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大学的专业是什么?

大学专业:

济宁职业技术学院(高职高专)综合类公共办公室

官方网站:/

官方地址:山东省济宁市

官方电话:0537-2225775,0537-2285775。

邮箱:jnzyjsxyzs@126.com

济宁职业技术学院是2000年6月5438+00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它位于山东省济宁市,是儒家思想的发源地和礼仪之邦。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这里绿树成荫,环境优雅,是读书求知的理想之地。现有教职工755人,专任教师662人,教授、副教授193人,博士、硕士462人,“双师型”教师占90%以上。以企业工程技术人员为主体的兼职教师600余人。学院拥有16个教学科研单位和20个教学辅助单位,紧密契合地方装备制造、文化旅游、全省“新硅谷”的发展需求。设置了16类59个专业,建设了智能制造、汽车技术、计算机技术、智能建筑、“互联网+”业务等适应新旧动能转换的10优势专业群。拥有47个校内实训中心,机电、数控、汽车等3个校内工厂,建立了400多个校外实训基地。获批济宁市装备制造业1实训基地,拥有厅级、省级、市级创新平台15个。全日制在校生18000余人,毕业生就业率98.07%。学院自成立以来,以“以德育人”为根本任务,以重点专业建设为平台,以体制机制创新为突破口,以培养模式改革为主线,以文化教育为亮点,抓改革、促创新、求突破,朝着“学生光荣、企业首选、家长满意、社会信任”的目标迈进,走出了一条“产教融合、校企* * *合一”之路。学院不断优化治理体系,完善制度标准,创新运行机制,大力推进管理的法制化、规范化、精细化、信息化、科学化、人性化。办学行为更加规范,办学活力显著增强,办学质量不断提升,多方参与的质量评价和保障体系不断完善,核心竞争力和社会声誉显著提升。批准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品牌专业群、高水平专业群、试点专业、骨干专业等国家级、省级专业建设项目52个,国家级、省级专业教学资源库2个,国家级、省级精品课程和优秀资源59个,教育部1+X证书试点项目32个。培养了9个国家级、省级教学团队,2个省级名师工作室,1个省级创新团队,15名全国劳动模范、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省级突贡专家、省级教学名师、齐鲁文化人才、二级教授。承担国家、省、市、横向教研项目345项,获得国家、省、市教研成果奖323项,其中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山东省教学成果奖特等奖2项、一等奖4项,山东省政府文化创新奖2项。学生参加过技能比赛、文体比赛等全国性比赛。学院获批国家职业院校数字化校园建设实验学校、全国首批职业院校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省级众创空间。入选中央电视台“职业院校巡礼百强”,荣获山东省校企合作先进单位、山东省政府文化创新奖、省级教育信息化示范单位、山东省最具竞争力职业院校,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文明单位。治理体系和监督体系双重联动,推动管理法制化1。完善学院的治理结构。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完善领导班子分工。修订党委会议事规则和院长办公会议议事规则,严格执行“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坚持定期召开党委会和院长办公会议,通过OA系统发布会议纪要,定期检查汇报落实情况。设立学院董事会,明确组成规则、权责和运行机制,深度参与学院重大事务的协商、磋商和议事。定期召开职工代表大会,多种方式参与,讨论协商。依法设立院系两级学术委员会,明确议事规则,依法行使学术事务的决策、议事、咨询等职权。2.巩固学院督导制度。学院纪委与监察室合署办公,通过“三转”,纪委聚焦监督执纪问责主业。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实行党风廉政建设年度考核和年度责任目标“双清单”制度,制定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方案和作风效能问责实施意见。成立考核办公室,制定《单位年度绩效考核办法》。调整信息公开领导小组,设立信息公开专栏,公开入学考试、金融资产、费用管理、评价考核等信息。3.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开展诚信招生承诺活动,杜绝虚假招生和有偿招生。开展学籍信息核查活动,完善学院“学籍管理系统”,确保学籍电子档案数据准确、程序规范。开展教学标准落地活动,每年组织专业市场调研,调整专业设置,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完善课程标准。开展标准化实习管理活动,完善顶岗实习管理措施,建立学生顶岗实习信息管理系统,坚持直接学习,实行顶岗实习“三合同”、双线监控、多次考核。开展平安校园创建活动,落实“一岗双责”责任制,学院主要领导与各部门、各单位负责人签订平安校园建设责任书,优化学院应急预案,构建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体”安全体系。开展财务管理标准化活动,完善财务管理制度。整合系统标准和管理程序,促进管理标准化1。制定学院章程。坚持依法治校,改革创新,务实有效,学院章程顺利通过省教育厅审批。保证了学院的科学决策、民主参与、依法办学、规范管理和高效运行。2.完善决策体系。修订了党委会议议事规则、院长办公会议议事规则和学术委员会章程,制定了职工代表大会章程和学院理事会章程,规范了民主决策制度、学术决策制度和社会各界参与决策制度。学院教学部实行党政联席会议制度,保证了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3.完善配套制度。根据学院章程,制定完善了教职工代表大会、学生代表大会、学生管理、教学、科研、考试招生、就业、资产、财务、后勤、安全、对外交流与合作等制度,进一步推进了依法治校。4.优化管理程序。按照制度标准,规范工作程序,细化管理流程,形成规范科学的内部管理机制。加强管理制度、标准和流程的宣传学习,将执行情况纳入年度绩效考核体系,加强监督检查,明确奖惩机制。团队建设和激励机制同步推进,促进科学管理。根据国家对职业院校管理人员的职业标准和工作要求,针对学院领导、中层和基层管理人员,分类制定岗位标准,明确工作任务,细化能力要求,引导管理人员不断提升岗位胜任能力和执行力。2.加强分层分类训练。围绕* * *性要求,突出个人需求,为管理者制定各种培训计划。为管理干部举办暑期培训班;开展领导干部能力提升专题培训、辅导员专题培训等系列活动;学院新媒体及时发布国家路线方针政策、最新职业教育文件、前沿职业教育理论和创新实践案例,促进了管理者的自主学习和自我发展。3.完善激励保障机制。建立培养和选拔优秀管理人才的科学机制。实行辅导员队伍管理,聘请了一批正副职辅导员。积极推进专业岗位竞争性招聘改革,实行专业技术岗位首次分级聘用。完善《员工年度绩效考核办法》,强化目标考核,考核结果与职业发展和绩效收入紧密挂钩,激发了内在动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推进管理信息化1。建设智能校园。以全国职业院校数字化校园建设实验学校建设为契机,投入2000多万元进行信息化建设,建设管理、服务、教学、科研大数据采集系统和平台,优化管理流程,服务科学决策;大力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过程的深度融合,建设智能移动在线学习平台、教学管理运营控制中心、素质教育支撑平台建设* * *享受资源库,打造线上线下混合教学课堂新形态。2.完善管理信息运行机制。建立信息化管理体系,进一步明确信息管理中心的职能定位,确定不同岗位专职人员的职责,完善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和技术支持服务体系,确保系统数据的全面、及时、准确和安全。3.提高教师的信息应用能力。开展教育信息化专题培训,举办信息化管理和教学竞赛,增强管理者的信息意识,提高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记录、更新、收集和分析各类数据的能力,不断增强诊断和改进学院管理的能力。启动教师线上线下教学模式改革、信息化教学大赛等活动,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文化教育和技能培训双向嵌入,促进管理的人本主义1。凝练学院核心文化。总结提炼出“尊德尊能”的核心文化、“尊物信道”的校风、“诲人不倦”的教学精神、“边学边学”的学风、“规范、勤奋、卓越”的人才品质,形成独特的文化认同,通过板报、橱窗、走廊、广播电视、新媒体进行传播,充分发挥其在学院的管理作用。2.创新“三融合、三入口、三课堂”的文化教育体系。倡导“生态树”文化教育的成长模式。以“高素质、高技能、高才能”的人才目标为果实,“文化三进”的载体是茎、枝、叶,“文化三融”的内容是阳光、雨露、氛围,“三课”是四季的体验,“专兼职”教师是园丁,“三协同”机制是复合肥,构成了“三融、三进、三课”的文化教育生态系统,丰富和发展了素质教育。3.构建“四位一体”的文化教育课程体系。抓住“课程”这一文化教育的瓶颈,推进教育文化的课程开发和教学转型,形成包括文化专业课、文化沉浸课、文化活动课、文化养成课在内的“四位一体”的文化教育课程体系,实现文化教育的课程化、学习差异化和制度化。4.创新三梯度体验式教学模式。第一梯度渗透体验,文明校园滋润文明言行,孔子学院等文化讲座滋润道德品行。第二次梯度习得体验,在课堂上,老师们怒起指导中学,非遗图书馆大师口口相传教中学,“三孔四梦”现场体验,中学,虚拟网络穿越和中学。第三梯度实践体验,社团活动,社会实践,日常实践。在身心体验中,学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固化为习惯。确保系统与诊断改进的有机结合,促进管理精细化1。培养质量文化。编制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和运行实施方案,贯彻“三圆”教育质量理念,培育具有“经济”特色的“规范、勤奋、卓越”质量文化。营造“人人关心质量、人人创造质量、人人享受质量”的质量文化氛围。2.建立质量保证体系。以学生成长为核心目标,依托智能校园数据共享平台,构建全要素网络化的“五系统、五层次、一平台”质量管理与保障体系,在学院、专业、课程、教师、学生等不同层面建立完整且相对独立的自我质量保障机制,形成学院承担质量保障主体责任、各系统协调推进的工作格局。3.对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进行诊断和改进。依托智慧校园数据共享平台,各部门、各单位围绕学院、专业、课程、教师、学生五个层面,按照诊断项目、诊断要素、诊断点进行自我完善、自我提高,实现“自主决定、自主标准、自主实施、自我诊断、自我提高”的闭环推进,形成提升人才培养和办学质量的长效机制。

其他信息:

本科专业包括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应用化学、安全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心理学、初等教育、学前教育、行政管理、经济学、电子商务与法律、美术学、视觉传达设计、数字媒体艺术、环境设计、产品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生物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酿酒工程、生物制药、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数学与应用数学、金融工程、应用统计学、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体育、运动康复、英语、历史、文化产业管理、酒店管理、测绘工程、物理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音乐学、舞蹈、舞蹈表演、中文专业课有应用化学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心理咨询、学前教育、初等教育、证券与期货、 思想政治教育、行政管理、环境艺术设计、艺术教育、食品生物技术、医药生物技术、农业生物技术、数学教育、体育、英语教育、旅游管理、电气自动化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音乐教育、中文教育、文秘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