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
个人总结:本文从个人与集体、个人与思想、理论与实践等方面论述了大学生的安全教育。尤其是在理论和实践上,前者结合了新世纪和新中国的特点,后者以农业大学本身为例。本文分析了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应该注意的各种安全问题。
[关键词]安全意识,大学生成功
一,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必要性
随着高校改革开放的深入,大学生的生活空间大大拓展,交往领域不断拓宽。在校期间,除了正常的学习和生活,还需要走出校门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缺乏必要的社会生活知识,尤其是安全知识,必然会导致各种安全问题。因此,加强大学生的安全教育,增强他们的安全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显得十分迫切和迫切。
(一)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是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的需要。
首先,从国家面临的安全环境来看,当前中国的安全形势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境外敌对势力和间谍情报机构为了分化和西化中国,一方面利用各种渠道公开或秘密地传播西方的政治经济模式、价值观和腐朽的生活方式,为和平演变培养“内力”。另一方面,通过金钱收买、物质引诱、情色诱惑、出国担保等手段,或者假借学术交流、访问、商务洽谈等名义,刺探、欺骗、收买国家和单位机密。其次,大学生对国家安全也有各种模糊的认识。第一,大学生对国家安全还停留在一些传统的、片面的认识上,比如军事、战争、国防、领土、情报、间谍等。当前,国家安全不仅包括领土安全、主权安全、政治安全、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国家安全等传统内容,还包括文化安全、科技安全、金融安全、信息安全等新内容。因此,全面了解国家安全有助于端正大学生的思想认识,增强他们的国家安全意识。第二,提到国家安全,大学生自然会联想到美国的中情局、联邦调查局、国家安全机关、军队、警察。这种将国家安全等同于情报间谍的片面理解,使得大学生无法自觉地将维护国家安全与自己的责任联系起来,或多或少自觉不自觉地认为“国家安全与自己无关”。第三,随着中国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和平的环境使大学生自觉不自觉地放松了对国内外敌对势力破坏活动的警惕,淡化了安全意识,认为“对外开放没有秘密”“和平年代没有间谍”等等。由于意识形态麻痹,一些国家机密被泄露了。更有甚者,一些个人经不起金钱、美色等诱惑,不惜丧失民族人格,出卖信息,给国家安全和利益造成了重大损失。教训极其惨痛深刻!
总之,我国正面临着复杂严峻的安全形势,大学生的国家安全意识相对薄弱,迫切要求对大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国家安全知识,树立新的国家安全观,这既是必要的,也是迫切的。
(二)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是高校治安形势的需要。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高校由过去的封闭式学校向开放式学校转变,一般的教学科研机构成为教学、科研、生产、商业等多元化的社会机构。当前,高校管理模式社会化,办学形式多样化,学生结构复杂化,校园与社会相互交叉渗透,校园安全形势日益复杂严峻。其主要表现为:一是校园环境日益社会化和复杂化。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高校从单一的封闭教学型向全方位、多功能、开放的“小社会”转变。校园内不仅有教学区和生活区,还有混合的家属区和居住区。不仅有教学科研设施,还有工厂、公司、超市、书店、银行、邮局、医院、宾馆、浴室、餐厅、影剧院、歌舞厅等生活服务设施和机构。一个学院就像一个小县城。这种复杂的格局客观上给高校安全造成了诸多不利因素。社会上一些不法分子经常冲进高校实施盗窃、抢劫、诈骗、杀人等流氓犯罪活动,有的甚至危及师生人身安全,直接影响学校的安全稳定。二是大量农民工、商人涌入校园,给学校的治安管理带来很大冲击。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的形成,大量的外来人员来到学校工作、经商。因为这些人文化素质低,法制观念淡薄,流动性大,不好管理。因此,部分外国人违法犯罪现象较为突出。据调查,高校外来人员引发的案件占高校刑事、治安案件的40%以上。有的农民工业余时间四处游荡,惹事生非,寻衅滋事;有的打着打工的幌子,盗窃学校公私财物;有人聚众赌博打架,严重扰乱了校园治安秩序。三是校园多且分散,交通安全隐患大。高校合并打破了单独办学的格局。由于校区分散,相邻校区之间人流、车流、物流相互影响,部分学院(系)学生每天从A校区到B校区上课或在图书馆学习,导致校区间人员流动性增加。稍有疏忽,就容易发生交通事故。第四,校园周围的安全环境越来越复杂。当前,高校周边治安形势依然严峻,引发校园及周边治安问题的消极因素依然大量存在。侵害学校师生人身财产安全的治安、刑事案件时有发生。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高校校园内的刑事、治安案件或治安问题,大部分都与学生有关。这些案件的发生,不仅会伤害学生及其家庭,还会直接影响学校的正常教学和生活秩序,甚至危及整个社会的稳定。因此,在社会治安形势严峻、高校周边治安环境复杂、校园治安状况不理想的情况下,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提高大学生安全防范能力,可以有效减少和避免大学生中的各类安全问题,从而对维护高校安全稳定起到积极作用。
(3)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是提高学生自我防范和自我保护能力的需要。
近年来,校园内外发生了多起学生意外伤害事故。虽然原因不同,但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涉事学生大多没有心理准备和自我保护意识,面对伤害时手足无措。目前,大学生的自我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缺乏社会经验。当代大学生从小在父母和老师的呵护下成长,没有受过什么挫折。他们的思想比较单纯,无法对社会上的不良风气和一些坏人做出理性的认识。由于缺乏社会经验,自我防范能力相对较弱,如缺乏保管自己贵重物品和现金的经验,容易发生财物被盗;人际交往经验不足,容易上当受骗。还有一些学生在受到不法侵害时不知道如何保护自己,容易被一些不法分子欺骗或胁迫。近年来,许多女大学生被绑架、虐待和残害的案件就是这方面的活生生的例子。二是缺乏安全防范意识。部分大学生安全防范意识淡薄,对各种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缺乏必要的重视和警惕,留下了影响安全的各种隐患。如人不锁门,贵重物品保管不善,随意丢弃,导致钱财被盗;一些学生违反宿舍安全管理规定,乱拉电线、违规使用电器、在宿舍吸烟、乱扔烟头等,引发了各种安全事故。第三,缺乏抵御社会负面因素的能力。当前,中国正处于前所未有的改革开放时期。西方资产阶级的腐朽思想和没落的生活方式,以及“以金钱为中心”的极端个人主义、利己主义和享乐主义,对涉世未深、阅历浅、社会经验不足、不辨好坏的青年大学生具有极大的诱惑。有些同学经不起这种诱惑,自觉不自觉地接受了这些腐朽思想。比如,有的大学生受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影响,经不起社会金钱、好逸恶劳、贪图享乐的诱惑,从占小便宜、小偷小摸发展到肆意盗窃,危害他人、危害社会,堕落为社会上的罪犯;在西方“性解放”和淫秽书籍、视频的影响下,一些大学生奉行“青春不美,死了才后悔”的人生哲学,在这种腐朽思想的支配下,很快成为思想淫乱的囚徒。鉴于大学生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存在上述问题和不足,因此,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使广大学生提高警惕,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识,可以起到预防犯罪和减少案件的作用。
二、大学生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
安全教育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全教育涉及内容广泛,应涉及高校的一切教育活动,应与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民主法制教育、校纪校规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相结合。,但安全教育有其自身的特点和具体内容。从安全预防的角度来看,高校安全教育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A)国家安全教育
随着高校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境外人员来高校参观、举办讲座、讲学、出国留学和科技合作的数量日益增多,使高校国家安全工作面临许多新问题。为提高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使其正确认识改革开放条件下隐蔽斗争的新形式、新特点,自觉抵制境内外敌对势力的渗透活动。当前,要以“三个教育”为重点,强化“三个意识”。一是做好《国家安全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提高守法意识。学校应当充分利用广播、校报等宣传舆论工具,在全校范围内开展《国家安全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使每一个学生都认识到国家安全是关系到国家生死存亡的大事。没有国家安全,就没有和平稳定的建设环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每个大学生都有维护国家安全的责任和义务。二是做好爱国主义教育,强化责任意识。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时,要联系中国近代史和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各行各业取得的巨大成就,激发民族自豪感和自豪感,增强大学生对党和国家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三是做好保密教育,强化防范意识。安保工作事关党和国家安全,事关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大局。因此,学校应积极开展保密教育,增强大学生的敌我意识和保密意识,使每个大学生在对外交往中自觉遵守各项保密制度和规定,自觉保守党和国家的秘密。
(二)网络安全教育
近年来,网络经济发展迅速,越来越多的人进入网络领域。几乎所有的大学生都涉足过网络。他们虽然掌握了控制网络的技能,但对维护网络安全的法律法规和规则知之甚少,网络安全防范意识相对薄弱。当前,高校校园网络被外来者非法入侵的现象日益突出,主要表现为色情、反动言论和教唆犯罪的入侵。针对上述情况,当前网络安全教育重点在这几个方面:一是加强网络法律法规宣传教育,提高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学校要通过设立网络安全主页,及时发布网络安全法律法规和规章,既方便学生学习网络法律法规知识,又能让学生在进入网络的第一时间感受到网络安全的重要氛围,在思想上形成一道可以抵御境外反动恶势力侵蚀的“防火墙”。二是积极开展“呼唤网络文明,净化网络环境”等宣传教育活动。大力倡导网上道德,树立良好的网上风气,摒弃不文明、不道德的网上行为,自觉抵制网上有害信息的侵蚀,倡导文明健康的网上生活。第三,积极开展网上正面宣传教育活动,用科学理论占领网络阵地。要教育大学生不要登录反动网站,不要观看淫秽、低调网页,不要下载传播反动、煽动性信息,不要在网上发表煽动性言论。个人邮箱收到的反动信件,要有意识地删除,确保不被转发或投递。实践证明,教育学生自觉抵制校园网上的有害信息,是防止校园网被非法入侵的最有效途径。
(3)消防安全教育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和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校园人员密度相应增加,消防重点部位增多,消防安全形势日益严峻。目前,大学生消防安全意识薄弱,缺乏必要的消防常识和自救逃生技能。当发生火灾时,一些学生惊慌失措,不知道如何报警。因为他们没有简单的消防常识,小火往往酿成大祸。有的同学因为缺乏自卫自救的知识和能力,在火灾发生时失去了逃生的最佳时机,最终被火魔无情吞噬。针对这些问题,如何加强大学生消防安全教育:一是组织大学生学好消防法律法规,用好消防法律法规,提高依法管理火灾的观念。要教育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严格按照消防法的原则和规定办事,自觉遵守学校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积极配合学校做好消防安全工作。二是大力普及消防安全知识,提高灭火技能和火灾时逃生、自救、互救的技能。学校可以利用消防知识讲座、举办消防游戏、展出图片、演示各种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常见火灾的扑救方法和不同情况下的逃生自救方法,进行模拟消防训练,让学生熟悉防火灭火的全过程,使学生熟练掌握“三知”(防火知识、消防知识和防火制度)和“四会”(报警、消防器材、初起灭火和灭火)。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有效减少火灾的发生。
(D)防盗教育
近年来,由于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学生宿舍盗窃案件呈上升趋势,不仅给学生造成物质损失,也直接影响其正常的学习和生活。针对寝室盗窃犯罪上升的特点和原因,学校必须加强对大学生的安全教育,减少寝室盗窃案件的发生。一是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学生的公共安全意识。一般来说,防盗工程更注重人防、物防、技防。人防最重要的是防盗意识的树立和增强,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宣传教育的程度和广泛性。因此,学校要采取多种形式的宣传,大力宣传安全防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努力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从思想上筑牢安全防线。二是利用典型案例开展防盗教育。针对学生宿舍盗窃案件严重的现实,通过观看视频、案例分析,积极开展防盗教育,增强学生防盗观念,自觉落实各项防盗措施,堵塞防盗漏洞。三是建立治安通报制度。以“治安公告栏”或“治安简报”的形式,及时向学生告知学生宿舍被盗的原因、特点和规律,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提高安全防范能力。四是要教育学生自觉遵守学生宿舍安全管理规定,不在宿舍存放大量现金,不擅自在外逗留,不丧失警惕引狼入室。对形迹可疑的陌生人要提高警惕,随时提问,不给犯罪分子可乘之机。
(5)交通安全教育
目前,大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普遍不强,主要体现在交通安全知识缺乏,交通安全意识淡薄。如何有效预防大学生交通事故,确保交通安全?一是加强交通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提高大学生的交通法律意识。学校应当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通过交通法规的宣传教育,让学生了解在交通活动中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自觉形成遵守交通法规的良好习惯,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第二,积极开展交通安全周或交通安全月活动,让学生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交通方针。通过交通安全教育,让学生树立五种意识,即红绿灯意识、停车线意识、斑马线意识、右车道意识和路权意识。形成人人自觉遵守交通法律法规的局面。三是加强大学生心理训练。心理训练的目的是提高大学生对交通状况的反应和适应能力。训练内容包括注意力、观察力和适应力。通过训练,可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使他们在开车和走路时注意力集中,注意观察,快速处理突发事件,从而遏制交通事故的发生。
(6)安全规章制度教育
近年来,各高校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学校具体实际,制定了一系列安全规章制度。如学生宿舍安全管理系统、实验室安全管理系统、网络安全管理系统、消防安全管理系统、校园安全管理系统等等。实践证明,这些安全规章制度对维护学生合法权益、确保学生安全发挥了积极作用。然而,由于大学生的道德水平、思想觉悟、价值观念、自律意识等方面的巨大差异,一些学生在学习、生活、教学实践和社会实践过程中,总会违反规章制度,导致个人或他人利益受到侵害。出现这些情况的主要原因是:有的学生对学校安全规章制度知之甚少,有的甚至一无所知;还有一些学生无视学校的安全规章制度,违反作业结果。因此,在大学生安全教育中,要重视安全规章制度教育,提高学生遵章守纪的自觉性。一是学校要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学校的安全规章制度,让学生充分了解安全规章制度的内容和要求,不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逐步养成遵守规章制度的习惯。要通过安全规章制度考试和知识竞赛,加深学生对安全规章制度的理解。要让学生认识到,安全规章制度是多年实践经验的总结,有些是事故教训,是用血的代价换来的。如果为了节省自己一些精力和事情而违反安全规章制度,那就是对国家的不负责任,对社会的不负责任,对人民生命财产的不负责任,对自己和他人家庭幸福的不负责任。使学生了解学校安全规章制度与校园安全、人身安全息息相关,增强遵章守纪的自觉性。二是抓好典型事故案例教育。组织学生对本校或兄弟院校的典型事故案例进行讨论分析,使广大学生达到“遵章守纪,违章必究”的* * *知识,提高学生的安全防护意识,自觉抵制违反安全规章制度的行为。三是严格执行安全规章制度,严肃查处各类违章行为。学校要对违规违纪的学生进行公开曝光,严肃处理,绝不姑息,让违规人员和周边学生受到教育,促进规章制度的执行。
(7)心理安全教育
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加剧,学校在对学生的培养中引入了竞争机制,必然会对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观念产生很大的影响,使他们产生心理压力,表现为各种心理不适。如:焦虑、强迫、恐怖、抑郁、冷漠、固执、抑郁、易怒等。,情绪非常强烈,如果不积极疏导,极有可能导致各种安全问题。近年来,学生中的自杀、打架和盗窃大多是由心理问题引起的。因此,学校要特别重视学生的心理安全教育,培养学生健康的心态。第一,将心理健康教育引入大学生安全教育,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保证学生安全的内在原因,健康的心理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预防心理安全事故。学校应当将通识教育与个别辅导相结合,对学生进行心理安全教育,有针对性地开展人际和谐、环境适应、健康人格、心理健康知识、挫折应对和精神疾病防治等教育。它对优化大学生心理素质,提高心理健康水平,预防心理疾病,促进人格的全面发展和完善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二是把安全教育和心理疏导结合起来,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做好安全防范教育。学校要通过设立心理门诊、心理信箱、心理热线等方式积极开展心理咨询。,并及时帮助当事人缓解内心的紧张和压抑。同时,通过心理疏导,及时对违纪或有自杀迹象的学生进行引导教育,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认识自己的错误,从而心服口服,使教育真正起到震慑心灵、影响学生心灵的作用,学生安全教育再上新台阶。
(8)自我保护教育
大学生在实际的学习生活中,往往容易受到社会和内部的侵害,但是当面对侵害的威胁时,却不能有效的保护自己,这是非常懦弱的。因此,加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教育,提高学生的自卫能力非常重要。如何加强大学生自我保护教育?首先,我们应该教育大学生自我保护的内容,学会使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要教育学生在受到不法侵害威胁时,及时向公安部门报警,以获得他们的帮助。面对抢劫、强奸、殴打、杀人等不法侵害,要大胆采取正当防卫,保护自己和他人。根据我国法律,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受到非法侵害后,应教育学生按照法律程序处理,依靠执法部门,而不是“私了私了”或“私了立院”。否则就会出现先受害后违法甚至犯罪的结果。二是教育学生邪不压正。当被非法侵害时,要教育学生不要怕危险,不要恐慌。我们必须看到,“做贼心虚”是所有非法侵权者的共同特征。我们要正气凛然,用正压力和恶压倒他,迫使违法侵权人停止侵权,然后将其抓获。如果抓不到,要记住违法侵权人的身体特征,为公安部门破案提供重要线索。对于体质较弱的学生,尤其是女生,要引导他们与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而不是“硬拼”,要沉着冷静,随机应变,善于思考,善于处理情况,学会“以智搏”,用自己的智慧赢得呼救和报案的机会。
三、大学生安全教育的主要途径和措施
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不仅是时代的呼唤,也是素质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为此,我们应该采取以下途径和措施。
(一)切实提高对大学生安全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目前大学生安全教育还处于宣传教育阶段,远没有达到有计划、有针对性、规范化教育的程度,但安全教育绝不是可有可无、可做可不做的。安全教育是保障大学生安全的基础教育,是学生素质教育的一部分,是保证成才的基础教育。它始终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学生安全事故的发生,不仅仅是个别学生受到伤害的问题,还影响到学生家长、其他学生的情绪、高校正常的教学秩序,甚至一些地区的社会稳定。因此,要把大学生的安全教育提高到能否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是否能维护校园和社会的稳定;要认识到高校的教育培养目标能否实现,要始终把学生的安全教育放在重要位置。学校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教育,实现全员、全面、全过程的教育。全员教育就是学校各级要加强教职工的安全知识培训,组织广大教职工系统学习和掌握安全知识。只有教职员工具备安全知识,才能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否则很难向学生普及安全知识。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由教师结合课程内容在相关课程和教学环节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如在计算机课程中讲授计算机安全和网络安全;化学、物理等实验课的防火防爆教学;信息工程课程中的信息安全和系统安全教学。在日常教育管理和各类服务工作中,必须结合安全内容,及时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形成* * *对安全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和舆论,有利于安全教育与教学活动、课外实践、管理和服务工作紧密结合,使学生的安全教育得到广泛和充分的重视。全方位教育,即安全教育,既要让学生掌握国家安全、网络安全、交通安全、防火防盗安全等常识,又要教育学生遵纪守法、提高警惕、加强防范、珍爱生命、热爱生命,使安全教育真正融入德智体全面教育之中。全程教育要求学生从入学到毕业,安全教育要始终贯穿学生在校学习生活的全过程,做到不懈努力,持之以恒,让学生安全度过大学生活。
(2)安全教育要突出重点,注重教育效果。
加强学生安全教育既要全面开展,又要有重点地开展,做到以点带面。首先是重视重点人群的安全教育。比如对经常违反校规校纪的学生进行重点教育,防止因严重违反校规校纪造成安全事故。要做好这项工作,不能满足于形式,更不能灌输下来,要讲效果,要能打动人心,让受教育者接受,使之入耳、入脑、入心。二是重视重点场所的安全教育。对于防火防爆有一定要求的实验室,要教育学生严格遵守实验操作规程,防止事故发生。又如,在人员集中的活动场所,要教育学生讲礼貌,服从命令,注意观察场所周围环境和安全通道,避免发生安全事故。三是重视关键时期的安全教育。关键时期是指容易发生安全事故的特殊时期。在高校,要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时期的安全教育:一是加强新生入学时的安全教育。大一新生初入大学校门,对校园及周边环境不熟悉,缺乏安全防范知识,不懂得自我保护,最容易发生各种安全事故。因此,加强大一新生入学安全教育,增强自我防范意识,将对他们未来的大学生活乃至未来的人生道路产生深远的影响。第二,假期要加强安全教育。假期学生思想容易放松,容易发生财物失窃、火灾、食物中毒、溺水、车祸等意外。所以在此期间,要特别强调安全问题,防止各类事故发生。第三,加强毕业生离校前的学生实习、社会实践和安全教育。因为这些学生出去实习,社会实践,毕业生出去找工作单位,所以脱离了学校管理者的视线。如果他们缺乏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就会考虑不周,容易发生各种事故。因此,学校应加强关键时期的安全教育,防止各类事件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