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学敏简介。

1962天津中医学院毕业,天津中医学院副院长兼天津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院长,成都锦江人民医院名誉院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的国家针灸临床研究中心主任,国家针灸专科医学中心主任,天津市针灸学科学术带头人,天津市CPPCC常委。

1962 10月~ 1968 6月天津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医师。

1964年9月~ 1965年9月,卫生部针灸研究班学生。

1968年9月至1971年4月,中国参加阿尔及利亚医疗队。

1971 4月至今天津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教授、主任医师。

1971被任命为针灸科主任。

1979晋升副主任医师。

1981被任命为第一附属医院副院长。

1983晋升副教授,同年被任命为附一院院长。

1987晋升主任医师。

1991晋升为教授,同年被任命为天津中医学院副院长。

他在国内外多个学术组织和期刊担任兼职。现任中国针灸学会副会长、天津市针灸学会会长、中国针灸临床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中医学会巴伐利亚第一副会长、欧洲中医药协会顾问、美国东方医学基金会顾问、美国中医学院和中医研究院名誉院长、《中国针灸》杂志编委会副主任、 《中西医结合临床急救衬衫》编委,《中国医院管理杂志》副主编。

2014、10年10月30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在京联合召开第二届国医大师表彰大会,授予石学敏等29人“国医大师”荣誉称号,享受省部级先进工作者、劳动模范待遇。自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致力于世界公认的三大疑难病之一中风(脑梗塞、脑出血)的针灸治疗研究,创立了“醒脑开窍”针法,开辟了治疗中风的新途径,提高了中风的治愈率,降低了致残率。目前,“醒脑开窍”针法的临床和实验研究已达到分子基因水平。20世纪80年代初创立的“计量学中的针灸”学术概念,填补了针灸发展的空白,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疑难杂症的治疗。多年来,取得了20多项科研成果,发表了30多篇论文,培养了20多名博士生。出版《中医纲要》、《石学敏针灸》等20余部著作。“醒脑开窍”针法和“手法计量”多次入选高等教育教材。近年来,在“醒脑开窍”针法理论的基础上,创立了“中风单元”疗法,先后发明了“脑血栓片”、“齐丹偏瘫胶囊”,开创了治疗脑血管疾病的新思路。

石学敏院士是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学科的学术带头人。从事针灸和老年医学的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40余年。他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使他博采众长,勇于创新,敢为人先,形成了他独特的学术思想体系。石学敏院士一直坚持继承、发展和发扬我国传统医学,坚持“中西医结合,中西医结合”,针药结合,形神兼备。他创立的醒脑开窍针法,治疗中风疗效显著,创造了世界医学史上的神话。他率先提出了针刺手法的量化理论,并进行了相关研究,确定了捻补泻手法的新定义和量化操作,使传统的针刺手法向规范化和量化发展,极大地推动了中医现代化进程。基于40多年的临床经验和独特的学术思想,我们开发了三种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新药“齐丹偏瘫胶囊”。该产品临床疗效显著,充分体现了中医辨证论治理论体系的精髓,已成功获得新药证书并投入市场。1,建立醒脑开窍针法,开辟中风治疗新途径;

20世纪70年代末,石学敏创新性地提出中风的根本原因是“肝风挟痰,痰浊中阻,瘀血遮脑,致脑闭而不能导气”的认识,确立了醒脑开窍的原则和针刺的方法,在治疗中风中取得了显著疗效,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从而建立了从脑论治中风的治疗体系,制定了具有明确量化规范的针刺手法,改变了传统的以取穴为主,缺乏明确量化规范的取穴原则和针刺方法。通过采用国际公认的诊断标准和爱丁堡斯堪的纳维亚疗效评价标准,对4005例不同临床分期的脑血管病住院患者进行系统、严格的对比观察,临床治愈率和有效率在急性期分别为48%和83%,恢复期分别为42%和62%,先兆期分别为67%和90%,明显优于传统针灸和中西医治疗。对于针刺的机理,他对脑血流量、血液流变学、脑内神经递质代谢、脑血管功能、形态学与脑代谢、细胞内钙超载乃至基因水平等进行了深入系统的临床和基础研究。揭示了这种针刺方法治疗中风的主要机理。研究结果表明,这种针刺方法对上述异常改变和脑梗死相关危险因素具有多方面的良性调节作用,尤其是针刺可调节血管功能,促进缺血区血管代偿性开放,改善脑代谢,增加自由基清除酶活性,调节氨基酸的过度兴奋性,抑制细胞内钙超载,改善脑细胞和超微结构的损伤,促进高热蛋白的合成,调节不同脑区c-fos基因的表达,因此针刺可用于治疗中风。由他设计、实施并主持的“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的临床与实验研究”于1995年通过天津市科委鉴定,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995,是目前中科针灸研究所获得的最高科技奖励,并作为1998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大科技成果推广项目之一在全国推广应用。

2.建立“针刺手法计量学”的新概念,开辟针刺手法研究的新领域;

针刺手法的实施是针刺治疗疾病的关键环节。历代针灸手法概念模糊,缺乏规范的量化操作,使医生难以掌握,影响临床疗效的提高。他在针灸治疗中风量化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九种疾病的针灸量化规律,并通过严谨的实验研究,率先提出将针刺力度的方向和大小、作用时间和两次针刺间隔作为针灸量化研究的四大要素,使传统针灸方法向规范化和量化方向发展。此外,他根据扭转的频率、幅度和作用方向,提出了最常用的扭转补泻手法的定量定义和规范化操作,即扭转幅度小于90度,角频率快(每分钟200转以上)为补法;反之,扭转幅度大于180度,频率较慢(每分钟小于60转),更新了“拇指向前扭转补,向后扭转泻”的传统定义和操作。主持完成的《针刺手法量化研究》获1986年中医药重大科技成果二等奖。

3.针灸基础理论的完善和发展。

在针灸的基础理论——腧穴功效和经络疾病方面的研究有着深厚的造诣。在腧穴学方面,古代文献对腧穴功效和主治的认识只是罗列了一些病症,缺乏用中医理论对腧穴功效进行高层次的归纳和总结,以确立其主治。石学敏教授根据历代文献并结合现代临床实践,首次对14经脉361穴的功效进行了系统的归纳和总结,完善了腧穴理论体系。

在经络研究中,2000年以前编写的《灵枢经络》一章是经络理论的基础,12经络是重点内容,是指导针灸临床的重要依据。但由于古代汉语的艰深难懂,学习者很难理解历代病证的实质。石学敏院士结合现代临床实践,对各脉诊病组进行了分析和划分,并与现代相关疾病进行了对比研究,对12的脉诊病系进行了科学的破译和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