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矫正工作计划范文全集
社区矫正是指对被判处管制、宣告缓刑、裁定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的人实施的非监禁性矫正刑罚。以下是我整理的社区矫正工作方案范文。欢迎阅读参考!
社区矫正工作计划
为进一步提高我国社区矫正工作质量,加强矫正对象的日常管理,强化矫正措施,以矫正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为目标,认真总结开展社区矫正工作以来的经验,不断推进社区矫正工作的深化发展,为我县和谐稳定法治建设做出积极贡献。我们希望:
第一,完善社区矫正队伍建设
进一步认识社区矫正工作的重要性,建立健全一支热衷于社区矫正工作、数量充足、功能良好的社区矫正队伍。
加强能力建设,着力提高职工队伍的管理能力,纠正教育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的考核结果。做好社区矫正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及时组织学习党中央和各部委下发的文件,进一步夯实社区规划矫正工作的理论基础,不断提高专业素质。促进社区规划矫正的科学化、规范化、系统化发展。抓好社区矫正志愿者队伍建设,吸引热心社会人士加入志愿者队伍,年终对志愿者进行奖惩考核,通报表扬,充分调动志愿者积极性。
第二,加强工作制度建设
1.进一步完善社区矫正制度,规范社区矫正工作流程。积极推行社区服刑人员网络管理和考核制度,探索对走出社区服刑人员的排查和后续教育管理。加大社区矫正的社会宣传力度。通过对社区矫正工作的客观评价和正面报道,争取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为社区矫正立法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2.着力提升管控能力,完善监督管理体系。不定期对我县社区矫正服刑人员进行调研走访。制定重点目标,防止保管和泄漏,做到隐患早预防、早发现、早处置。严格执行销假规定。
对累犯风险较大、未落实监管措施的,不予准假外出。其他矫正对象需要外出的,必须办理请假手续,经公安、司法部门批准后方可外出。通过信息系统确定假外出人员的位置和跟踪范围、跟踪密度,确保重点对象不分离?视线?。
擅自外出的,责令补办手续,并在月度考核、季度考核中扣分、批评教育,同时给予必要的行政处分。对矫正对象的考核评比要严格按照《社区矫正对象计分考核办法》的规定,实行矫正对象加分扣分,完善考核评比机制,将加分扣分与奖惩结合起来,形成常态奖惩机制。收集矫正对象的正反典型,严格落实奖惩分明,启动减刑、监禁程序,推行考核奖惩结果,真正激励矫正对象积极改造。
3.加强对社区矫正服刑人员的帮教工作。社区矫正教育是一种以思想教育为中心的综合性教育,其核心目标是改造犯罪思想和各种错误观念。
改造罪犯思想,纠正犯罪恶习,提高道德水准,培养法制公民,是我国社区矫正机关教育社区服刑人员的指导思想。在教育过程中,要遵循理论联系实际、分类教育、以理服人、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的原则。社区矫正教育队伍主要由专业矫正人员和社会志愿者组成。
他们大多依靠社会力量开展工作,我们应该动员社区居民成为支持者和参与者。在实践中,社会志愿者与社区服刑人员的结对应坚持针对性和就近性两个原则。社区矫正教育的过程一般分为矫正教育、常规教育和矫正教育三个阶段。矫正教育是社区服刑人员矫正后接受教育的第一课,也是社区矫正机构依法矫正社区服刑人员成为守法公民的第一个过程。定向教育一般采用两个结合的方法,即集中教育与个别谈话、讨论和个人反思相结合。
社区矫正教育的难点在于其知识面的多面性、综合性和复杂性。与监禁矫正教育相比,思想政治教育仍然是社区矫正教育的核心内容,但文化知识教育不再是社区矫正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
第三,不断积累和完善社区矫正工作
定期总结社区矫正工作经验,借鉴各地工作机制,探索社区矫正工作新模式。加强与各部门的联系,及时分析工作中的漏洞和失误。抓社区矫正工作稳定,全面提升我县社区矫正工作质量。
社区矫正工作计划2
20xx年,白沙街道社区矫正工作按照?规范运营,创新发展?工作要求,左右?提高矫正质量,探索工作机制,创新管理模式?工作思路,以实现矫正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为目标,认真总结社区矫正工作开展以来的经验,不断推动社区矫正工作的深化发展,为辖区和谐、稳定、法治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一是完善队伍建设,提高监督管理和救助水平。
1.建立健全工作机构。根据街道、社区队伍的变化,及时调整社区矫正领导小组成员,不断加强和完善?街道社区?两级社区矫正工作网络。根据矫正对象分类管理的需要,完善矫正对象?4+1?帮教监督机制,确保每个矫正对象都有一个由社区矫正工作者、社区民警、志愿者、监督员组成的帮教小组。
2.抓好社区矫正工作者和志愿者队伍建设。加强对社区矫正工作者的专业指导和培训,让社区矫正工作者做到?刘清?,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水平。重新审核登记社区矫正志愿者队伍,吸引热心社会人士加入志愿者队伍,通过?换成奖品?和年终考核,充分调动志愿者的积极性。
二、加强工作制度建设,推进社区矫正工作规范化。
1.进一步完善定期联席会议制度。街道纠风领导小组联席会议每季度召开一次,纠风办每月召开一次例会。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充分发挥各职能部门的作用,有效处理执法主体与工作主体的关系,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的问题和困难,形成狠抓* * *的工作环境。
2.严格执行调查走访制度。街道矫正办每月及社区重大节日、敏感时段对辖区内矫正对象的登记情况、人数、动态、监管措施落实情况、矫正效果等进行调查走访,确保矫正措施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3.严格查阅报告监督制度。社区矫正工作中的问题要逐级、及时、如实报告,特别是累犯、拘役、治安处罚、监禁、执行矫正等紧急情况或突发事件。严格执行销假规定。对累犯风险较大、未落实监管措施的,不予准假外出。其他矫正对象需要外出的,必须办理请假手续,经公安、司法部门批准后方可外出。通过信息系统确定假外出人员的位置和跟踪范围、跟踪密度,确保重点对象不分离?视线?。擅自外出的,责令补办手续,并在月度考核、季度考核中扣分、批评教育,同时给予必要的行政处分。
4.进一步完善档案台账管理制度。社区矫正台账应当整洁、规范、完整,便于查找。一人一档?按照要求,要建立每个矫正对象的个人档案,将矫正对象每月的学习情况、请假申请等事项及时录入矫正监管系统,并实时更新。
三、加强日常管理,预防和减少矫正对象重新犯罪。
1.加强对重点矫正对象的监督管理,落实防控措施。会暴力犯罪、盗窃、抢劫等财物的罪犯;少年犯、假释犯和监外处决的囚犯;将外出休假对象和不服从日常矫正管理制度的对象列为重点监管对象。加强矫正对象的风险控制和行为监管,对重点对象建立台账,明确监管责任人。社区民警、司法所、社区工作者、社区矫正志愿者、家庭监护人要分类联动,加强部门之间、人员之间的协作,掌握此类矫正对象的思想、生活、工作状况,及时发现其重新犯罪的苗头,及时遏制隐患。
2.加强对特殊时期矫正对象的监管。结合两会、国庆等敏感时期安保工作建设社区矫正?控制和保护城市?防线。拿?分阶段滚动检查,组织季度(月)联合检查,实施周(日)检查?方法,针对辖区内的矫正人员,尤其是重点对象?四个一?即走访社区一次了解情况,上门走访一次,见面谈心一次,心理辅导一次,了解和掌握他们的家庭情况和现实表现,提前做好防范。
3.加强对矫正对象的考核鉴定。严格按照社区矫正对象计分考核办法的规定,实施矫正对象加减分,完善考评机制,将加减分与奖惩结合起来,形成常态奖惩机制。收集矫正对象的正反典型,严格落实奖惩分明,启动减刑、监禁程序,推行考核奖惩结果,真正激励矫正对象积极改造。
社区矫正工作计划
20xx年社区矫正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提高社区矫正质量为重点,以推进社区矫正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社会化为重点,在区司法局的领导下,进一步加强社区矫正组织建设、队伍建设和基层基础工作,依法规范并积极稳妥推进社区矫正工作的创新发展,为构建和谐六合营造稳定的社会环境。
一是完善机制,落实人员,提高认识
一是建立健全社区矫正工作机制,落实人员,明确责任。特别是要学习社区矫正的相关业务开展情况、有关部门对社区矫正工作的规范性要求和社区矫正工作的相关文件,深化对社会矫正工作的认识和理解,切实把思想统一到镇司法所的决策部署上来,正确把握社会矫正工作的原则性和独创性的统一,坚持?制度化?然后呢。人性化?并重,积极稳妥,不断创新,扎实有序推进该镇社会矫正工作发展。第二,充分利用一切召开会议的机会来开展?用会议代替培训?工作。如在联席会议上分析难点和疑点,解决社会矫正中的新问题。
第二,完善制度和核算,夯实基层基础。
及时与区司法所沟通,商定社区矫正工作制度,并按要求上墙,做到工作职责明确,任务明确。完善社区社会矫正基础台账的编制和记录。要求社区矫正工作组详细记录矫正对象的日常活动和表现,做到工作台账规范细致,全面正确反映工作开展情况。
第三,做好被纠正对象的档案管理
严格按照上级精神,规范档案管理,规范记录,规范归档,做到一人一档,一事一记。此外,按照区司法所的要求,做好社区矫正对象电子档案的建立工作,逐步完善和规范档案管理。
四、加强沟通,完善合作机制,理顺工作衔接。
继续认真贯彻落实相关文件精神,加强协调配合,特别是加强与派出所社区民警的沟通协作,在材料交接和初次谈话中明确相关事项,共同推动社区矫正工作健康有序开展。
五、完善社区矫正对象监督检查网络。
根据街道实际情况,确保一名干部联系一名社会矫正对象,并相应成立社会矫正监督检查小组。加强志愿者制度建设,注重志愿者素质要求和工作量平衡,合理培养督导检查组成员,提高实际督导能力和水平。同时,在监护人没有形成主动反馈的前提下,主动联系,加强探视,定期检查督促监护人履行职责,充分发挥监护人的作用,加强监护人对矫正对象的帮助和教育。
六、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
在集中教育方面,要加强各类法律法规的宣传解释,结合实际开展阶段性、针对性的法制宣传教育,切实提高登记在册的社会矫正对象的法律素养和法律意识,努力做到?认罪?修正的目的;在个别教育中,针对不同的社会矫正对象进行个性化矫正教育,从而达到?有人有特殊工作?以便开展对口帮扶,形成长效帮扶机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