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群众艺术馆的主要成就

三峡迁徙图,插曲,周总理在饭堂吃饭,呼唤巴山清江,寻根,一盘冬瓜,出来,呼唤爱情,哥哥归来,诉苦,飞鱼鹰,红军兄弟等。由词作家、省群艺馆馆长黄念青作词,著名作曲家作曲,著名编舞家、省舞蹈家协会副主席、省群艺馆文艺部主任平、蓝联合执导,武汉邮政艺术团、张家界艺术团演出的民族歌舞《追爱》在2012央视春晚大放异彩,获得全国观众一致好评,彰显湖北风采。

在第八届中国艺术节中,8件作品获得“群星奖”,18件作品获得创作奖,12件作品获得表演奖,5件集体或个人作品获得服务奖。我省* * *获奖43项,占全国获奖总数的12.5%,居全国首位。其中,我馆业务干部创作的作品获得“明星奖”4项,创作奖5项,表演奖2项,服务奖1项。

在第九届中国艺术节上,我省13节目获得作品“群星奖”,4个公共文化服务项目获得项目“群星奖”,6位作家获得文学明星“群星奖”称号。其中,我馆工作人员创作的9个节目获得作品奖;我馆1品牌活动荣获“群星奖”项目奖;三位艺术家被授予“群文之星”称号,“群文之星”总数居全国省级群艺馆之首。近年来,我馆先后与神农架林区、翼城、铜山县、钟祥市、保康县、夷陵区、宣恩县、恩施市等开展合作。创作出版了《神农架棒棒糖》、《汉水歌谣》、《白云深处》、《钟馗祥瑞》、《京山楚原》、《三峡》。其中《神农家棒棒》《白云深处》《钟菊香蕊》获省委宣传部“五个一工程奖》《三峡》《我的故乡》《辉煌的享受》获湖北省首届少数民族文艺展演金奖,《雅女会》获全国少数民族文艺展演金奖。在连续两届CCTV青年歌手大奖赛中,土苗兄妹和土家组合撒叶儿获得原生态组金奖。

我馆先后主办了《布谷鸟》、《地方戏剧》、《中国故事》、《文学指导》等刊物。《中国故事》获中国通俗文学出版奖,湖北民间艺术展参加首届中国艺术节,在中国美术馆引起轰动。它被指定为国家文化交流项目,并被送往欧洲,亚洲,非洲和北美。

我们高度重视文化艺术遗产的收集、整理和研究,编纂了76卷民间文艺资料,圆满完成了《中国民间故事集成湖北卷》、《中国曲艺志湖北卷》、《中国民间舞蹈集成湖北卷》、《中国曲艺音乐集成湖北卷》等4个国家重点艺术研究项目。中国农村文化研究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表彰和奖励。于本先后出版了《三国传说》、《三峡传说》、《吴家沟村民间故事集》、《荆楚文化与民俗》、《新荆楚时代年谱》、《群星耀楚天》等30部文艺和科技专著。由我馆编辑、湖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湖北民间美术》画册获得出版奖,大型民间摄影画册《楚风情》被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列为“十五”重点图书项目,并出版了国家社科基金艺术项目结题专著《西塞·神州会》。目前,湖北老年大学有50多个教学班,招生人数已超过1.200人。少儿艺术培训常年开设音乐、舞蹈、美术、跆拳道等培训课程,培训人数也在逐年增加。面向全省群文系统,每年举办音乐、舞蹈、戏剧、曲艺等各类培训班,培养文艺骨干数千人。全省各县市(区)都建立了基层联系点,业务干部常年深入基层指导辅导。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取得显著成绩:普查成果丰硕,名录体系完善。我省申报的端午节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孝感、鄂州、仙桃剪纸,潜江、云梦皮影戏,我省京剧分别作为中国剪纸、皮影戏、京剧保护单位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区域整体保护工作有序推进,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正式铺开。宣传展览反响热烈,组织参与了“欢乐春节——荆楚文化走澳洲”、“上海世博会湖北活动周”、“台湾湖北民间艺术展”、“2009年挪威湖北周”、“澳门大型春节风情展”等重大文化活动。数据库建设取得新成果,立法取得新进展。《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已经省人大审议通过,自2012 12 1起施行。截至目前,我省共有国家级名录项目105个,省级名录项目353个,国家级传承人39人,省级传承人299人。

2009年,我馆被省机关工委表彰为“2007-2008年度省级机关文明单位”,被武昌区委区政府授予“2007-2008年度最佳文明单位”。2011我馆被武昌区委、武昌区政府表彰为“2009-2010年度区级最佳文明单位”;2011中央组织部、中央创先争优领导小组命名表彰我馆党委“上海世博会创先争优进基层党组织”;2011年,我馆被省委、省政府表彰为“省级文明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