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班课间小游戏
目的:通过生动活泼的游戏,让学生潜移默化地体会到如何与人相处的真谛。
所有的学生被分成两组。起初,学生们不知道这个游戏要告诉他们什么,但他们只知道游戏的规则:当两个人见面时,他们每个人同时做出一个手势,代表他们希望对方以什么样的见面礼仪见面。伸出手指表示你希望对方见面的方式是“点头”;伸出两个手指,表示想通过“握手”的方式见面;伸出三个手指,表示想通过“握手时自然拍肩”的方式见面;伸出四个手指,表示你希望对方见面的方式是“拥抱”。
如果双方做出的手势不一致,以小动作为准。即当一方给出一个“3”,另一方给出一个“2”时,双方完成“2”的见面仪式。
游戏的规则看似很简单,却很有趣。随着游戏的进行,在热闹的表面下,学生的内心会发生非常微妙的变化。
刚开始因为不知道对方会怎么做,为了不太尴尬,大多数都试探性的给了一个“1”,互相点了点头。随着新对象的不断变换,慢慢的,有人开始说“2”或者“3”,偶尔也有人敢说“4”。
在“大转盘”一轮一轮的转动过程中,所有的工作人员都在不停地“纠结”着对方每次会打多少,自己应该打多少。反正每场比赛的结局都差不多:自然,大家最后都会给对方一个“4”,也就是大家互相拥抱。比赛在极其热烈的气氛中结束。
与陌生人相互拥抱,对于大多数没有这种传统礼仪,但同时又有着含蓄内敛、不愿敞开心扉的深厚传统文化的中国人来说,是需要一点勇气的事情。
虽然有相当一部分人在玩“4”的时候,完成“4”的见面礼仪时,确实有些尴尬,但其实在整个游戏过程中,尤其是在游戏结束的时候,可以看出大家最真实的潜意识感受就是渴望与“4”相见。只是大多数情况下,人们更希望对方先打“4”。
有一个人们习以为常的“人际准则”:
我像别人对待我一样对待别人。
如果你对我热情,我也会对你热情;
你给我一只脚,我就给你一只脚;
如果你对我不好,那就别怪我不义;
你给我一个“4”,我也给你一个“4”。
在游戏中,你可以明显的感受到,随着你秉持着这条与人相处的法则,虽然你没有错,但可以肯定的是,你是不对的,因为人是完全被动的,你所有的情绪都是完全被别人如何无意识的对待你所控制的。
可怕的是,根据这个准则,人们会自然而然地进化出另一个准则:
估计别人这样对我,我也会这样对别人。
我们试着推导一下这种思维方式的结果:我估计别人会热情地对待我,所以我也要热情地对待他。但是,你可能会很不幸地遇到一个你失算了的事实:对方并没有表现出你所期待的“热情”,经历了一次“受伤”意味着什么。所以,下一次你面对新对象的时候,为了防止再次受到伤害,你的处理原则就是克制自己上一轮的“热情”,给下一个即将面对的人“无情”。此时,你的习惯性思维模式是,既然“你”(虽然不是刚才那个“你”)上次这样对待我,下次就别怪我对你无礼了,忍耐是有限度的。然后就轮到另一个人也这么想了...什么时候?
更极端的情况是:我怀疑他会“害”我,我先“害”他。比如刚才的游戏,很多人是这样想的:我怀疑对方不会出“4”,那我还是先出个“4”吧,那样就尴尬了。我反而还不如少赚一点;。有意无意地给他“痛苦”。
唉,你有没有发现,人之前的不信任、疏远、冷漠、争斗、抱怨、偏见、孤立、仇恨,大部分都来源于这个共同的规律?
难怪经常有人感叹:“做人难!”
赛后,从大家的分享中,可以明显感觉到大家都有同感,都体会到了人生的真谛:
“痛苦”算多少,根本逃不过“痛苦”的结局。要想“跳出三界,不在五行”,只能秉持“四准则”:没必要费心算计,互相破坏。如果你想费心破坏摩托车,那就让对方自己想办法搞清楚。不管他付多少,反正他会毫不犹豫地付4。
当对方给你一个4,其实就含蓄的代表了他对你的理解、重视、欣赏和接纳,而这恰恰是每个人与人交往时的内心需求,是人们在游戏中相见时真正希望的最高礼仪。事实上,它也自然而然地暗示了与人相处的最高境界——四大准则,即:
你希望别人如何对待你,你就如何对待别人。
我希望别人热情地对待我,但我会主动热情地对待别人;
我不希望别人这样对待我,我也不希望别人这样对待我;
我从不希望任何人伤害我,我也从不希望伤害任何人。
不管别人是否热情回应,我依然会热情,因为,无论何时何地,我的内心依然是:希望他热情待我。所以,按照这个内心的标准,不管对方是什么样的人,我接下来的选择依然是:热情地对待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