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风险分类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两个体系的建设是怎样的?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是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的“基础”。企业按照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的要求,组织实施风险点识别、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典型措施制定和风险分级,确定风险点和危险源作为隐患排查的对象,即“排查点”。

风险分级管理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制度作为安全制度管理的两个核心环节,在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和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中有明确要求,作为其基础关键环节而存在。其核心思想是运用PDCA模式和过程方法,系统地识别风险点、评估风险和确定控制措施,为每个过程制定规则和原则,以控制过程,实现持续改进。

扩展数据:

安全风险分类管控是指根据不同风险等级、所需管控资源、管控能力、管控措施的复杂程度和难易程度,确定不同管控级别的风险管控方法。风险分类控制的基本原则是:风险越大,控制级别越高;上级负责控制风险,下级必须负责控制并逐步实施具体措施。

蓝色风险:包括5级风险和4级风险。

5级风险:轻微危险,需要注意或可以忽略,可以接受。员工应注意这一级别的风险;公司基层科、队负责控制和管理,根据是否在生产现场或实际需要确定是否制定控制措施并保持记录。

四级风险:轻度风险,可接受或可容忍。对于这一级别的风险,公司的车间和部门应重视并负责控制和管理,其下属的车间和班组应具体实施;不需要额外的控制措施。应考虑投资效果更好的解决方案或不增加成本的改进措施。需要进行监控,以确保控制措施能够维持现状并保持记录。

黄色风险:三级风险,中度(重大)风险,需要控制和整改。对于这一级别的风险,公司、部室(车间上级单位)要重视并负责控制和管理,其车间、部门要具体落实;应制定管理制度和规定进行控制,并努力降低风险。应仔细衡量和限制预防成本,并在规定的期限内实施降低风险的措施。在严重伤害后果的情况下,必须进行进一步的评估,以确定伤害的可能性以及是否需要改进控制措施。

橙色风险:二级风险、高风险和重大风险,必须制定措施进行控制和管理。对于该级别及以上的风险,公司应重点控制和管理,安全主管部门和各职能部门按职责分工实施。当风险涉及正在进行的工作时,应采取应急措施,并根据需要制定目标、指标、管理计划或分配资源,直到风险降低后才能开始工作。

红色风险:1级风险,不可接受,巨大,极度危险,必须立即整改,不能继续作业。对于这种级别的风险,只有在风险降低后才能开始或继续工作。如果无限的资源不能降低风险,我们必须立即禁止工作并采取措施控制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