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如何依法提高和保证产品质量?
一、产品质量的构成和基础
把产品质量看成是一个由规划、设计、原材料和原器件、制造、检验、装配、包装、储存、运输、安装、服务的质量组成的球,基于“科技知识”和“就业热情”(责任感和荣誉感),漂浮在水面上。也就是说,构成产品质量的每一道工序的质量都包含着丰富的科技知识和员工的积极性(责任感和荣誉感)。一般来说,产品质量是建立在科技和就业热情的基础上的,两者之间是“水和球”的关系,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水涨船高”。我觉得很有道理,抓住了产品质量问题的本质,指出了提高产品质量的根本途径在于提高科技水平和员工的积极性。如果抛弃了这两个基础,再谈各种提高产品质量的措施,无异于舍本求末,很难有显著成效,得不到根本改善。纵观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我们还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凡是能生产高质量产品的国家,都是科技水平高的国家;科技水平低的国家生产出享誉世界的高质量产品并不少见。这一事实也充分证明,提高科技水平是提高产品质量的根本途径。此外,激发和保持员工的积极性,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也同样重要。甚至可以说,热情是提高科技水平的前提,是提高产品质量的基础。工人们将以热情和责任感,认真学习科学技术,充分发挥他们所获得的科学技术知识和才能,并将其用于提高产品质量的各项工作中。对此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无论是产品的主管部门,还是生产单位,在抓产品质量各方面的工作时,首先想到的是提高科技水平和调动职工积极性的根本途径,并尽最大努力开辟这条途径。从1967开始,苏联实行了全面的“国家产品质量验证制度”,其中有两项重要措施,即试图用“提高科技水平和职工积极性”的原则来促进产品质量的提高。这两项措施是:
(1)在国家产品质量核定的同时,对工厂的技术水平和生产设备的质量进行系统的审查,指导各行业、公司、企业的领导担负起提高工厂技术水平和革新生产设备的责任。
(2)产品国家检定分为质量等级评定,结合奖惩制度,实行优质优价、利润提成、劣质降价、限期改造或淘汰的政策。这些都是值得我们研究的问题。
|友奥|18
要把提高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作为振兴经济的战略方针和经济建设的指导思想。要使我国工农业总产值从1980翻两番到2000年,从资金、能源、材料等条件来看,如果按照现在已经达到的技术经济指标来计算,是严重不足的。我们必须尽快提高科学技术水平,在这二十年的建设过程中,把各项技术经济指标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以保证工农业产值翻两番。也就是说,必须依靠科学技术开发产品品种,提高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弥补资金和精力的不足。我们必须努力向先进的技术基础转移,这样才能更好地利用现有的财力和物力,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翻两番就可以了。我们的科学技术很快就会有一个崭新的局面,我们工业产品的质量也会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第二,关于采用国际标准
为了迎接、促进和加速这一新形势的到来,在我们的产品质量工作中,不仅要千方百计提高科技水平,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和热情,而且要采取一系列与提高和保证产品质量直接相关的战略和战术措施,这些措施与加强上述基础是相辅相成的。我认为最迫切的措施之一是加强中国的产品标准化。产品质量和标准化有着密切的关系,这是常识。没必要细说。我只是想表达一下我个人对采用国际标准的看法。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标准化基本建立。三十年来,特别是粉碎“四人帮”以后,我们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和成就。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标准化工作快速健康发展。据资料报道,我国工农业产品国家标准从1976有845项,到1980有2331。四年时间几乎翻了三倍,这是一个惊人的高速发展。此外,现在我国各工业部门制定的部颁标准有15000多项,这些成绩非常显著。但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一是标准种类和数量少,先进工业国家的国家标准一般都在1万项以上;二是标准水平低。我国大部分国家标准和部颁标准都很陈旧,只相当于国际上五六十年代的水平。产品标准化的这两个差距实际上反映了中国与先进工业国家在产品质量上的差距。这种情况不符合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确实到了该抓的时候了。目前,我国一项重要的技术经济政策是认真研究和积极采用国外名牌产品的国际通用标准和先进标准。我认为这个政策是正确的,应该大力执行。因为采用国际标准,一方面可以缩短制定标准的过程;另一方面,可以提高中国标准的水平,促进产品质量的提高。这两个方面正好可以弥补以上两个缺口,其意义非常重大。
关于采用国际标准,目前比较流行的问题和观点有两种:一是我认为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制定的国际标准不完整,特别是很多产品标准还没有制定。我该怎么办?二是认为中国制造技术水平低,目前很多产品达不到国际标准要求的质量水平。我们能降低标准或推迟采用国际标准吗?第一个问题是事实。到1980时,ISO制定的国际标准I * *只有4269项,且多为通用技术标准,产品质量标准少之又少,明显不够。我个人认为,所谓的“国际标准”不一定局限于ISO、IEC制定的标准,应该包括其他国际公认的国际学会制定的更先进的标准或规定。比如API gravity(美国石油学会)制定的石油产品和石油生产及炼油机械设备的标准规程,具有国际权威性,被很多国家采用或参考。CCITT(国际焊接学会)等制定的一些标准、规范和导则在国际上经常被认可和引用。我们采用所谓的“国际标准”,如果有ISO和IEC,就会采用。如果ISO和IEC都没有,不妨对比一下上述国家学会制定的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如美国ANSI、德国DIN、日本JIS、法国NF、苏联TOCT等,并取长补短,弃长补短,做出合理的参考组合成为我们自己的标准。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该采取非常谨慎的态度,并确保这种组合符合科学原则,技术要求和经济效益为最高标准。
关于第二个问题,我认为,由于我国的一些技术水平暂时还比较低,暂停实施采用国际标准的政策或降低标准以适应当前形势是不可取的。因为“暂缓采用”往往会变成“无限期不采用”,这只会让采用国际标准的政策“胎死腹中”。在新形势的呼唤下,我们必须有一种迫切的紧迫感来提高产品质量。由于采用国际标准是提高产品质量的一项战略方针,它只能在一个期限内实现,而不能推迟。所谓“限期实现”,就是如果由于目前制造水平较低,某一产品的质量暂时达不到国际标准的要求,就要责成企业和主管部门千方百计提高技术水平,在规定的期限内把产品质量提高到相应国际标准所要求的水平。我国有句古话:“我们可以从上面得到最好的,但只能从中间得到最差的。”只有坚持高标准的政策,并大力推行,我们才能提高产品质量。当然,工作和条件一定要跟上。
目前,我认为最迫切的问题是组织有能力的人力,尽快收集各种产品的相应国际标准,翻译出来,进行科学的分析比较。既要掌握国外先进标准的要求和产品的实际质量与我国现有标准和产品质量的差异和差距,又要了解世界各国标准和产品质量的差异和差距以及各自的优缺点,然后再做决定:是采用国际标准,还是参照国际标准对我国现行标准进行局部修订。我觉得这是一项非常复杂艰巨的工作,工作量也是相当巨大的。但必须先尽快完成,这样产品质量才能提高,保障工作才能跟进。
三、关于“在职培训”和“素质教育”
专业知识的淘汰周期正在缩短。在过去的十年里,工业部门有30%的技术手段已经过时并被淘汰。电子行业这个数字高达50%以上。当前,各种理论和学说正在受到一次又一次的冲击和动摇,迫切需要建立新的理论和学说,更准确、更定量地描述客观的自然规律和现象。过去十年,科技发明和发现比过去两千年加起来还多。下一个十年将是现在的两倍。
我们经常听到“知识老化”的说法。有人说原来的知识每五年就会过时20%或者50%等等。这种知识老化程度的数值表达不一定准确,但它形象地说明了在当今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知识老化确实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如果不尽快解决这个问题,中国的科学技术水平就不会提高,产品质量也不会提高。我认为“在职培训”和普及素质教育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有效途径。
在20世纪之前,教育和培训是“一生一次”的概念。一个大学生大学毕业,一个学徒学了一门手艺,就去工作了。从此,他只靠积累工作经验来获取知识。
一个学校学生从18岁到20岁所获得的知识,以及在后期工作中通过经验获得的知识,基本可以满足20世纪以前工作的要求。而仅靠学校学习和工作经验获得的知识,跟不上科技的进步,满足不了新工作的需要。人们必须不断学习以获取新知识。所以在职培训是非常必要的。发达工业国家的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都非常重视员工(从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到工人)的在职培训,各种类型、专业和期限(从几天到几个月)的培训课程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开设,对员工增长知识、技能和才干,发展职业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国内,近年来各单位都开始重视员工的在职培训,但不是很普遍,特别是计划性不强,临时性强,使得教材编写、教学方法等方面出现很多问题,影响了效果。这是一个值得好好研究的问题。
我认为:对员工进行在职培训和素质教育,要注意灌输新观念,传授新技术技能。甚至可以有两种培训班。所谓新技术技能教学,是指一些专门技术的教学,比如无损检测技术、焊接加工技术或者质检取样技术,这是我们也非常重视的一种培训形式。至于观念灌输的一种训练形式,在国内看似没有引起普遍重视,其实意义重大。“观念”是一种无形的力量,指导着人们的行动。如果没有概念或者概念模糊,人们就不会对某个事物有正确的认识,更不会对其采取正确的行动。比如1980年8月,美国联邦商务委员会向美国众议院提出了关于《产品责任法》的法律提案。这个法律提案对产品质量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要求产品生产企业对质量事故承担很大责任,包含了很多新的法律概念。美国机械工程学会(ASME)、美国制造工程师学会(SME)和美国消费品安全委员会(CPSC)聘请了一些专家配合《产品责任法》的实施,花了几年时间分别为产品设计者、制造商、进口商、批发商和经销商拟定培训计划和教材,向他们灌输《产品责任法》的法律概念和技术概念。在产品设计师的培训计划中,强调要改变未来产品设计的主导理念,以适应这部法律的新要求。未来的产品设计除了技术设计,还必须包括风险分析和可靠性分析。危害分析应充分预测产品的误用和误操作及其可能产生的后果,并做出书面说明。可靠性分析要确定产品各项质量指标(特别是安全质量指标)的可靠性和置信度,对安全使用寿命做出可靠的估计。危险和可靠性分析应基于故障分析和实验。为了实施这一法律,美国动员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了大规模的培训,灌输了必要的基本理念,使这一法律的实施建立在坚实的基础上。当相关人员对这一法律有了明确的概念后,就可以在各自的工作中采取相应的行动来满足法律的要求。再比如法国的“国民消费观”,这是一个保护消费者利益和监督产品质量的机构。为开展产品质量教育,与法国教育部合作编写了中小学“消费者知识”普及教材,以期使人们从国民基础教育开始就树立重视产品质量的观念。还编写了许多视听教材,向消费者和工厂企业广泛宣传产品质量、安全、法律道德和知识。这些教育方法值得我们关注。
四、关于建立产品质量监督和保证体系。
工业产品能造福人类,生产产品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精神和物质生活的需要以及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而质量差的产品达不到这个目的,还隐藏着很多危害人类的因素。如产品的机械损伤、爆炸、燃烧、漏电触电、噪音、逸毒、辐射、环境污染等,往往是无法估量的,不仅仅限于人身伤害、财产损失、能源和自然资源的浪费,还能使整个民用经济严重崩溃,甚至给人类赖以生存的空间留下无尽的后患。因此,产品质量问题绝不是生产者可以随意为之的事情,而是关系到公众切身利益和国计民生的大问题。不仅产品的生产者对此负有很大责任,公众和国家也有权介入,要求对产品质量进行监督验证,确保不产生有害因素。为此,应建立完善的产品质量保证体系和监督体系,将产品问题置于科学管理和法制的控制之下,防止劣质产品流入市场危害社会,甚至限制不合格产品生产,避免白白浪费宝贵的能源和自然资源。
我认为,“产品质量保证体系”应该包括“企业内部质量管理”和“社会监督”。企业内部质量管理和社会监督各有优劣,相辅相成,形成一个“圆”满而有生命力的体系。
“内部质量管理”的质量保证职能一方面是维护企业自身的利益,另一方面是企业对公众和国家利益负责的表现。“社会监督”的质量保证功能直接在于维护公众和国家的利益,间接有利于保护企业的利益。“企业内部质量管理”蕴含着博大精深的知识,这正是中国质量管理协会和相关专家学者应该潜心研究的内容。我将集中讨论“社会监督”,这是质量保证体系的一部分。
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产品质量的“社会监督”可以说是由“消费者自由选择结构”和“第三方监督验证”构成的。在资本主义“自由经济体制”下,消费者的自由选择和购买对抑制劣质产品进入市场起着巨大的天然作用,迫使产品生产者不遗余力地提高产品质量以赢得市场竞争力。然而,广大消费者,尤其是普通消费者,并不都具备鉴别产品质量的判断能力,更不具备从产品中检测缺陷和有害因素的技能和设施,因此仍然容易受到有意或无意投入市场的劣质产品造成的大量损失和伤害。为了保护消费者、公众和国家的利益,西方一些先进工业国家的政府和非政府组织建立了各种形式的监督验证机构,站在“第三方”(既不是生产者也不是使用者)的立场上对各种产品进行法定的质量监督验证,并为此制定和颁布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如《产品责任法》、《产品质量法》等。这样,从社会的角度,设置了一道严密的防线,防止伪劣产品和劣质产品流入市场,从外部对产品生产者施加了巨大的压力,迫使生产者认识到在获利的同时,对消费者、公众和国家的利益承担了巨大的责任,不得不做好自身的质量管理,提高和保证产品质量。目前世界各国都是以法定第三方的身份对工业产品质量进行验证和监督,比较广泛的制度有“技术监督制度”和“产品认证制度”。类似的“国家产品质量验证制度”在苏联和东欧国家也实施过。他们都有严格的制度,合法的执行程序和相对现代化的检测中心和站分布在全国各地。这些系统的机构架构和工作内容限于篇幅,在此无法详细介绍。我之所以提到这些西方工业国家实行的产品质量监督验证制度,主要是这些先进的工业国家在其漫长的经济和工业建设历史中积累的有效经验,或许有一些值得借鉴的地方。
产品质量是一个“多因素”的复杂问题。似乎不是“单枪匹马”就能解决的,要从多方面出击才能取得更大的效果。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虽然中国和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结构上有很多不同,但在产品质量保证上似乎不能忽视“社会监督”的巨大力量。然而,目前我国产品质量的社会监督非常薄弱。中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的政策,消费者自由选购产品的余地很小,所以它对产品质量所能起到的天然监督作用必然很小,所以“第三方核查监督”就更为重要,应该比资本主义国家更加严谨和完善,但中国对产品质量的“第三方核查监督”设施似乎为零,这实在是中国工业建设的一大缺陷。看来这是有必要的,有必要建立一个强有力的机构。我们产品质量低的原因有很多,不能归咎于缺乏第三方的验证和监管。但劣质产品能流入市场,导致质量事故频发,与第三方核查和监管的缺失有直接关系。
至于中国应该建立什么样的第三方核查监督体系,就像中国应该实行什么样的“内部质量管理”一样,是一个值得认真研究的大问题。两者都要符合产品质量发展的科学规律,与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相适应。我自己也没有深入思考过,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今天,我在这里提出这个问题,希望所有的质量管理专家和学者在研究企业质量管理的同时,能够讨论这个问题。还想请各位专家学者对苏联的“产品质量国家验证制度”做一个调查,或许有值得借鉴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