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高跷鼓的发源地?
辽南高跷鼓与辽南高跷鼓可以说,没有辽南高跷,就没有辽南高跷鼓。辽南高跷是高跷的一种,形成于清朝乾隆年间。当时河北、山东、河南遭受严重旱灾,大量灾民涌入辽南,促进了辽南庙会的兴盛。庙会期间,人们娱乐的方式之一就是踩高跷。上世纪初,辽南高跷达到顶峰,流传到东北各地,还衍生出“海城高跷”、“盖州高跷”、“营口高跷”等一些分支。辽南高跷以双人舞蹈为主,表演内容主要分为“大场、清场、小戏”三部分。一般来说,所谓大场子,就是先圈一个表演场地,头上套着鞭子(身着武术,这是全队的指挥),带领全队绕场跑,出场,做“盖高跷”(空中撞木高跷)等高难度动作,其他演员在队形变化中扭扭捏捏。清场是表演的主要部分,多是表现爱情生活。其间,在进行“抬头”时,需要进行牵马、掸水、梳毛等马匹准备过程,以及骑在马上的各种动态。如果扮成“老人”的渔夫上台,展示的“绝活”之一就是吹一口气,把下巴上长长的白胡子吹起来,直到和嘴成一条直线,行话叫“舒口功”...演出结束后,是一个大舞台,类似于“谢幕”。所有的演员都走上舞台,场面欢快热烈。值得一提的是,新中国成立后,辽南高跷走上舞台,演员们脱下高跷,于是辽南高跷逐渐演变成东北秧歌。辽南高跷和许多艺术表演形式一样,需要伴奏,由“唢呐、大鼓、大钹、小钹”组成。在演奏中,不同的乐器扮演不同的角色。比如响亮的钹可以起到陪衬的作用,而“欢快火辣”的鼓则起到了指挥的作用。久而久之,在整个表演中随时起指挥作用的鼓就成了一个整体,从而形成了辽南的高跷鼓。据了解,在中国几十种鼓艺术中,辽南的高跷鼓是“尺度”最大、最强的鼓。只有在1秒内播放10次,音阶才会饱满,顿挫感才会强烈,眼神才会清澈。目前辽南地区的高跷鼓已发展出六套12击鼓方法,包括起鼓(热身敲)、走鼓(走鼓)、冷鼓(老舞者鼓)、热头鼓(老舞者鼓)。在表演过程中,随着剧情的变化,鼓会表现出不同的特点。比如清场时,鼓由慢转快来表现角色;大场子里,鼓声铿锵,大有猛虎下山之势,以此来吸引观众的目光...另外,鼓手在击鼓时要注意“力”的组合:即腿力提供臂力,臂力推动腕力,腕力传递给手指,手指传递给鼓槌。同时,鼓手讲究“鼓”:要自然大方,要有活力,要有自信...2011年初,辽南高跷鼓被列为鞍山市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57岁的鞍钢退休工人张德春成为辽南高跷鼓市级传承人。一代鼓王“张大谷”辽南关于高跷鼓有很多著名的鼓手,其中“张大谷”是大师。“张大谷”是张德春的父亲,本名张晓风,出生于1918,海城牛庄大磨屯人。小时候,张晓风很喜欢辽南的高跷,后来对辽南的高跷鼓产生了兴趣。14岁的时候,有一天,张晓风正在地里干活。当他听说邻村举行高跷秧歌晚会时,他背着父亲放弃了农活,步行20多英里去观看。父亲知道后没有责怪他,而是做了一个小鼓让张晓风练习。张晓风对辽南的高跷鼓越来越着迷。甚至在业余时间,他还会站在院墙前,用小木棍敲打院墙,练习“打鼓”。有一次,张晓风正在家里砌墙。当他听说街上有高跷队时,他扔下工具,径直走到街上。他到家时,墙上未完工的水泥已经干了。当时辽南影响最大的高跷秧歌比赛是牛庄高跷秧歌比赛。农历四月初八,来自全国各地的数十支高跷队将齐聚牛庄,鸣鼓竞技。1943年,张晓风前往参赛,结识了辽南唢呐艺人赵二燕和海城著名高跷手高德珍,并得以师从辽南高跷鼓代表人物张志胜,从此鼓技大增。渐渐地,张晓风出名了,西有阜新,北有辽阳,东有本溪,南有盖州。喜欢打鼓的人都知道海城有个张晓风。于是,大家给张晓风起了个外号——“张大谷”。之所以这么叫,原因有三:一是张晓风敲的大鼓直径三尺,是所有大鼓中最大的;第二,张晓风耐力好,可以敲鼓两个小时不换人;第三,张晓风的鼓品质纯正,富有魅力。一位曾经目睹过张晓风打鼓的人是这样描述的:“(张晓风)打鼓时,鼓棒在摇摆,变幻莫测;从鼓心到鼓边,从鼓到鼓面,他技术娴熟,幽默风趣,说到激情的地方就大声说出来。鼓充满了情感,这是他表演(打鼓)的一大绝技。”从65438到0950,32岁的张晓风去了鞍钢矿业公司工作。他在部队里训练了一支锣鼓队。每一件大事——铁厂开工,齐大山战役,鞍钢大白楼投产...会看到张晓风带头敲锣打鼓庆祝。1972年,柬埔寨国家元首西哈努克亲王访问鞍山。按照有关部门的安排,在王子经过的路段,每隔500米就要有一个锣鼓队敲鼓。作为“关键人物”,张晓风被安排在虹桥下演出。结果50个锣鼓队里,只有看他打鼓的观众最多,很多来的人都大呼“张大谷,打得好!再来一个!”由此,张晓风被收入《中国民族器乐集成》辽宁卷名人录,其演奏的代表性曲目《小翻车》、《矿泉乐》等也被文化部门以录像、录音的形式保存下来。父亲的鼓乐推广很多专业机构都找张晓风咨询。在家教中,张晓风发现没有鼓乐很难对专业人士进行深入辅导,于是产生了编写辽南高跷鼓乐的想法。事实上,在辽南高跷鼓发展的300年历史中,从未出现过鼓谱,使得辽南高跷鼓的传承仅限于“口传”。张晓风改变了这种状况。张晓风用近20年的时间撰写了《辽南高跷鼓》一书,其中主要整理了辽南高跷鼓的鼓谱。在鼓乐中,他用了20多个汉字来表示音阶,用逗号和句号来表示节拍。不仅如此,他还总结了辽南高跷鼓的20多个代表曲调,首次明确了“五鼓”的概念。曾几何时,业内人士都知道“五鼓”这个名词,但除了几个公式,没有人能解释清楚“五鼓”的具体概念。张晓风指出,在节奏上,五鼓各有特色,一鼓短而有力,二鼓连续起伏,三鼓围绕梁呼应...根据表演中的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的鼓,一鼓为演员的突然出场,两鼓为演员的侧面出场,三鼓为演员的正反出场...鼓谱编后,在业内引起巨大反响,好评如潮。然而,张晓风的儿子张德春发现,除了专业人士,普通人很难理解他父亲的鼓乐。张德纯认为“编鼓乐的目的是为了弘扬”,于是着手简化。57岁的张德春受父亲影响,自幼喜爱辽南高跷鼓。15岁开始正式学习美术。在艰苦的训练中,他可以连续击鼓一个小时而不感到疲倦。工作之余,张德春从未放弃对辽南高跷鼓的热爱。有什么方法可以让普通人理解鼓乐?张德春琢磨了半天,始终没有说到点子上。有一天,他偶然在电视上看到一个老师在教乐谱,张德春恍然大悟。"为什么不向音乐符号靠拢,用音阶简化它?"张德春注意到辽南高跷鼓的拍子多为四分之二拍,就像乐谱一样用竖线把鼓谱的小节分开,用“鼓、隆、咚、呛、易”五个汉字代替音符,并引用乐谱上的其余部分表示“此处一拍为空”...就这样,张德纯用这种“中西合璧”的继承方式出现了混乱。2011年初,当辽南高跷鼓被列为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时,张德春的心情并不轻松,因为“传承辽南高跷鼓有很多困难。”采访中,张德春告诉记者:“现在很多高跷表演团体里,会打鼓的人很多,但会打辽南原生态高跷鼓的人不多。”之后,德-张春演示了他拿起一个鼓槌,拿在手里,既不在鼓槌的中间,也不在鼓槌的顶端,而是正好在鼓槌的三分之一处,以增加击鼓的魅力。同时鼓音的音阶也是由手指控制的——比如大拇指控制音阶的强弱,第三个拇指调节音阶的高低。张德春说:“因为很多人不懂这个,所以只会弹‘咚,呛’两个音,而不会弹‘咚东仓’五个音,导致韵味不足。”此外,高跷表演的机会有限也使得辽南的高跷鼓缺乏传承的舞台。据张德春回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每年的高跷表演都在100场以上。到了80年代,随着娱乐的增加,尤其是电视的普及,高跷表演越来越少。这几年一年也就四五场。而且即使有表演,很多时候也是东北秧歌而不是辽南高跷,所以辽南很难用高跷和大鼓。演出机会的缺乏也使得辽南地区很少有人愿意学习高跷鼓。另外,就算他们在辽南学高跷鼓,也不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这一点张德春深有体会。他曾收过58个徒弟,如今,只有两个能坚持不懈地继续学习。就连张德春本人也因为演出机会有限,面临着失传的危险。他不无担忧地告诉记者:“我不能经常打鼓,因为表演很少,所以有时我必须熟悉打鼓的技巧。”值得一提的是,在这种情况下,立山区采取了相应的措施。据立山区文化馆馆长任庆生介绍:“不久的将来,立山区将成立传承人培训中心,不仅将设立专门的展厅展示立山区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成果,还将通过相关讲座等措施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此外,传承与文化产业的结合,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服务大众、贡献区域经济的同时,产生造血功能,实现真正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