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人问我这是什么?我该说什么?

基本概念和参考范围

[编辑此段落]

IT=信息技术实际上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硬件,主要指用于数据存储、处理和传输的主机和网络通信设备;第二层是指软件,包括可用于收集、存储、检索、分析、应用和评估信息的各种软件。包括ERP(企业资源规划)、CRM(客户关系管理)、SCM(供应链管理)等商业管理软件,以及加强流程管理的WF(工作流)管理软件和辅助分析的DW/DM(数据仓库和数据挖掘)。第三层是指应用,是指对各种信息的收集、存储、检索、分析、应用、评价和使用,包括应用ERP、CRM、SCM等软件直接辅助决策,也包括使用其他决策分析模型或使用DW/DM等技术手段进一步提高分析质量,辅助决策者决策(强调一点,只是辅助而不是代替人的决策)。有人理解它是将前两层合二为一,是指信息的存储、处理和传递,后者是指信息的应用;有人把后两层合二为一,分为前硬后软。通常,第三层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但实际上,只有当信息得到有效应用时,它的价值才能得到充分发挥,信息化的目标才能真正实现。信息化本身不是目的,它只是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实现目的的更好的手段。

卡尔的这是什么意思?在那篇文章中,他没有说清楚,但他提到了信息技术的核心功能——数据存储、处理和传输。从他推理的逻辑来看,也就是从蒸汽机、铁路、电报电话、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来看,摩尔定律也被用来证明大型机和光纤的发展。如果他就此打住,仅从这一点来说,他的逻辑论证是非常严谨的,那些评论“它不再重要”的人不管是赞成还是反对,基本上都认同这一点(除了那些硬件和网络厂商),作者也认同这一点。在整篇文章中,他把很多注意力放在了物化的IT基础设施建设上,基本没有关注应用层面。但后来他在谈到大众化的趋势时,又提到“信息技术很容易被复制”,这就把它推向了商业软件,这已经迈出了“危险”的一步。2004年,当他出版同名书籍时,他定义了他所研究和类比的IT。“我所用的‘IT’指的是用于以数字形式存储、处理和传输信息的所有硬件和软件。特别强调的是,我指的只是技术本身,我指的‘它’不包括技术中流动的信息和使用技术的人才的技能”,所以他指的是它的前两层。如果就此打住,可能就没有太大的争议了(这次再加上那些不舒服的软件商)。客观分析软件本身的特性,并不具备核心竞争力四个标准中的三个,即稀缺性、难以复制性和难以替代性。卡尔本人并不否认其拥有核心竞争力的第四个标准,即价值。但他就是认定题目是“它已经不重要了”,还想一棍子打死整个它!

不幸的是,他经常混淆IT的概念:一会儿指主机网络,一会儿指软件,在他后来的书中,他甚至经常“不小心”到第三层,这完全违反了他在书的开头所定义的IT范围,例如讨论信息技术的应用和质疑CIO。许多读者,包括《哈佛商业评论》的编辑,当时就指出了这一点。还有很多人因此攻击他,甚至有人说卡尔根本不懂,这可能是真的,因为他终究没有做到。这也给了我们研究者很大的启示和警醒,在我们不熟悉的领域应用其他方法时要特别小心,否则会闹出很多笑话。

在这里,笔者要强调的是,经常有软件厂商(国内外都有)宣称可以通过信息化来加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反正就是跟着现在流行的东西走,“与时俱进”)。不知道他们是有意还是无意,也没有按照核心竞争力的四个标准来推断。试着问几个简单的问题:如果他们去信息化会怎么样?有多少去信息化的企业亏损甚至倒闭?尤其是那些声称有几十万客户使用他们软件的软件公司,应该问问自己。信息化了怎么办?如果假设入库、入库、销售、库存等所有信息都是准确的,是否可以自动提高销量,降低库存?如果说信息化之前,老板可能还因为看不见而迷茫但活得很开心,那么现在呢?只是很痛苦的知道,仓库里这么多库存这么长时间,这么多商品长期占据柜台却没有带来任何销售,更别说利润了!分析软件厂商宣传“信息技术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现象,只有两个结论:要么这些企业不明白什么是核心竞争力(我觉得大部分还是明白的,希望他们明白也希望他们不明白,希望结果是软件企业至少能明白一些管理理念,而不是把自己埋在纯技术的公司里, 而我希望结果是他们不理解是因为没有职业道德可以少被别人攻击,所以不知道的人受不了),或者他们另有打算。 一般企业客户和IT企业之间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IT企业与企业客户博弈的最终结果往往是次优选择,即所谓的“柠檬效应”。在这一点上,除了IT企业和员工提高职业道德,政府或行业必须加强信息化建设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企业对信息化建设的认识,引入管理咨询公司和监理公司来改变这场博弈的结果,从而达到新的平衡,促进IT行业更加健康的发展。

信息技术本身只是一个工具,就像一把剑或者一支好的笔。买了也不一定保证你的武功会提高多少,字写得有多好看。还需要你练习怎么舞剑,怎么写字。信息化建设也需要你不断提高自己运用信息的能力。这才是真正的核心,也是最难的地方。功夫都跑题了!信息化(数字化)的目的不是从制度上得到几个数字,而是作为基础。其核心在于“转化”二字,将与资源相关的各种信息进行整合,然后对配置进行“合理化”和“优化”。比如利用历史信息辅助制定销售预测、采购计划、生产计划、配送计划、库存计划,并根据这些计划下达指令,根据实际运行情况修改计划。美国约瑟夫·哈灵顿博士提出的计算机集成制造(CIM)包含两个基本观点:一是企业生产的各个方面,包括市场分析、产品设计、加工制造、管理和售后服务,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必须紧密联系,统一考虑;第二,整个操作过程本质上是一个数据采集、传输和处理的过程,最终产品可以看作是数据的物质表达。如果你上了信息系统却不用它来辅助决策,或者按照原来的运作模式运作,信息系统的作用可能仅限于解放一些工作,比如统计报表,同时会增加其他工作的工作量。大量的经验表明,没有信息系统收集的数据,就不可能实现准确、及时、完整的信息辅助决策,信息系统只有利用它才能逐步提高其准确性、及时性和完整性。根据核心竞争力的评价标准,要构建核心竞争力,只有整合能力才是必不可少的,能力越显性,越容易被模仿。冰山一角,越不暴露,越不容易被模仿,越能构成核心竞争力。

正如《哈佛商业评论》编辑哈尔·瓦里安(Hal Varian)所指出的:“卡尔说得对,它正在被商业化,不再提供竞争优势。但知道如何有效利用它仍然是一项非常稀缺的技能。”“提供竞争优势的不是它本身,而是那些知道如何有效利用它的人。”“公司在数据存储和获取客户交易数据上花费了数千美元,但大量数据躺在那里,没有被分析,没有被使用,但同样的数据在训练有素的分析师手中却能产生巨大的回报!”这是一个数据丰富的时代,但同时又是一个知识贫乏的时代!

波士顿大学管理学院信息系统管理教授托马斯·h·达文波特(Thomas H. Davenport)想把“过去的40年描述为数据时代,而不是信息时代”。“把数据变成更有用的东西需要大量的人力和智慧,但大多数组织只是从技术角度看待这个问题。拥有数据库或数据挖掘系统与拥有其他技术一样必要,但对于高质量的信息和知识来说,这还不够。”

所以这里需要澄清一些经常混淆的基本概念。

数据=事实的记录。上个季度华东地区A系列产品销售额为654.38+0.2万。

信息=(信息)=数据+意义。上个季度,A系列产品在华东地区的销量比去年同期下降了25%。

智能=信息+理解和推理。比如是因为华东地区销售单位不好,还是A系列产品进入衰退期,还是公司整体营销活动落后,竞争对手的大力推广所致?或者其他原因。

知识=解决问题的技能。公司解决这个问题的策略是什么?

智慧=知识选择可能有很多行动方案要处理,但是选择哪个*智慧(策略)。活动将生成新的交易数据。

数据、信息、智能、知识、智慧、行动和管理活动之间存在多重循环关系。

同样的高速公路,同样的高档车,不同的司机会开出完全不同的水平,然后更关键的因素——开车能力很重要。初期竞争比较广泛,可能主要看谁会修路,谁会买好车。后面大家的硬件基础设施都差不多,竞争越来越激烈。这时候人的作用就凸显出来了。有一辆好车是不够的,但像舒马赫这样的顶级球员才能赢得比赛。企业管理和赛车不太一样。有些人为赛跑制定规则,规定只能跑同一条路。企业之间的竞争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如果他们有钱,他们可以购买高端服务器和小型机。如果他们没有钱,他们只能购买PC服务器。有钱可以用光纤宽带,没钱只能用ADSL甚至拨号;有钱的可以花上几千万上SAP和Oracle,没钱的只能用金蝶、用友甚至小发票或者一些基本功能的财务软件。有钱人可以请五大帮他们制定符合未来趋势的策略,进行培训。没有钱,创业者只能自己摸着石头过河...的确,这是一场不公平的竞争。但是网络经济来了。用卡尔的话说,IT技术已经“大众化”,已经成为一种商品。更何况ASP模式的出现将大大降低企业信息化的门槛,昂贵的服务器、网络、软件成本的门槛一下子就降低了。举个例子,虽然你有一辆私人宝马和奔驰,但是你可以很快到达你想去的地方。但是我也可以打车,达到几乎一样的效果。我几乎有了公交地铁,基本可以用很低的成本达到目的。但是同样的宽带,同样的一套系统软件,用户却是一样的,效果却完全不同。你没看到SAP,Oracle,金蝶,用友也在用,有过很成功的,也有失败的?还是那句话,功夫在诗外!

形式

[编辑此段落]

它是信息技术的简称,意为“信息技术”,包括现代计算机、网络、通信等信息领域。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是进入信息社会的标志。不同的人和书对此有不同的解释。但基本上大家都认同它由以下三部分组成:

-传感技术这是人类感觉器官的延伸和扩展,最明显的例子就是条形码阅读器;

-通讯技术这是人的神经系统的延伸和扩展,承担着传递信息的功能;

-计算机技术这是人脑功能的延伸和扩展,承担着处理信息的功能。

所谓信息化,就是用信息技术改造其他行业和行业,从而提高企业的效率。在这个过程中,信息技术扮演了一个强有力的工具的角色。

对了,什么是IT行业?有一个大致的分类供你参考:

提供IT基础技术,ic研发,软件编写,如INTEL,MS等。

IT技术产品化零部件、组件、总成制造如精英、大众等。

IT产品集成电脑和外设厂商如联想和IBM。

华为、惠普等IT产品系统化解决方案和信息系统。

IT产品的分销渠道和销售,如神州数码

蓝色快车等IT产品、服务、咨询服务和售后服务。

IT行业舆论支持计世资讯、CCID等IT媒体。

IT行业的第三方提供各种需要匹配的服务,如法律咨询、公关服务等。

它培养计算机专业等各种院校的后备人才。

IT行业合作组织各种协会和聚会。

集成测试的整个周期将系统地包括软件验收测试、端到端测试、电视画面合成测试、系统测试、用户验收测试、多运动综合测试和技术演练。其目的是确保所有IT系统具有所需的功能和可靠性,从而顺利地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服务。

中国信息技术从业人员的职业分类

[编辑此段落]

IT学科职业

1.1软件类

1.1.1系统分析师1.1.2计算机程序员1.1.3软件测试员1.1.4软件项目管理师1.1.5系统架构。

1.2硬件类

1.2.1电脑维修工人

1.3网络类

1.3.1计算机网络管理员1.3.2网络系统设计师1.3.3网络综合布线员1.3.4网络建设工程师

1.4信息系统类

1.4.1计算机操作员1.4.2信息系统安全工程师1.4.3信息系统管理员1.4.4数据库系统管理员1.4.5信息系统主管。

1.4.6信息系统评估师1.4.7信息资源开发与管理人员1.4.8信息系统设计师。

1.5制造类

1.5.1半导体器件测试员1.5.2半导体器件制造技术员1.5.3半导体器件制造商1.5.4半导体器件支持工1.5.5半导体器件封装工。

IT应用职业

2.1控制类

2.1.1单片机应用设计师2.1.2控制系统设计师2.1.3逻辑控制芯片编辑器2.1.4自动数据采集与分析。

2.2应用系统开发类

2.2.1嵌入式系统开发者2.2.2网站开发者2.2.3游戏程序开发者2.2.4射频识别系统开发者

2.3设计类

2.3.1计算机平面设计师

2.4商务舱

2.4.1网络编辑2.4.2计算机网络客服人员2.4.3在线销售人员

2.5娱乐

2.5.1数字视频制作人2.5.2数字音频制作人2.5.3 3D动画制作人2.5.4游戏美术设计师

2.6教育

2.6.1网络课件制作

2.7通信类

IT相关职业

3.3.1电子标签操作员

世界信息技术发展史(1936-2004)

[编辑此段落]

1936英国数学家A.M .图灵发明了图灵机,为现代计算机硬件和软件做了理论准备。

1942

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ABC已经研制成功。它有300个电子管,采用二进制。它的基本架构与现代计算机没有什么不同。

1943

英国计算机“巨人”投入运行。但是一直保密到1970。

1945

现代计算机之父:冯·诺依曼首先提出了存储程序计算机的概念,即“冯·诺依曼机”。

1946

10年2月,电子数字积分器和计算机诞生了。配备18000个真空管,总重30吨,造价近50万美元。它是世界上第一台多功能、全电子数字计算机,每分钟可实现数千次乘法运算。

1946

5月,英国剑桥大学成功研制出第一台冯·诺依曼机器EDSAC。

1947

12年2月23日,贝尔电话实验室发明了世界上第一个晶体管。

1948

曼彻斯特大学开发了世界上第一个存储程序机器婴儿。

1950

Engineering Research Associates制造了世界上第一台商用计算机纪元1101。

1951年

第一台数字计算机UNIVAC1是为美国人口普查而设计的。

1952

格蕾丝·赫柏勾画了第一个“编译器”的蓝图,即所有程序在执行前都被翻译成机器语言,为计算机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1955

格蕾丝·赫柏开发了A-3编译器Math-Matic。

1956

世界上第一台采用晶体管元件的计算机研制成功。

第一条横跨大西洋的电话电缆被铺设。

贝尔实验室开发了可视电话的原型。

1957

IBM设计了世界上第一个计算机硬盘RAMAC 350,直径24英寸,总容量为5兆字节。

IBM开发了FORTRAN语言。

1958

第一台商用电子管计算机Univac Model 80发布。

麻省理工学院约翰·麦卡锡分校开始开发Lisp语言,完成于1960。

1959

世界上第一个集成电路问世。

Cobol语言规范于1961年出版完成。

1964

IBM发布IBM System/360电脑。

1965

DEC推出全球首款标准小型机PDP-8,真正得到业界认可。

美国达特茅斯学院的Thomas E.Kurtz和John Kemeny开发了Basic语言。

世界上第一台程控电话交换机——美国贝尔系统1号电子交换机问世。

国际卫星通信组织发射了一颗半实验半实用的静止(同步)通信卫星,标志着同步卫星通信时代的开始。

1967

美国报纸《计算机世界》成立。

IBM推出了世界上第一张直径为32英寸的软盘。

瑞士的Njklaus Wirth在Algol的基础上开始开发Pascal语言,完成于1971。

1968

IBM开发了世界上第一个数据库管理系统IMS。

O.挪威计算中心的J.Dahl和K.Nygard发表了第一个面向对象的语言Simula 67。

1969

贝尔实验室用汇编语言开发了第一个多任务多用户计算机分时系统Unix。

IBM通过允许客户分别购买其软件和硬件建立了软件市场。

美国国防部开始研究阿帕网,被视为互联网的开端。

1970

贝尔实验室的肯·汤普森和丹尼斯·M·里奇开始开发Unix操作系统。

传输损耗仅为20 dB/km的光纤和可在室温下连续工作的半导体激光器已经研制成功,光纤通信正在走向实用化。

1971年

英特尔开发了世界上第一个微处理器4004。

尼古拉斯·沃斯会说帕斯卡语。

Gary Starkweather在施乐的实验室里开发了世界上第一台激光打印机。

1972

贝尔实验室的丹尼斯·里奇开发了C语言。

CCITT首先提出了ISDN的概念。

1973

法国卢米尼-马赛大学的Alain Colmerauer开发了Prolog语言。

马蒂·库珀的手机一举成名,成为第一个使用手机的人。

1974

美国国防部开发了TCP(传输控制协议)。

英特尔推出8080微处理器,被世界上第一台商用PC采用。

Zilog公司推出了处理器Z-80。

第一台商业上成功的PC Altair 8800研制成功。

IBM首先提出了计算机精简指令集。

施乐公司推出了第一个工作站原型施乐奥拓。

在第一届计算机国际象棋锦标赛中,俄罗斯程序KAISASA获胜。

1975

比尔·盖茨和保罗·艾伦为牛郎星开发了世界上第一套标准的微型计算机软件Basic,并创立了微软。

施乐公司和斯坦福大学联合推出了“以太网”。网络成为局域网的第一个工业标准产品。

1976

首台商业上成功的超级计算机Cray-1研制成功,运算速度达到每秒2.5亿次。

Hayes推出了第一台PC调制解调器。

1977

第一台带彩色显示屏的PC Apple II正式亮相。

世界上第一个商用光纤通信系统在美国芝加哥的两个电话局(相距7公里)之间开通。

1978

TCP分为TCP和IP。

1981年

世界上第一台便携式电脑奥斯本出现了。

12年8月,名为“个人电脑”的IBM PC首次亮相。它使用英特尔的8088处理器和微软的MS-DOS操作系统。

Ashton-Tate推出了dBase。

自称Zap队长的23岁男子伊恩·墨菲(Ian Murphy)潜入了白宫、五角大楼和BellSouth的电脑系统。

1983

蜂窝移动电话通信系统投入商用。

1984

苹果推出了苹果麦金塔电脑。

域名系统被创建。

MIPS计算机系统公司成立,并开始与斯坦福大学一起开发RISC体系结构。

惠普推出个人激光打印机。

1985

英特尔推出386微处理器。

Windows 1.0正式版上市。

1986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创建了主干网速为56KB/ sec的NSFnet。

1987

IBM和微软发布了OS/2 1.0。

柯达推出了世界上第一款百万像素的商用数码相机。

1988

165438+10月1日,美国康奈尔大学研究生罗伯特·莫里斯在阿帕网尝试计算机病毒可行性思路时,发布了一个实验性的网络蠕虫程序。在8小时内,这个程序入侵了3000 ~ 6000台运行Unix操作系统的VAX电脑和太阳电脑,造成了严重损失。莫里斯既是病毒制造者,也是互联网第一黑客。

第一条跨大西洋海底通信光缆(TAT-8)系统成功铺设。

1989

美国发射了第一颗全球定位系统(GPS)工作卫星。

英国科学家蒂莫西·伯纳斯·李开发了万维网。

新加坡创新公司推出声霸卡标志着PC多媒体时代的到来。

1990

IBM发布了基于RISC的RS/6000。

万维网软件已经开发成功。

阿奇,一个互联网搜索程序,在麦吉尔大学问世。

最早的局域网交换机研制成功。

1991年

芬兰赫尔辛基大学的学生Linus Torvalds开发了Linux操作系统,并将其作为自由软件传播。

1992

3月22日,英特尔推出第五代奔腾处理器。

1993

彼得·德·贾格尔在《计算机世界》上发表了《2000年的末日》一文,警告了2000年问题的危险性和解决这一问题的代价。

美国柯林顿政府宣布规划美国国家信息基础设施,简称NII,俗称信息高速公路。

微软正式发布Windows NT。

1994

网景公司发布了互联网浏览器导航器。

互联网已经进入商业化时代。

1995

微软推出了32位桌面操作系统Windows 95。

微软推出了互联网浏览器Internet Explorer。

IP电话首次亮相,VocalTec推出了网络电话客户端软件。

全球首个商用CDMA移动通信网络在香港开通。

Sun公司推出Java语言。

甲骨文公司总裁拉里·埃里森提出了网络计算机(NC)的概念。

Amazon.com在网上卖了他的第一本书。

一些互联网相关的公司在列。网景成为纳斯达克第三大IPO股票价值。

域名注册不再免费,一年50美元。

1996

34所美国著名大学在芝加哥启动了“下一代互联网”项目。

可重写光盘(CD-RW)技术问世了。

PDA产品掌上领航员1000上市。

1997

IBM“深蓝”上的国际象棋软件首次击败了国际象棋世界冠军加里·卡斯帕罗夫。

IETF提出了IPv6标准。

发布了无线局域网标准IEEE 802.11。

雅虎和Amazon.com成功上市。

在电子商务的发展年份,在线零售商超过65438+万。截止到1997年底,思科在网站上的网络设备销售额为30亿美元,戴尔网站上个人电脑的日销售额为100万美元。1997,思科64亿美元总收入的39%来自其网站。

1998

IMac苹果电脑问世。

拉里·佩奇和谢尔盖·布林创立了谷歌,成为广泛使用的互联网搜索引擎。

英国广播公司(BBC)在世界上首次播出数字电视节目。

“铱星”系统开始向全世界提供个人通信业务服务。

65438+10月26日,康柏以96亿美元收购DEC。

加拿大北方电信以965,438+亿美元收购美国海湾。

65438+10月65438+9月,美国联邦法院决定正式就美国司法部和20个州政府对微软提起的反垄断诉讼举行听证会。

165438+10月,服务提供商美国在线收购网景通信公司,股价42亿美元。

1999

65438+10月14朗讯科技宣布以240亿美元收购Ascend。

在2000年

6月65438+10月10日,全球最大的互联网接入服务提供商美国在线宣布以换股方式收购时代华纳,交易总额超过1600亿美元。

5月17日,全球最大的在线时尚零售商、资金最雄厚的欧洲的com公司宣布倒闭。美国至少有130家互联网公司因资金枯竭而倒闭。

美国IT市场增速9年来首次放缓。

2001年

4月24日,IBM宣布以65,438+00亿美元现金收购Informix的数据库业务。

5月29日,英特尔首款64位处理器芯片安腾正式发布。

8月28日,微软发布了首款64位Windows操作系统Windows Advanced Server限量版。

9月4日,惠普宣布将以250亿美元的换股价格收购康柏。

9月,NTT DoCoMo在全球率先推出3G服务。

10年10月25日,微软发布Windows XP。

5438年6月+2月,NTT宣布将与Intel和SGI联合进行网格计算实验。

2002年

5月,IEEE 802.3以太网标准组织批准了万兆以太网标准的最终草案。

IBM宣布将投资6543.8+0亿美元支持Linux。

据IDC统计,2.3%的增长率使2002年成为IT行业历史上最糟糕的一年。

IBM宣布将在按需计算领域投资6543.8+000亿美元。

纳斯达克指数跌到了上涨前的水平。com六年前。

2003年

今年3月,SCO起诉IBM“不当使用该公司拥有知识产权的Linux操作系统”。

3月12日,英特尔发布了其最新一代移动计算技术迅驰。

AMD推出了AMD Athlon 64位微处理器,分别用于桌面和移动计算平台。

苹果推出了在线音乐服务,在开放后的第一周就以每首99美分的价格售出了6.5438+0亿首歌曲。

2004年

6月65438+6月65438+6月04日,RFID(射频识别)标准组织EPCgloba表示,已经建立了首个全球标准,以加速企业采用RFID技术来改善其供应链的运作。

4月2日,美国Sun公司宣布与微软公司达成十年合作协议,了结所有未决诉讼。根据协议,微软将向Sun支付7亿美元以解决所有悬而未决的反垄断问题,并另外支付9亿美元以解决所有专利问题。

6月28日,英特尔推出了基于32/64位至强处理器的新平台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