多次遭到日军飞机轰炸,毛坯作坊和窑屋大面积损毁。全镇只有33个瓷窑能烧,处于濒死状态,整个瓷业生产陷入低谷。然而,沙漠中有绿洲。在这个萧条的时代,制瓷行业的生产在操作上有了一定的进步,比如出现了脚踏滑轮、手摇碎釉机、石膏模型铸坯、吹雾器、吹釉器等更先进的方法。尤其是清末宣彤二年,江西瓷业公司在景德镇成立,标志着景德镇陶瓷进入企业时代,显示出资本主义的萌芽。这家公司设计多样,创新多,制作精美。同时进行了一系列技术革新,如机械化生产、贴花纸彩瓷、以煤代柴燃烧等。,有很大的推广作用。民国时期,瓷业改革家杜重远致力于景德镇陶瓷业的改革。他主张振兴京瓷,成立陶瓷工业管理局,并自任局长。广招外地人才,培养制瓷工人,制定各种改革陶瓷工业的措施,促使景德镇瓷器生产焕发生机。在陶瓷艺术方面,以程门、金品卿、王少伟等为代表的学者。清末民初,王、潘?于等人还用粉彩颜料画瓷器,大大拓展了色彩领域。20世纪30年代前后,王琦、王大凡、邓碧珊、汪野亭、程意亭、刘雨岑、徐仲南、田和贤等八人定期在珠山聚会,讨论陶瓷艺术和装饰书法。他们被称为“竹山八友”。当时这些文人艺术家都有很高的技艺和威望,各有特长,风格各异,蜚声海内外,将景德镇粉彩艺术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
中国是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所以外国人称我们为“瓷器之国”。在英语中,“China”既是瓷器,也是瓷器。景德镇瓷器作为“瓷都”,早在唐宋时期就已经流传到全国各地,尤其是镇名改为“景德镇”后,影响力和竞争力大增,可以与当时的五大名窑产品相抗衡。在冀涛,姜奇说:“跃进之器,漂白无瑕,故外地有之,谓之“饶余”,视为真红之瓷,可密满,相竞。”到了元代,京瓷更是大行其道,不仅与“真红瓷,能春绿秘”成鼎足之势,甚至垄断了市场。明清时期,景德镇瓷器成为压倒性优势,在全国瓷器市场占据领先地位。故《江西大支》记载:“北自取景德镇,南跨其趾,东有海,西有蜀,皆取景德镇,而商人们常大赚。”根据历史记载,唐朝的首都长安西施有一个国际市场。许多来到中国的外国人都对瓷器感兴趣,他们纷纷购买。京瓷在当时的长安被誉为“假玉”,当然也在购买之列。从唐代到宋代,中国瓷器通过两条路线出口到国外,一条是伴随丝绸之路的陆路,另一条是被日本陶瓷学者三上次男称为“瓷器之路”的海路。景德镇瓷器首先销往亚洲国家。据南宋所撰的《朱梵志》记载,景德镇是当时亚洲56个国家和地区瓷器交易的主要产地。与此同时,景德镇瓷器也传到了欧洲,荷兰人在南渡口将宋代时期的景德镇瓷器贩运到福建泉州。由于元明清时期景德镇瓷器生产的大发展,出口的瓷器越来越多,元代发明的青花瓷也远销国外。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印度、日本和马来西亚都出土了元代景德镇青花瓷的残片。明朝初年,三宝宦官郑和七下西洋,率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远洋船队,先后到达南洋群岛、波斯、阿拉伯等30多个国家。船上的青花瓷是景德镇的重要商品。当时陪同郑和下西洋的马欢写了一本名为《英雅胜览》的书,书中记载“中国人最喜欢中国青花瓷”。此外,美国、非洲和澳大利亚的人们也非常喜欢中国瓷器。据记载,明朝隆庆时期,每年有1200万墨西哥银行银元流入中国,其中相当一部分用于购买景德镇瓷器。所谓“九域瓷商来镇,牙依令设计。”“行于九域,适用于异国”,是景德镇瓷器的真实写照。山有高低起伏,花有高低起伏。景德镇的瓷器生产虽然也经历过风风雨雨,但千年窑火和两千多年制瓷历史形成的漫漫长路,始终是连绵不断,不断向前的。为什么会这样?这有很多原因。
“水土宜陶”,优越的自然条件是发展京瓷生产的前提。景德镇位于江西省东北部,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雨量充沛,水源充足,光照充足。境内山峦起伏,森林资源丰富;附近高岭村出产的“高岭土”是烧制瓷器的优质原料,世界各地都以这种瓷土命名。境内河流纵横,东河、南河、西河、小北港河与长江汇合,再由北向南流经市区,通向鄱阳湖,汇入长江。这样从温度、光线、水源、原料、燃料、运输等方面彻底解决了烧瓷问题,促进了京瓷的发展。由于瓷器历史悠久,代代相传,积累了丰富的制瓷经验,技术全面高超。分工精细,所谓“* * *一片空白的劳动,七十二个方可成”。经过不断改造,窑炉的烧成质量越来越好。同时,由于历史和社会原因,大量制瓷工匠流向景德镇。比如北宋末年,金兵南下,北方的汝窑、定窑、钧窑等名窑的工匠纷纷逃往景德镇。后来元兵南征,南宋灭亡,各地瓷窑被毁,很多能工巧匠逃到这里聚集。这样,景德镇在其原有技术的基础上,不断吸引外来技艺,取长补短,锦上添花,甚至汇聚了世界制瓷技艺的成果,促进了产量和质量的不断提高和品种的丰富。
景德镇的人口构成被称为“五方不幸”,即景德镇周边的都昌、乐平、祁门、博阳、抚州、南昌、余干、余江县、上饶等地的闲散农村劳动力聚集谋生,形成“五府十八帮”的盛况。这些地区的人员为景德镇瓷器生产提供了大量廉价劳动力,这也是促进景德镇瓷器繁荣的重要因素。唐宋以后,景德镇瓷器因为产量和质量的不断提高,名气越来越大。既扩大了市场,又引起了皇室的关注和需求,“朝贡”。还长期在景德镇设立皇家工厂,在景德镇投入大量皇家资金。这样就从市场瓷商和皇室两个方面为景德镇制瓷提供了资金来源。更重要的是,景德镇瓷器闻名于世,大量瓷器销往国外,获得大量外汇。由于资金充足,景德镇瓷器可以不断生产、复制、扩大再生产。
优越的自然条件、高超的制瓷技艺、丰富的人才和劳动力、丰富的资金来源,是景德镇窑千年不衰的几个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