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教研的主体是学校还是教师?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全面推进。新课程改革促进了现代学校教研活动的物化和创新,促进了教研制度的重构。一个适应新课程、以学校为本位、以学校发展为目标的“校本教研体系”正在教改实践中重构。在教研制度重构的实践探索过程中,对校本教研的理论问题有许多不同的认识和理解,比如对校本教研的主体是什么有许多不同的看法。本文对这些不同观点进行了分析,以期进一步明确校本教研的主体。如果校本教研的主体不是很明确,就会涉及到校本教研其他方面的确定,我觉得甚至谈不上如何开展校本教研。一、关于校本教研课题的三种不同看法1。有人认为校本教研的主体是教师:(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朱慕菊指出,校本教研是将教研的重心转移到学校,以教师为研究主体,既涉及理论人员,也涉及专业人员。强调理论指导下的实践研究,既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又注重总结经验、完善理论、探索规律和教师专业发展,是保证新课程实验深入开展的新的推进策略。(2)曹认为:“校本教研是一种融学与教研为一体的学校活动和教师行为。本次校本教研的主要特点是:以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目标,以教师为研究主体,研究解决实际教学问题,总结提高教学经验,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学校型组织。”(3)陈认为,它是指以学校为基础,以学校教学实践中的现实问题为研究内容,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以促进师生发展为研究目的的教学行动研究活动。“校本教研”的简称。2.认为校长和教师是校本教研的主体:(1)所谓校本教研,简单来说就是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从学校的实际出发,依托自身的资源优势和特色。校本教研有三个基本含义:①研究性教学,包括教学内容、目的、手段、教学模式及其构建、教学设计与实施、教学评价等。在当今时代,是研究课程及其实施,尤其是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2)从学校实际出发,根据新课程的要求,从学生状况、教师构成、学校的历史、现状和资源环境出发;③教研的主体是学校领导和教师。教学质量关系到学校和学校里人的荣誉和生命。我们的教育正处于一个大变革的时代。素质教育的实施,教育管理和教育体制的不断创新,正在进行的课程改革,都要求教育工作者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彻底改革传统的教与学的方式。面对这场革命,学校应该承担起教育教学研究的使命。随着学校主体意识的觉醒,校本理念越来越被广大学校所接受,学校确定了自己在教育教学研究中的主导地位。(来源:阳光教育联盟网站——文章《校本教研的方法与模式》)(2)所谓校本教研,简单来说就是为了改善学校的教育教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从学校的实际出发,依托自身的资源优势和特色,最经典的解释是“为了学校,立足于学校,在学校”,意思是校本教研旨在改善学校实践,解决学校自身面临的问题;学校自己的问题应该由学校里的人来解决;要根据学校实际,安排好学校管理、教学、师资培训等一系列工作。特别需要强调的是,校本教研的目标是为了学校自身的发展,校本教研的主体是学校校长、行政人员和各学科教师。那些专业的研究者,上级领导,社区,家长,都可以对学校提出宏观的要求或者具体的指导,但只是联盟,可能会起到很大的作用,但不能代替校长和老师。(来源:“回到刘国庆博客”)。认为校本教研的主体是学校的存在:(1)卿平海认为校本教研有四个要素:一是旨在解决我校教学发展中的突出问题;第二,我们学校的老师是研究骨干;第三,选择符合我校实际的研究方法和有效的教学改革措施,在我校教学活动中实践教学制度改革;四是及时将研究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促进我校教学发展。(2)于认为,校本教研旨在促进学校的发展,使学校具备研究能力,形成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创新、自我超越的内在机制,成为真正的学习型组织。校本的基本内涵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为了学校;第二,在学校;第三,立足学校。教师、教师集体和专业研究者是校本研究的三大核心要素,构成了校本研究的三位一体关系。教师的自我反思、教师的集体同伴互助和专业研究者的专业指导是开展校本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化的三大基本力量,缺一不可。(3)也有人认为校本教研着眼于学校的整体规划和发展,从学校的实际出发,以具体实践为立足点。在上级教研单位的直接指导下,校长、教师、学生共同参与教研,旨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科研能力。(4)也有人认为,认识论意义上的“校本教研”是指以单一学校为研究主体,以解决实际教学问题为目的而构建的教研体系。二、关于校本教研主体的三种不同观点的分析上面我们看到了关于校本教研主体的三种不同观点,也就是说现在校本教研的主体并不明确,所以我们有必要通过分析来解决这个问题。下面我将详细分析三种不同的观点。首先,分析了校本教研的主体是教师的观点。校本教研的主体是教师的代表性观点就是我上面列举的。从他们对校本教研主体的确定来看,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过去教研的主体一般是专业研究者,教师不是研究的主体。所以,要改变现在这种状况,就要把研究的主体地位还给教师。毫无疑问,教师应该而且必须进行研究,而且必须有这个地位。问题是教师研究的本质是不是校本教研?如果是,如何解释「教师本位教研」的概念?实际上,以教师为主体的研究是教师本位的教学研究,以学校为主体的研究是校本的教学研究。持这种观点的人没有理解这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导致了这样的错误。从理论和概念上讲,如果说学校是校本教研的主体,那么作为学校主体中人的因素,师本教研从属于校本教研,是校本教研的组成部分。但是,两者毕竟不同,不能混为一谈。教师作为个体在学校系统中的独立行为如果不是学校行为的一部分,那只能是个人行为。所以看到老师在做研究,一定要具体分析。如果是有组织的学校行为研究,这种以教师为主体的教研就是校本教研。在我接触的实际工作中,经常能听到很多学校的校长。经常有人说校本教研就是老师在搞研究,好像跟校长们没什么关系,因为他们对校本教研的主体认识不清楚。其次,校本教研的主体是校长和教师的观点。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校本教研的主体不仅包括教师,还包括校长。这似乎比第一种观点更全面,认为校本教研不仅是教师的事,也是校长的责任,甚至认为校长是校本教研的第一责任人。但是,我们知道校本教研概念中的“学校”是什么意思,这是大家都知道的。如果是学校,校本教研是指学校研究。我们知道,学校是专门从事教育教学的机构,它包括人的因素、物质因素和管理因素。学校进行研究的,是指学校中人为因素和物质因素进行的管理活动。在这些因素中,人的因素是研究活动的主体,而物质因素是研究活动的客体。人为因素包括学生、教师、校长和其他服务人员。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校长和教师是校本教研的主体,但实际上他们把学生和其他服务人员排除在学校研究的人为因素之外,认为学生和其他服务人员不是研究的主体,认为学生和其他服务人员等同于学校中的物理因素。从这样的分析中,我们不难看出这种观点的问题。如果一个学校在做研究,只有校长和老师在做,学生和其他服务人员不做,特别是学生不做研究,那是学校在做研究吗?我们知道,谁是学校的主人?学生、校长、老师等服务人员都是为学生服务的人,都是仆人。主人不是学习的对象,仆人却成了学习的对象。这是学校的研究吗?再次,分析了校本教研的主体是学校的观点。认为校本教研的主体是学校是正确的。在校本教研的概念中,“校”是指学校。其实,学校是校本教研的主阵地这一点已经很明确了。这一观点准确地把握了校本教研的概念实质,也能区分校本教研与教师本位教研,也赋予了学校的主人——学生研究的地位。只有把校本教研的主体确定为学校,才能在实际的研究过程中确定正确的研究对象,即研究制约学校生存和发展的问题,而不是教师个人的问题。只有当校本教研的主体确定为学校时,所有的学生、教师和服务人员才能在校长的领导下合作研究。只有把校本教研的主体确定为学校,才能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总之,由于校本教研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明确校本教研的主体非常重要。现在对校本教研的主体有不同的理解,有必要有一个统一的看法,这对我们进一步开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具有重要意义。希望我的上述观点能为进一步明确校本教研的主体做出一些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