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科护士的培养与发展

目前,我国专科护士的数量不能满足人民的健康需求。发展专科护士,提高专科护理管理水平,仍是“十三五”期间的重要任务。《全国护理发展规划(2016-2020)》指出,可以选择一些临床急需的相对成熟的专科护理领域,发展专科护士,加强培训,提高专科护理服务水平。

一、国外专科护士的培养与发展现状

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等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专科护士培养、认证和使用体系。

美国的专科护士分为初级专科护士(SN)和高级执业护士(APN)两个层次,其中初级专科护士主要以继续教育的形式培养,高级专科护士以学历教育的形式培养。就专科护士的使用而言,美国划分了麻醉师护士、助产士护士、临床专科护士和执业护士四个角色,涉及家庭或个人、成人-老年学、儿科、新生儿、女性健康/性健康和精神健康等六个领域,并有一系列专科护士审批制度和认证机构。在美国,专科护士在降低医疗费用和住院时间、减少急诊次数、促进疼痛管理、提高患者满意度和减少住院患者并发症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在英国,专科护士可以更好地了解病人的需求,实施护理操作,与病人沟通,从而更有效地实施护理,节省治疗费用。

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的Bryant-Lukosius提出了高级临床护理的发展与评估模式(APN角色发展的参与式循证知情的以病人为中心的过程)。PEPPA模式以患者需求为核心,特别强调在早期明确专科护士的职责和规划实施策略,以及长期多角度评估实施效果,如患者对专科护士角色的满意度、等待时间、门诊量、并发症率、死亡率、再入院率和卫生经济学评价指标等。

二、国内专科护士的培养和发展现状

中国大陆专科护士的培养已有10多年的历史。

2007年,卫生部组织专家研究制定了《专科护理领域护士培训大纲》,规范了重症监护、手术室、急诊、器官移植、肿瘤等5个专科护理领域的培训对象、培训目标、培训时间、培训内容和考核要点,用以指导各地开展专科护理领域培训。

最新调查显示,专科护士比例达到10%以上。专科护理领域不断拓展,现已覆盖重症、急诊、伤口造口、手术室、老年、器官移植、肿瘤、糖尿病等20多个领域。然而,目前我国专科护士的培养和发展仍存在以下问题。

1,资质培训缺乏统一标准。

我国专科护士的培养以省、直辖市为主,省市卫生部门和护理学会指定机构培养专科护士。具体的培训计划和内容设计由培训机构自主制定,但仍缺乏专科护士统一标准的培训机构和制度。

2.资质认证管理体系有待完善。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还没有权威统一的专科护士认证机构和体系。专科护士并不完全得到政府部门或政府部门授权的机构的认可,多由各类培训机构认证发证。由于培训内容和培训目标不同,各机构的认证和考核标准也不统一。此外,我国专科护士的认证形式多为终身制,一劳永逸,专科护士拿到证书,缺乏重新认证的监督管理,不利于人才知识的更新和动态管理。

3.认证后的用途不清楚。

目前,专科护士发展中仍存在“重”培养、“轻”使用的现象。专科护士的使用和管理缺乏相应的政策支持。虽然很多专科护士活跃在临床一线,但对其管理模式却没有统一的政策指导和相应的规定。医院缺乏规范的专科护士岗位设置,也缺乏相应的专科护士职称晋升机制和绩效考核方案。专科护士应承担临床工作者、教育者、研究者、管理者和顾问等五种角色。但目前国内专科护士大多只承担临床工作者的角色,其作为顾问的教育、科研、管理和能力被弱化和忽视。

由于我国护士的整体素质,中外护士的服务领域和职责存在较大差异。积极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专科护理之路,完善专科护理人才培养体系,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管理体系,建设优秀的专科护士梯队,是我国专科护理发展的重要任务,对促进护理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