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名人素材
工匠精神名人素材,我国自古就有尊重和弘扬工匠精神的传统。工匠精神是工匠在千百年的劳动实践中所表现出来的风采和魅力,体现了技术精英的优秀品质。以下工匠精神名人素材。
工匠精神名人素材1什么是工匠精神?
匠人喜欢不断雕琢自己的产品,不断提高自己的工艺,享受产品在手中升华的过程。匠人对细节的要求很高,追求完美和圆满,对精品有着执着的坚持和追求。他们把质量从0提升到了1,让世界受益很久,虽然收益很小。
工匠精神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衡量标准,是中国制造的精神源泉,是企业竞争发展的品牌资本,是员工个人成长的道德指引。“工匠精神”是追求卓越的创造精神,精益求精的质量精神,顾客至上的服务精神。
工匠精神名人素材
1,司马光
中国古代文学家司马光,用一根圆木当枕头,使自己清醒后继续写作,并命名为“警枕”。俄国著名诗人马雅可夫斯基经常用一大块木柴当枕头,以防止自己睡得太久。发明家爱迪生经常熬夜工作。他实在困了,就把桌上的书当枕头垫起来。
2.匡衡
西汉时期的学者匡衡,家境贫寒,勤奋好学。晚上没有灯,所以他在墙上挖了一个洞,以便在邻居的烛光下看书。姜弼出生在南齐的一个贫苦家庭。她白天做鞋,晚上抽空学习。当他不能点灯时,他就把书拿到屋顶上,借着月光看书。
3.夏威夷
美国夏威夷岛上的学生上课时,总要先背一句祷文:人的一生只有三天:昨天、今天、明天。昨天已经过去,永远不会回来。今天和你在一起,但很快就过去了。明天会到来并死去。快点,人生只有三天。
4.司马迁
司马迁写《史记》花了18年。左思花了10年写三都赋:李时珍花了30年写《本草纲目》;哥白尼花了30年时间写天体运动。达尔文花了22年写了《物种起源》,弥尔顿花了265,438+0年写了《失乐园》,伟大的马克思花了40年写了《资本论》。
5.安培
一天晚上,物理学家安培走在街上。突然,他脑子里想到了一个题目,于是他走到面前的一块“黑板”前,从口袋里掏出粉笔头,在“黑板”上计算起来。可是“黑板”突然动了,安培的微积分题还没做完,他就不自觉地跟着“黑板”算了起来。“黑板”越走越快,安培觉得自己追不上了。这时,他看到街上的人都在嘲笑他,他发现移动的“黑板”竟然是一辆黑色马车的车尾。
6.牛顿
英国伟大的物理学家牛顿有一次邀请一个朋友到家里吃饭。食物已经准备好了,但在他的朋友到达之前,他走进了实验室,专心做实验。我朋友来的时候,找不到牛顿了。因为着急上班,他一个人把饭吃完,把吃剩的鸡骨头放在盒子里就走了。晚上,牛顿做完实验,准备吃饭。但当他看到盒子里的鸡骨头时,他露出了恍然大悟的样子,笑着说:“我以为我还没吃呢,其实我已经吃过了。”
7.师洋
北宋时,师洋仰慕程颐的学识,到洛阳拜程颐为师。去程颐家咨询的时候,程颐正坐着不动,在睡觉。师洋渴望学习,但他不敢打扰老师,所以他站在外面等着。雪下得很大,天寒地冻。程颐醒来时,雪已经下了一英尺深。后来,人们用“程门·雪梨”来比喻学生毕恭毕敬地向老师学习。
8.邯郸
燕国有一个人,听说赵国的人走路姿势很好,就来到赵国的都城邯郸学习走路。结果他没有学会赵人的走路姿势,甚至忘记了原来的走路方法,只好爬回去。这个故事比喻盲目模仿,结果我失去了固有的技巧和特点。
9.梁启超
第一,读书要分专读和博览。一方面要养成认真读书的习惯,另一方面要养成快速读书的习惯。不了解细节,就一无所获,相当于白读。如果你没有快速的眼睛,你将没有足够的时间来获取信息。其次,有些书要用心读,比如有价值的文学作品,有益的格言警句。第三,做读书笔记。因为记性好不如文笔差。
10,越王勾践
春秋时期,吴国和越国世代为敌。有一次越军战败,越王勾践与吴国讲和,答应了吴国的苛刻要求:越王去吴国侍候吴国一世,勾践来到吴国,悉心侍候吴国国王,三年后被放回中国。为了这场对雪的深仇大恨,他努力工作,锻炼斗志,柴火同眠,饭前睡前尝胆,制定了一系列的救国计划。十年之内,越国终于强大起来,一举灭了吴国。
工匠精神名人素材2工匠精神素材人物事迹1
郭建英——从事金相工作41年,积极进行技术创新,研制晶间腐蚀温控装置,解决晶间腐蚀微沸问题;研制钢管内壁砂轮,使制样速度提高十倍以上;研制低倍腐蚀温控装置,解决手动温控不方便的问题。多次在《国家物理测试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在冶金工业产品脱碳层深度的检验和脱碳层图样的编制方面;对脱碳层深度划分的确定进行了深入研究。编写金相分析相关培训教材,在全国范围内培训120多名金相检验人员。作为技术专家为17冶金企业提供实验室咨询服务,被授予北京市有突出贡献高技能人才荣誉称号。
工匠的精神物质,人的事迹2
李建国从事烹饪工作40年,为政府食堂烹饪技能和技术创新、节能降耗做出了突出贡献。“做你所做的,爱你所做的”,注重大锅菜烹饪方法的探索和总结,组织编写了《热菜卷》、《冷菜卷》、《自助副食卷》等中国大锅菜系列丛书,包括656种菜谱。在烹饪中注重色、香、味的同时,还强调菜肴的营养,使大锅菜吃起来像“炒菜”。注重节能减排,设计改造大锅灶,节能效果达到37.6%,每年节约燃气近1000立方米。曾获中国烹饪大师、首届国家机关烹饪金奖、北京市有突出贡献高技能人才等荣誉称号。
工匠的精神物质,人的事迹3
徐立平,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四研究院7416厂高级技师。自1987进厂以来,一直在对导弹固体燃料发动机推进剂进行微整形。如果在火药上动刀,一不小心就可能产生火花,导致燃烧爆炸。目前粉末成形是全世界的难题,无法完全被机器替代。切割的力度完全取决于工人自己的判断。粉面精度合格与否直接决定了导弹的精确射程。0.5 mm是固体发动机粉面精度的最大允许误差,而徐立平手工雕刻的粉面误差小于0.2 mm,堪称完美。
为了杜绝安全隐患,徐立平还设计发明了20多种粉末整形工具,其中两种获国家专利,一种被公司命名为“平刀”。由于长年以一种姿势雕刻火药以及火药中毒的后遗症,徐立平的身体变得向一侧倾斜,头发也掉了一大半。28年来,他冒着极大的风险雕刻火药,被誉为“大国工匠”。
工匠精神名人素材3工匠精神
时光荏苒,物是人非。随着人们生活品位的提高,潮州传统工艺发展如雨后春笋,涌现出一批能工巧匠。精致优质的产品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其独特的雅俗共赏受到文人墨客和广大民众的青睐。
出于对潮州木雕的热爱,笔者经常在潮州工艺街中山路漫步,穿梭于木雕工作室、展厅、作坊之间,遇到许多著名的从业者和艺术家,被潮州木雕的精湛技艺深深吸引。无论是雕刻技法上的重雕、浮雕、圆雕、透雕、锯雕,还是人物、花卉、鱼虾蟹、鸟兽等题材,都体现了潮州艺人崇尚“慢工出细活”、“宁短勿滥”的乡土情结,令人叹为观止。
据说曾经的中山路粮仓被重新改造成了县城的一仓创意中心,里面涵盖了一些潮州“非遗”大师工作室和作品展示,让我有了猎奇的新目标。步入曾经承载着填饱人们肚子重任的粮仓,没想到这里却充满了浓浓的“潮”文化气息。
陶醉于高品质的花园,一个木雕工作室引起了我的注意。里面的一个女孩正在“努力”,看到她的侧面,头发遮住了半边脸颊,看起来简单精致,有一种“出水芙蓉”的感觉。女孩左手拿着凿子,右手拿着锤子。透过胚胎蟹筐的缝隙,刀子不停地拨弄着木头。在铁锤的敲打下,她一点一点挖掘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技艺娴熟如巧匠。女孩目不斜视,全神贯注,仿佛与木头结下了不解之缘。过了一会儿,她停下手中的工作,擦去脸上的汗水,伸了个懒腰。休息的时候,作者和她搭讪,好奇地问她这件作品是不是她亲手做的。女生肯定的点了点头,一点也不含糊,还挺霸气的。多层立体雕刻是木雕中比较高端的技能,没有一定的技巧是无法独立完成的。需要多年的苦心锤炼和坚持才能开花结果。这个女孩高超的技术令人印象深刻。
这个女孩的名字叫陈嘉。她今年才24岁,但是做艺人已经7年了。她是潮州木雕大师陈顺强的孙女。陈大叔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潮汕木雕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之一;我的父亲,陈佩西,高级工艺师,市级“非遗”潮州木雕传承人。是家庭的影响和自己的努力成就了她今天的技能。
从事木雕是一项辛苦的工作,很多艺术家都有切身体会。完成一部满意的作品,需要耗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收入并不多。所以年轻人普遍不愿意加入这个行当,而这个姑娘可以说是潮州仅存的木雕女匠人,却在默默坚守着这个男人占据的位置。她的骨子里渗透着一个女人放不下男人的傲气,真的让人敬佩,难能可贵。从去年开始,“工匠精神”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门话题,而女生的追捧恰恰说明了什么是真正的“工匠精神”。
未结婚的陈嘉小姐,想在潮汕木雕界继承家族工艺,让潮汕木雕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