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师范大学的学风、师资、生源质量、住宿、伙食质量、周边环境怎么样?

西北师范大学是甘肃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建的重点大学,是国家重点支持的14所西部地区高校之一。学校现拥有18个二级学院,49个院系,2个教学部,101个教研中心(所),6个实验室(系),1个国家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省级院系。教育部建立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国家职业教育教师培训重点建设基地、国家体育艺术教师培训基地、教育部计算机捐赠中心、教育部辅导员培训研究基地。甘肃省内学校设有甘肃大学教师培训中心、甘肃现代远程教育中心、甘肃教育行政干部政策法规培训中心、甘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与人才培养中心、甘肃先秦文学文化研究中心、甘肃汉语国际推广中心、甘肃教育发展研究院、西部资源应用研究院等多个机构。学校是国务院首批具有高等学位授予权的单位之一。1982起,授予西北师范大学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

没错。目前有教育学、中国语言文学、历史学、数学、化学、物理学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7个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50个博士学位二级学科授权点,24个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157个硕士学位二级学科授权点,1个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点,6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2个在职硕士学位授权点,59个普通硕士学位授权点。形成了合理的学位授权体系,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等9个学科,涉及25个一级学科。自独立建校以来,学校共培养各类学生654.38+0.4万余人。学校面向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招生,各类学生34300余人。其中,国家任务博士和研究生4568人,其他在职研究生1165438人,本科生165500人,成教生1365438人。

教师

学校拥有一支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教师队伍。教职工2408人,其中专任教师1267人,教授(研究员)233人,副教授(副研究员)595人。专任教师中,博士363人,硕士605人。目前拥有两院院士2人,博士生导师101人,硕士生导师504人,全国名师1人,经国务院批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57人,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5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3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8人,“高校青年教师奖”8人。国家级以上一级学术团队成员35人,省部级71人,国家级专家8人,省部级19人,甘肃省“333”、“555”科技创新人才70人,甘肃省一、二级领军人才60人。曾先后有、黎锦熙、袁敦礼、董守义、李建勋、胡国玉、、孔、常书鸿、陈勇、黄舟、彭铎、郭进喜、程、薛群基、李秉德、金宝祥、金、南果农等著名教授在学校任教。

科学研究

学校科研能力强。近年来,自然科学基础理论研究成果被SCIE收录的论文数量是西北师范大学近年来的第一位。

在全国高校排名第50名左右,在全国师范大学排名前10。社会科学在西北历史地理、民族教育、课程与教学论、古籍整理、敦煌学等学科研究方面具有突出的优势和鲜明的特色。学校获得多项高水平科研奖励,* * *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427项,其中国家“五个一工程”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省级科技进步奖65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5项,省级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95项,省级敦煌文学艺术奖21项。学校积极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加强应用开发和软科学研究,积极推进成果转化,取得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成果,产生了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学校广泛开展国际学术交流和合作研究,与40多个国家和港台地区120多所高校、研究机构和国际组织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举办了40多次大型国际学术会议,招收和培养了700多名外国留学生。目前,国家汉办已批准我校与苏丹国喀土穆大学合作建立孔子学院。

操柞件

学校办学条件好。本部占地960亩,新校区占地729亩,定点绿化建设补偿用地1800亩。校舍总建筑面积73.7万平方米,其中各类教学辅助用房39.58万平方米,各类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7067万元,图书文献200多万册。学校建成了以远程教育、综合教务、校园计算机网络、通信网络、有线电视网络为主体的现代公共教育服务网络体系。西北师范大学田家炳教育学院

荣誉

国务院、中宣部、教育部、国家民委、共青团中央、甘肃省先后授予学校“全国民族教育先进集体”、“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全国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先进集体”、“甘肃民族教育先进集体”, “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省级科普工作先进单位”。

大学排名

在西部大开发的进程中,学校着眼于甘肃和西部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师范教育、教育、艺术、文理为主,努力成为西部地区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一流综合性大学。这所学校在2007年《中国大学评价》编制的2007年中国大学100顶尖社会科学排名中位列第六十六,在2007年中国大学100顶尖科学排名中位列第四十三。

编辑本段的历史沿革

名称变更

1902.12.27西北师范大学史静大学师范学院。

1912、北师大1923、国立北平师范大学1937.11、Xi安临时大学1938.3、国立西北联合大学师范学院1939.9、国立西北师范大学1958.11,甘肃师范大学1981.9,西北师范大学1988.5,西北师范大学。

校史概要

西北师范大学的前身是国立北平师范大学,前身是史静大学师范学院,成立于1902。西北师范大学

1937抗日战争爆发后,平金被日本侵略者占领。国立北平大学、国立北平师范大学、北洋大学(后改名为天津北洋工学院,即今天的天津大学)三所大学,于9月1937迁至Xi安,组成Xi安临时大学。太原失陷后,Xi临时大学迁至陕西汉中,不久更名为国立西北联合大学。国立北平师范大学改组为西北联合大学下的师范学院。1938年7月,在教育部的命令下,国立西北联合大学工学院、东北大学工学院(今东北大学)、焦作工学院(今中国矿业大学)合并为国立西北工学院(1938.7-1950.12)。国立西北联合大学农学院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组成国立西北农学院(今天的西北A&F大学)。国立西北大学教育学院更名为师范学院。1939师范学院独立成立,更名为国立西北师范学院。西北大学的艺术、科学和法律商学院。1941年,国立西北师范学院迁至甘肃兰州。抗战胜利后,一部分师生回到北平复学,一部分留在兰州。1958之前,学校是教育部直属的六所全国重点师范大学之一。1958划归甘肃省领导,更名为甘肃师范大学。1981更名为西北师范大学。

校园风光(20张)1988更名为西北师范大学。65438-0985教育部成立教育部直属、高校创办的西北少数民族教师培训中心,与学校实行“两块牌子、一支队伍”的管理体制。1987年,国务院在学校建立了“西藏教师培训中心”。

编辑此徽章座右铭

标记

徽章老校训:勤奋、求实、敬业、创新,虽浅显,却很好背。但从另一个层面来说,这个概念充满了元素,却略缺特色。新校训:知技需圆直。这是我国当代著名语言学家、作家、曾任国立西北师范大学校长的黎锦熙先生1947的题词:“知技需圆直;大漠孤烟,长河落日。”“智为圆,行为方”是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这可以在《宣彤真镜》卷七所载老子的一段话中找到:凡人之道,智为圆,行为方。智圆者,永远无缘无故,流远广,深泉不尽;走对了方向的人,站直了不挠,平平淡淡但不脏,穷且不易锻炼,无法实现抱负。所以,有智慧的人什么都知道,走对方向的人什么都不做。懂艺术就是要解放思想,思维灵活,方法多样,生动传神,如长河落日,精雕细刻,丰满。行的目的必须是直的,也就是说行为和人生旨趣要端庄、正直、得体。在待人接物上,要直来直去,像大漠孤烟,挺立于天地之间,没有另一面,独树一帜,表现出浩然正气。知技圆,目的必直。从学习和做人两个方面提出了师生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体现了西北师范大学的历史积淀和文化追求,是“崇尚学术、追求卓越”的校风和“爱国进步、诚实淳朴、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精神的独特展示。

编辑主实验室的这一部分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教育部建设的生态环境相关高分子材料重点实验室以甘肃省高分子材料重点实验室为依托,设在西北师范大学。

2005年,教育部正式批准建设省级重点实验室。实验室依托西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化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化学一级省级重点学科和生命科学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相关学科,积极发挥交叉学科优势,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具有较强的研究优势。

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方向为:环境友好型高分子复合材料、环境修复聚合物和天然聚合物。按照教育部《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暂行办法》的总体要求,实验室实行“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运行机制,采取各种有效措施,集中人力物力,组织科技攻关,研发与生态环境相关的高分子材料,努力把“与生态环境相关的高分子材料重点实验室”打造成我省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理想基地,打造成国内一流的实验室。

环重点实验室。

研究成果

2004年以来,重点实验室承担校级以上科研项目80余项,其中科技部重大基础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国家级项目24项,甘肃省重点科研项目、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省级项目52项,兰州市项目2项,横向合作项目7项,校级项目4项,重点实验室资助项目65项,总资助经费800余万元。发表SCI论文120余篇;授权专利16件,公布专利16件,申请专利33件;9项成果鉴定和2项成果转让(产业化);11与科研院所、企业的合作项目;科研成果获12奖励。

编辑此段落中的学院设置

学院列表

01.西北师范大学文史学院

02.教育学院03。政法学院04。旅游学院05。美术学院06。音乐学院07。体育学院08。外国语学院。生命科学学院10。化学化工学院11。经济管理学院12。西北师范大学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

13.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14。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15。教育技术与传播学院16。研究生院。

以下四个学院比较特殊。

17.教师进修学院(主要培训教师和校长)18。继续教育学院(以成人教育为主)19。网络教育学院(无学生,负责全校网络事务)20。知行学院(不在主校区,高考分数线不同)重点院校。

经济与管理学院

西北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是为适应现代经济发展,管理类和经济类专业相结合的综合性学院。成立于2000年9月,在原西北师范大学经济系(成立于1983 165438+10月)的基础上,经过二十年的艰苦创业和不懈努力,在师资队伍、学科建设、专业特色、办学规模和水平、科学研究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先后为甘肃乃至西北地区输送了4000多名合格的本科生。学院下设经济系、信息管理系、会计系、工商管理系、财政金融系、经济应用与发展研究院、公共财政审计研究院、软科学中心、数据中心、实验中心(信息实验室、会计电算化实验室、会计手工模拟实验室、金融证券实验室、经济学实验室)。学院设有统计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商管理、会计学、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等7个本科专业。拥有经济学、管理学学士学位和区域经济学、数量经济学硕士学位授予权。在办学规模和层次上,每年在校学生3000多人,分为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三个层次,又分为普通和成人高等教育两个部分。教育技术与传播学院西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与传播学院的前身是西北师范大学电化教育系。1984电教系在全国率先招收电教专业二年制专科生,1986经教育部批准增设电教本科专业。1993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设立教育技术学硕士专业学位点,1995年开始招收教育技术学专业研究生。从65438到0998,教育技术学科被评为省级重点学科。2000年,经学校批准,在原电化教育系的基础上成立了教育技术与传播学院。同年,经教育部批准,增设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招收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本科生。2005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设立广播电视艺术学硕士学位点。2003年9月,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设立了教育技术学博士点。目前是全国五个教育技术学博士点之一,也是西部地区第一个教育技术学博士点。2006年,教育技术学独立申报被评为省级重点学科。2007年,学院与中国教育科技合作建立了第一个教育技术博士后研究中心。2007年,经教育部批准,学院增设了数字媒体艺术本科专业,2008年开始招生。2007年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新增播音与主持专业,2010经教育部批准,新增播音与主持专业。学院设有电教(教育技术)系、广播电视系、现代教育技术公共教学中心、现代教育技术实验中心(校级)、数字媒体实验教学中心、图书资料中心、教育信息化研究所、现代远程教育研究所、数字媒体教育应用研究所、学习科学技术研究所、影视文化与传播研究所、电教研究杂志社和甘肃西北师范大学图像信息技术培训学校。其中,教育技术系设有教育技术与数字媒体艺术两个本科专业,广播电视系设有广播电视编导与播音与主持艺术两个专业,现代教育技术实验中心和数字媒体实验教学中心设有8个实验分室。学院拥有先进的教学设施和优良的实验设备。拥有多媒体教室、网络教室、微格教学室等先进的教学场地,以及摄影技术、声音制作、电视剪辑、演播室制作、教学软件制作等实验室。配备了非线性编辑系统、虚拟演播室系统、数字音响系统等先进的实验教学设备,总价值超过12万元。现代教育技术实验中心是甘肃省首批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学院被评为全国教育技术先进单位。教职工57人,其中教授10,副教授12,首席记者1,高级实验师3人,编辑1,副主编2人,讲师165438,实验师6人,助理实验师2人。专任教师中,8人具有博士学位,21人具有硕士学位。目前有博士生2名,硕士生2名。学院有4名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15(教育技术10,广播电视艺术5)。教育技术学博士点有现代教育技术原理、现代远程教育、信息技术与教学应用、教育信息化理论与实践四个研究方向。教育技术学硕士点有五个研究方向:教育技术理论、现代远程教育、教育信息化理论与实践、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系统设计。广播电视艺术硕士专业有影视理论、电视制作研究、电视艺术与导演理论、视觉文化与传播、电视媒体创意与策划五个研究方向。本科生708人,博士生9人,全日制研究生135人,在职研究生83人。截止2010,我院教育技术专业已为社会培养毕业生22人,2000余人,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毕业生6人,300余人。近年来,学院多次赴美国、加拿大、英国等国考察、访问和学术交流,邀请复旦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田纳西州立大学等国内外高校的专家学者来院讲学和开展合作研究,聘请5名校外兼职和客座教授到甘肃电视台等机构任教。在省内外建立了长期稳定的教育技术专业和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实习基地,与国内高校教育技术专业和国家、省广播电视部门建立了长期友好合作关系。近年来,我院教师在国家级和省级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400余篇。出版教材(专著)30余部;主持国家级、省部级等科研项目40余项;获得30多项科研奖励。

文史学院

西北师范大学文史学院——具有百年历史和深厚人文传统的二级学院。西北师范大学

素有“陇上御苑”之称。研究所自2000年成立以来,下设4个系,10个研究所,6个中心。全院教职工136人,其中高正教师36人,中专40人,博士和在读博士60人,硕士和在读硕士56人。博士生导师15人,硕士生导师58人。目前文学院拥有博士、硕士、学士学位授予权。设有汉语言文学与历史2个师范类专业、秘书、新闻、对外汉语教学与文化遗产4个非师范类本科专业、秘书学2个应用型短期自考专业(专升本、专升本)、现代秘书与公共事务的关系(专科)、汉语言文学(本科、专升本)、历史。全国有古代文学、古典文献学、专史(西北史)、历史文献学四个博士点,全国有语言文学、历史两个博士后流动站,17个硕士学位点。中国语言文学历史均为省级重点学科,拥有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学院现有各级各类学生6000余人,其中全日制国家硕士研究生551人,博士研究生32人,博士后6人,教育硕士(中文、历史)150人,国际学生41人,国家本科生2362人,函授学生2715人。

校园活动剪影(11)文史学院人才济济,师资力量雄厚。赵、、丁毅、陈勇、彭铎、郭进喜、顾颉刚、许崇源、金、撒世炯、金宝祥等著名学者曾分别在中文系和历史系任教。在他们的指导和影响下,我院师资队伍建设稳步推进。形成了在国内有一定影响力,在省内有一定带动作用的教学科研团队。目前,有1名为国家做出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名全国先进工作者,1名全国教师奖获得者,多名甘肃省园林奖、青年教师成就奖获得者。有省级优秀专家2名,省级“333”、“555”跨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14名。西北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所长、先秦文学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赵奎福教授是我国著名的古代文学专家,在先秦文学、古典文献学等多个领域做出了特殊贡献。西北师范大学敦煌学研究所所长李秉诚教授是中国“百千万人才工程”一、二级人选,在敦煌历史地理研究方面成绩突出。文学院有党委书记舒天教授,文学院院长彭金山教授,文学院副院长傅俊连教授的敦煌文学研究,文学院副院长王建江教授的美学理论与古代文学美学研究。

能见度高。博士生导师尹占华、李庆龄、郝润华、、张兵、、邵宁宁、李等在各自的学术领域均有建树。20世纪80年代以来,文史学院教师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人民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中华书局、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学术著作160余部。在《中国社会科学》、《历史研究》、《文学批评》、《文学研究》、《文学遗产》、《文史》、《中国历史研究》、《中国现代文学丛书》、《新华文摘》、《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发表论文2200余篇,承担国家级项目80余项。

教育学院

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是西北师范大学下属的二级学院。其前身是1996由原教育厅、教育科学研究所、民族教育研究所合并而成的教育科学学院。2004年6月,学院更名为教育学院。学院目前有4个系、4个学校、4个中心:教育系、心理系、学前教育系、教育管理系;西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西北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教师教育研究所、学科教育研究所;西北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研究中心、西北师范大学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信息中心、实验中心等十二个教研机构。其中,成立于2000年的教育部西北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是教育部在全国8所师范大学中首批成立的基础教育课程研究指导中心之一。西北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是教育部批准的国家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是西北地区唯一的国家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在全国大学学科排名中,教育学院一直排在前十。近年来,我院学科建设取得了历史性突破。目前,我院拥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教育学;有一个西北师范大学。

博士后流动站——教育学;有国家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西北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有两个学科的三个博士项目,即课程和教学理论、教育学原理和心理学的博士项目;硕士学位点有十个——教育原理、教育史、课程与教学论、学前教育、高等教育、教育与经济管理、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应用心理学、基础心理学、比较教育学;专业硕士学位点有三个——大学教师、教育硕士、农村教育硕士;全日制本科专业四个——教育学、应用心理学、学前教育、公共事业管理;成人教育本科专业有三个——学前艺术、教育管理、教育学(小学教育方向)。几十年来,在我国西部地区和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的甘肃,学院始终保持着一支具有地方特色的高水平教育科学研究队伍,具有较强的综合研究能力。同时,为国内高校和科研机构培养和输送了大批高水平的教学和科研人才,取得了一些重要的研究成果。我院教育学科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特色,在国内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为我国教育学科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美术学院

西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前身为国立西北师范大学劳动专业科,成立于1939,现为西北师范大学成立的18学院之一。1949,11年10月,为适应国家艺术教育发展的需要,西北师范大学将原有的三年制劳动专业课改造为四年制艺术系。当时是全国最早开设美术专业的五所师范大学之一,首任院长是我国著名的美术教育家吕斯百先生。在后来的几年里,学院的名称和设置几经变动。1996,学校合并原美术系和音乐系,组建西北师范大学敦煌艺术学院。2006年6月,西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成立。60年来,、常书鸿、洪、、、、韩、王、、黄舟、陈兴华、张阶平、等一大批艺术家在这里辛勤耕耘,为学院积累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形成了优良的办学传统,为甘肃乃至西北、全国的美术教育事业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学院现设有美术系、艺术设计系、基础教学部、实践教学部、敦煌艺术研究中心、图书管理中心等内部机构。拥有美术教育、中国画、油画、版画、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公共艺术设计等多个本科专业方向,拥有中国画艺术研究、油画艺术研究、艺术理论两个学科的硕士学位授予权。目前,学院拥有一支教学经验丰富、专业基础扎实、整体实力雄厚的师资队伍。46名专业教师中,教授9人,副教授15人,其中博士3人,硕士15人。医院现有研究生近100人,本科生500余人。西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是教育部设立的十一个体育、美术教师培训基地之一。在人民日报公布的2002年中国大学艺术学科综合排名中排名19,在师范类高校中排名第4。

外语学院

西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校最大的教研单位之一,办学历史悠久。1939年,国立北平师范大学迁至陕西城固,更名为西北师范大学。同年,英语系成立。1941年,西北师范大学迁至甘肃兰州。1950撤销英语系,成立俄语教研组。1958,恢复英语专业本科,更名为外语系。1999 65438+2月,学校进行院系机构改革,将原外语系与公办外语教学部合并,成立外国语学院。近年来,外国语学院依托西北师范大学师范教育和民族教育的优良传统,全力打造基础教育和民族教育外语教学并重的办学特色,为甘肃省乃至西北地区基础教育、民族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学院现有教职工154人,其中专任教师132人,教授9人,副教授20人,讲师78人。本科生1200多人,研究生400多人。学院下设英语系、俄语系、日语系、翻译系、外语教学部、外语学院、外国文学学院、外语教学学院、外语培训中心、外语教育技术中心。学院设有英语语言文学、翻译、俄语语言文学、日语语言文学四个本科专业。有英语语言文学、外国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两个硕士项目。硕士点有八个研究方向:英语语言学、英国文学、美国文学、翻译研究、比较文学、应用语言学、跨文化交际、俄语语言学。同时设有英语教学论和俄语教学论两个研究生招生方向,硕士教育招生方向。英语教学论招收和培养博士生。英语语言文学是甘肃省重点学科。

政治科学和法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