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写作培训课程
但是到底什么是新媒体写作呢?新媒体写作的底层逻辑在哪里?新媒体写作和传统写作有什么区别?你是从事还是打算从事新媒体写作,你真的懂吗?
6月13日晚,《谈写作》老师辛凯·萧艺先生回答了这些问题,详细讲解了新媒体写作的四大技巧和作家的三种心态。
要理解新媒体写作的底层逻辑,首先要知道什么是新媒体写作。
通俗地说,我们可以把通过“手机”这个媒介的写作称为新媒体写作。比如微信朋友圈、微信官方账号、微博、头条等。
与传统纸媒相比,新媒体写作的题材更广,门槛更低。毫不夸张地说,在现代社会,每个人都相当于一个自媒体人。
准确地说,新媒体写作的定义可以概括为下面这句话:
从上面的定义不难看出,新媒体写作有三个特点:
1.目标价值写作
新媒体写作与传统文学写作最大的区别在于,新媒体写作针对性强(受众明确),能给读者带来特定的价值。
正如老师在《新媒体写作的本质是什么?文中提到,很多新媒体写手都有自己明确的定位。
比如彭小六的微信官方账号写作,主要是为喜欢阅读的人提供持续的价值。秋叶大叔,专注PPT。樊登主要谈论书籍。银行螺丝钉是理财的公众号。还有一些公众号专门写情感故事,育儿,职场,婚姻等等。
新媒体写作在准确定位受众的基础上,还要求作者不断输出有价值的文字。这个值随着不同的受众而变化。
比如老师自己就喜欢有“干货”的文章。这样的文章可以解决他们在育儿、生活或工作中的一些困惑——这就是价值。从这些文章中,她也能看出作者独特的思想和观点,这也是“价值”的体现。
如果读者的心态是这样的,那么作家就应该思考自己应该怎么写才能给读者带来价值。只有想清楚这个问题,才能真正开始新媒体写作。
2.互动写作
新媒体所有文章都有评论区,作者和读者可以实时互动。新媒体写作的交互性至少有三个优势:
1)增加用户粘性:大多数读者都喜欢去评论区,无论是其他读者的评论还是作者的回复,都能增加阅读的乐趣。而且,他们还可以回复其他读者的评论,从而产生更多的参与感。
所以作为新媒体的写手,可以有效利用评论区的功能,增加用户的粘性。
2)为作者提供反馈和指导:通过评论区,作者可以快速获得读者对文章的反馈。
比如文章能不能吸引读者的注意力?你能解决读者的问题吗?是不是还有一些没解决的问题?通过与读者的互动,作者可以得到反馈,不断调整自己的写作方向。
3)为作者的二次创作提供灵感:作者与读者的互动是双方相互受益的过程。作者可能会从读者的反馈中找到再创作的灵感。
例如,老师提到李笑来是一位特别能与读者互动的创作者。他会记录和积累在与读者互动中产生的灵感,作为他下一次再创作的源泉。
3.有一定的方法论写作套路。
新媒体写作从文章构思、故事选择、框架构建、标题和开头都有一定的成型方法论。我们还可以通过各种渠道来学习这些方法,并将它们应用到我们的写作实践中,包括:
1)参加写作培训班:可以学习到比较完整的写作体系和方法,也可以进行实践,得到老师的指导;最重要的是找到一群频率相同的人,互相鼓励,更好地坚持写作。
2)写作书籍的主题阅读:你可以列一个关于新媒体写作的主题书籍清单,进行主题阅读。这些书可以在知乎、邢航等平台求助,也可以咨询写作老师获得。通过大量的阅读,我也可以逐渐探索写作的底层逻辑、框架和体系。
3)直接拆解优秀平台上的文章:即找到自己喜欢的同类型文章进行拆解、模仿、练习。这是一种更高效快速的学习方法。富兰克林用这种方法学习写作。
据说为了练习写作,他专门买了英文杂志《观察家》反复研究,仔细推敲了几篇文章,然后放下杂志自己写这些文章,再和杂志上的这些文章对比,看看自己的不足。
就这样,经过不断的训练,他自己的写作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为他成为一名作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这些被模仿练习过的文章也可以放到平台上,得到读者的反馈;并且可以根据反馈进行自我调整。
在《给大师们的写作课:好的写作是读出来的》中,作者舒总结了四个“有”的文章写作方法,即有用、翔实、有力、有趣。这也可以用来指导我们写新媒体。
1.有用:这是新媒体写作的核心要素,即文章要为读者提供价值。
比如我们要写阅读文章,什么样的文章才有价值?老师建议有两类文章可以尝试:
首先是关于书单的文章。中国公民的年平均阅读量较低,平均不到5本书,所以阅读文章受众广泛。
如果作者博览群书,他可以从他读过的书中挑选对读者有价值的书并加以介绍。这种书单文章可以节省读者查找和查阅的时间,也可以为读者提供一些思考方向。
关于这一点,我个人有一些体会。我写过两篇关于书单的文章,一篇是关于经典书籍的介绍,一篇是关于写作书籍的介绍,都收获了不错的阅读量和读者反馈。
其次,你也可以试着打开手稿来写。也就是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或者生动的例子来解读原著中枯燥难懂的内容。通过将书中抽象的概念形象化,开放式手稿相当于在读者和作者之间搭建了一座沟通的桥梁。
所以,写稿子不仅对作者本人有意义——可以加强对书中概念的理解,对工作和生活有帮助。同时也能启发其他正在阅读或想阅读这本书的人。
这些都是价值的体现。
2.素材:指文章有作者自己的真实经历和独特的新鲜细节。而这个细节无论在何种程度上都是不可想象或捏造的,丰富而真实的细节和感受。
那么,怎样才能有这些生动翔实的素材呢?这离不开日常生活中的积累。
老师建议我们要多关注生活中的物质,比如身边的广告文案,热门时间,身边的大事件。最好是调动一切感官,全方位捕捉信息和素材,就像给自己装上雷达一样。
作家善于捕捉素材,这会增加他们对世界的了解,使他们更加敏感和敏锐。把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悟写成文字,会给读者带来独特而深刻的感受。
3.强大:包括思维和感情。
1)思维的强弱:思维的深度往往决定文章的高度。作为作家,我们常常需要问自己,我们能不能比别人想得更多?你能想到别人想不到的东西吗?能否挖掘出事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
世界是复杂的。作为一个作家,要透过复杂的表象,找到背后的规律和本质,呈现给读者。
2)感情的强度:即让读者感受到温度和感动,用真诚和情感打动读者。
4.有趣:大家都喜欢看有趣的文字。作为一篇新媒体文章,写得有趣、吸引人更重要。
有趣的文字可以让作者的想法更容易被读者理解。正如,老师在《把握四个一,告别自鸣得意的写作》一文中写道,
如果抽象的内容能够通过生动的语言、故事、寓言或比喻形象化、鲜活化,读者就会不自觉地理解文章所要传达的道理。
对于初学者来说,一开始可能并不“有趣”,需要慢慢训练,在简洁明了的基础上追求生动、形象、有趣。
1.工匠精神:写字是一门可以学习的技能,需要不断的练习才能掌握,最终达到完美。写作,本质上是一门“手艺”,要求作家具有和“工匠”一样的工匠精神。
写一篇文章就像雕刻一件艺术品,初稿完成后,还需要仔细打磨。初稿和终稿往往相差甚远,我们的文字会在反复修改中接近准确和完美。
所以好的作品从来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改出来的。
2.坚持到最后:有很多新媒体写作的高手,看似一夜成名,但他们对写作的坚持往往是几年。也许我们无法想象他们痴迷于写作的精神。
所以,对于写作,我们要问自己,我们够坚持吗,能坚持多久?是不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每天问自己这个问题,坚持下去,你会看到希望的曙光。要知道,成功之路并不拥挤。因为坚持走路的人不多。
3.摆摊心态:写作的摆摊心态不代表可以随便写。而是要把自己的文章当成一个产品,可以提供价值,可以解决读者的疑惑。
老师指出,新媒体写的文章,一定要经过市场的检验,让读者来评判。创作者需要根据阅读数据和读者反馈,不断修正和调整自己。
总之,新媒体写作不同于传统文学写作,有着独特的规律和方法。如果打算从事新媒体写作,需要掌握一定的方法,全力以赴到底。
深入分析市场和用户特征,以读者为中心,创意价值输出;这最终会被读者看到,被市场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