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知道南京刘古琴馆的具体地址吗?

刘先生古琴艺术

作者:林友仁

刘先生的古琴艺术——广灵琴派第十代。为纪念广陵琴派第十代传人刘先生诞辰一百周年,港“制作有限公司”精心制作出版了《刘古琴艺术》光盘画册。这对于苦于找不到古琴素材的古琴爱好者来说,将是一件令人兴奋的事情。

“快乐是心”。音乐以其独特的语言和表达方式展示了人们的心灵和内心世界。即使是语言天才也难免相形见绌。所以,听音乐,用心去感受,才是最真实最直接的。X

本专辑收录的古琴录音包括刘先生为1956全国古琴面试演奏的《樵夫之歌》、《平沙雁》、《山中吟》、《龙香草》、《梅花三弄》、《叶舞秋风》、《墨子愁丝》、《良宵序》等八首钢琴曲。前者由江苏音像出版社和香港雨果制作有限公司合作出版,后者则是首次出版,也是我们目前能听到的最能体现他以正常心态弹琴的录音。由于种种原因,这些录音的质量并不令人满意。但是,尽管我们感到遗憾,我们仍然心存感激。好在毕竟历史上保留了广陵派的代表性钢琴曲,让人真切地感受到广陵派和刘先生弹琴的艺术风格。

白马不是马。任何一个表演流派都是由一定历史时期的一群表演者组成的,其中的个体就是这个流派的本质特征和他的个性的结合体。我们不妨说“刘的广陵派”和“张子谦的广陵派”似乎更为准确。

刘留下的广陵,活在第一世界,可以说是对他未知人生的最大补偿。他的古琴造诣,据之天下自有公旨。

(1)

刘劭,字,名德意,成年后开始使用汉字。1901年10月16出生于陕西省富平县北岭堡一个盐商家庭。我在一所私立学校学习了五年。1914年冬,随父南下江苏扬州。还有他父亲经营的“玉龙颜泉”。当了三年老师,在盐业公司做过文案,文员。他父亲死后。由于刘经营不善,盐业公司于1935倒闭,刘家只能靠典当古董和东西为生。为了生计,经朋友推荐,我在镇江省立师范学院附属小学图书馆做了图书管理员,南通裕华盐业公司职员,江西第二十六临时教养所少尉军需。侯爽去杭州金华应聘,5月回扬州1949。1956周年庆,应邀到南京为查福熙先生组织的全国音乐家采访录制广陵学派钢琴曲。后来,张先生打算在南靖音乐社教年轻人古琴,每月支付微薄的费用补贴生活。有时张、梅月强、林友仁、邓文泉、龚等人都是他的老师。1958,经甘涛先生推荐,在南京艺术学院音乐系教授古琴。1963年回到扬州,受聘为江苏省文史馆馆员。1971年165438+于10月20日不幸去世。

(2)

虽然刘是个富家子弟,但他并没有染上某些富家子弟的恶习。他诚实而慈善。1930左右,在“玉龙”的鼎盛时期,刘对因生活困难或急用而前来求助的亲朋好友和生意伙伴,总是有求必应,慷慨热情。

年轻时,刘热衷于演奏昆曲、箫和演唱昆曲,并从陕西请来著名的拳击手在家中教授武术。此外,他还致力于书法、绘画、铁笔皮雕和道教养生。刘不善交际,但愿意结交武林和艺术界的朋友。拳友刘、徐文泉,画友吴礼贤、陈汉光、金剑武,昆曲友、蒋、徐钟山等。,都与他息息相关。

刘与的钢琴结缘始于1928,当时邀请了孙绍涛先生到家里做家教。他的子女跟随孙先生学习文言文,而他们则拜孙先生为师。孙绍涛(1879-1949),扬州人,出生于曹曼的一个贵族家庭。他的父亲孙檀生是广陵琴派的著名音乐家,是他的家庭教师。65,438+00岁,擅长古文、书法、诗词歌赋。他喜欢唱昆曲,尤其擅长古琴,后随广陵琴派学习,深入了解、丁雨田、琴艺,1912年与胡子夫、王、夏友柏等人创办“广陵琴社”,并升任社长。孙少韬得到一份广陵真传,说他一转眼就死了。刘在明、严老师的指导下刻苦学习。因为孩子多,白天不能练琴,就在夜深人静的时候练琴练武,经常彻夜不眠,不知疲倦。广陵派的钢琴曲节奏很难把握自如,他就反复练习琢磨,直到满意为止。所以学琴的进度很慢,但是很扎实。孙老师在刘家任教三年,为刘的古琴艺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广陵钢琴俱乐部,他经常与时殷梅、、翟晓波、王易之、张子谦、胡斗东、吴若愚、刘景韶等琴家交流、请教。

家世的衰败和人生的变幻莫测并没有使刘消沉,对此他似乎并不介意。这是因为他有一个一直体贴善解人意的老婆,在最困难的时候也能在家勤俭持家。在她的照顾下,她挺过了很多难关,维持了一个大家庭的生存。人生的另一个精神支柱是古琴。在抗日战争时期,他可以抛弃家中的所有物,带着一把古琴到乡下避难,这在当时被他的亲友称为“钢琴热”。可见“秦”已经被他视为生命的一部分,伴随他走过了一生的历程。

(3)

刘自65438年至0956年赴宁后,有了更多的机会教授古琴。他教钢琴,强调“歌不多,但精”,对学生指法要求很严格。一定要达到右手的准确,左手的完美。初学者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