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培养中污染的主要类型、特点和控制方法有哪些?

组织培养中污染的主要类型、特点和控制方法有哪些?组织培养中的污染主要是细菌污染和真菌污染。细菌污染的主要特征是在材料附近的培养基中出现混浊和云状痕迹。一般可在接种后1~2天发现。真菌污染的特征是培养瓶中的白色、黑色或绿色菌丝。通常在3~10天可以找到。如果控制的话,无非就是组织培养过程中严格的无菌条件和无菌操作。总的来说,组织培养污染不外乎以下原因:1,培养基灭菌不彻底。2.外植体的灭菌不完全。3、接种操作不规范,接种器械消毒不彻底。4、培养环境不干净。所以注意以上几点,应该是可以改善的。

植物组织培养中微生物污染的主要途径有哪些?防止植物组织培养污染的主要措施有:

(1)改善环境条件。接种室和培养室应定期消毒净化,接种前工作台或接种箱应开启30min以上。培养室的相对湿度应控制在70%左右。相对湿度过高时,可用除湿机除湿。

(2)接种人员的培训非常重要,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接种所需的工具在使用前必须严格消毒。在洁净工作台的操作区,不要放太多要用的材料,以免气流受阻。还要定期检查洁净工作台的工作质量[8]。

(3)严格检查接种材料。消除被真菌和细菌污染的接种材料。

(4)经常检查灭菌器的灭菌质量,发现问题立即修复。消毒锅的压力表降到零后不能马上拿出来。由于冷热空气作用产生的负压效应,使外界环境中的冷空气被吸回已灭菌的培养瓶中,造成真菌污染。为避免这种现象,应在锅稍微冷却后,将灭菌后的培养瓶从锅内取出[9]。

(5)检查培养容器是否有问题。培养容器通常用塑料盖、橡皮塞、棉塞、薄膜等密封。塑料盖用久了容易老化,密封性差,也会造成污染。林升等人配制了一种“4号消毒液”对瓶口进行消毒,可将培养基污染率控制在0.3%以下[10]。

传代培养中污染的预防和控制

初期获得的无菌材料理论上是无菌的,但在后期或继代培养中也会被污染,除了操作不慎,还可能被培养室内螨虫传播的真菌污染。这种污染可以从两个方面来预防:(1)扩大再生产的时候要有一个合理的方案。获得原始无菌培养物后,其中一部分要作为“原种”保存,批量繁殖,复检后再提供批量生产。(2)可以在培养基中加入抗菌剂来防止[3]。徐万芳等人在金线莲组织培养中使用多菌灵抑菌促生,效果明显优于甲霜灵、甲基硫菌灵及其混合物。生长在含多菌灵培养基中的金线莲未被微生物污染,杀菌率为100%,无白化苗,苗健壮[11]。

植物内生细菌具有很深的潜力,不能通过表面消毒来消除。有时,在外植体的初始培养中,包括前几代的继代培养中,在培养基上不容易被肉眼检测到。随着继代次数的增加,细菌量逐渐积累发展,然后出现在培养基上[12]。黄小容等人认为植物组织培养中细菌污染的原因是休眠细菌孢子萌发的结果[13]。通过在培养基中添加抗生素、培养茎尖和降低PH值,可以预防和减少细菌等内生细菌的污染。

王一菲等人在彩色芋头快繁至第4 ~ 5代时添加200mg/L青霉素GK,可有效抑制内生菌的生长而不影响繁殖系数[14]。在长春藤的组织培养中,翟建忠等人用链霉素抑制内生细菌黄单胞菌。优于庆大霉素和头孢唑林钠。在培养基中同时使用这两种抗生素有利于防止细菌产生耐药性,长期控制细菌污染的发展。然而,链霉素剂量的增加会对植物产生毒性[15]。

培养基中添加抗菌剂并选择合适的浓度是非常重要的。低浓度会效果差,高浓度容易对植物造成毒害,影响增殖或使培养物变黑,造成死苗和白化苗。两种或两种以上抗生素联合使用,可预防和控制细菌的耐药性。抗生素和多菌灵一般不耐高温,需要过滤灭菌,生产中不方便添加。苯甲酸钠、山梨酸钾、丙酸钠是食品中常用的防腐剂,耐高温高压,便于在组织培养生产中使用。

植物材料中的内生菌也可以通过重复茎尖培养来去除。由于病原菌在植物体内的分布是不均匀的,茎尖分生组织通过维管束传递是无菌的,通过反复茎尖培养,无论是内生细菌还是病毒都可以被去除。

除欧文氏菌外,大多数细菌在培养基PH小于4.5时不能生长。在紫苑、鸢尾、蔷薇的组织培养中,将培养基的PH值从5.8调整到3.9 ~ 4.3,可以防止大量的细菌污染[7]。胡青等在低PH值(3.10)的水中培养,并改善容器的通风条件,可使细菌污染严重的绿巨人块正常增殖,对单株生长无害。生根苗比例高于常规固体培养,基本解决了细菌污染严重后的产菌问题[16]。

对于被污染的培养物,有时会因为植物材料的稀少或反复出现而耗费大量时间,较大的植株也可以切割消毒后再次接种。李等分别用400万或600万单位/L青霉素无菌水溶液浸泡银白杨组织培养中的细菌污染苗60min或40min,可有效防止组织培养中的细菌污染。处理后的幼苗继代培养时,没有反复的细菌污染,幼苗分化能力强。生根时根系发达,移栽成活率高[17]。Mars等人证明,如果继代培养中只有真菌污染,可在3%多菌灵无菌溶液中浸泡0.5h以上,用无菌水冲洗后接种或不经无菌水冲洗直接接种即可消除真菌污染。如果细菌和细菌、真菌同时污染,可以用HgCl2消毒法重新建立无菌育苗体系,将污染的幼苗切成长茎段作为外植体,用自来水冲洗0.5h,然后在超净工作台上用乙醇和HgCl2短时间处理[18]。

4.减少培养基中的有机成分

培养基中有机物的存在是造成污染的重要原因,去除有机物也是减少污染的一种方法。在阿月浑子的组织培养中,宋凤辉等人去除了有机成分(如VB1、VB6、烟酸等。)在培养基中,经2 ~ 3代培养后,能抑制细菌的生长,对丛生芽的生长和增殖无影响。原因是这些都是某些细菌生长的必要物质。去除这些有机物后,细菌无法生长发育,死亡逐渐减少[19]。日本Toyuki Kozai教授首创的植物无糖组培快繁技术,完全去除培养基中的有机成分,输入可控量的CO2气体作为碳源,通过控制环境因子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使植物由异养转化为自养,使植物生长良好,污染率明显降低[20]。由于去除了糖分,组培苗的培养由玻璃瓶变成了箱式容器,整个培养室也可以作为培养容器,甚至不需要严格的无菌操作,污染也很小。这项技术至少在很多植物组培苗的生根促进阶段是非常成功的。

美国进口普维信天猫有效防雾霾,出门保护。

口罩的粉尘阻挡效率是基于其对微细粉尘的阻挡效率,尤其是对2.5微米以下的可吸入粉尘的阻挡效率。因为这种粒径的粉尘可以直接进入肺泡,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最大。纱布口罩,其防尘原理是机械过滤,即当灰尘与纱布碰撞时,一些大颗粒的灰尘通过层层屏障被阻挡在砂布中。对于一些细小的粉尘,尤其是小于2.5微米的粉尘,会通过纱布的网眼进入呼吸系统。防尘口罩,它的过滤材料是由活性炭纤维毡垫或无纺布组成,那些小于2.5微米的可吸入粉尘通过这种过滤材料。

组织培养中灭菌的主要方法有哪些?1.湿热灭菌法通过加压提高蒸汽温度,高压蒸汽灭菌穿透力强,温度高,灭菌效果最好。注意事项:1。完全排除高压釜中的冷空气。有冷空气时,同样表压下达到的温度会更低,排出的冷空气越少,温度就越低。在高压蒸汽中,为了保证达到规定的温度,必须完全排除冷空气。否则,虽然压力达到了,温度没有达到规定的要求,灭菌也不会彻底。2.紫外线杀菌谱广,但穿透力弱,影响因素多。杀菌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限制。紫外线的杀菌效果与紫外线强度、照射时间、温度和湿度等因素有关。我国规定紫外线灯在1m的照射强度距离不小于70μw/cm2。一般紫外灯使用超过100h就要更换了。表面有灰尘,降低杀菌效果。紫外线灯的杀菌温度为20~40℃。相对湿度为40%~60%。3.干热灭菌法。灼烧和火焰灭菌:灼烧主要用于工具灭菌,在火焰上灼烧可以彻底灭菌。火焰灭菌通常用于无菌操作。试管口、玻璃瓶口、硅胶塞等。多次反复通过火焰,火焰对喷嘴进行消毒,防止喷嘴被污染。作为无菌操作中的一种辅助灭菌方法。4.干烘灭菌:利用热辐射和干热空气进行灭菌。通常,待灭菌的物品,例如金属、玻璃和陶瓷产品,可以在包装后在烘箱中灭菌。通常加热至160℃并保持该温度2小时,可使它们完全灭菌。但不能超过170℃,玻璃量具容易变形。如果温度下降过快,很容易突然降温。

在植物组织培养中,造成组培材料污染的因素有哪些?

培养基灭菌不完全

容器的不完全灭菌

不规则操作

接种后没有密封好。

植物组织培养中哪些因素会导致污染?污染原因1.1。

外植体

(1)年龄、类型和大小。成年植物携带更多的细菌;生理年龄大的材料携带细菌多;杂菌和内生菌多的外生植物和有病虫害的植物容易被污染;室外生长的材料中有很多细菌;表面有土壤的物质和地下器官都携带较多的细菌;表面积大的材料比表面积小的材料携带的细菌多[1-2]。

②取样的时间和地点。真菌在雨季茁壮成长,此时物质中有很多细菌;阳光最强的时候,紫外线更强,杀菌效果好。此时,材料携带的细菌较少。不干净、长势差的部位选菌多的材料[1]。

③杀菌效果。外植体的灭菌是组织培养的关键,灭菌效果直接决定了组织培养的成败。灭菌方法和灭菌剂处理不当导致灭菌效果差,使外植体带菌。1.2

组织培养过程中,各技术环节操作不规范①培养基。用长菌母液配制培养基;培养

高pH值和新的有机成分会导致细菌污染。培养基分装后未及时密封或密封后未立即灭菌;培养容器的容器口未密封,导致已灭菌的细菌和真菌孢子再次进入培养容器,污染培养基;密封用的塑料盖和密封膜在荧光灯长时间照射下容易老化开裂,导致密封性能差,使用不慎可能导致培养基污染;橡皮筋长时间在荧光灯照射下也容易松动断裂,杂菌可能会趁机进入培养容器;灭菌方法不当导致介质污染;灭菌时间过短导致培养基灭菌不彻底;灭菌时间到了马上打开灭菌锅,导致容器内压力差过大,可能导致外界杂菌被吸回容器内[1];过滤更多的溶液后,膜过滤效果差,使得过滤后的溶液有细菌,加入培养基后造成污染。

②培养容器和接种器具。培养容器不干净;培养容器被污染后消毒不彻底,导致再次使用时被污染;高压灭菌器或烘箱内的培养容器和接种器具过满,影响灭菌效果;培养容器和接种器具灭菌时间过短,导致灭菌不彻底;灭菌后立即打开高压灭菌器或烤箱。强烈的冷热对流会使冷空气被吸入包裹层,再次造成污染和细菌[1]。

③接种人员。指甲太长;手不干净;衣服和头发上有很多灰尘,接种时不要换拖鞋、接种服、帽子和口罩;不慎将污染的培养物带入洁净工作台,转移后再次污染;培养容器中接种的培养物太多;超净工作台上过多过高的物品阻挡了气流,导致杀菌效果不佳;接种疫苗时说话或咳嗽会拨出大量细菌;操作时手在工作台之外;触摸培养容器的边缘,将手放在器具和接种器具上方,使微生物落入培养容器中;当培养容器的塞子、盖子或密封膜打开时,空气进入并带来灰尘;接种过程中,器械未经消毒被手或带菌材料污染,材料重复使用后被污染;洁净工作台下风向没有操作导致真菌随风落入容器内[3];离开clean bench后,我立即继续接种。我把培养基、仪器等物品拿到洁净的工作台接种,带了灰尘,随风飘到器皿里。衣物、帽子、口罩、拖鞋长期穿戴后比较脏,表面有大量灰尘,不清洗反复穿戴后造成污染。

④接种室和培养室。人员进出导致接种室、培养室空气中有大量细菌、真菌,尤其是接种时非工作人员进出;接种室设计不合理,导致室内灰尘、细菌超标;洁净工作台放置在灰尘过多的地方,过滤装置因使用时间过长、维护不当而失效;组培室、接种室门窗关不严,苍蝇飞进来,有利于杂菌传播;养殖室大面积容易被污染,室内温度高,空气湿度大,菌类繁殖旺盛,也会加重污染。

植物组织培养中哪些因素会导致污染?如何防止98污染(中文单词)编辑

污染,一个中文单词,指的是得到肮脏或有害的物质或受到不良思想的影响。

中文名污染mbth污染拼写w Sr m:n注音ㄨㄖㄢˇ同义词浑浊污染反义词。

1.【污染;被***附耳;玷污;弄脏:用污垢或有害物质弄脏。

辐射污染了整个地区。

2.【民意测验】指受坏思想的影响

思想被污染了

3.【***耳朵;涉及]:指诬陷或牵连[1]

在植物组织培养中,哪些因素会导致污染?一是外植体处理不当,造成污染。

二是污染培养皿处理不当,造成二次污染

三是镊子、手术刀等工具被污染,培养基未灭菌,工作台未灭菌。

四是接种时火焰瓶口附近没有落菌,操作不熟练增加污染率。

第五,实验人员噪音大,工作强度大。

不及物动词实验室中的大规模污染

治理大气污染的方法有哪些及其特点?大气污染治理可分为大气除尘、除杂、除臭和消毒。

除尘包括布袋除尘、静电除尘和喷淋。

除杂就是废气处理,比如脱硫,包括湿法、半干法、干法。

除臭包括生物除臭、生物滤塔除臭、活性炭除臭等。

汽车噪声污染的控制方法有哪些?好像没办法看你是不是在那个角度。如果是在车上,只能换排气管列表,效果不一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