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班,妈妈
在朋友圈看到一个特别搞笑的截图:
我忍不住笑了,开始反思。
环顾四周,是因为我们的孩子太蠢太不懂事,还是因为教育有问题。
为什么付出了所有,却养不出一个独立自信积极向上的孩子?有什么问题?
也许这就是教育失败的根源:孩子不努力,妈妈太辛苦,爸爸没贡献。
日前,一段“妈妈帮孩子写作业,一起抹眼泪”的视频在网上广为流传。
视频中,母亲一边帮孩子打扫作业,一边在抽泣,仿佛受了极大的委屈,无法放声大哭。
一旁的孩子也在抹眼泪。
这对母子在网上“走红”后,来自父亲的声音解释说:因为孩子转学后作业要求不同,学不会教,母亲急得哭了。
做一次作业就是父母和孩子的关系,就像一出戏,哭,笑,吼。
像“有什么关系”“一个孩子学,整个社区受教育”这样的螺柱此起彼伏。
周说:当自学成为本能时,教育就是成功的。
在孩子屡教不改的情况下,家长应该停下来,放下焦虑,想想孩子为什么学不好,为什么总是能全身心地玩手机,看电视,却总是在学习上吊儿郎当,或者跟外人一样。
无非就是没有打开自主学习的入口。
就像上面那个孩子,“转学”可能是他的心理障碍。可能是他还没有适应老师的教学方式,也可能是新生之间有什么压力,让孩子产生了抵触情绪。
和成人不同,孩子可以相对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在行动上只能本能地反抗。
在《不管教的勇气》中,作者始终强调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事。
如果家长不能让孩子明白这一点,再好的培训班也是家长在学,孩子在逼。久而久之,只会导致亲子关系紧张,孩子学习的内在动力不足。
对孩子最好的教育应该是父母陪伴,以身作则,和孩子一起经历一次又一次和自己的挑战。
前段时间,一个叫徐静开的7岁小孩引起了很多网友的同情。
徐静开的妈妈在监督孩子学习方面是典型的“母鸡妈妈”。她给孩子准备了丰富的辅食,也懂得课后给孩子“加餐”。
在她看来,孩子的成长只有两种情况:“小时候,长大了就要吃苦”或者“小时候,长大了就能享受快乐”。
她认为孩子不应该有一个快乐的童年。
对此,傅首尔焦急地怒斥:你疯了吗?
而整天被作业威胁的徐静开,向妈妈承诺:
“我喜欢做作业”“妈妈会再给我一张卷子”“妈妈,这个暑假我一定要完成这些”。
在心里不断否定自己的同时,认为自己什么都不擅长。
当别的孩子在互相嬉闹的时候,他只会远远地站在一边,不懂得如何与人交流,也不敢在公共场合展示自己。
我们都听说过“沙子和手”的故事。如果你用恰到好处的力量将一把沙子握在手中,你可以拥有沙子很长一段时间。另一方面,你握得越紧,它就会失去得越快。
妈妈们对孩子未来的担忧是可以理解的,但如果过于努力,只会埋没自己对学习和成长的兴趣。
即使孩子愿意配合妈妈给的一切安排,也只是一个傀儡,在妈妈的牵引下,毫无动力的前行。
但是,小时候享受快乐的孩子长大后不一定痛苦,长大后痛苦的孩子长大后不一定享受快乐。
孩子最大的痛苦是被强行压制的真我;孩子最大的福气应该是父母先看到孩子,再看到孩子的学习和未来。
心理学家雪梨说:“发育正常的孩子自然会对各种事物充满好奇。”
相信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学习专家。
除了特殊的先天病例,几乎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长规律。
明智的母亲不会被焦虑牵着鼻子走,而是站在孩子的身后,把他们引向远方。
能让孩子走就让孩子走;
孩子不能离开,或者,当他们向你求助时,给予适当的帮助。
前两天看了一个搞笑的新闻。
一位父亲去幼儿园接孩子放学。结果老师不认识他,孩子一脸疑惑。
原因是爸爸第一次接。
爸爸说他平时工作忙,几乎没接过孩子。
爸爸没有接手这个孩子,所以老师不认识他也可以理解。但是,通过孩子的反应,可以更好地反映根源。
这个父亲,大概在平时,不怎么照顾孩子,以至于孩子一时反应不过来,见不到自己的父亲。
“丧偶育儿”是近年来特别流行的一个词,也是家庭教育中特别普遍的现象。
在综艺节目《大一新生日记》中,陈小春“上演”了一出“爸爸不给力量”的典范。明明已经当了一次爸爸,却连给宝宝洗澡和换尿布的区别都分不清。偶尔照顾孩子,脾气爆让孩子哄。
只有两个孩子的世界冠军李娜坦言:感觉自己养了三个孩子。
在厨房做饭,她总是听到孩子喊“妈妈”,而坐在客厅沙发上的父亲只专注地玩着手机,对孩子的要求就像是在屏蔽自己的耳朵。
李娜说,她很庆幸自己当时很冷静。首先,她放下了手中切菜的刀。
有人把一个家比作一个三角形,爸爸、妈妈、孩子三条腿站在一起,这样三角形就不会倒塌。
有人把一个家比作开公司。父亲、母亲和孩子都是公司的成员。想把公司经营好,每个人都要努力。
其实不管是不是家,整体来说,一个人不贡献或者落后,另一个人就必须完成本该属于他的工作。
不努力的爸爸害了全家。
不难理解,人在压力过大时,自然会感到焦虑,情绪往往处于爆发的边缘。
具体到家庭,不付出的父亲直接影响了母亲的心情,忽略了孩子的成长和需求。
心情不好的妈妈如何从容经营家庭,照顾孩子?
父亲的长期不在或不作为,孩子看在眼里,也记在心里。
儿子不教是父亲的错。
爸爸对家庭最大的贡献不应该只是一台“提款机”。
一个合格的父亲的位置应该是:母亲的坚强后盾,和母亲一起,不断填补家庭中的位置,争取上位;孩子厚实的后盾给了孩子安全感,成为孩子的榜样。
哪怕每天拿出十分钟,承担起家务的责任,陪伴孩子的成长。
最成功的教育:爸爸更用心,妈妈放松,孩子更快乐。
在爱情的艺术中,有这样一句话:
“母亲代表自然世界,父亲代表思想世界,代表人们创造的法律、秩序和纪律的世界。
父亲是教育孩子,给孩子指明通往世界的道路的人。"
父母和孩子都是第一次。
妈妈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爸爸要学会投入更多的精力。那时,孩子们将有机会在自己的生活中为自己做贡献。
妈妈的每一份付出都值得感谢;
爸爸的每一次改变都值得鼓励。
孩子为自己做贡献的最大动力就是看到父母在生活中越来越好看,让孩子有一个自己创造的模板。
最好的教育关系应该是父母养育孩子,孩子养育父母。
最美的教育成果应该是:妈妈放松,爸爸努力,孩子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