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阔成讲了什么故事?
袁阔成,(1929-2015),是一个著名的说书人。北京人,出生在天津的一个说书人家庭。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吸收戏剧、电影、戏曲等艺术形式的长处,形成自己的风格。从小跟着父亲学习。十六岁走上舞台。他曾在北京和天津演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营口市曲艺团副团长,中国曲士家协会第二、三届理事,辽宁分会副主席。1965,加入中国* * *产党。1986,长调《三国演义》上映。已编著并演出新书,如《林元》、《红岩》等。,而且还有评书,比如《忠信》、《中国打滚》、《三国演义》等。著名评书艺术家袁阔成先生于2015年3月2日凌晨在京逝世,享年86岁。
人物体验
早期
袁阔成的讲故事艺术,因人一生不同阶段的生理状况不同,可分为三个截然不同的艺术时期。
根据网上流传的书目,《现代评书》(红岩魂除外)、《水泊梁山》和一些小品都是袁阔成早年的作品。
1,评书艺术分类
作为一门讲故事的艺术,在内容上可以分为两部分。
叙事部分
叙事部分,也就是所谓的讲故事的人讲述故事,并对故事进行评论。
表示部分
表达部分,也就是书中人物的所谓心理思维,他们嘴里说的话。
要想讲好一个评书,这两个部分不仅要单独讲好,还要相互结合好。在这方面,袁阔成早期的现代评书是一个典范,尤其是模仿书中的人物。
2.传统评书和现代评书。
现代评书与传统评书相比,最大的区别就是精致。传统的讲故事往往是漫不经心的,比如他很少有复杂的心理描写,细节描写也很少。传统评书的重要特点是一根筋。比如流行的评书短篇《小飞买药》中有一个情节:小飞点燃一支烟,扔出一根火柴棍和刷子,扔在一个小特务的脸颊上。小特务激动得说小心点,不敢说话。那就不要再翻这个茬了,继续说小菲是怎么买药的。像这种转身又回到原地的情节,一般不会出现在传统评书中(田连元除外)。再比如萧飞给了伪军一个嘴巴,打掉了后臼齿,伪军和哥们之间还有一段精彩的对话。这样的细节一般不会出现在传统的评书中。最多是萧飞说了一嘴,打掉了伪军后的臼齿,或者用了袁特有的夸张手法,萧飞说了一嘴,差点没把伪军的脑袋砍下来,最多。
所以由于传统评书的形成,听书的人文化普遍不高。为了让这些人明白故事的来龙去脉,简洁成为传统评书的重要特征,但难免粗糙。现代评书之所以精致,原因之一当然是都是现代小说改编的;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现代讲故事更贴近生活。这产生了两个影响。第一,拉近了故事与观众的距离,让观众更容易理解故事,从而为讲故事的细腻留出了空间。第二,现代讲故事一定要细腻,因为生活本身就很细腻。现代评书如果不能做到细腻,就会明显远离生活,甚至产生搞笑效果。所以,如果用绘画来比喻评书,传统评书是写意,现代评书是工笔画。
正因为现代评书比传统评书细腻得多,所以评书史上模仿人物最成功的书一定是现代评书。这就好比配音史上最成功的作品一定是现代题材。这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解释。首先是通过发音来区分不同的角色。在这方面,传统评书的表达能力是极其有限的(传统评书的人物都是扁平的),无非是一些最简单的东西如山西话(口准)、云南话(任)、无鼻(哈米夫)、尖音(动)等等。其中有很多语音与人物的身份和性格无关。比如山西话只能说明寇准是山西人,没有鼻子只能说明哈米池有生理缺陷。这和他们的身份、性格有什么联系?它们的作用只是区分书中不同的人物。我想随着人们知识水平的不断提高,不会再有这样的人了。没有不同的声音,你就分不清A,B,C,D,是吗?
现代评书克服了传统评书的缺点,在这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以袁阔成风暴为例。政委、队长、小兵、知识分子、黄包车夫、地主恶霸、地主母狗、走狗等众多角色都有合适的声音特征,根据不同的身份和性格设定声音,非常细腻。听完一场风暴,就像看电影一样。有网友笑着听了老师的风波,感觉袁老师能给电影配音,是一个有着所有角色的人。
3.模仿人物的声音。
第二个方面是通过语言表达各种人物的不同情绪。
其中,萧飞买药就是一个典型。比如汉奸被枪顶住的恐慌,伪军被打后的沮丧,都被袁阔成的声音刻画得淋漓尽致。说到这里,我想起一件事。众所周知,两个人如果不想被第三个人听到,就必须用很低的声音。比如王刚的《夜色哈尔滨》,两个人被特务跟踪(可能,我记不太清了),其中一个对另一个说:“别说话,我们走吧。”用非常低沉而急迫的语气。再比如袁阔成的《水泊梁山》。吴用让李悝jy装聋作哑。结果,李悝jy出门后想说话,吴勇也低声跟李悝jy说话。我想说的是,这种压抑的语气可能不是每个人都有的。如果音域不够宽,这种声音是真的发不出来的。高中的时候,有一次在自习的时候和我同学聊过。那哥们儿说他声音小不了。当然这是题外话。
其实,袁阔成模仿人物的能力高超不是偶然的,也不是因为袁阔成是超人,而是因为当时的创作环境。那时候的文艺界不像现在这么浮躁。有网友说,当时小学说书人的培训,要求生活、细节、形象生动。从建国初期戏剧大师焦菊隐执导《龙须沟》时就要求演员深入生活,“走进生活”成为文艺创作的重要手段和组成部分。比如一本书,你要深入生活,学习生活中人物的语言特点,然后经过艺术加工,创造出来的形象必须栩栩如生。这比某些演员闭门造车,在家闷闷不乐,凭空捏造人物声音好多了。
袁阔成模仿人物声音的能力是最高的。直到水泊梁山,袁阔成还在使用这种方法。但从评书《三国演义》来看,尤其是之后,袁阔成似乎已经放弃了这种刻画人物的方式,可能的原因后面会讲到。然而,一些没有听很多书的粉丝认为袁阔成不能使用这种方法是可笑的。只要你听过袁阔成的现代评书,你就会知道,一些评书演员的这种被少数书迷推崇的能力,与袁阔成相比,就像是小草对明月的璀璨光芒。
4.袁阔成和单田芳
在袁阔成早期的评书中,除了现代评书,还有一个“水泊梁山”。袁阔成以说书起家,其中《水泊梁山》是代表作。在这里,我希望通过与单田芳最著名的作品,另一部著名的短剧《白眉英雄》的比较,来分析袁阔成和单田芳的短剧在人物塑造上的差异。
如前所述,如果说现代评书是工笔画,那么传统评书就是写意画。还提到袁阔成的现代评书可以称为电影评书。听一场好的现代评书,就像看一场电影。现代讲故事和电影艺术有很强的相似性。同理,传统评书与戏剧之间也有很深的渊源。翁偶虹先生说过,京剧应该从袁阔成、李鑫荃等人的评书中汲取营养。其实很多戏曲也是根据评书书目创作的。另一方面,评书表演通过吸收中国传统戏剧的东西而发展起来。比如评书和戏曲,尤其是京剧,在人物塑造上有很强的相似性。
比较的《梁山好汉》和《白眉英雄传》,我们会发现和在评书上有一个显著的区别,那就是单用奇招,袁以正招取胜。看看水泊梁山的两个主要人物,石阡和燕青。在京剧中,他们分别被称为吴丑和吴生。看看《白眉英雄传》里刻画的两个主角徐亮和方栓。当然,徐亮长得丑,但是方栓的形象是有争议的。这样的形象似乎应该更多的是给文丑看的,就像京剧《坎罗吉》里的贾华。
作为武生和武丑,他们的典型形象是京剧三岔口中的任和。颜卿无疑是任的一个角色。虽然石倩和徐良都很丑,但只有石倩是刘丽华的一个角色。这部分吴丑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机警机灵。从脸书的角度来看,吴丑的这一部分只勾着鼻子。比如《铠甲大盗》中的时移,《铁钩大盗》中的朱光祖,《九龙杯三大盗》中的杨都是这样的形象。还有一部分吴丑,五官不是机警灵动,而是极其丑陋。从脸书来说,吴丑这部分是全脸的,比如《消灭许良里的恶霸》里的许良(唱山西梆子的),就是这样的角色。也就是说,樊氏和徐亮这两个形象都是丑的,但樊氏是典型的丑,而徐亮则有所偏颇。方栓的形象比较偏,京剧里很少有类似的形象。
所以对比水泊的梁山和白眉英雄,水泊的梁山属于比较正统的简书。其实只要关注一下老年人中的短手书,就会发现这些书大多以短手武功为书胆。同时,辔头眉的主人公是一个剑走偏锋的短篇,单田芳的声音状况决定了他走向正统的道路受阻(比如同一本书里,辔头眉的主人公,白云瑞这个人物就是一大败笔)。因此,单田芳明智地选择了一条以奇制胜的道路,结果,他成功了。
还是《水泊梁山》,该书的胜利之处在于对人物的精妙音标模仿,比如石阡尖锐的声音(对了,石阡形象的音标设定明显是以京剧为蓝本,体现了人物的性格;这和徐亮的发音不一样,只能说明他是山西人。是袁阔成创造了语速极快(堪称最会讲故事)的“彩旗环境”。如果你看过《连环画》之类的京剧,你会发现《水泊梁山》体现的美感和《连环画》是一样的,真的是利落,侠义。单从这本书来看,袁阔成堪比京剧中的杨小楼。
5.对袁阔成早期评书的评价。
应该说,袁阔成早期的评书,每一部都是精品。网上流传的这一时期录制的小品,如《小飞买药》、《天亮前》、《桥头镇》等,都是不朽的杰作,是曲艺宝库中的明珠。
中年
1,中年的杰作
袁阔成中年时期的作品以《三国演义》为代表,包括《王者之地》等。《三国演义》是袁阔成写的第一首歌谣。我对《三国演义》中的故事比较充分的熟悉,也是从讲故事开始的。
元本《三国演义》有两个重要特点。正是因为这两个特点,这本书成为了现代评书史上最有艺术感的评书。第一个特点是他的知识面。《三国演义》历来重视评论,袁的《三国志》也不例外。这一版三国,除了几个短评,还有很多不错的长评。比如,在谈到诸葛亮之死时,袁阔成用了整整一本书来评价诸葛亮的一生。在这些评论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对周瑜的两条评论,其中一条是周瑜不是嫉妒诸葛亮个人而是出于对江东的忠诚。否则他也不会在发现诸葛亮的情报后,派诸葛亮的弟弟诸葛瑾去游说诸葛亮归顺东吴。第二是周瑜是音乐人。因为听三国的时候很年轻,觉得这两条评论很新鲜,所以记忆最深。
2.袁阔成的文学和历史技巧。
袁阔成的文史才能在《三国演义》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这不仅体现在对人物的评价上。袁的《三国志》中有一些有趣的引申。例如,众所周知,每当一个故事中有一个典故,袁阔成总是解释清楚他的故事。但这也不是绝对的,因为毕竟这些典故在故事中已经出现了,我们只需要跟着地图去了解一下是怎么回事就可以了。《元三国志》中最独特的是《三国演义》原著中没有提到的内容,这也是所展开的。随便举个例子来说明。
比如孔融被杀的情节,在原著中非常简短。也就是说,孔融的叹息被吕赤听到了,于是吕赤去找曹操,告诉他孔融经常反对你的政策。于是曹操大怒,下令杀了孔融。在袁的《三国志》中,通过和曹操的对话增加了两个小典故。一个是禁酒和婚姻,第二个是最有趣的。袁阔成是这样说的:吕赤对曹操说,你还记得你攻破袁绍的时候,曹丕收了袁绍之子袁的妻子甄氏,孔融曾经给你写过一封信,信里说吴王割掉了最宠爱的妃子妲己。孔融是什么意思?他的意思是武王把妲己送给了周公,其实自己看中了妲己。但正是妲己毁灭了纣王的土地,这是不祥之物。如果武王亲自带走了妲己,那会有很坏的影响。于是武王名义上把妲己给了周公,暗地里却把妲己给了他。因为只要把妲己带进自己家里,外人是不会知道这件事的。现在你已经破了袁绍,把甄士隐给了儿子曹丕,其实是你自己拿了甄士隐。"
如果与正史相比,袁阔成的典故起了作用。历史上真实的情况是,曹丕拿了甄士隐之后,孔融给曹操写信,信中提到了征服周之后把妲己送给周公的故事。曹操不知道这个故事,就问孔融,你有这个故事的来源吗?孔融答道:我是从你的实践中推导出来的。没有任何关于吕赤的东西。
应该说,袁阔成讲这个小故事有两个独到之处。一个人必须有依据。其实凭空捏造一个这样的小故事并不难(编出来也没什么意义),但如果有根据的话,难度会增加很多。因为这就要求适配者必须先知道故事。二绝玩的很熟练。如果典故是照本宣科的,一点意思都没有。但是经过袁阔成巧妙的艺术处理,这个小故事变得有趣了。以上只是一个例子。就这个例子中提到的小故事而言,在没有互联网的时代,如果不是袁阔成讲故事,我可能永远也不会知道(这两个故事出自《后汉书》)。
当然,关于评书《三国演义》,尤其是三北学派的说法,我的基本主张是爬书,所谓敷衍按书。一定程度的拓展自然是必要的,但不能远离剧情,要把握好拓展的问题,这其实是对祖国文化遗产的尊重。这方面袁版三国还是挺好的(冰心很喜欢袁三国,因为袁三国没走样)。
袁的《三国志》很有学问,很多人都能欣赏,这里就不赘述了。这套说书最重要的成就是它的第二个特点,就是它的形式美。应该说,注重形式美是元派评书最显著的特点。早年,他讲故事被认为是优雅而干脆的。经过不断发展,袁阔成的这些特点在《三国演义》的评书中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3.袁阔成字正腔圆。
袁阔成的声音相当正确,堪称字正腔圆,相当符合中国传统的审美要求。虽然也有少量方言发音(不是口音)。但是发音和咬字不倒不瘪。电视评书《三国演义》在袁阔成录制时,广播版《三国演义》的磅礴气势因年老而无法再现。但是我还是喜欢这个版本的三国,因为我喜欢听字正腔圆。
袁阔成有很强的控制自己声音的能力。原因可能是袁阔成一开始是一个现代说书人。现代讲故事对演员声音的控制能力要求更高。如果你不相信我,你可以看看王刚的电视剧。他的声控能力高于普通演员,这得益于他早期的现代评书。袁阔成也是如此。正因为袁阔成对声音的控制能力很强,所以他可以自如地控制声音的轻重缓急,可以让语言抑扬顿挫,富有节奏感,就像唱歌一样。
4.袁阔成善于利用气息。
袁阔成善于利用气息。比如,在他和田连元的节目《难题》中,袁阔成有这样一段话:(小王)一踩油门,跑了。这个用来形容声音的拟声词“曾”是被齐举起来的。《三国演义》在评书中充分体现了袁阔成用气的特点。正因为袁阔成善于运用气息,所以《三国演义》听起来特别机智。袁的《三国志》给人这种美感,就像弹起一个很有弹性的球给人的感觉。
5、袁阔成腹语的运用。
袁阔成还有一项绝技,那就是腹语的运用。对于讲故事的艺术来说,有两种使用腹语的方法。一是让它看起来像。这种口技适合更贴近生活的表演风格。比如田连元学刹车,学开门的声音,真的很像。说到这里,可以插入两条关于田连元的评论。田连元评书艺术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对传统评书的现代演绎。我之前说过,与传统评书相比,现代评书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细腻、生活化。袁阔成改读传统书籍后,并没有把现代评书的这一特点带到传统书籍中(袁克能想保持传统评书的风格),完成这一任务的是田连元。所以我已经说过,田连元很像早年的袁阔成。
第二种使用腹语的方法是把它做得很美,也就是艺术腹语。这种口技适合写意,即传统书籍的表现风格(田连元除外)。比如袁阔成的《三国演义》,开篇是这样的:“关云长用温酒斩华雄,他微闭着眼睛拧着长胡子走进帐篷,大惊小怪,把华雄的头扔在帐篷里。张飞一看,哈哈大笑。我二哥也算是天下第一了。”袁阔成的词跌宕起伏,充满了节奏,其中使用了一个腹语者抛头颅的声音,“腾咕鲁鲁”。我相信关郁文能让国家富强,但我从来不相信他能在音乐上这么抛头露面。袁阔成在这个地方使用的实际上是一种艺术口技。
所谓艺术腹语,至少要起到两个作用,一是描述声音烘托气氛,这是腹语最基本的要求,二是夹杂句子,让声音更有节奏感,更有起伏感。还有一些口技可以起到京剧中锣鼓的作用(当然锣鼓也有烘托气氛的作用),要仔细了解。
擅长为不同类型的书籍定调。
民谣《水泊梁山》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袁阔成用极快的语速营造了一种“环境”或“氛围”。事实上,这是袁派讲故事的一个重要特点,而袁阔成善于为不同类型的书定调。如果你在袁阔成听不同类型的讲故事,如长袍和短打,你会发现这些不同类型的讲故事有不同的氛围(或不同风格的讲故事)。只要艺术修养足够深厚,元派讲故事完全可以不考虑故事内容。只要感受一下袁阔成为整个讲故事营造的整体氛围,你就能准确地分辨出这是长袍还是短打,是现代人还是鬼。《三国演义》当然也不例外。袁阔成充分发挥了他深厚的功力,通过对声音的控制,气息的运用,以及口技的结合,把一个三国故事演绎得波澜壮阔,充满了史诗般的韵律美。这也是袁版三国最成功的地方。
就整本书而言,袁阔成讲故事就是如此。如果要纠结细节的话,袁阔成可以针对不同的场景营造不同的小氛围,让我们感受三英大战吕布的铁马和紧张气氛,也可以体会走在麦城的心酸。以上是袁《三国演义》形式美的一个重要特征。
6、评书的三重境界* * *
袁阔成作品封面图集
讲故事有三个境界。第一个境界是讲故事。所谓曲艺,听书听剧不厌,对大多数听众来说就是故事。第二种境界是知识,这种讲故事听完会有收获。前两种境界针对的是评书的内容,可以称之为评书艺术的内容美,评书的第三种境界是他的形式美。就三国志而言,单田芳的《三国志》在第一境界(单田芳并不以此闻名),连阔如的《三国志》能达到第二境界,袁阔成的《三国志》能达到第三境界。元版三国之所以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就在于它在这三界得到了充分的拓展。袁的《三国演义》除了个别口误外,可以说是一部完美的作品,是中国语言艺术的一座里程碑。
最后,还有一个附带的问题。尽管一些资深粉丝承认《三国演义》的成就,但他们认为《三国演义》毁了袁阔成,袁阔成把他所有的讲故事技巧都花在了《三国》上。具体来说,袁阔成说三国造成三大危害。首先,为了营造《三国演义》史诗般的宏大氛围,表现一些人物的粗犷,袁阔成使用了横调。结果,他的声音毁了,袁阔成的声音不再圆润。其次,出于对祖国文化的尊重,也为了《三国演义》的严肃性,袁阔成放弃了把模仿人物作为讲故事的重要手段,而且是永远地放弃了。第三,《三国演义》评书擅长评论,导致袁阔成总想在后续书目中加入自己的见解,所以经常跑题。
晚年
1,晚年代表作品
代表袁阔成晚年风格的书不多,只有《封神演义》和电视上的《三国演义》。其中,电视版的《三国》因为年代久远,不再像电台版的《三国》那样勇猛,反而有点讨论三国的味道,但风格却和连接三国差不多。总之,广播版和电视版的三国,是两套不同风格的评书。当然,就两者而言,前者肯定更好。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元版本的《沈峰》一书。据说这套书是袁阔成75岁时写的。由于录制时年事已高,这套书成了袁阔成所有歌谣中口误最多的一套,这当然是一个遗憾。但俗话说,瑕不掩瑜。这套书是袁阔成步入晚年后的代表作,是袁阔成评书艺术的又一高峰,也是《沈峰》各版本中最正统、水平最高的一套。
2.袁阔成版的神魔传奇。
著名的《封神演义》有三个版本,即王文玉版、单田芳版和最新的袁阔成版。就单版和元版来说,如果只从细节上讨论,你说你辣我说我幽默,绝对比不上优劣。其实单版和元版有一个重大的质的区别,就是这本书的定位不同。单田芳把这本书定位为长袍书,而袁阔成把他定位为鬼书或超自然书。仅从《封神演义》的内容来看,对和的定位并没有错,因为这本书确实有两句台词:武王伐纣,斩将封神,可视为既是袍书又是鬼书。但相比较而言,袁阔成的定位更加准确和巧妙,这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解释。
首先,这本书的名字是《封神演义》,而不是《武王伐周》。这本书的主要故事应该是斩将封神,吴王斩周只是故事的载体。就像种黄瓜一样。黄瓜架只是载体,黄瓜藤就是黄瓜本身。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袁阔成把这本书定位为一部鬼怪小说,比单田芳的长袍小说更准确。其次,传统的评书叫袍短打,袍书的书目特别多,而鬼书的书目相当有限。关于鬼神的书几乎没有。袁阔成将《神魔演义》视为一部鬼神小说,这本身就有一种重视稀有事物的优势。因此,与单田芳相比,袁阔成对《封神演义》的定位更为辉煌。对于一本书来说,定位是否准确是其成败的关键。就像两个版本的电视剧《西游记》,后面补的15集,虽然特技更好,武打更精彩,但远不如老版本经典。关键原因在于,补充版的《西游记》就像一部武侠片,未能抓住《西游记》童话最本质的特征。在这个问题上,评书和电视剧的道理是一样的。
角色之死
2015年3月2日凌晨3点30分,著名评书艺术家袁阔成因心脏衰竭去世,享年86岁。
2065438+2005年3月8日,说书人袁阔成的葬礼举行。“评书三杰”单田芳、田连元、刘兰芳联袂亮相,苗阜、姜昆也出现在追悼会现场,刘诗诗、吴奇隆等到场献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