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常在长安何处折柳送别亲友?

八桥

“灞桥在长安东,渡水为桥,汉人送客至此桥,折柳送别”。

“刘巴雪灾”是Xi“长安八景”之一。灞桥两岸,河滩宽阔,长桥跨河,垂柳垂枝,碧水蓝天无边。晚春,风吹柳絮满天飞,就像雪花一样。因为“刘”和“刘”是同音异义词,表示乡愁,久而久之,灞桥和就成了乡愁和悲伤的代名词。

春秋时期,秦穆公称雄西戎,改淄水为灞水,并建桥,故称灞桥。帝皇三年(22年),灞桥被淹。王莽认为这不是一个好兆头,所以他把这座桥的名字改为常存桥。后来在宋、明、清时期又数次被毁。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陕西巡抚毕元重修此桥,但桥的规模已今非昔比。直到清道光十四年(1834),总督杨才按旧制修建。这座桥长380米,宽7米,桥旁有石栅栏。桥下有72孔,每孔跨度4至7米,桥柱408根。1949后,为了加固灞桥,对桥梁进行了扩建,将原来的石板桥改为钢筋混凝土桥。现在桥宽10米,两边留有1.5米宽的人行道,大大改善了公路运输。

巴河是一条发源于秦岭蓝色山谷,横贯Xi东部,向北流入渭河的河流。早在秦汉时期,人们就在巴河两岸筑堤植柳。春天,柳絮随风飘扬,像冬天的雪花飞舞。自古以来,巴水、巴桥和刘巴就与告别联系在一起。唐朝时,在灞桥上设立了驿站。凡是告别亲友去了东方的,大都在这里分手,有的甚至互送杨柳。唐代有一种“众人寄客于此,杨柳赠之”的风气,文人骚客乐此不疲。因此,这座桥曾被称为“销魂桥”,流传着“年年送别,灞桥上飞雪”的话。从此,“灞桥上的雪景”被誉为“关中八景”之一。从此,以“雪”为喻,成为诗人“咏柳”的常用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