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研究综述
第一,转变观念,更新观念
我积极参与网络培训的学习,实际做到了三件事?有意识?:自觉参加上级组织的网上学习培训,自觉参与讨论,自觉上交作业。通过研究,我明确了现代教育的本质,以及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了什么样的素质要求。通过深入的学习,我明确了作为一名教师,必须不断提升自己,充实自己,拥有丰富的知识和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否则就会被时代淘汰,增强自身学习的紧迫感、危机感和责任感,建立一个?以学生为本的发展?随着教学理念的不断更新,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第二,积极学习,深刻领会
培训期间,我坚持从日常教学中抽出时间上网学习。通过这次学习,我学到了很多知识,为我创造了广阔的学习天地,使我掌握了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我觉得在理论的形成上有了很大的进步。培训中有大量的教学案例和教学经验,深入浅出的讲解理论。通过与专家和学生的在线互动交流,专家的真知灼见和精辟见解,以及同行的精彩点评,交流感悟也让我有了意想不到的收获,专家讲座,每个话题的各种观点和案例,很好的解决了一些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感到无奈的问题,也得到很好的借鉴和启示。我对自己以前的教学进行了彻底的反思。在培训过程中,我也阅读了大量的先进资料,记录了一些先进的理论和方法,并将这些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培训学习不仅仅是有所收获,更重要的是一定要用到。
第三,反思教学工作,不断进取
在教学中,不断思考自己工作中的不足并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不断向优秀的骨干教师学习,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
第四,立足课堂,在实践中提升自身价值
课堂是教师体现自身价值的主要阵地。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为了学生?我全心全意地把我的爱倾注在我的学生身上。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努力把我所学到的新课程理念运用到课堂教学实践中去。用新旧课本实践新思想。?力争使我的数学教学更具特色,形成独特的教学模式,更好地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同时,作为一名班主任,我深深明白教师的一言一行影响着学生,会对学生起到以身作则的作用。思想教育要常抓不懈,重点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学习习惯、劳动习惯和文明行为习惯。
第五,改进学习,优化课堂
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只有不断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完善自己,才能教好学生。怎么能要求学生松懈就认真呢?为了提高自身素质,我们年轻教师应该听取学生和老教师的意见。而自己不断学习,主动学习,不断开拓新的教学方法。摒弃旧的教学方法,将先进的教学模式引入课堂。
6.远程学习是引领我前进引擎。
远程培训改变了我的教育教学思维方式,给了我前进的动力。每天打开电脑第一件事就是登录我们班,从新的作业、日志、讨论话题中汲取我需要的营养。从专家学者那里,也从身边优秀的老师那里,我学到了很多。学习的过程很短,但学习的效果是实实在在的。
这些年来,老师教了,学生学了;老师说,学生听,这已经成为一种固定的教学模式。新课程改革给我们提出了新的课题。这种教学模式限制了学生的发展,压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未能激发学生的潜能。同时,通过在线学习,合作学习?、?积极探索?、?师生互动、?生命-生命互动?其他新的教学模式为课堂注入了生机和活力。通过网上调研,我意识到这些新的教学模式给了学生更多的学习自由,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教师要有意识地将新的教学模式引入课堂,改变课堂面貌,活跃课堂气氛。教授民主;学生学习热情高;师生关系融洽。这样才能充分体现教育的根本目的。
对于一个老师来说,通过这次在线培训,我明白了网络的重要性;让我知道如何使用网络资源。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根据教学原则、应用系统和科学方法,研究和探索教与学系统中各要素之间、要素与整体之间的本质关系,进而对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策略和教学评价做出具体规划。在我的教学中,我鼓励学生收集身边相关的数学问题,在课堂上打开一个相互交流和讨论的世界。通过这种信息的交互形式,课堂教学与社会生活联系在一起,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社会,应用于社会。让学生更轻松的学习,也让学生更多的参与课堂,获得更多的操作技能。同时,我重视课堂上的德育渗透,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培养热爱自然、科学、热爱祖国、热爱劳动的思想和情操,树立关心生态环境的思想,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培养。通过努力,我大胆地根据数学的特点和学生强烈的好奇心进行了课堂改革。让课堂更贴近生活,注重多种形式的探究活动,将数学课的范围拓展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这次学习,我会对远程学习有更深的认识,也会对其中涉及的教育理念有更深的理解,在新课改中做得更好。相信在以后的教育教学中,我能充分利用远程学习平台的资源,给学生带来更好的帮助。通过这次远程学习,我得到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一个想法,这将在我们今后的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通过培训的平台,利用网络资源,不断学习,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紧跟时代步伐,努力实践,努力快速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努力适应21世纪学习型创新人才的新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