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型和实战型讲师如何相互学习?

众所周知,培训领域的讲师大致可以分为两类:实战派和学术派。长期以来,存在着良莠不齐的现象,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文人相轻”的现象。其实作为培训师,一个常规的开场白就是让学员有一个空杯心态,开放学习。作为我们的训练者本身,难道不应该从自身做起,公开学习吗?我知道我们的培训师是一群热爱学习的人。今天我想说的是“学院派和实干派怎么样”。经常听到一些培训师说:我们踏实!听起来好像实战派比学院派优越,其实不一定!有句话说:“再好的讲师也会有瑕疵,再差的讲师也有可取之处。”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互相学习,知道怎么学,学什么。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互补:1。论理论基础和文化基础,学术讲师在校园,有专业背景,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和文化基础,大量阅读前沿信息;实战派以实践为基础,所有理论都来自提炼,或者说“拿来主义”,缺乏对理论基础的深刻理解和掌握。所以我建议实战派向学院派学习这一点,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内功越深,外在呈现越精彩。2.在课程内容设计上,一些实战型讲师的课程内容是点面结合,或者只是东拼西凑,缺乏内在的、系统的逻辑。在这一点上,学院派略占优势,他们的课程设计清晰,逻辑性强。所以我们实用派不妨向学院派学习这一点:在课程设计上注重内线,力求完美。内线越清晰,外线就越容易理解。3.在实际案例的选取上,大部分实际授课老师都有实践经验,有很多实践经验,案例的选取来源于实践,更贴近客户的现状,让学员直接受到案例的启发,同时得到有效的方法并应用于实践;而学术讲师的案例在针对性和创新性上略逊一筹,不太容易联系实际,所以学术讲师可以借鉴实战派,在这方面稍作努力。案例越贴近现实,越能支撑学生。4.在课堂氛围调动方面,实战型讲师在课堂氛围调动和互动环节的设计上非常用心,现场氛围主动设计,可以充分发挥体验式学习的优势,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体验学习,更符合成人学习的特点。学院派很少关注这一点。互动越多,收获越大。学习的方法有很多。听同行的课也是一种学习,但培训师学习的不仅仅是课程内容,还有讲师的个人修养、授课风格、课程设计以及与学生的分享。中国对培训的需求正在上升。希望各位同仁,无论是学术还是实践,都从自己做起,开放学习,博采众长,把最好的课程贡献给我们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