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筝考级需要注意什么?
考生入场后,首先要将准考证交给评委和老师,并报出自己的考号、姓名和所报曲目名称,以便评委核实和准备。考完试别忘了带准考证。
大部分考生比较注重仪态仪表,这是精神文明的体现,值得肯定。笔者注意到,来自某一地区的考生都是十二三岁的窈窕淑女,都穿着各式各样的旗袍,坐在筝前,随着音乐的起伏十分赏心悦目,颇有置身于舞台音乐会的美感;今年,西宁考点出现了新的景象:100多名考生全部身着白色t恤,胸前印有一个巨大的“郑”。在众多专业分级峰会中,显得尤为突出,充满活力。展现了古筝学科正在挖掘的张力和自信,以执着向上的群体冲击激励人心,难能可贵。但我们没有义务提倡或禁止这一点。但也要注意一些不好的现象,比如考试时衣着不整,或者只穿背心、吊带、拖鞋;边玩边大声唱音乐;踩着节拍;像钟摆一样摇头;眼睛看着评委;偷窥等级评价评论…等等。都是不正之风,不要跟风。
古筝考级1问答
1,为什么要考?
答:改革开放后,中国经历了前所未有的经济发展和繁荣。随着经济生活的快速变化,它也为文化生活带来了多样化的选择。人们在丰衣足食的同时,更注重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和文化艺术修养。选择一种乐器作为爱好,不仅可以开发智力,陶冶情操,丰富精神生活,还是一种高尚的娱乐。娱乐娱乐了人,何乐而不为呢?这就是掀起古筝热潮的原因。此外,在孩子的升学、就业等人生重大选择中,往往给予有一定特长的考生“特殊招”或优惠录取的优惠政策,极大地激发了青少年学习古筝的热情。古筝分级考试的目的是对众多古筝学习者的学习水平和艺术水平有一个权威部门认可的评价,可以作为自己业余学习古筝和在社会招生、招聘比赛中的合法有效的凭证。
2.分级轨道有多少级?
答:就目前编辑出版的教材而言,古筝分级曲目一般分为9级或10级。比如中国音乐家协会音乐评分委员会编写的教材,分为9个等级;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编写的教材分为10级。还有其他艺术院校和政府部门出版的教材,也有9级或10级的。无论是分为9级还是10级,其目的都是一样的:第一,这些曲目大部分都是一样的衡量学习水平和艺术水平;换句话说,9级和10级的曲目在演奏技巧和艺术水平上基本属于同一级别。就像坐公交车一样。你要从起点到达目的地,距离是一定的。至于你停几站,这似乎并不重要。第二,无论划分多少个等级,其目的都是为了定义一个专家公认的、相对规范的、易于识别和操作的公约标准,作为* * *遵守的考核依据,从而导致一级、二级的等级划分...九级和十级。其实这完全是近几年学筝和应试热潮的产物。需要说的是,水平不是以数学概念中的加减数来划分的,而是以技术含量作为判断艺术表现的手段。
3.还是那首《西部寒鸦戏水》。为什么有的教材评为五级,有的评为七级?
答:这个问题比较复杂。同一首歌形成不同层次的原因有很多:一是属于同名异曲。就是同一个标题,演奏的曲调和技法不一样或者不完全一样。这种情况多为民间传统音乐。在流传过程中,经过演奏者的不断演奏和创作,演奏技法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出现了不同的风格、特点和流派,从而出现了不同的“传记”和演奏版本。不同版本的曲目,虽然用的是同一个传统标题,但技术含量和演奏难度都不一样。所以“同名不同歌”有不同的层次是很自然的。如《芭蕉窗雨》、《西部寒鸦戏水》、《水莲花》等。
一些经典歌曲,如渔舟唱晚,汉宫秋月,西洋寒鸦戏水,柳青娘等。,表面上看似简单,但实际上艺术张力很大,表现空间很深,很难给出一个精确的层次。所以有些古筝专业老师甚至提出,这样的曲目根本不适合作为古筝评分考核曲目。其次,现在的分级考试中也有一些同名歌曲,但是规定为不同的等级。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很多,但可以归纳为两类:一类是决策者的审美取向不同,比如有的人侧重于欢快热烈的热歌,有的人侧重于歌词优美优雅的歌曲;有人强调左手技能,有人强调右手技能;有的人专注于快速激情,有的人专注于时尚新歌新作品,有的人专注于传统经典曲目;有些人喜欢用两只手玩,有些人喜欢用一只手玩,等等。不同的审美取向会把同一首曲目划分成不同的层次。不排除个别“排外”心理、教派歧视等不健康因素,但问题不大。
4.分级轨道可以灵活吗?
答:不可以,目前分级考试一般是播放同一级别的两首曲目。比如你考五年级,你就弹两首五年级的曲目(限同一本教材)。专八考试弹两首8级曲目,不能“变通”专八考试的6级和7级曲目,也不能用9级和10级曲目代替。
但是有一点可以认可。即在中国音乐家协会考委会出版的《全国古筝演奏(业余)考级作品集》的“序言”中,中国音乐家协会考委会秘书长顾春雨先生说:“对于这套曲目,他(指本书执行主编邱大成)的编辑思想是:‘尽量选取一些有代表性的各流派古筝音乐。同时考虑到郑流派众多,作品众多,在这套作品中不可能全部容纳,所以他主张在这套曲目的基础上,可以适当增加一些自选曲目,供学生在考试时根据某一地区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我认为这既考虑到了国考整体水平的平衡,又有助于推动各种古筝流派的发展,所以我深表赞同。”作者对此也深表赞赏。但是,具体实施起来并不好操作。可行的办法是,各地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组织当地古筝专家集体学习,“适当补充一些自选曲目供学生选择”,经主管部门审批后,方可“灵活掌握”,参照执行。但你必须选择一个要求的轨道,选择一个你自己的。
5.可以“跳过”吗?完成10级需要多少年?
答:是的。按照相关规定,一般从1级到10级,由低到高,循序渐进,逐级评定。但由于分级考试一般一年一次(暑假),学筝的人因学习情况不同,学得慢,学得快。有的同学一年学一级,有的同学一年学两级,甚至三四级(这种现象主要在初级)。如果一年只考一级,从一级到十级就要连续考十年,显然不符合实际需要。
绝大多数的古筝爱好者都是在校学生。平时他们作业压力大,课外作业太多,练琴时间少。根据业余教学的实践经验,他们小学学两级,中学学三级,高级学一级,这样七年就可以读完九年级和十年级。如果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学古筝,到初中一年级基本就能学完十级曲目,不影响初三的中考。
随之而来的还有另一个问题:既然考试可以“跳级”,那是不是也可以跳级?回答前先问“你为什么学古筝?为什么要跳级?如果你自己想通了这一点,答案自然就来了。在我看来,学习古筝也是一门专门的技能。首先要打好基础,苦练基本功,然后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低到高,循序渐进,逐步提高。这就叫自然,要遵循学习和艺术的规律,没有艰苦的经历,没有广博的知识,没有艺术上的丰富积累,是不可能达到很高的境界的。如果你想从3级跳到10级,即使你有一双超人的手,可以把10级子弹打下来,那也可能是你的“10级”。和盖楼一样,你要先打好基础,再盖一层二层三层...太麻烦的话,你想偷工减料,想盖十楼好吗?
6.问:考生不适应考场上的筝怎么办?
你可以带自己的古筝。需要转的话自带郑不麻烦吗?所以考场一般配备两把筝:一把在D调,一把在G调。郑一般是两把钥匙就够了。至于一些变调变调的曲子(一般是高水平),考生可以临时变调或者自备乐器。这里需要注意三个问题:一是由于来回折腾,自备乐器的和弦往往不准,影响演奏效果;第二,你应该学会在演奏古筝时适应不同的乐器。面对陌生的郑时,不要一坐下就弹。首先,你应该轻轻地弹所有的弦(所有的弦)。倾听琴弦的准确性。用左手再按一下,体会一下按弦的硬度的感觉。只需要几秒钟就可以完成。这不仅是一种锻炼和适应,也是一种职业习惯。第三,报考高招的考生需要临时变调,要自己熟练操作。考场上的评委不应该代替高水平考生定调弦。
7.问:一次有多少考生进入考场?
答:没有硬性规定,三到五人不等。有一种说法是,可以让更多的人去听别人的表演,有利于互相观看和学习,取长补短。也有点公开透明。但是缺点也很多,尤其是孩子自制力差,很多人挤在一起也没办法。有时候他们交头接耳,吵吵闹闹,来回走动,总会弄出点动静。有的甚至毫无顾忌的躺在凳子上睡觉。这不仅分散考生注意力,影响考生情绪,而且违反考场纪律,严重影响正常考试,是绝对不允许的。考点主办单位应根据考生的实际情况,适当安排考点内的准考生人数。无论多少人进入考点,都应保持考点安静,秩序良好,不得影响考生正常发挥,违反考点纪律。
8.问:考试能看分数吗?
答:没有。
9.问:性能故障会影响测试结果吗?
答:要看具体情况。如果是自然事故,比如断弦;琴码掉下来,钉子飞掉等意外。在不影响考试成绩的情况下,评委一般会原谅;但如果是人为失误,比如弹错、漏弹(少弹)、多弹、忘曲、中断等失误。,评审团会酌情扣分,失误多了当然会影响表演。
10,Q:经常会出现正在进行中的表演被评委叫停,或者评委直接指定只播放歌曲的某个片段的情况。这会影响表演的完整性吗?为什么不完整的演奏两首曲子再停下来呢?
答:首先需要说明的是,这纯粹是评委掌握的评价技术问题,也就是俗称的“替考”。所谓“随机测试”,就是有目的地选取歌曲中一些技术和艺术含量比较集中的代表性曲目,指定候选人进行表演。这有三个原因:
一是考点主办方提前安排的考生人数多,不可能在规定时间内考完,必须考完;评委们不得不压缩时间,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曲目来演奏。第二,没有必要仅仅通过衡量考生的表现水平,就让其从头到尾发挥。事实上,有经验的评委只需要在前一两分钟就能看出候选人的音乐资质、基本功和艺术表达能力。随后的听证会只是对他判断的再次验证。当然,评委们也不会忽略一些高难度的技术性或色彩丰富的段落,通常选择这样的段落来指定候选人演奏。如果难点能玩好,简单的可以忽略。第三,有相关规定负责,允许评委指定候选人现场播放某些片段或随时终止其表演。
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的分级测试都是“随机测试”。只要能在考点规定的时间内考到规定数量的考生,评委们总是愿意听完整场演出的。
问:考生在考试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
答:考生录取后,首先要将准考证交给评委老师,并报出自己的考号、姓名和报考的曲目名称,以便评委核实和准备。考完试别忘了带准考证。
有三个普遍性的问题需要注意:
首先是克服紧张情绪。考试紧张是大多数人的一种“临床诱因”,年龄越大,概率越高,“症状”越严重。分析原因无非是心理压力大,害怕考不好;或者技术不完善,担心表演中失败;有些人不适应陌生的环境等。,可能会导致情绪紧张。克服紧张的根本方法是平时苦练基本功,做到技术过硬,把曲子背得滚瓜烂熟,弹得游刃有余,这样考试自然会有信心,有信心就不会紧张。所谓“艺高胆大”,就是最简单的道理。如果实在不行,假装不紧张就行。此外,寻找更多的锻炼机会,提高对陌生人和生活环境的适应能力,也是可行的方法之一。
二是备考。比如检查古筝的调音是否准确,试弦的张力是否软硬,钉子是否磨损合适,琴架和琴凳是否安全搁置,高度是否合适等等。,从而尽量避免当场失败。
第三,最重要的是排除一切杂念,全神贯注,专心打球。这是每个表演者必须具备的艺术素质和表演风格。
大部分考生比较注重仪态仪表,这是精神文明的体现,值得肯定。某个地方的考生都是十二三岁的窈窕淑女,都穿着各式各样的旗袍,坐在郑的前面。随着音乐的跌宕起伏,十分赏心悦目,有一种置身于舞台音乐会的美感。在一些考点,100多名考生全部身着白色t恤,胸前印有一个巨大的“郑”。在很多专业考试会上,特别与众不同,特别有活力。展现了古筝学科正在挖掘的张力和自信,以执着向上的群体冲击激励人心,难能可贵。但我们没有义务提倡或禁止这一点。但也要注意一些不好的现象,比如考试时衣着不整,或者只穿背心、吊带、拖鞋;边玩边大声唱音乐;踩着节拍;像钟摆一样摇头;眼睛看着评委;偷窥等级评价评论…等等。都是不正之风,不要跟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