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新闻媒体上的专业英文书?

关于准记者培训班的思考——南方周末编辑讲座

看完这个所谓的准记者培训班,两个字形容看完之后的感受——绝对!也可以用四个字来形容——绝对值!标题引自南方报业集团总编辑杨兴峰先生为本书序言设置的标题,不过我改了一下,把记者改成了媒体人。

终于明白为什么南方报业传媒集团被称为传媒业的“黄埔军校”了。它也从事媒体。为什么新闻差距做得这么大?这个差距在哪里?当我花32块钱买了《准记者培训班——南方周末编辑听课实录》后,没几天就把这本书看完了200多页,终于知道原因了。这本书的内容对许多学习“我”来说真是闻所未闻:

1.在书中可以看出,它对新闻课程的内容是有前瞻性的,包括记者对时代和价值观的理解、采编理念、思维方式等。

2.书中详细介绍了当前热门调查性报道的选题策划、敏感话题的风险规避以及写作技巧。

而这些对于现在的新闻专业学生来说都是非常有意义和针对性的。他教的不是简单的看看书就能理解的操作方法,而是一种新闻理念,一种思维方式。

当我读第二遍,细细品味书中的一些文字时,我可以用那四个字来形容买这本书的感受:绝对值!书的字里行间,对于新闻工作者,尤其是以后要吃这碗饭的“我们”,是真正的金玉良言。以上是《南方周末》编辑在实际工作中积累的经验,我们也知道了《南方周末》对稿件写作的要求:有高、有深、有独到的视角,这本书的内容是关于如何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做一个有使命感和责任感的记者,还有你。

也许对于生活在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的同行来说,这本书一直在强调的靠新闻这碗饭过日子的人一定要有责任感这种简单的话题,你已经习以为常了,但是对于同样在经济欠发达的西部地区从事新闻工作的人来说,这些话题所包含的内容又是那么的新颖。这是记者应该具备的素质,具体来说,就是他们所处时代的使命感。但这种品质包含了更多的东西,不仅仅是时代和使命的话语。用杨兴峰先生的话来说,就是新闻教育脱离实际,解决的办法不仅仅是实习。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和三流大学学习新闻专业的“我”不计其数,证明了像我这样的学生毕业后很难找到工作。引用杨兴丰先生的话:

1.从请老师授课的角度来说,如果只讲一般技能,最多只能担任中等技校的老师。

2.从实习的角度来说,如果只是想检验一下所学的一般技能的理论知识,埋头写东西不研究问题,只能达到熟练技师的水平。你可以称之为熟练的“新闻机械师”。

3.从长远来看,一般经验教学和实习的价值是非常有限的。如果新闻教育单纯的传授技能,只注重实践和专业技能训练,那就和职业教育、职业培训差不多了。那些不具备办传媒教育条件的高校,仓促地请一些“学”“术”水平不高的人来讲课,只能批量生产竞争力弱、替代性强的“新闻民工”。

不得不承认,“我们”确实是“新闻民工”。当我们来编辑稿件的时候,采访和报道都没有什么新意和深度。“我们”就是这样毕业出来工作,真正成为“新闻民工”的。公司有没有我都一样,因为还有很多“新闻民工”等着接我的活呢!

现实中很可能涉及到书上教的经验,但是你需要花时间去积累这些经验。更有可能的是,没时间就永远错过了解这些经历,到时候后悔都来不及了!新闻学的高度、深度和独特视角对以后做新闻工作非常重要。看完这本书,你会深有体会。总的来说,这本书不错。推荐你买。

参考资料:

网易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