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国钧故居在哪里?

刘国钧故居是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刘国钧(1887 ~ 1978),江苏靖江县生祠镇人,汉族。早在20世纪30年代初,刘国钧就作为一个成熟的企业家登上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历史舞台。后来在这个大舞台上,他生动地编排了纺织印染业辉煌的一幕,举世瞩目,被誉为中国近代杰出的实业家,著名的爱国民族实业家。

刘国钧故居位于他的衣装之乡生祠镇,毗邻王越庙。

走近古色古香的门楼,刘海粟先生的手书“弘毅园林”气势磅礴。刘国钧故居由故居、山雨厅、景秀厅和新建的郭俊厅组成。整个建筑由回廊相连,由天井隔开,几口井,几层楼,密密麻麻,浑然一体。给人印象最深的是大门左侧的故居,泥砖青瓦,青苔斑驳。低矮的瓦房里,一张破旧的竹床、一台纺车、一台织布机,就像一本积满灰尘、朴素节俭的教科书,静静地讲述着中国民族工业的骄傲之子刘国钧先生艰辛而辉煌的创业史。

老房子墙上挂着一条横幅,耐人寻味“小时候问我苦,学费八百。日食时吃三元麦糊,晚上躺在竹床上。有半辈子的事业,就幸福,不忘贫穷。”

步出故居,穿过前院的回廊,进入寓意“奉献修身”的“景秀堂”。这是刘国钧先生一生恪守的行为准则。庄严的禅堂里有刘国钧先生和他家人的照片。刘国钧先生15岁从生祠镇出发,晚年回到家乡,似乎画了一个圈。但刘国钧先生50年如一日,热爱家乡,多次捐资兴办教育,疏浚港口,修建岳庙。有一张刘国钧先生坐在景秀大厅书房里的照片。背后是中国著名书画大师徐悲鸿创作的《马》图。图中的马不是奔马,而是低头喝水的马。这是刘国钧先生饮水思源之爱的寄托。这种饮水思源的美德一直延续到了他的后代。他的女儿刘碧茹女士总是拿出钱来支持家乡的经济建设,比如创办学校,兴办产业,发展第三产业。

走出冥想大厅,穿过摇曳的树木回廊,你会到达山雨大厅。客厅正中挂着“一个老人永远不老,永远跟党跑”的对联,是按照他的笔迹写的,十分醒目。这座礼堂是以民国时期在家乡创办山雨染织厂的刘国钧先生命名的。《山雨》是对他最好的纪念。还有一个耐人寻味的故事。原来这家布厂叫布厂,但先生为了记住母亲的教诲,在后面加了“衡”字。我记得15岁的时候,他是要出去闯世界的。我妈示意自己的纺织动作,给儿子一个“横”字。她说:“没有毅力,这团棉花怎么会变成纱,纱怎么会变成一块布呢?”从此,他牢记母亲的教诲,写下一句话勉励自己:“天天走,万里不怕千里;经常做,什么都不怕。“如今,山雨音乐厅已经成为客人们欣赏歌曲的地方。大厅装饰名人字画,典雅清新。

从山雨大厅走到大厅花园,花园绿意盎然,花香四溢。刘国钧先生后人种下的香橼树,一年四季郁郁葱葱,枝头触到屋檐。两棵玉兰树引人注目,枝繁叶茂,树冠直指苍穹。一到花季,香气四溢,枝头开满“白玉”,晶莹剔透,仿佛向人们展示了刘国钧先生的高尚品格。从山雨厅穿过两侧的厢房,就可以到达故居西南侧的陈列室。陈列室以照片和实物资料生动再现了著名实业家、爱国者刘国钧先生各个时期的历史记录。周围的橱窗里用翔实的史料记录着他的创业历程,墙上挂着鲁、、等历任领导同志的题词,充满了对他的敬仰和怀念。见物思人,为了和日本商人竞争,刘国钧先生在中国首创了天鹅绒和灯芯绒的生产,还创下了让日本商人大为恼火的名牌产品。1950年春天,全国刚刚解放,思乡爱国的刘国钧先生冲破重重阻碍,毅然从香港回到祖国大陆,投身于火热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他高尚的感情永存。

展厅东面几十米处是新世纪后不久修建的“郭俊厅”。在郭俊大厅的中央,用白色大理石雕刻了一尊刘国钧先生的坐像,重18吨,高3.5米。他心地善良,温柔友善,一生都在看着自己深爱的故土。雕像上方是鲁的题词“慎独爱勤”。这四个字闪闪发光,这是对刘国钧先生的恰当评价。刘国钧先生一生中最崇拜的人是岳飞。他始终相信岳飞“精忠报国”的精神激励着他的事业从成功走向辉煌,于是他和后人先后四次修建岳庙。刘国钧先生思乡爱国的故事一直在靖江人民中流传,深受敬仰。他们的孩子也很关心家乡的建设。他们捐资修建图书馆、神社中学,为刘国钧先生设立奖学基金,这在他们的家乡是一个美谈。

刘国钧先生从学徒到富商,再从富商到敢于和日本商人竞争的民族工业骄傲,再成长为爱国主义、社会主义的江苏省副省长。正是因为他的“善良和执着”,他的“忠诚”和“敬修”,他的爱国和对家乡的热爱。刘国钧先生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刘国钧(1899.11.15-1980 . 6 . 27),江苏南靖人。著名的图书馆学家。1920南京金陵大学哲学系毕业,留校从事图书馆工作。从1922进入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哲学系、图书馆学院和研究所,从1925获得哲学博士学位。同年回国,任金陵大学教授、图书馆馆长。1929至1930任北平图书馆编译部主任、《图书馆学季刊》主编。与此同时,他在刘国钧北师大读书。

生祠镇:生祠镇位于靖江西北部,距靖江市区11 km,东临靖江马桥镇,南接靖江东兴镇,西接靖江新桥镇,北接泰兴。全镇面积70.2平方公里,辖18个行政村,2个社区,472个村民小组,总人口4.88万人。2015年,全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8.29亿元,公共预算收入604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7893元。首次获得全镇年度经济社会发展一等奖,圆满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