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会亭》和《西厢记》赏析

《西厢记》是中国文学和戏剧史上的杰作。它诞生于戏剧丰富的元代。这部作品以其深刻的反封建伦理思想和精湛的艺术性赢得了历代无数读者的喜爱。作品中描写的崔章的爱情故事可谓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作品的艺术风格,尤其是其辉煌优美的语言艺术,令历代各界人士,包括自视甚高的文人墨客,都为之扼腕叹息。正是因为这部作品的出现,作者王实甫不愧为中国古代杰出的语言艺术大师。这个平民阶层的人和当时另一位国剧大师关汉卿齐名。他的作品全面继承了唐诗宋词精湛的语言艺术,吸收了元代人民生动活泼的口头语言,并将其完美结合,创造了辉煌的元曲语汇,成为中国戏曲史上所谓“文学派”最杰出的代表。明初著名戏曲评论家朱权在《太和尹正谱》中称《西厢记》:“美如花,形容委婉,深得诗人之趣。有句话说得很好,玉环之浴若华清,绿珠采莲垂。”本文试图探讨《西厢记》所体现的语言艺术,难免流于表面。

第一,《西厢记》语言艺术的丰富性

看过《西厢记》的人大多认为这部剧语言优美,让人仿佛走进了一座令人神往的语言艺术宝库,觉得五彩缤纷,眼花缭乱,美得令人窒息。这部剧包含了多种风格各异的艺术语言,融为一体,不留雕琢痕迹。因此,研究《西厢记》的语言艺术,首先应该关注其语言艺术的丰富性..

剧中有豪放的歌词:“【油葫芦】九风浪在哪里?”.....这条河分为秦晋关和幽燕。雪浪拍打天空,秋云在天空中翻滚;竹缆浮桥,苍龙燕在水上;东西崩九州,南北串百川。怎么看回船紧不紧?但这就像离弦的箭。”①(第一册先折叠)

在这里,九条黄河是多么壮丽,又是如何流淌千里。剧中还有优美流畅的文字:“[钟路][粉蝶]恬静悠然,

隔着纱窗,麝兰散,朱非摇双环。高塔高,金莲小,银镇依旧亮。比起拂去暖暖的帐,先撩起梅和peek的这个软帘。”(第三第二折)

这里有一种美丽而深邃的诗意氛围。

但剧中慧明和尚写的歌词却是另一种慷慨激昂的“金刚怒目”风格。请看剧本《楔子》的第二本书:

【官方】【正确】不读《Hokkekyo》,不致敬《梁》风僧帽,赤我衫。杀出一条好汉,两手做乌龙尾钢椽。

【结局】你我欢呼,风打几鼓,佛高喊。绣的队伍远远的就看到了英雄,我教五十万贼吓死他们。

这是打地板的英雄誓言。

剧本里也有很多幽默的话。请看《抄红九折》(第四本第二折)中的一首歌:

【鬼三台】晚上坐着,就不做针线活了。* * *姐闲着没事,说张生的哥哥病了很久了,我们两个在背后招呼书房。

(云女士)你好。他说了什么?

(红云)他说,‘老人已退,化恩为仇,少年化喜为悲’。他说,“媒人,你先走,但你在教导年轻女士的权利方面落后了”。

(云夫人)他是女孩子家,她为什么落后?

(红唱)[光头佬]我是一个道教针灸医生,谁希望看到一对夫妇的鸟。这个月过后,他们两个会住在同一个地方。为什么需要一个一个问原因?

这段话的歌词非常精彩,尤其是媒人机智的“告白”,生动地表现了媒人的极度聪明和老太太的无奈,具有很好的喜剧效果。

以上例子可以让我们一窥《西厢记》语言艺术的丰富性。《西厢记》对环境的描写和人物气质的刻画使我们更好地理解了其语言和艺术的丰富性..剧中对环境和气氛的描述起到了衬托人物活动的作用。剧本是崔章的爱情诗剧。作家描写环境,突出诗意,结合人物的活动,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堪称妙笔。剧中,剧情冲突的设定是普救寺,一个和尚的家。在诗意的语言中,作者将普救寺理想化为“清雅爽口”的诗意景区。请看:“琉璃堂近蓝天,佛塔直侵韩云”。“孤僧房里人少,青苔满花。”在这里,佛堂里常常有一种阴森肃穆的气氛,罗列着守护的罗汉菩萨,烧香的俗女,念经的和尚。它们写得很粗略,也很木讷,但只有琉璃殿、幽静的僧房、青苔和接近天空的红色落花,才能让男女主人公在这样诗意的环境中展开一段传颂千古的浪漫故事。再看第三册第二折,写莺莺闺房“风静帘闲,麝香散透纱窗,双环响。”平台高,金莲小,银钉还亮。“这里通过描写莺莺的闺房,营造出一种幽香的氛围,与蓉蓉娴静、深沉含蓄、多愁善感的性格是一致的。即使是剧中个别情节的悲壮场面,作者的描写依然笼罩着诗意的氛围。比如第四本《长亭送别》第三折:“蓝天黄花紧西风,北飞南飞。谁醉了小赖的霜林?总是泪流满面。“它的语言是借助古典诗词特有的描写离别情怀的表现手法来渲染的,用那种浅浅的伤感和无奈的诗意语气来表达主人公离别时的伤感。

在描述人物的感情时,作者掌握语言的天才赢得了读者的又一次点头。如果我们仔细阅读剧中描述人物的语言,会觉得人物的情绪(或者典型性格)都一一凸显出来,让人觉得他们的声音和他们的嘴一样响亮。从语言学的角度来看,戏剧不同于小说或其他文学形式。后者往往用第三人称来讲故事,但戏剧必须通过剧中各种人物的不同声音,用个性化的语言来描述人物。《西厢记》就是这方面的典范。

请看第二本书的第一页。孙飞虎士兵包围了普救寺,试图抓住莺莺作为扎寨的妻子,每个人都陷入了恐慌。莺莺提出了著名的“五方便三方案”:第一方案是献身贼,第二方案是牺牲身体给贼,老太太认为不可能,于是有了第三方案:“不选任何人,立功,杀贼军,扫妖风气,以陪伴家人为榜样,宁愿嫁给英雄成为秦晋”。老太太觉得这是小事,虽然不合适,但也陷贼了。此时,一个优秀的张生出现在了众人的眼前:“(最后鼓掌)我有撤退的计划,你们怎么不问我!”你为什么不问我!有效地展现了张秀才的智慧和勇气,让人觉得这个痴情书生不是一个无能的懦夫,而是一个临危不惧的勇者。结果,张生在所有僧侣、莺莺和媒人的心中留下了美好而深刻的印象。

应该说,在《西厢记》中,有很多种语言是感性的,是契合人物性格的。请看第三本书“楔子”的开头——

盈盈:“那天晚上听了琴声,听说张生病了。现在我带媒人去书院,看他怎么说?”(打电话给红娘)

媒人:“姐姐叫我。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我得自讨苦吃。”

盈盈:“你好不开心。你为什么不来看我?”

媒婆:"要不要张……"

盈盈:“张什么?”

媒人:“我姐张珠。”

这几行无非是莺莺送媒婆去张生,但人物说话响亮,见性爱。莺莺身体不适,但她首先责怪媒人没有来看她。媒人对这位小姐的心脏病了如指掌,所以说话很快,一开口就觉得太生硬。她担心这位女士很难下台。只过了半句,她停顿了一下:“你想不想张……”莺莺对“张”字敏感,马上问,媒人急切地改口:“我是张。说明媒人聪明狡猾,善于应对。这段对话当然说明了盈盈和红娘的亲密关系。但莹莹说的是莹莹的身份,言辞闪烁,捉摸不透。媒人虽是下人,却机警足智多谋,让人爱不释手。《西厢记》中这样精彩的个性化语言对话数不胜数。通过语言对话来刻画人物性格是《西厢记》语言艺术的一大特色。

《西厢记》语言的丰富性还体现在作品对民间谚语的吸收和运用上。当然,这也是为了刻画各种人物的不同性格。纵观全剧,剧作家对于文化素养高的人,如张生、莺莺等,往往使用高雅的语言,而对于文化素养低的人,如慧明和尚、媒婆等,则往往使用口语化的表达方式。请看第二本书《楔子》。慧明和尚出门唱歌的时候:【滚绣球】不是我贪心,不是我敢。我知道他是怎么自称人参斗士,径直大步走出虎穴的。……

【花花公子】我从来没有反驳过劣等。在这个世界上我从来没有太胆小过,我敢拼。我从来没有决定住在同一个地方,我似乎也不在乎如何做爱。……

上述曲调中有口语化的表达,如“沈达”、“驳劣”、“忒忒谭”、“天生敢”、“没挑三”,有成语如“虎穴龙潭”、“果断”、“采花”等。通过这些口语化成语的运用,刻画了慧明和尚的直爽性格。

也请大家看看第四部《抄红》第二折里的一些歌:【越调】【斗鹌鹑】晚上带你去明朝,却万古长青;真的是你捧着雨,背着云,经常让我担心。那就带着月亮星星,谁带你睡一夜?老太太人多,又有一股被人塞住的气质,我不会油嘴滑舌就什么也干不了。”

上面的歌里有很多成语,比如“永远”、“把心放在嘴上”、“带着月亮穿星星”、“妙语连珠”。当时也有民间口语的说法,比如“有很多想法”、“性情”、“不务正业”,都是从媒人之口透露出来的。这些很好地显示了媒人的热情,挑衅,聪明和警觉的个性。这些成语、俗语在歌词中的穿插运用,既生动地刻画了人物的性格,又使歌词通俗易懂、朗朗上口,使全剧达到了华丽与通俗的和谐统一。《西厢记》作者善于学习并成功运用民间口语谚语,是这部剧语言丰富多彩的因素之一。

二、《西厢记》语言艺术的文采

古典戏曲在元代的发展可以说达到了一个高峰。众所周知,元曲和唐诗宋词一样,是代表一个朝代的瑰宝,这与元曲在语言和艺术上的成就是分不开的,元杂剧分为本色派和文采派两个流派。自然派的特点是简单流畅;文学派的特点是文字华丽,文采横溢,非常注重修饰词语,有很好的修辞技巧。关汉卿是自然语言大师,王实甫是文学流派的杰出代表。他的代表作《西厢记》是文学流派的典范。这部作品在艺术上近乎完美,华丽的措辞、曲折的故事情节、精湛的文笔、生动的人物形象都是一流的。“华丽的语言”是《西厢记》语言艺术的特色。这种语言特点就是形成了剧本中“花间美人”的风格,强调【赚煞】饥眼欲穿,贪口空喉,我相思入骨。她要转弯的时候我怎么可能?休涛是小众,甚至是石头人。

意义唤起情感。

《天眼之转》就是歌里的眼睛,漂亮又生动。

第三本书是第二本,通过媒人之口,正面写道:

[醉春风]然后我看见他的簪,蝉,玉,头发挂在云端。太阳高了,眼睛都不知道的时候偷懒才是懒。

t蒲天乐】晚妆不全,乌云尘封,粉脸轻抹,云朵乱卷。贴上简,按下化妆盒,打开封面,用心阅读。翻来覆去也不疼。

这首歌词用优美的艺术语言描绘了盈盈慵懒娴静的外表,但她内心的焦虑和等待张生生病的消息,以及看到简单帖子后的快乐心情。可以看出,剧本作者和对象一样,语言华丽优美,保持了“花间之美”的艺术风格,这一点在写剧中其他人物时也随处可见,如张生、媒婆、老太太、慧明和尚等。没有语言上的这种多姿多彩的美,“花中之美”就会黯然失色。让我们来看看《西厢记》中的几句名句(诗),以便更好地领略“花间美人”的辉煌文采。

蝶粉轻沾飞雪,燕泥香惹落花尘。春天,心情短柳长,人与人之间隔得很远。(第二本第一折)

群山环绕,一条鞭子还在闪闪发光。(第四本第三折)

月西翼下,迎风门半开,隔墙动。怀疑是玉人。(第三本书的第二次折扣)

这些妙语在《西厢记》中随处可见,真的很美。这里不需要再举例了。正是“言谏人,香满言”的艺术语言,使《西厢记》充满了诗意,成为传颂百代的诗剧。

说到诗词,如果用词华丽、辉煌,没有比唐诗宋词更好的办法了。《西厢记》剧作者的成功之处在于他吸收了唐诗宋词的精妙语言,使该剧语言更具文学性。比如第一本书,张生的歌词:“【人间乐事】只疑银河落九天。”是用唐代诗人李白《望庐山瀑布》的句子:“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再比如第二本的歌词:“【浑江龙】...离华阴人很远。”就是用宋代女词人朱在《生岔子》诗中的那句话:“若遥想楚,人在远方。”再如张生在第一册第四折的歌词:“[鸳鸯沙]有争恩之意,但有情则无情。”这里用的是苏颂东坡的诗《蝶恋花》里的那句话:“笑声渐消,激情无情恼。”你可以举出更多这样的例子。显然,剧作家

他对唐诗宋词的喜爱,使他不仅乐于在剧作中运用诗与景交融的艺术表现手法,而且乐于运用这些诗词中的经典名句,使之与剧中的人物、感情、环境相契合,从而为这部剧增添了丰富多彩、灿烂辉煌的文采。

《西厢记》的文采,在词美、美、动人方面,是无与伦比的。另一方面,这部剧的文采还表现在其丰富的修辞技巧上,因此该剧的语言修饰达到了一种优美的境界。据张庚和郭汉城主编的《中国戏曲通史》统计,全剧使用的修辞手法多达34种。这里只说一种修辞格——《叠字》中叠字的运用,如剧中第四册第四折,“[雁落]青墙高柳,静门掩秋夜,落叶散林顶,云穿窗月。”“绿伊一”、“宁静”、“疏刺”、“昏惨”等重叠词语在这里的运用,对加强语言的表现力,增强环境的渲染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再看剧中第一本书的第三折,作者是如何生动地运用叠字来表达张生的动作和心情的:

[粤调][战鹌鹑]...侧着耳朵听,踮起脚走路;悄悄的,潜下去等等。

【紫花序】静待整洁婉约的莺莺姐姐。

“静静”等叠词生动形象地描述了张生对盈盈的爱,以及主人公初恋时忐忑不安的心情。剧中有很多类似的精妙叠词,巧妙的运用这样的叠词,使得作品写图、写情、说事都很精彩。还有30多种其他的修辞技巧。

“问运河那清楚吗?因为有源头活水。”正是这些富有修辞技巧的歌词,让人感受到了《西厢记》语言的精妙。从这个角度来说,《西厢记》语言的文采,是作者精心雕琢的结果。必须指出,《西厢记》辉煌的语言特色绝不是形式主义,让人晦涩难懂。全剧语言华丽、优美、流畅、自然,达到了“清水出锦绣,天然雕琢”的境界,是当代及其他著名戏曲作家所不能及的。

还必须指出,《西厢记》是一部有严格节奏限制的戏剧作品。在一定的规则内做出符合人物环境和节奏的优美歌词并不容易。比如,张生在第一本书的第三次妥协中唱道:“[什么]我突然听到了,尖叫了,震惊了。元来是一只飞来飞去的鸟,摇来摇去,落得一路红。”第二本,第四妥协,盈盈唱:“...我的宫殿,总是与众不同。又不是《清明上河图》黄鹤醉翁之意不在酒,《哭林》或者《悲凤》。六字三韵,极难作。剧作家填韵,仿声写情,精致美妙,真的要大方。明代何《四友说》认为“王实甫多才多艺,真言”,其实是真的。

第三,结论

《西厢记》是中国古典戏曲乃至整个古典文学创作领域的杰作。其深刻的思想内容和精湛的艺术风格,使这部作品占据了700年的一流宝座。作品的艺术风格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作品的语言艺术。可以说,用什么样的语言,作品就有什么样的艺术风格。《西厢记》的语言艺术无与伦比。它继承了唐诗宋词精湛的语言艺术,吸收了这些古典诗词的精华,吸收了当时(元代)人民活泼的口语。经过提炼加工,它博采众长,从而形成了自己绚丽多彩的语言艺术特色。所以《西厢记》的语言艺术不仅丰富多彩,而且非常文艺高雅。两者的完美结合,代表了中国古典戏曲“文派”语言艺术的最高成就。

①参见《中国古典文学丛书·西厢记》,第7-8页,王实甫主编,张延金校对,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下面西厢记的所有语录见本书。

(2)[宋]朱鹏诗《读书随想》,见(宋诗鉴赏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版,第117页。

(3)[唐]李白诗《大乱后,天恩刘夜郎忆往事,赠蒋耕好宰》,《全唐诗》卷170,页1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