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宁采茶戏的发展

春天的三月,采茶姑娘在常青树间歌唱,因为它是从明末清初流传下来的:“南山上的一株茶树在鸟儿啼叫之前就发芽了。今年姐妹俩都摘了,明年谁是妹妹。”经年累月,就形成了一首茶歌。茶歌内容丰富,活泼委婉。清乾隆三十一年(公元1776年),秀才陈凤慈在《浔阳乐》中写道:“灯照龙江,鱼龙混杂再续前缘,偏到女儿巷,一路采茶歌。”这说明茶歌在200多年前的元宵节就出现了。明清时期,县城里有许多茶坊、茶馆、茶店,从事茶叶收购、烘焙、营销,并雇佣农村劳动力采摘制茶。采茶、制茶时,尤其是采茶时,茶农会随意唱茶歌解闷。人口多,口音重,逐渐形成了小曲,有故事线和叙事唱段,开始有歌曲的拷贝,在采茶人和采茶人之间流传,如《十二月采茶》、《大嫂采茶》。有的人收集歌本,配以民间曲调,练唱后去茶馆卖歌谋生。一人唱两个或两个以上角色,群众称之为板凳戏。后来发展为《肖丹》和《小丑》两部动作传神的小戏,略具采茶戏雏形。

明末清初,有两个剧种混进了正月茶灯的队伍,演变成了灯戏。表演的形式是四人各持一盏茶灯,站在四角,组成一个场地。有一次一个丑八怪在会场中央唱采茶调或者演戏曲。至今武宁仍有花灯表演,俗称茶鼓花灯,表演多为现代题材。后来他加入了萧声,称为三足班或三足戏,表演形式和内容逐渐丰富。武宁采茶戏形成后,在草台演出,多为民间艺人从生活中提炼创作小剧,不可避免地衍生出男女调情、恋爱的故事。艺人多是长期被奴役的穷人,他们的本性并不使他们为封建统治者歌功颂德,从而触怒了那些“貌似仁义道德,满嘴贼妓”的官绅。清乾隆元年(公元1736年),江西巡抚余以《情欲》为主角,武宁采茶戏被禁。在封建统治阶级的高压政策下,茶戏一蹶不振,陷入困境,解放前夕,处于半条命不死的状态。

1952年冬,江西省文化局局长、文艺界元老石凌河在全省第一次文化馆工作会议上提出,要贯彻“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方针,大力发掘民间艺术,石老强调,武宁采茶戏是江西四大地方戏之一,历史悠久,必须继承和发扬。并反复强调,一定要千方百计把散落在民间的老艺术家组织起来,下大力气抢救。石老语重心长地说,历经坎坷曲折、注入了民间世界团队心血的传统艺术,如果失传在这一代人手中,那将是不可挽回的损失。

按照石老的指示,武宁县领导几经周折,动员茶戏艺人中颇有影响的人物刘串联。经过短暂的筹备,武宁采茶剧团在县城成立后的1953春节正式演出,并在妆容、服装、表演技法等方面进行了初步改革,保留了仍以锣鼓伴奏的传统习俗。演出有传统话剧《七姐妹下凡》和现代话剧《童婚》的改编。上河

与夏河两校消除隔阂,同台演出,阵容强大,连续演出两个月,场场爆满,盛况空前。应群众要求,剧团下乡巡回演出,群众扶老携幼,翻山越岭观看,武宁采茶戏脱胎换骨。

1953年6月,鸠江区接收此剧团,更名为鸠江区采茶剧团,并迁至九江。特区文化部门打算在武宁茶戏的基础上发展成一个新的剧种,于是从外地请来了一批演员,动员入团的老艺术家对传统剧目和音乐唱腔进行挖掘和整理。改革的步伐既大又快。当这个剧团如日中天的时候,一场风波平息了。在唱样板戏的那几年,采茶戏团受到了冲击,解散了。演员被批评后被下放,农村业余茶剧团被宣传队取代。武宁采茶戏跌至低谷。1984年,为了让武宁采茶戏生存下去,江西省文艺学校武宁采茶班应运而生,并于9月正式成立。两次招收62名学生。经过四年的艰苦训练,1987 65438+2月参加九江戏剧节。同学们表演了《不正确的事》,获得表演一等奖、编剧一等奖、导演一等奖、美术设计一等奖、作曲二等奖,9名同学获得优秀新苗奖。1988 11正式成立武宁采茶剧团,坚持下乡为农民演出。剧目有《翠花贫困》、《武进集》、《于成龙的私人访问》等。丰富了山乡的文化生活,武宁采茶戏再次进入复兴和发展时期。

受中戏普遍萧条的影响,1993采茶戏团被裁撤,员工被分配到各个单位,武宁茶戏再次陷入低谷。

武宁采茶戏的跌宕起伏,深刻地反映了时代的变迁和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需求的变化。虽然有成就的老茶戏艺人相继去世,但在广大农村,会唱会演茶戏的人很多,业余剧团还在草台上演出。

2004年9月,武宁县老年体育协会成立了一个采茶剧团巡回演出,以促进当地人民的业余茶戏活动。在夕阳红老年项目的活动中心,设计了一个可容纳300至500人的小剧场,供采茶剧团演出。县文化宣传部门也把发展古茶戏提上了日程。这朵百花园中的奇葩,历经风霜冰雪,但它根深蒂固,有沃土的滋养,有阳光雨露的滋养,有群众的呵护,它会在幕府山脚下开得越来越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