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内部培训师?

在企业内部培训中,只有“外来的和尚会念经”?

其实从美国宝洁到浙江奥康,都在培训员工做兼职培训师,让员工培训员工。这种“内部培训师制度”,结合企业的外部培训师,有效满足了企业的人才需求。而且,员工之间作为培训者,企业离“学习型组织”也不远了。

内训师,不只是“物美价廉”

宝洁、奥康、欧时力、华为软件,不同行业、不同规模的企业,为什么选择把员工培养成培训师,而不是仅仅依靠外聘?或许,以下三个关键词可以破译“内训师”的密码。

关键词之一——成本。“一天一千元只是友谊演出,普通价格一天一万二到一万四。”这就是专业培训师的现状。相比之下,“内训师”的成本要低很多。一般来说,内部培训师制度的成本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培训课程的开发,二是培训师的培训和激励。这两方面成熟固定后,成本可以在企业内部的很多培训中分摊。同时,培训培训师意味着培训员工,相应的成本可以进一步摊薄。

关键词二——定制。成本低就意味着效果差?相反,从企业成长起来的培训师和培训课程可能更符合企业实际。看似昂贵的“定制化”培训,却是内训师制度的先天优势。这些来自员工的培训师可能没有专业培训师那么前卫和老练,但他们对企业、对工作、对身边同事的了解,可以让他们的培训更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而不是纸上谈兵。在企业内部的“日常培训”中,华为软件要求每个部门都要准备与其职能相关的课程,这样每个月多达22门课程的培训内容才能具有实用性。

关键词三——学习型组织。韦尔奇从GE退休前就有一种感觉,“让每个人都参与到学习文化中来,这才是提高生产力的真正关键。”在这个内部培训师体系中,每个员工都可以成为培训师,这就使得最大程度调动员工的学习积极性成为可能。作为培训师,员工可以得到沟通、策划等方面的培训,在工作中享受另一种成就感;作为学生,员工可以在跨部门、跨层级的培训中进一步提高工作能力,在知识共享和传承中迸发出创新的火花。所谓学习型组织,一般是指“学习能力的持续增长,让组织成员在工作中体验到生活的意义,将学习转化为创造的能量”。这三点看似“看不见”,但“物美价廉”的内训系统不就是这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