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文献综述
借助信息技术和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可以不断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更重要的是为企业的战略发展提供信息化的决策支持。本文论述了各种学者对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总结了该领域主要贡献者的观点,梳理了其理论逻辑,以期从另一个侧面了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
关键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文献综述
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演变
大多数学者认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三个阶段和发展动因的论述也基本一致。
杨兴东、、魏、程维山(2007)认为,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末。由于当时计算机技术已经进入实用阶段,第一代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也就应运而生了。当时由于技术条件和需求的限制,这个系统充其量只是一个自动计算薪资的工具。然而,它的出现为人力资源管理展示了一个光明的前景,即以计算机的高速和自动化取代手工工作量,使大规模集中处理大企业的工资成为可能。第二代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末。第二代系统基本解决了第一代系统的主要缺陷,兼顾了非财务人力资源信息和薪酬历史信息,其报表生成和薪酬数据分析功能也有了很大的改进。第三代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末。其特点是,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来看,几乎所有与人力资源相关的数据(如薪酬福利、招聘、个人职业生涯设计、培训、职位管理、绩效管理、职位描述、个人信息和历史数据)的功能需求都逐渐从简单的数据采集和报告转变为数据处理和分析,为管理者做出预测和决策支持,通过电子化流程实现自动化和跨平台、跨网络的工作。
蔡皋(2006)在论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演进时,也提出了三个发展阶段。他认为,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末。当时计算机技术已经进入实用阶段,大企业手工计算发放工资费时费力,而且非常容易出错。为了解决这一矛盾,第一代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应运而生。当时由于技术条件和需求的限制,用户很少,系统充其量只是一个自动计算薪资的工具,既不包含非财务信息,也不包含历史薪资信息,几乎没有报表生成功能和薪资数据分析功能。但它的出现为人力资源的管理展示了一个光明的前景,即计算机的高速和自动化取代了手工的巨大工作量,计算机的高精度避免了人工的失误和错误,使大规模集中处理大企业的工资成为可能。第二代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末。由于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无论是计算机的普及,还是计算机系统工具和数据库技术的发展,都为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阶段性发展提供了可能。第二代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基本解决了第一代系统的主要缺陷,兼顾了非财务人力资源信息和薪酬历史信息,其报表生成和薪酬数据分析功能也有了很大的改进。而这一代的系统主要是由计算机专业人员开发的,未能系统地考虑人力资源的需求和思路,其非财务人力资源信息也不够系统和全面。第三代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末。其特点是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来看,几乎所有与人力资源相关的数据(如薪酬福利、招聘、个人职业生涯设计、培训、职位管理、绩效管理、职位描述、个人信息和历史数据)都在一个集中的数据库中进行管理,形成一个整合的信息源。随着个人电脑的普及,数据库技术、客户机/服务器技术,特别是Intemet/Intranet技术的发展,友好的用户界面,强大的报表生成工具、分析工具和信息共享,人力资源经理可以从繁重的日常工作中解脱出来,集中精力从战略的角度考虑企业人力资源规划和政策。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促进了企业人才的科学选拔。建立人力资源信息系统是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科学化和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手段。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管理企业,对企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作用
将信息技术与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活动相结合,建立自动化、信息化的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系统,将使企业获得人才,增强竞争力的基础,并使之成为企业管理的核心。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谭洪波(2003)认为企业人力资源信息系统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具有以下功能。
(一)应用企业人力资源信息系统进行企业人力资源战略规划。
企业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是一个系统工程,它包括预测未来人力资源的供求、制定行动计划以及对计划进行控制和评估的过程。通过该系统,可以利用互联网等网络技术和手段,调查、收集、整理与企业战略决策和经营环境相关的各种信息,建立战略数据库,对影响人力需求和供给的因素和信息进行分类管理。利用企业的人力资源信息系统和战略数据库,收集影响人力资源供求的各种因素,运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各种科学预测方法,预测企业未来的人力资源供求。该系统可以使用计算机数学模型或其他模拟模型来预测人员流动,并从数量、质量和层次结构方面比较人力资源的需求和供应。
(二)应用企业人力资源信息系统进行职务分析和职务评价。
系统化和自动化的工作分析和工作评价系统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建立职位数据信息集,在职位分析的基础上对职位进行分类并输入相关职位信息。
2.形成系统的岗位说明书、岗位描述和岗位分类图。
3.对工作要素进行分解,构建统一、结构化的基于量表的工作评价因素指标体系数据库,并根据因素进行不同层次的赋值。
4.运用因素计数法或因素比较法原理建立工作评价体系。利用计算机网络和岗位评价系统,由岗位管理委员会、上级岗位、专家等人员根据岗位说明书的要求和经验,对各岗位的相对价值进行全方位的评价。
5、通过对各岗位的评价和比较,确定各岗位的地位、作用和关系,确定各岗位的工作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