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产阶级孩子对乐器的鄙视链是怎样的?
一次,一位母亲在社交网络上发布了孩子的每周日程,周一钢琴,周二奥数,周三围棋,周四英语,周五书法,周六绘画...只有星期天有空。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中产阶级的地方就有鄙视链。在中产阶级儿童乐器班的鄙视链中,越冷门的钱越高贵。
在乐器的鄙视链中,它是这样排名的:风琴>;竖琴>大提琴>;小提琴>;长笛>萨克斯>架子鼓>钢琴?。中产父母年轻的时候,学钢琴的家庭非富即贵,现在却成了养一个宝宝的标配。网上有家长调侃“班里40个孩子,一半学钢琴,上台表演都要摇号。”
类似情况的还有古筝,吉他,尤克里里。20年前学古筝的仙女气质是脱节的,现在只能沦为公司年会上的一系列表演;十年前,用吉他唱《董小姐》能追到心爱的姑娘,如今成了天桥下艺人的工作;五年前,特别学Creary的都是文艺方面的新鲜事,可谁能想到,自我介绍里一提就被嘲讽。
而小提琴,做了20多年的王子,从来没有被轻视过。一个是因为贵,一把发音健康,音色优美的小提琴至少三四万;另一个很难。钢琴再烂,也能弹个哆来咪。坚持学习,反复练习曲子,也能过9级。手把手教小提琴可能找不到合适的调。培养一个小提琴苗子,不仅需要金钱,更需要运气。
扩展数据
中产父母是世界上最焦虑的人;
《2018中国家长教育焦虑指数调查报告》显示,当代中国家长的教育焦虑指数为67,处于焦虑状态,中产家长焦虑。
不仅在中国,在英美等发达国家也是如此。给整个家庭力量,把孩子抱得更高,让下一代看得更远,是全世界父母的共同期待。
“有些人出生在罗马,但他们还是比你更努力、更努力、更努力。”这碗被视为制造焦虑的毒鸡汤,却揭示了现代社会的残酷真相。越往上,阶层越难跨越,越不绝对公平。
对于普通家庭的孩子来说,面对的是某一件事,只要考上了就能进什么样的学校;对于渴望进入顶尖大学的中产阶级孩子来说,无论他们提高多少技能,都是不可能进入学校的。
所谓“门槛”,本质上不是让你进来,而是排斥你。“标准化”的选拔方式比标准化更严格。中产阶级和中产阶级的孩子只能努力工作和学习,必须接近满分,才能成为那1%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