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历史经验来看,中国对职业农民的培养有哪些可以借鉴的经验?
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培养职业农民主要有三种方式,尤其是亚太、北美和欧洲。亚洲地区以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省为首。培训模式是我国统筹农民培训教育,农牧教育局相互配合,农协在此过程中充分发挥主导作用。
北美以美国和加拿大为主导,种植模式以超大型牧场主和民营企业为主,政府部门推动批地,高校做农民高等职业教育和农技推广;在欧洲,英、法、德的意思是培训模式是政府部门将农牧业资格证的规章制度与对农民的考核紧密结合。农民接受农牧业培训教育后,必须通过相应的考试,才能取得证书,取得与其职业相匹配的农业生产活动资格。
从上述三个地区的职业农民培养模式来看,我们的大部分工作经验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一是高度重视职业农民的培养规律。还体现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地方立法确立职业农民的培训机构、实施主体、管理模式、培训预算等方面。
第二,保证职业农民培训学习的投入。无论是亚洲的袖珍型农民和农民协会的培养方式,还是欧美以超大型牧场主和民营企业为主体的农民专业化方式,相似之处在于多年持续的培训和教育投入,都会形成完整的农民教学体系。
第三,规范农业经营资质的准入条件。在农业管理中,无论谁需要持证上岗,只有规范的资质准入条件,才能使该领域规范化、标准化。目前我国还在推资质准入条件,但相对来说,还是那么粗放。
第四,高度重视现代农业发展的专业人才供给。只要不断供给优秀人才,通过各种方式发现新型职业农民,就能保证农业产业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